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你最常用的音乐网站调查结果》-比特海日志

《你最常用的音乐网站调查结果》-比特海日志

【摘要】:首先,感谢你花了5秒钟参与这次我发起的《你最常用的音乐网站调查》。其次,因为微信提供的调查项最多只有6个,许多音乐网站不能入选,所以后台收到了大量网站提名。我没想黑谁,毕竟数据都在那里:鄙视链这种东西,重点就在于小众,所以在上面这张表里,很明显网易云音乐占据了鄙视链的顶端,俯视群雄,笑傲江湖。根据用户反馈,最上面的那个列表里有一个网站是今天调查中整个鄙视链的顶端:落网。

首先,感谢你花了5秒钟参与这次我发起的《你最常用的音乐网站调查》。一位读者朋友说得好:菜头,我用了10秒,不用找了!

其次,因为微信提供的调查项最多只有6个,许多音乐网站不能入选,所以后台收到了大量网站提名。我觉得,调查的一大目的就是让人们增长见闻,知道在自己喜欢的网站之外,还有别的选择。所以,这里列举一下大家提名的其它音乐网站,排名不分先后:

SongTaste

音悦台

多米

Youtube

酷我

Jing.fm

Spotify

5sing

天天动听

落网

Verycd

lavaradio

乐道

last.fm

再次,听音乐这件事情其实蛮复杂的。在PC电脑上,有音乐客户端,也有网页播放器。在手机上,有手机客户端。中国人在习惯上比较节俭,上班时用公家的电和机器听音乐,所以更多用网页和PC客户端。下班之后,往往用手机客户端。从调查的反馈来看,大多数用户会在不同场景下,选择不同的音乐播放器,而且没有证据表明:用了A网站的PC版,就一定会用它对应的手机版。

最后,一直潜伏在我这里的各家音乐网站产品经理,请各位不要紧张。我没想黑谁,毕竟数据都在那里:

鄙视链这种东西,重点就在于小众,所以在上面这张表里,很明显网易云音乐占据了鄙视链的顶端,俯视群雄,笑傲江湖。

除了小众,独立和地下是另外最重要的两个维度。根据用户反馈,最上面的那个列表里有一个网站是今天调查中整个鄙视链的顶端:落网。所谓天下Big,唯小众不破。indie不出,谁与争锋?从留言里看,文艺众对落网的推崇程度之高让我吃惊。(www.chuimin.cn)

这里,落网目前还不能和其余各家构成任何竞争关系,而在门户级的产品中,我看到有数十起用户盛赞网易云音乐,虽然在调查中,它只占据9%的份额,但是这些读者表示,一旦用过一次,就很难离开,而且会因此放弃其它家的产品。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因为网易的各种产品以有Big而著称,但往往最后都做成了小众产 品,拥趸死忠,但是市场占有率不高。这一次,会有例外么?

调查里有两点出乎我的预料:

1、过去我们讨论产品,会强调所谓杀手级应用,所谓的用户痛点。但是,通过我在反馈里看到的信息,用户喜欢某家的产品,理由并不集中。以虾米为例,有喜欢它界面的,有喜欢它专辑排列方式的,有喜欢它音频音质的,并不集中在一点上。那些觉得可以一力降十会的人,可以重新考虑自己的想法了。单点突破、弯道超车那都是在扯呢,没有一种成功会是偶然的。好产品都是好匠人一点点打磨出来的,不是一点优化,而是点点优化。

2、过去我们讨论产品,会分析这个产品是工具型还是社区型。认为工具型粘着度不高,不如社区型的产品有氛围,有Big,能提升用户忠诚度。而在我的这个小调查 里,没有一个用户谈到喜欢一个产品是因为那里的人,那里的社区氛围。听音乐这件事情,是极度私密而且极度功利的,所有人留言,都是谈便利性、流畅度、曲库 规模、音频质量,就像老练的大妈在菜场用手掐黄瓜判断嫩不嫩,并不和菜贩子搭讪聊天,大妈之间也没多少兴趣闲聊。

基于这两点,我想:

产品经理们老喜欢说听音乐是刚性需求,硬需求。这话不尽然吧?对于年轻人来说,流行音乐应该是刚到裂的需求,榜单和新歌速递,是他们所需要的。但是,对于我这样的中老年男子来说,它既不刚,也不硬,不听的话我也没什么的。对于所谓音乐爱好者来说,音频的品质,码流高低是他们的刚裂需求。可是,对于地铁上的通勤族来说,这又有什么重要的呢?能听一路就好,低品质的音频还省流量呢。

所以,这个社会真的好残酷的。服务于大数量的人群,你就得去买大量版权,曲库制霸,新歌首发才是王道。而且,手机客户端一定要强,PC上的花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么做,Big肯定出问题,大数量人群喜欢的榜单上,肯定都是下里巴人,套马汉子。

要上Big,那就投入高品质音频,做文艺榜单,间或邀请Indie艺人驻站,赞助各种音乐节。用各种非流行音乐抚慰中老年文艺青年的心,让他们抽雪茄的时候听,喝拉菲的时候听,啪啪啪的时候听。但是,这样注定做不大,而且收不到钱。

我觉得求Big本质上就是做垂直分众。一开始我的那张列表里,有一家网站的存活理由在反馈里很一致:那里有古风歌曲。随着经济崛起,汉服古风这些东西当然有需求,而且还在增长。但是,它依然在亚文化圈的边缘里。什么时候,能如同郭德纲师傅一样从亚文化边缘进入中心地带,再一跃而起进入主流文化边缘,没有人能知道。垂直领域完不成这个华丽转身,有Big也没用。音乐,说到底还是个潮流,没潮水就冲不了浪,只能趴在沙滩上游旱泳。

最后,发起这个调查的原因是昨天很多人抗议:和菜头,你怎么能用QQ音乐那么Low的东西?

当真狠Low么?调查显示有20%耶。虾米更高,为什么不用虾米?因为我要发链接,虾米跳转过去的播放页面全部集中在页面上部,播放按钮在右侧,不如QQ音乐的页面简单直观,播放键就位于页面正中。

对于我来说,我考虑的是如何简单地分享一首歌出去,而且要保证尽量多的人能够听到。Low big还是High Big,根本不是我要关心的事情。因为Low也好,High也罢,无非是我自己身上的装点,做出来给别人看的。而在昨天,我只是要邀请大家和我一起在那个 黄昏听歌,能方便大家都能听到,就在那一刻,这对于我来说很重要。

关于Big,我想起唐僧的往事:玄奘法师在印度参加无遮法会,有人问他:你如何知道自己已经证悟了呢?玄奘法师回答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题图画家Pascal Campion

禅定时刻

有音乐的黄昏

图片画家:Pascal Campion

2014-05-23 和菜头 槽边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