福特被美国人称为“汽车之父”。几年后民用汽车的价格降低了一半,小轿车不再是富豪的专属。福特的思想对全世界的制造业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认清自我,就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否则尽是模仿别人,最终也只落得“自我”的名分而已。孔子论智者自己就是自己,就算是居住在百亿个人群中间,我还是我。这种认识,也是为繁荣社会所必须抱持的态度。......
2024-01-24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
那时候,他时常往城外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做工。
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地接济他,给他饭吃。
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地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1000两来答谢她。
“一饭千金”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它的意思是说: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鹦鹉救火
《论语》有这么一段话:古代父母死了以后,要守丧三年。孔子有一个弟子说三年时间是不是太长了,能不能改成一年?孔子没有说可以不可以,他只说你这样做能不能心安,如果你能心安,你这样做就好了。意思就是说你做还是不做,就是看你自己是不是心安。为什么规定三年?因为每个人都有三年时间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如果你有这个感情,父母去世这段时间,让你吃肉你也不香,让你欣赏乐舞,你也不高兴。这是出自内心的感情。
道德的要求,基础是在你能不能心安。有些人做了见义勇为的事情,记者去采访他,说你当时怎么想的,其实他就一句话:换了别人也会这样。他就觉得我应该这样做,真正见义勇为不会想到我这样做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回报。如果是那种人,他就不做了。当你受了别人的恩惠,想着要不要知恩图报的时候,基础也是心安。
有一只鹦鹉,离开家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飞了几天,它又累又饿地来到了一座山林,打算在这里暂时安身。一只小松鼠看到了这只来自异乡的鹦鹉,马上蹦蹦跳跳地跑遍了整个山林,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所有的动物:“快去看哪,来客人了,来客人了!”动物们为鹦鹉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鸟儿们唱起动听的歌,小鹿们翩翩起舞,小猴们为鹦鹉采来了好多好多美味的浆果,让它吃了个饱。
鹦鹉面对这一切,十分感动。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所有的飞禽走兽都待鹦鹉特别好,鹦鹉也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做事,大家都很喜欢它。
虽然生活得很快乐,但是时间一长,鹦鹉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于是它向大家告别说:“这么多天来,大家对我的照顾,使我非常感激,但我必须回家去了,希望你们多多保重。”动物们依依不舍地把鹦鹉送了一程又一程,还是不得不两下分手了。
过了些日子,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座山林忽然起了大火。这场火烧得可厉害了,烈焰滚滚,映红了半边天,百里之外都看得见。
山林中的动物们无处逃窜,死伤无数,情况让人惨不忍睹。
鹦鹉远远地望见了这边的大火,心中暗叫“不好”,它不辞劳苦地日夜赶路,赶到了着火的山林边。它一次次地飞到附近的河边,将羽毛在水中沾湿,然后把水洒向山林。也不知这样来来回回飞了多少趟,鹦鹉累得头昏眼花,几次险些被热浪吞没,身上的羽毛也被烧焦了,但是火势一点也没有减弱,反而越烧越旺。鹦鹉毫不气馁,还是不断地洒着水。
天上的天神看见了,就对鹦鹉说:“你也太自不量力了,凭你用羽毛洒的那一点水,是根本扑灭不了山火的,你这是何必呢,搞不好还会把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
鹦鹉回答说:“我知道也许帮不了什么忙,可是我曾经寄住在那里,那里所有的动物都非常善良,待我非常好。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为它们竭尽全力,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被活活烧死!”天神听了这番话,很受感动,立即扑灭了山林大火,鹦鹉的朋友们终于得救了。
鹦鹉的这一行为确实很值得我们学习。重感情、讲信义、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朋友、亲人遇到危险或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伸出援助之手。
打鱼郎船桨救国
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
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好办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个年轻的打鱼郎跑来找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鱼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车子?”打鱼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车子,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支划船的桨,就可以叫好几万的吴国士兵回吴国去。”是什么样的船桨那么厉害呀?没有人相信打鱼郎的话。打鱼郎把船桨夹在胳肢窝下面,跑到吴国的兵营去找伍子胥。
他一边唱着歌,一边敲打着船桨:“芦中人,芦中人;渡过江,谁的恩?宝剑上,七星文;还给你,带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记得,渔丈人?”
伍子胥看到打鱼‘郎手上的船桨,马上问他:“年轻人,你是谁呀?”
打鱼郎回答说:“你没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桨吗?我爸爸就是靠这根船桨过日子,他还用这支船桨救了你呀。”伍子胥一听:“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逃难的时候,有一个打鱼的人救过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是他的儿子,你怎么会来这里呢?”(www.chuimin.cn)
打鱼‘郎说:“还不是因为你们吴国要来攻打我们郑国,我们这些打鱼的人通通被叫来这里。我们的国君郑定公说:‘只要谁能够请伍将军退兵,不来攻打郑国,我就重赏谁!’希望伍将军看在我死去的爸爸曾经救过您,不要来攻打郑国,也让我回去能得到一些奖赏。”
伍子胥带着感激的语气说:“因为你爸爸救了我,我才能够活着当上大将军。我怎么会忘记他的恩惠呢?我一定会帮你这个忙的!”伍子胥说完,马上把吴国的士兵通通带了回去。
打鱼郎高兴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郑定公。一下子,全郑国的人都把打鱼郎当成了大救星,叫他“打鱼的大夫”,郑定公还送给他100里的土地!
伍子胥为了报答打鱼郎爸爸的帮助,他不但不攻打郑国,还让打鱼郎得到奖赏,这就叫做“感恩图报”。
桂员外途穷忏悔
明代时,苏州有个施济,富而好义。同学桂富五经商亏本,正欲自尽时,施济赠银300两,并让他住到家传旧屋中。桂富五住下后,掘得藏银1500两,偷偷运出,在会稽置办了家产。
施济死后,桂富五脱身去做生意,后来施家家道中落,施济的遗孀和孤儿施还去投奔桂富五。桂富五尽忘前恩,只赠银20两,施家母子怏怏而回。不久,施济的儿子施还发现了父亲埋银清册,除桂富五住过的屋之外都一一掘得。
且说桂富五发财后,又派仆人尤滑稽去谋官,被骗去银钱30两。
桂富五正打算杀掉尤滑稽,他神思恍惚,觉得自己从一小洞钻到尤家,忽然变成了狗,见妻儿也是狗形,猛然惊醒,原来是作了个梦。桂富五急返家里,果然妻儿都已死去,且都已到施家脱胎成狗。
桂富五只好到施家忏悔认罪。
有因就有果,万事皆有因果报应。做人应有做人的准则和规范,以善为本,以诚为本,以义为本,以德为本才是做人的根本。桂富五重小利忘大义,得到了原有的报应,可见天理不爽。
忘恩负义
唐玄宗的时候,魏知古起家于一般官吏,受到姚崇的引荐和重用,二人同时升为宰相。不久,姚崇请魏知古代理吏部尚书,负责到洛阳选拔士曹,作为吏部尚书宋璟的门下赴职。魏知古心中怀恨姚崇,想找个机会报复他。
当时,姚崇的两个儿子都在洛阳任职,魏知古到洛阳选士,二人就依恃自己父亲的权势,多方示意请魏知古关照。
魏知古回到京城,把这事告诉了皇上。一日,玄宗召见姚崇,问:“你的儿子有才干吗?都做了什么官,又在哪里任职呢?”姚崇揣摸出玄宗话里的意思后,就说:“两个儿子都在洛阳任职,他们言行不谨慎,此次一定拿什么事去拜谒了魏知古,然而臣还未来得及问这事。”
玄宗本来想试探姚崇,看是否袒护儿子,听姚崇这样回答,很高兴,他说:“你怎么知道?”
姚崇说:“魏知古贫贱时,是我引荐了他,才达到今天的荣耀显达地位。我的儿子愚蠢,推想魏知古必能报德,会容忍他们的非分行为,因此一定拜见过他。”
玄宗欣赏姚崇不偏袒自己的儿子的过错,反而鄙薄魏知古的无情无义。不久,玄宗罢免了魏知古的职务,姚崇还为魏知古求情,又任他为工部尚书。
且不论魏知古与姚崇谁是谁非,专从人情上讲。人之常情是:“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魏知古是姚崇提拔上来的,他应向姚崇报恩,他完全可以不答应姚崇儿子的要求,私下里向姚崇说明这件事,让姚崇教训儿子,他不应该跑到皇帝那里告状。
姚崇是一代名相,正受到唐玄宗的重用,魏知古忽视了这一点,当然会失败。姚崇的回答很机智,他从人情方面打动了唐玄宗。
唐玄宗很有人情味,认为魏知古是忘恩负义之士,就讨厌他了。
贾雨村屡负恩公
《红楼梦》中的甄士隐曾资助过穷儒贾雨村。贾雨村进京中了进士,又升任知府,旋即因贪污侮上被革职,到林如海家做私塾教师。林如海妻亡故,遂起意让女儿黛玉进京依附外祖母,又得知贾雨村欲图谋复职,遂修荐书让内史贾政为之周全,并让贾雨村随黛玉进京。贾雨村补授了应天府知府后,即碰到薛蟠为争夺甄香莲而打死香莲情夫冯公子的案子。甄香莲是甄士隐的女儿,贾雨村不思报恩,乱判此案,致使香莲父女永隔,有家难回,客死薛家。贾府有恩于贾雨村,但当贾、宁二府遭受查抄时,贾雨村当时地位已高,不但不从中保全,反而巴结贾府政敌忠顺王,煽风点火,助纣为虐,落井下石。但是,贾雨村最后也在宦海中沉沦,被撤职监禁,身陷囹圄。
“恩怨观”是考核人的修养水准的标志之一,恕人克己、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以上几例都在解说忘恩负义,然而人们多因糊涂、愚鲁,并不能深入地懂得这些道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人生的一大困惑。人们往往只看眼前,只图虚荣,只知道为己,至报应来临又悔之晚矣。
所以古往今来的圣贤多有精辟的警句,如果你希望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请记住:“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有关处世三十六计的文章
福特被美国人称为“汽车之父”。几年后民用汽车的价格降低了一半,小轿车不再是富豪的专属。福特的思想对全世界的制造业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认清自我,就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否则尽是模仿别人,最终也只落得“自我”的名分而已。孔子论智者自己就是自己,就算是居住在百亿个人群中间,我还是我。这种认识,也是为繁荣社会所必须抱持的态度。......
2024-01-24
个体的人通过与他人交往,获得信息和知识,发展体力和智力,参加生产、学习等社会活动。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仅体力智力会退化,还会因孤独而导致心理失衡和过早死亡。人际交往的范围、方式和原则,受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王莽的第2个儿子王获杀死奴隶,王莽痛责王获,逼王获自杀。全国无灾地区财产不满2万钱、受灾地区不满1万钱的贫民免纳租税。所以要落人情,便应洞察此中三昧。......
2024-01-23
人的思想、知识和能力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这说明处于现代竞争社会,仍然要以修身为本,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于是,大家都对王戎的善思佩服得五体投地。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
2024-01-24
万事万物,博大精深,如果谁领悟了大智若愚的道理,那么他将受益无穷。崔巨伦脱身全节一个人拥有高智商、强能力,固然是件好事,可以说,这是上天赐予的一种良好天赋。而一个低智商、低能力的人毫无疑问的是生存竞争中的弱者。人们说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便是这个道理。中国古代这样的大智若愚者是很多的。所以大智若愚实在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一种人生大谋略。大智若愚的人总有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2024-01-24
所有湘军大小将领及有功人员,莫不论功封赏。他在战事尚未结束之际,即计划裁撤湘军。同治三年6月攻下南京,取得胜利,7月初旬开始裁兵,1月之间,首先裁去25000人,随后亦略有裁遣。曾国藩是熟知处世哲学的。为官处世,知足、知进退是大道理、大本领。曹操依计而行,厚待徐母,并让她写信给徐庶。说知刘备,刘备也不好相拦,只得忍痛离别。徐庶在忠孝上,选择了后者,但却逼死了母亲,成了大不孝。......
2024-01-24
这是郑庄公对陈国两年前讨伐郑国的报复。此前两年,卫国和陈国曾经联合起来讨伐郑国。郑庄公知道敌不过,向陈桓公请求讲和,陈桓公不同意。陈桓公不听劝谏,继续攻打郑国。还下令要全国老百姓在烧山的这一天,不准起火烧饭,一律吃冷食。荀巨伯重义轻生荀巨伯是汉桓帝时的贤士,一向恪守信义,笃于友情。友人十分着急,荀巨伯却镇定如常。说完,向荀巨伯一拱手,转身出门而去。......
2024-01-24
正当一大群老鼠在垃圾桶及附近大挖一顿之际,突然传来了一阵令它们肝胆俱裂的声音,那是一头大花猫的叫声。即使乞丐也会发下宏愿,努力乞讨,以求致富。靠人不如靠己春秋时,公孙仪作鲁国宰相。他十分嗜好吃鱼。鲁国官员都争着买鱼送给他,公孙仪却不接受。......
2024-01-24
选择时机,把握时机,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善于利用时机,容易取得成功,丧失时机,就会终生遗憾。审时度势,认识时务,把握机遇,是一条处世要诀。说明时机难得而易失,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项伯立时返回,禀报项羽,项羽便取消了翌日对刘邦的进攻。第二天,刘邦率百十骑随从来拜见项羽,至鸿门谢罪。樊哙携剑持盾闯入,怒视项羽,并责项羽弃信无义。项羽虑其身威,赐酒肉,并落座。......
2024-01-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