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业务卷: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果

业务卷: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果

【摘要】:今年7月下旬,记者通过在内蒙的采访,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有了更深切的体验。《人民法院报》8月10日一版通讯《“乌兰牧骑”,与草原同青》见报后,即以深入、细腻和生动的文风,受到报社以及各地法院读者,尤其是内蒙古法院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胡毅峰、报道所在地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韩赤锐、苏尼特右旗委书记巴特尔等领导分别作出批示。

娄银生[2]

最近一段时间,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组织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践证明,这项活动是坚持“三贴近”、保证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今年7月下旬,记者通过在内蒙的采访,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有了更深切的体验。

《人民法院报》8月10日一版通讯《“乌兰牧骑”,与草原同青》见报后,即以深入、细腻和生动的文风,受到报社以及各地法院读者,尤其是内蒙古法院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胡毅峰、报道所在地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韩赤锐、苏尼特右旗委书记巴特尔等领导分别作出批示。胡毅峰批示是:“苏尼特右旗法院的巡回审判工作很扎实,是当前全区法院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教材,值得各地法院认真学习借鉴。全区各级法院要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狠抓审判执行第一要务,努力实现服务大局能力、审判质量、队伍素质、司法公信力、基层建设‘五个提升’。”报社总编辑倪寿明、总编室主任张守增等同志认为,稿件采访深入、表述生动、写作细腻,是一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佳作。

一、深入基层——亲身走进苏旗草原

根据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安排,今年7、8、9三个月在全国法院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人民法院报推出了“群众观点看服务”专题系列报道。经有关高级法院推荐,最终确定了13家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作为重点报道的对象,我被指定到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法院(以下简称苏旗法院)采访。

苏尼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西部,北与蒙古国接壤,面积22 340平方公里,其草原面积占90%以上,人口6.9万,地广人稀,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边境旗。行程前,我做了些采访前的准备。通过电话和邮件与内蒙法院联系,我了解到,苏旗法院现有正式干警38人,具有审判资格的法官21名,2010年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312件,审(执)结252件,审限内结案率100%。其中巡回法庭和两个人民法庭坚持巡回办案、上门服务,共办理案件80件。据该院发来的材料介绍,该院工作有以下几大“亮点”:一是民商事审判工作创造“大调解”格局;二是加强巡回审判,减轻群众诉累;三是增强立案信访窗口功能,方便牧民诉讼;四是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五是配备双语法官,方便使用民族语言诉讼。

针对这一材料,结合内蒙地域的特殊情况,我拟定了简要的采访提纲发给了内蒙高院、锡林郭勒盟中院和苏旗法院,以及电话作了相关的交代,确定报道巡回审判工作。7月22日一早,我从呼和浩特市启程,下午一点驱车赶到了苏尼特右旗,下午三点参加了有旗党委、政府、政协、法院领导同志的座谈会,特别围绕巡回审判的选题,我认真地听取了各方的介绍,以及仔细询问了有关情况,我提出明天跟随巡回法庭巡访,一是草原蒙古包现场审理一案;二是执行一案;三是回访一起已结案,亲眼亲手记录一天的见闻。当晚,我看了该院过去的材料和简报,心目中对该院巡回审判工作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新闻报道的角度,我对该院有了这样初步的看法:宣传报道工作较差,各项工作基本没有宣传报道过,巡回审判工作缺乏系统总结,更没有现成的案例素材。我想也好,一切从零开始,没有框框,少了约束;没有主观,少了臆断;没有素材,少了依赖。只要用心地深入基层一线,就能获得生动鲜活的新闻素材,就能在一张白纸中绘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见到了苏旗法院的几位领导及巡回审判庭庭长,朴实、热情,却似乎都不太善言语,你问什么,他们答什么,没有更多的言语。我意识到,面对着这样一群人,读懂他们的心灵、唯一途径就是走进他们的巡回审判路。

作为一个记者,我认为,新闻事件发生哪里,记者就应该出现在哪里。如果做到把身子沉下去,亲身走进基层,就能够把当地的实情、真情细致找出来、生动报出来。我们说,让心灵说话,就是让现场真实细腻的新闻事实说话。要让事实说话,而不是让概念及形容词来拔高新闻事实,一切要通过作者深入现场采访的细节和感人的事实来表明。去内蒙之前,我就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力图通过自己把眼睛观察到的或采访到的事实,通过精心的筛选,把自己的观点、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

二、抓住细节——亲身融入新闻现场

“蒙古包里。忙碌中的他手臂一阵刺痛,一只草原大蚊子正吮吸着血液,他挥手一拍,血液与蚊子粘在手心,而被蚊子叮咬过的地方,片刻红肿起来……”这是我在蒙古包里见到的场景,印象非常深刻,由此我把它作了《“乌兰牧骑”,与草原同青》稿件中的开头语。

“你们都给我听好了,我给你们再算笔账。”牧民特别耿直,这会儿,原、被告双方的眼神都集中到了布和巴特尔的脸上,心里的疙瘩开始松动了。布和巴特尔比划着手指算了起来:“这次开庭调解不成我就判决,如有一家上诉,案子由盟中级法院审,你们两家就得到来回900多公里外的盟中院去候审了,要坐车吃饭睡觉得多天的花费不说,还耽搁你们两家的放牧,是不是啊……”

“牧民只要明了理,心里顺畅了比什么都爽快。只见被告那森德力格尔低下头羞愧地说:‘毕宝如它结(蒙语意为自己错了)。’又听原告阿拉腾敖都不好意思地摘下帽子:‘毕因可呼尼它日亏(蒙语意为我真不该这样)。’”

这两个情景,是我在蒙古包前的庭审调解现场亲眼见到的,在稿中我就能复印式的再现当时人物神态及对话的情景。见报后的效果显而易见,我导语中选用的这一事实,是到了我非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可的地步。结果表明,这种现场感强、有味道的新闻事实,产生了一种独特地紧紧抓住读者的力量。

“天苍苍,野茫茫。一条还算平坦的小路伸向天边,车窗两边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车行约70公里后,因找不着路而不得不停了下来。茫茫草原上,见不到一顶蒙古包,没有过往的人和车。大家拿出手机,都没信号。”

“警车在草原上渐行渐远。车内,刚还精神抖擞的法官们,这会儿是饥饿加疲惫,都靠在了车座上闭起了眼睛。记者回头望去,原、被告先是向法官高高地挥手送行,而后俩人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这么两段的场景叙说,似乎把读者带到了新闻现场,并以此给人以联想:牧区法官常年奔波在草原上办案是多么的艰辛。苏旗法院每年办案不超300件,巡回法庭每结一案平均要跑上600公里,有时找人要一天,办事仅十多分钟。

按我的采访计划,拟通过一天的见闻,报道该院巡回法庭的工作。7月23日这天,除了上午赶赴80公里外的蒙古包开庭调解后,下午2点与巡回法庭的法官草草地吃了几口饭,赶赴40公里处的一位离婚案件的牧民家,化解离婚后父母大动干戈、争要孩子的纠纷。第三个案件是在下午5点后,执行3万劳动报酬款,因当事人急需,我跟随法官又来回驱车近200公里送款。一天下来,长途跋涉的颠簸,法官办案的辛劳,牧民激动的神情,我尽收眼底,十分感慨。回来后,稿件以见闻实录的形式,诉述了我与巡回法官经历的三起案件,一朋友读过草稿之后,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由于地域差异,牧区法官办案要比内地法官艰苦的多了。(www.chuimin.cn)

真的很辛苦。在苏旗采访的几天里,我就平均一天要跑上500公里,无数次颠簸地要吐,不要说他们还要办案了。为了能充分反映牧区法官的艰苦工作,我在这篇稿中实录了苏旗法律服务工作人员兰建平的叙说:“2007年12月,我和巡回法庭的满达等3人去阿旗图苏木的被告道尔吉家去送达,单程是170公里。那天下着大雪,草原、路和天一片白茫茫。我们从早晨9时走到下午4时,车开了一天。实在走不了了,当晚就住在了一个牧民的蒙古包里。我们3个男的还好,如果是男女法官出来,在牧户家里睡觉,也得在一条炕上睡,不脱衣服,拿着案卷袋当枕头……”

由于稿件篇幅的限制,“亲历见闻”只能1500字,我忍痛割爱拿掉了两个事例,只保留了“蒙古包前审案”。文章见报后,一位熟悉的法官在电话中说:“一直以为我们沿海地区案多人少,常常抱怨于法官最辛苦。感谢你让我们看到了那里法官的真实生活,他们太艰苦了。”的确,没有亲身体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无法想象牧区巡回法庭的法官们在办案途中要经历怎样的艰辛。还有一位法制报的记者朋友对我说:“这篇报道很真实,没有身临其境是写不出来的,读后很感动。”

每每听到这些读者的反响,我真的很享受,我的眼睛也湿润了,眼前又浮现出牧区一位位法官的面容。我觉得,这是对一个记者最高的奖赏。

一篇好稿,最好是把一个最生动的主题讲透,需要从一件件新闻事实中挑选一件最独特、最有价值的事实加以生动、细腻和具体形象的报道。由此我想到了,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的源泉”。已经逝世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记者穆青同志,是“三贴近”的典型。1966年初,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合作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长篇通讯时,为了把焦裕禄这个典型写好,他们进机关访干部,下基层访农户,详细采访记录焦裕禄在兰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例,不辞辛苦地到现场仔细考察焦裕禄在兰考带领干部群众根治“三害”(风沙、内涝、盐碱)的情况。他们流着泪把焦裕禄的事迹一字一字地记在笔记本上,又流着泪把焦裕禄的事迹一字一字地写在稿纸上,才写出了教育激励几代人的传世名作。有位记者在谈到新闻写作也应“重视细节”时说:“我们记着焦裕禄,总是记着他拄着拐杖雨夜去查水源,记着他因肝疼用铅笔顶着而弄破了的那把藤椅。”试想,穆青他们不是深入现场细致采访,能在焦裕禄通讯中写出这样永远留在人们印象之中的细节吗?没有这样感人肺腑的细节,焦裕禄通讯能打动全国广大干部群众而历久不衰吗?穆青他们采写焦裕禄事迹通讯的经过,足以说明了“三深入”是“三贴近”的前提和基础。

在新闻现场抓住了细节,可以生动地反映出事物与人物的特征,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典型,使报道主题丰满、细腻、生动。还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有这样一段:“那是个冬天的黄昏。北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焦裕禄听见风雪声,倚在门边望着风雪发呆。”记者抓住了这瞬间即逝的“发呆”的情态,深刻地反映出焦裕禄这位县委书记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我们常常发现,精彩的细节,是顺应读者心理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读者来说是一种心理刺激,使人物通讯吸引读者,强化读者的印象和记忆。

“记者坐上‘蒙HA076警’越野车”、“布和巴特尔打开了车门,站到越野车的踏板上,手机才有了微弱信号”、“不知谁说了声,循声朝车窗左后侧的草原深处望去,2公里外的草原里,隐隐约约有辆摩托车朝警车开来”、“15分钟后。经过大家一阵忙碌,蒙古包前的临时法庭布置妥当”……我稿中像这样表现细节的有10多处,一幅辽阔草原的法官艰苦办案的场景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给读者以视觉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和蔼的苏义拉巴特尔把原告拉到一边,讲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后说:‘远水救不了近火,隔山泉水再甜也解不了近渴。方圆几十公里没人,以后谁有病有灾的靠谁呢,好邻居赛金宝啊’;而粗犷的布和巴特尔则以蒙族人特有的豪气对被告说:‘我们蒙族人历来开朗豁达,你们这般斤斤计较像女人,不是汉子。’”

这些用符合人物身份的个性化语言来凸显细节,让新闻厚重起来。采访对象的话语,往往包含着新闻现场事件发生、发展的关键细节,通过这些话语来凸显新闻事件,常常更加真实自然,胜过许多陈词滥调;同时,好的人物语言层层揭示新闻主题,使新闻变得厚重,有嚼头,耐人回味。可以说,新闻有了精彩的细节描写,就可以使新闻变得生动、鲜活和厚重起来。用现场来传达细节,让新闻鲜活起来。好的场景、对白,尤其是能表现细节的对白,既能向读者传播新闻事实,又比文字更能传情达意,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新闻发生的现场,营造了一个富有现场感的情境,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和艺术震撼力。

三、感染读者——亲身用心体验报道对象

记者的职责就是报道新闻,怎样才算做一个好的记者?我以为,能用好的方式给读者讲述你看到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这说起来不复杂,但是做起来不容易。首先,用好的方式去讲述、去写作,不容易,意味着记者要有很好的业务水平,要善于讲故事,要能写出能够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的稿件;其次,要看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更不容易,意味着记者要有吃辛苦找新闻的心理需求,在新闻现场,善于用心去亲身感受,去亲身体会。

在苏旗的短短几天里,我与巡回法庭的苏义拉巴特尔、布和巴特尔、敖登苏义拉、满达等蒙族法官朝夕相处,同吃同住同行同办案,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对他们的喜乐哀愁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共鸣。他们性格中的豪爽、生活中的简单、工作中的坚韧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带给我许多的感动。那些天,把这群常年辛劳工作在千里草原的牧区法官的事迹报道出来的冲动,一直冲撞着我的心灵,脑海里反复出现这些可爱法官辛劳的身影与感人的细节,心中始终荡漾着一种欲罢不能的写作激情。在苏旗草原上的许许感念最终凝结为通讯《“乌兰牧骑”,与草原同青》。这稿仅在一天的时间里一气呵成。我收到了许多读者打来的电话,发来的短信,他们对牧区法官诚挚的感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我知道,其实我内心里的收获还有更多……

有没有去亲身感受、去体验,对记者而言是完全不同的。这是我内蒙之行的深切体会。只是道听途说,不管你再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只是停留在新闻的表面,很难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只有深入新闻现场,深入一线,与新闻事实面对面,与新闻对象心贴心,才能倾听到心灵的声音,才能有心灵的感应,才能使自己感动,才能激发热情产生灵感,才能发现最本质、最真实的东西,才不会被一些假象所迷惑,最终采写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新闻作品。

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往往强调“喉舌”功能的时候多,对反映基层实践、人物心声的报道关注不够,由此造成了“说教式的报道多,生动感人的典型少;三个人看的(写的人看、被写的人看、校对人员看)报道多,可读性强的报道少。而只有真正落实“三贴近”,深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才能回归“用事实说话”的本原。比如说我们写人的稿件就做得很不够,稿件始终脱不了先进事迹材料的模式,情节细节、人物个性、情感都看不到,人物苍白、千人一面,缺乏感人的力量。即使是大家很关注的典型报道,记者、通讯员提供的稿件也让编辑觉得很为难。说到底,你没有经过深入的采访,仅凭二手的材料,结果连你自己都感动不了,写出来的文章怎么能够感动读者呢?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作为新闻报道的实践内容,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新闻报道的整个贴近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作者,选题不典型不行,稿件不生动不行,现场感不强不行,采写没有细节不行,稿件没有感情不行。唯有深入,才有生动。就此而言,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我采写《“乌兰牧骑”,与草原同青》稿的最大收获,应该就是:《“乌兰牧骑”,与草原同青》一稿,由于字里行间凝结着作者深入基层、贴近法官、用心用情的努力,所以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注释】

[1]本文写于2011年8月。

[2]作者系人民法院报社江苏记者站副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