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不公、高考移民、异地高考、高考减招事件等,根源都在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社会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异地高考作为一项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关涉教育、人口流动、户籍制度、城市发展等各方面改革与利益重新分配的重大问题,绝不是简单强推考试政策便能解决的,而需要相当长时期来逐步解决。换言之,“考试指挥棒”是教育与社会竞争的一种常态。......
2023-11-26
荆 龙[2]
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新闻媒体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引领作用。特别是随着网络、手机媒体的勃兴,新闻传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已经达到了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境界。但在新闻媒体强势介入社会生活、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忽略了自身具有的一项重要功能——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闻媒体的功能在持续扩大,其自身的诉求也与日俱增,但媒体绝非媒体自己的媒体,乃是整个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媒体,其功能决定了必须履行的社会担当。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新闻媒体如果只片面追求“客观、全面、真实”报道新闻事实,而弱化通过引导舆论、传授知识、教化民众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作用,这是不合时宜的。
一般来讲,在经济社会常态发展时,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舆论监督,但在发生公共危机、群体事件等特殊境况下,其维护社会稳定、平复公众情绪的功能就应凸现出来。
2010年3、4月间,以福建南平校园袭击小学生案为肇始,一些地方陆续发生了若干起类似的伤害儿童事件,造成多名儿童伤亡的严重后果,引起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事件发生后,人们在为早殇的生命感到痛心的同时,也想方设法帮助失去亲人的家庭早日摆脱伤痛,尽快平复心情。然而此时,有些媒体将报道焦点反复集中于惨案本身,想通过回放惨案细节,抢出独家新闻。有专家指出,个别媒体的这种做法对行凶者起到了心理暗示作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此后校园袭击事件的发生。
在这次新闻报道中,个别媒体的做法过分强化了新闻的信息传播功能,忽略了特定境况下的维护稳定功能。这种一味追究所谓“客观、全面、真实”的新闻报道方式无助于正常社会生活的恢复,走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反面,负面效果明显。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建设的主题,稳定是和谐题的中应有之义,作为“第三力量”、“无冕之王”的新闻媒体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发生公共危机、群体事件时,当然要发挥维护稳定的积极作用,这至少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社会共识。新闻媒体必须坚持一种信念,即无论社会环境、受众心理与技术条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无论是在报道社会常态事件中还是在报道公共危机、群体事件中,舆论都可以被有效引导。新闻媒体要自觉运用新闻舆论的力量,着眼于国情、世情,胸怀大局进行新闻报道工作,站稳新闻立场,有效传播情感、态度,在公众对某些问题心怀疑虑不能达成共识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勇于引导舆论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化解社会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赖于我们化解矛盾的能力。目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于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于复杂化,人民群众在住房拆迁、收入分配、升学就业、看病就医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新闻媒体传播的信息和其中包含的观点、立场等都要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而不是激化社会矛盾,同时新闻媒体还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排解人们的情感困惑,缓解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减压阀”、“稳定器”、“粘合剂”,以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具体来说,在公共危机、群体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首先要以迅速、准确、审慎的报道在公众中确立自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为后续报道掌握足够的话语权,为此要做到:
一、开渠疏通不压不堵(www.chuimin.cn)
在公共事件传播过程中,受众最关心的是事件的准确信息和后续的处理结果。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在信息传递、知识介绍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信息传播存在失真、报道失衡、重复传播、急功近利的问题,会造成媒体公信力的下降和受众趋向不稳定的局面。同时,由于受众面对多渠道、大容量的事件信息,缺乏理性判断各种信息客观性和可信性的能力,不知道如何接触可靠的公共信息源,如何判断新闻媒体报道的真伪,导致轻信来自人际传播渠道的流言。由此可见,在公共事件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新闻是把“双刃剑”,既可能引导舆论,疏导公众情绪,也可能制造麻烦,点燃社会矛盾。
媒体作为舆论工具,具有引导舆论的功能,及时、真实、准确地传播公共事件信息,让公众尽快了解事实真相,就可能将矛盾分流,导入正确的化解渠道。如果隐瞒压制公共事件信息的传播,就可能火上浇油,让矛盾越烧越旺。因此,对待公共危机和群体事件,媒体首先要做好全面报道,尽可能及时地将真相告知公众,击破谣言,稳定人心。其次做好舆论引导。公共危机、群体事件发生后,在某些区域内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动荡,偏激的观点往往会汇聚成主流舆论,而这种舆论又反过来影响公众的意见和情绪表达。此时,如果对当事人的情绪进行正确的疏导,对不明真相的公众进行正确的引导,将阻却不良舆论的形成,有助于危机的解决。
二、胸怀全局有取有舍
一旦公共危机、群体事件发生,媒体就要积极面对,把社会公众对危机的舆论引导到有利于危机解决的正确方向上来。如何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正确引导舆论,需要媒体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公共事件既是对媒体新闻敏感性的考验,也是对媒体政治敏感性的考验,更是综合业务能力的考验。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与地震有关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校舍安全等信息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在这些海量的信息面前,新闻媒体应该把焦点对准什么,是仅仅对准伤亡情况和“豆腐渣”工程,还是对准抗震救灾和生命的坚强。紧盯焦点是媒体的本能,但怎么盯、盯什么,却反映了媒体自身的素质。每一次群体性事件或公共危机报道,对媒体来说都是一场战斗。战斗中,媒体不仅仅要在场,还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勇于担当责任,为最大程度地化解危机出力。在丰富的信息面前,新闻媒体要有所选择,有取有舍,不渲染灾情,减少让公众产生恐慌心理的报道,以稳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
【注释】
[1]本文写于2011年11月。
[2]作者系人民法院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不公、高考移民、异地高考、高考减招事件等,根源都在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社会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异地高考作为一项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关涉教育、人口流动、户籍制度、城市发展等各方面改革与利益重新分配的重大问题,绝不是简单强推考试政策便能解决的,而需要相当长时期来逐步解决。换言之,“考试指挥棒”是教育与社会竞争的一种常态。......
2023-11-26
(一)教师的传统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这就要求教师扮演一个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仁慈、温和、耐心和亲切地对待学生,积极地无条件地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二)当代教师的社会角色当代职业教师的社会角色是基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望或要求而设定的,同时也能从中反映出教师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023-08-20
一般人们将责任分为两种,即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自我责任是指个人对自身生存与发展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带头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防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依法与职工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坚持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
2023-08-24
根据我国 《著作权法》的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侵犯著作权和侵犯邻接权的行为两个方面,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依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违反著作权法的民事责任可以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前者是合同当事人对自己违反合同规定的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后者是指侵权人对其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违约行为应该依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2023-07-23
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又兼具多种功能,这构成了中国诗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中国诗歌史上,诗人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诗人与外国诗人和现代诗人不同,还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紧密相关。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主体是文人,而文人的人生理想则是辅助圣君达到天下大治的贤臣,因而中国的诗人总是自觉地担当着崇高的社会责任,具有圣人的情怀。......
2024-01-11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影响力急剧膨胀,加之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国际潮流;从我国发展实际来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日益增长的企业社会责任诉求与其不堪的履行现状之间的差距使社会责任问题更为紧迫,而这一紧迫性又因企业自身发展社会成本的增加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国际潮流而放大。......
2023-11-17
关键词:图书 档案 社会化趋势分类号:G27综观中国信息发展史,图书馆和档案馆均是各类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情档合一的案例在我国也屡见不鲜,它们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贮存器。考察中国历史,原来图书、档案工作者自认为掌握着重要文件,因而在他们的服务意识中,认为图书、档案是为国家统治阶级服务的,也就是说他们只为少数人服务,他们的职责仅仅是保管好这些档案而已。......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