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同年同月出生的史蒂芬·平克教授是我们这一代语言研究工作者的骄傲。平克教授是现代西方学界最有创意、最具洞察力、剖析问题最为深刻的学者之一。诺姆·乔姆斯基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荣誉退休教授,“生成语法”之父史蒂芬·平克是世界顶尖的语言研究者,他巧妙地捍卫了“语言的生物基础”这个极富争议的观点,并针对语言本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权威的答案。平克为他的理论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生动有趣的例证。......
2024-01-23
但在以下内容中,我将努力让你看到,这些所谓的常识其实都站不住脚。它们都犯了同一个错误:语言并不是文化的产物,语言能力的获得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模式(如学习辨认时钟或了解美国联邦政府的运作模式)。相反,语言是人类大脑组织中的一个独特构件。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就能掌握语言这门复杂精专的技能,不用刻意学习,也无须正规教导。人们可以自如地运用语言,而不必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而且每个人的水平都大致相当,没有质的区别,这显然有别于其他一些常见的信息处理或智能操作的能力。正因如此,一些认知科学家将语言描述为一种“心理官能”(psychological faculty)、“心智器官”(mental organ)、“神经系统”(neural system)或者“计算模块”(computational module),但我更喜欢这个古朴的字眼:“本能”(instinct)。它所传达的意思是:人类懂得如何说话,如同蜘蛛懂得如何结网。蜘蛛懂得拉丝结网,并不是某位无名的天才蜘蛛的发明创造,也不是悉心传授的结果或者源于某种建筑方面的才能。事实上,蜘蛛之所以结网,是因为它们所拥有的大脑赋予了它们结网的冲动与能力。结网和说话当然不是一回事,但我希望你站在这个角度去看待语言,这有助于理解我们将要探讨的各种现象。
将语言视为一种本能,颠覆了人们对语言的普遍看法,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这种普遍看法被视为一种正统观念而代代相传。但是,语言就和直立行走一样,并非文化的产物。我们不能用它来说明人类在符号运用上的普遍能力:例如,一个三岁大的孩子已经称得上是语法天才,但他却很难理解视觉艺术、宗教肖像、交通标志以及其他人类符号。虽然在所有物种当中,精妙绝伦的语言能力只为人类所独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人类语言的研究从生物学领域中分离出来。每个特定的物种都拥有一些独特、精妙的技能,但如果将之放到整个动物王国的背景下,这些技能就显得没那么神奇了。一些蝙蝠能用声呐来锁定飞行的昆虫,有些候鸟则能在星座的导航下飞行数千千米。在大自然的“选秀比赛”中,我们不过是拥有一技之长的灵长类动物,可以对呼气时发出的声音进行各种调控,以达到交流信息、描述事件的目的。
一旦将语言视为适应沟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生物特征,而非人类所特有的高贵属性,你就不再会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幕后操纵者,本书后面的章节将会向你证明这一点。此外,将语言视为大自然的造化,或者用达尔文的话说,一个“引起我们赞叹的如此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的器官,能够让我们对普遍百姓的言谈或饱受诟病的英语(或其他任何语言)多一分尊重。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精密复杂的语言能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物属性,它并非源于父母的教导或学校的培养,正如王尔德所言:“教育是令人羡慕的东西,但要时刻记住:凡是值得知道的,没有一个是能够被教会的。”一名学龄前儿童所具备的隐性语法知识远比最为厚实的写作指南或最为先进的计算机语言系统复杂得多,而且,所有健全的人都具有这一特征,即便是那些说起话来支离破碎、含混不清的职业运动员或者不善言辞的滑板少年也是一样。最后,将语言视为大自然精心设计的一种生物本能可以让我们明白,语言并不像幽默专栏作家所嘲弄的那样滑稽可笑。我希望给英语找回一丝尊严,甚至要为其拼写体系美言几句。
达尔文是最早将语言认定为一种本能的学者。1871年,在《人类的由来》(The Descent of Man)一书中,他不得不思考语言的问题,因为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现象,而这似乎给他的理论带来了挑战。不过就像在其他领域一样,达尔文对语言的看法也极具现代意义:
正如高贵的语言学奠基人之一霍恩·图克(Horne Tooker)所说,语言是一种技艺,就同酿酒和烤面包一样;不过书写也许是一个更好的直喻。这肯定不是一种真正的本能,因为每一种语言都必须学而知之。然而,语言和一切普通技艺都大不相同,因为人类有一种说话的本能倾向,幼儿的咿呀学语就是这样;同时却没有一个幼儿有酿酒、烤面包或书写的本能倾向。再者,现在没有一位语言学家还假定任何语言是被审慎地创造出来的;语言是经过许多阶梯缓慢地、无意识地发展起来的。
达尔文认为,语言能力是“获得一项技艺的本能倾向”,而这种能力并非专为人类而设,其他的物种也有这样的表现,比如懂得鸣唱的鸟类。(www.chuimin.cn)
“语言本能”的说法恐怕会令一些人大为反感,他们或是把语言当作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或是把本能视为一种兽性冲动。他们认为,本能操纵着那些毫无智慧的生物做出一些自发的行为,例如水獭筑坝、候鸟南飞。但达尔文的追随者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指出,拥有本能并不会让人成为一台“宿命的自动装置”(fatal automaton)。他认为,我们不但具有动物所具有的一切本能,而且还拥有大量其他的本能。我们的头脑之所以灵活无比,正是由于这些本能的相互竞争、相互影响。实际上,也正是人类思想的本能属性,让我们难以看清其真面目:思维其实也是一种本能。
如果想探析人类任何一种本能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就不得不让心智走下神坛,这样才能发现那些看似极其自然的事情其实是那么古怪,也只有形而上学者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高兴的时候为什么会开怀大笑,而不是紧锁眉头?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对一个朋友讲话那样发表公共演讲?为什么我们会为那个女孩神魂颠倒?”一般人只会回答:“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高兴了自然要笑;在一群陌生人面前当然会感到紧张,心跳加速;我们当然会爱上那个女孩,她是那样秀外慧中、完美无瑕,这足以让我爱她一生一世!”
对所有动物而言,在面对某些特定的对象时,它们也会产生某种冲动,做出一些特别的事情……雄狮会对雌狮产生挚爱之情,公熊则将母熊视为眼中的“西施”。而对于孵蛋的母鸡来说,这个世界上若有谁对一窝待孵的鸡蛋不感兴趣、不以为然,这简直就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正如动物的本能在我们人类看来是多么奇怪,人类的本能对动物来说也一样不可思议。我们可以由此得出结论:对于服从本能的动物而言,本能的每一次冲动、每一个举动都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它们似乎都代表着此时此刻唯一正确合理的行为。当一只苍蝇最终发现了可供自己产卵的一片树叶、一块腐肉或者一堆粪便时,它的内心难道不会因此异常兴奋吗?此时此刻,产卵对它来说难道不是唯一该做的事情吗?它难道还需要去左思右想,考虑自己将来的幼虫和食物的问题吗?
詹姆斯的这段文字完美地表达了本书的主旨。语言的运用并非出于我们的意识,就像产卵并非出于苍蝇的意识一样。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甚至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而让自己陷于尴尬境地。当我们阅读文章时,一串串文字映入眼帘,清晰易懂。我们可以自动识别出句子的含义,以至于我们会忘记自己观看的是一部配有字幕的外语影片。我们认为孩子是通过模仿母亲的说话而学习语言的,但当一个小孩说出“Don’t giggle me”(不要玩笑我)、“We holded the baby rabbits”(我们抓住了这只婴儿兔子)这样不合语法的句子时,显然不是一种模仿行为。我希望让你看到,语言这种极其自然的天赋才能是多么奇特,我也希望你能对这种已经司空见惯的能力刨根问底。总之,我希望你对心智的看法更加贴近现实。当你看着新到美国的移民结结巴巴地说着英语,或者中风患者努力半天却说不出一句话时,当你试图剖析婴儿话语中的语法成分,或者准备编写一个能让计算机读懂英语的程序时,你会发现,所谓的“毫不费力”“清晰易懂”或“完全自动”都不过是一些假象,它们掩盖了语言系统的丰富与精美。
有关语言本能的文章
与我同年同月出生的史蒂芬·平克教授是我们这一代语言研究工作者的骄傲。平克教授是现代西方学界最有创意、最具洞察力、剖析问题最为深刻的学者之一。诺姆·乔姆斯基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荣誉退休教授,“生成语法”之父史蒂芬·平克是世界顶尖的语言研究者,他巧妙地捍卫了“语言的生物基础”这个极富争议的观点,并针对语言本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权威的答案。平克为他的理论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生动有趣的例证。......
2024-01-23
句法剖析涉及大量的记忆工作,但其中最常见的是记住那些不完整的短语,即已经剖析过的句子成分。人类也必须调动自己的短期记忆来贮存悬垂短语,但短期记忆偏偏是人类信息处理的主要瓶颈。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在运用语言的时候,人们之所以会调整短语的位置,或者在各种同义结构中做出选择,其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听者的记忆负担。......
2024-01-23
就像几十年前的探险家从未发现过没有语言的部落一样,现在的人类学家恐怕也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录像机、可口可乐和辛普森[2]式T恤的民族。的确,语言远在可口可乐出现之前就已普遍存在,但这只不过是因为语言比可口可乐更加有用而已。一旦某个民族发明了语言,它就会以燎原之势传播到其他尚未出现语言的地区。语言的普遍性并不能直接推导出天生的语言本能,它并不像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必然。......
2024-01-23
不过,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才能最终证明语言是一种特殊本能,而并非某个异常聪明的物种发明的一套巧妙的生存工具。如果这部分基因或神经元遭到破坏,人的语言能力就会受损,而其他方面的智力则不受影响。反过来说,如果语言只是人类智力的一种表现,那么大脑的损伤和破坏就将导致智力的全面衰退,包括语言在内。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未找到语言器官或语法基因,但这种寻找还在继续。......
2024-01-23
毋庸置疑,短语结构是语言的构造材料,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只向你展现了一些花絮,在本章的余下部分,我将试图解释乔姆斯基有关语言机制的现代理论。乔姆斯基的理论不应该被看成一套神秘的咒语,只有教派中人才懂得默念吟诵。......
2024-01-23
前 言语言的无限魅力我从未见过对语言不感兴趣之人,撰写本书的目的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语言的好奇。如今,语言正在接受科学的“检阅”,学者们正努力为其建立起一套完备合理的知识体系,但对于多数人而言,它仍旧是个秘密。我将毫不吝啬地提供自己最为喜爱的语言案例,它们分别来自流行文化、日常生活、语言研究领域才华横溢的学术作家以及英语世界中最为优秀的语言大师。......
2024-01-23
请记住,表征并不一定要以英语或其他语言的形式出现,它只需是一组用来表示概念的符号,且根据一致性原则,这些符号之间的排列顺序能够代表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英文语句进行分析,看它是否包含了大脑处理器执行有效推理所需的信息,而不必借助一个智能小人来帮它进行“理解”。英语完全不能用作心智运算的介质,而其他任何自然语言也一样。第一个问题是英语中存在的歧义现象。......
2024-01-23
语音识别之所以如此困难,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和口头之间存在许多龃龉之处。从理论上说,语流中的音素叠加现象对语音识别器来说是一个福音。但是,只有高度发达的语音识别器才能享受这一便利,这个识别器必须对声道的混音机制有所了解。显然,人类的大脑就是这样一台高度发达的语音识别器,但没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做到的。出于这个原因,研究语音知觉的心理学家和设计语音识别装置的工程师密切关注着彼此的研究工作。......
2024-0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