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凡是参加普通高等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大学图书馆都抓紧当前以评促建的大好时机,完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体系,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这些定性与定量指标的客观要求,无疑对做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抓住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契机,促进文献资源建设的开展。如王府井书店有时在一两天之内就将急需的教学参考书配送到我馆,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及学生急需的教学参考书的燃眉之急。......
2023-11-30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0, 0);">图书馆2.0——概况与前景展望
付广明
(燕山大学图书馆 河北秦皇岛 066004)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图书馆2.0的定义、相关技术、原则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图书馆2.0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图书馆2.0 web2.0
[分类号] G25
1 图书馆2.0的兴起-概念的提出与技术基础
1.1图书馆2.0的兴起
图书馆2.0是目前图书馆界讨论和研究最多的话题之一,提起图书馆2.0,就不得不提及web2.0,因为图书馆2.0的概念源于web2.0。那么什么是web2.0呢?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相对于单纯通过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的模式,web2.0内容更丰富、联系性和内容性更强。Web2.0通过博客、维基、RSS等软件的应用,使用户不但能够浏览网页,而且能够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信息,订阅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给用户更多的个性化服务和信息自主权。
Web2.0的出现促成了图书馆2.0的提出。图书馆作为握有重要的信息资源的行业,一直在不断的接受新思想、应用新技术以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从最初的纸本书籍到电子资源、数字图书馆、到现在尚未完全成熟的图书馆2.0。应该说,图书馆2.0是以web2.0的相关技术作为技术基础的。
1.2 图书馆2.0的相关技术简介
图书馆2.0涉及的相关技术主要有博客、维基、RSS、标签/民俗分类等。
1.2.1博客(Blog)
博客的全名是web blog,即网络日志。Blog是一个易于是用的网站,使用者可以在其中迅速发布想法、与他人交流及从事其他活动。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在图书馆主页中使用Blog,可以用于员工内部工作交流,也可以用于发布图书馆的公告、培训信息等,读者可以直接在各条信息下发表评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另外,图书馆也可以为读者提供博客空间,形成读者社区,增强读者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新思想的产生。
1.2.2维基(Wiki)
维基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维基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一件,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维基系统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2005年10月,OCLC正是开放维基版联合目录Open WorldCat,这改变了原来只有成员馆的编目员才能编辑联合书目数据的方式,使得普通用户可以为书目数据库中的书目增加目次、注释和评论。
1.2.3 RSS(站点摘要)
RSS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的技术。用户使用RSS可以订阅Blog和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订阅后无需逐个登陆各门户网站和博客站点就可以及时获得所订阅各站点的最新内容。使用RSS作为信息交流方式,具有节省时间、方便查看、能够个性化定制信息、可以自动更新、促进交流等优点。将RSS应用到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中,可以方便图书馆服务信息的推送,有利于信息资源的聚合,能够大大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1.2.4标签/民俗分类(Tagging/Folksonomy)
是对信息资源添加“标签”,形成标签表的过程。用户对信息资源加标签类似于图书馆的标引工作,这种分类方式集合集体智慧形成多种分类或者聚类规则,往往更切合读者的需要。
2 图书馆2.0的定义与应用—理论的探讨和应用实例
了解了图书馆2.0的主要技术,那么究竟如何理解图书馆2.0呢?图书馆2.0是新技术、新服务、还是新理念?图书馆2.0有那些原则?应用图书馆2.0的实例有哪些?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下文将一一进行讨论。
2.1 图书馆2.0的定义
关于图书馆2.0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图书馆界讨论的很多,尚未有统一的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图书馆2.0是一种图书馆服务模式,这一模式反映了图书馆服务方式向用户的转变。这种转变特别表现在电子服务上,如OPAC,在线图书馆服务,以及表现在用户信息流的回溃增长。图书馆2.0的概念借用自web2.0,并遵循web2.0的哲学。这一概念的支持者希望图书馆2.0的服务模式取代几个世纪以来图书馆陈旧、单向的服务。
2.1.2图书馆2.0了解现在的用户的实际状况,并以为,“不够好,我们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它通过三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延伸到新用户,邀请用户参与,依靠持续的变化。这一目标的实现因为新技术的发展成为可能,但这些服务只能部分地依靠技术。
2.1.3图书馆2.0是一种建立在三个东西上的服务哲学:愿意地改变与尝试新事物,愿意经常重估我们开展的服务,愿意通过外部世界的来寻找问题解决之道,无论它是否是技术推动。
2.1.4图书馆2.0所有的事情,一般来说就是指利用群体思想与接受技术来聚合更新,更好,更有用的系统,然后使之适用于每一个人。
2.1.5图书馆2.0这一观点反映了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范式的转变。它是关于无缝的用户体验,图书馆系统的可用性,交互性与灵活性成为关键。它是关于图书馆成为社区的实际存在——通过规划,社区建设(在线或者实体的),以及通过即时通讯、博客、维基等技术来实现。它是关于允许用户的参与,通过撰写评论、标签目录,通过博客与维基表达他们的声音。它是关于图书馆更加透明,通过图书馆主页和图书馆实体建筑来体现。我们需要让图书馆人性化,无处不在,以用户为中心。这需要一个改变,包括系统,网页,以及我们的态度。完全实现2.0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但这一观点应该贯彻到图书馆的每一决策中。
综合上面几种观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图书馆2.0是通过应用web2.0的相关技术(博客、维基、RSS、社会性网络服务)来完善图书馆的信息组织和服务功能,使图书馆的读者能够享受个性化的服务,而且能够参与到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整合的过程中来。图书馆2.0不仅仅是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更是传统服务模式的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的改变,是一种新的图书馆服务理念。
2.2 图书馆2.0的原则
Chad和Miller在《对图书馆重要吗?图书馆2.0的兴起》报告中,提出了图书馆2.0的四项原则:
2.2.1“图书馆无所不在”。这一原则强调图书馆应该通过技术延伸,使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超越图书馆的围墙,到达家庭或学生用户。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往往可能是这样:校园图书馆只提供服务给本校的学生,公共图书馆只提供服务给到馆的用户;而图书馆2.0的目标是: 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获取图书馆提供的资源,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2.2.2“图书馆无阻碍”。这一原则致力于减少读者获取信息的障碍。传统的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服务时,可能会有种种限制:纸本馆藏只供本馆用户借阅,电子资源也只提供给有使用权限的用户;而图书馆2.0的目标是,使系统更加易于使用,使用户获取信息的障碍最小化。(www.chuimin.cn)
2.2.3“图书馆邀请用户参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提供文献信息给用户使用,而图书馆2.0则不仅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也鼓励用户对提供的资源进行交流和评论,而且允许用户上传信息和资源,允许用户对资源作标记,进行分类等等,增加与用户的互动,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2.2.4“图书馆利用灵活易新的系统”。传统的图书馆一般使用单一的系统,图书馆2.0则允许用户挑选最好的单项系统组合成新系统,使图书馆的系统结构更灵活、更人性化、更完美。
2.3 图书馆2.0的应用实例
国内外图书馆界均已经迈出了实践图书馆2.0的步伐。除了上文提到的OCLC开放的维基版联合目录外,国外的应用实例还有:2005年,巴特勒大学图书馆设立了“参考维基”,鼓励馆员与教师、职员、学生对该馆各类参考资源进行评论及提供相关说明。接着圣约瑟公共图书馆也设立了专题指南维基,帮助用户了解专题信息、寻找文献资源,并鼓励用户进行反馈,提出想法和建议。
国内在图书馆2.0实践探索中,走在前面的主要有厦门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大学图书馆。
厦门大学图书馆编目部在2004年建立了维基版主页,连接有工作人员的博客,还有各部门的概况、规章制度、工作量统计和常见问题,实现了规章制度的动态维护。另外,厦门大学图书馆还应用RSS技术提供预约取书通知服务,读者可以根据借书证号定制RSS Feeds。
上海大学图书馆在其主页上建立了博客系统,便于馆员间、馆员和读者的技术交流,并且提供博客排名;为了便于新闻系统聚合,提供RSS输出功能;还提供了相册功能,允许读者上传资料相片;提供朋友圈功能以供学科小组圈进行学术交流;上海大学图书馆还建立了维基主页,通过共同创作来建立学科百科;应用Ajax技术,上海大学图书馆允许读者个性化自己的图书馆主页,使读者获取信息和服务更方便快捷。
这些图书馆的探索使这些馆已经初现图书馆2.0的模样,下文将阐述一下图书馆2.0的发展方向。
3 图书馆2.0发展展望
3.1图书馆2.0时代的图书馆管理者和图书馆员
图书馆2.0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图书馆的管理决策人员具有图书馆2.0的理念和意识,能够从人力、经费等方面支持图书馆2.0的发展。
图书馆2.0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搭建起来,而是要有增值服务,这个增值服务就是将必须将图书馆员的劳动结合进去。图书馆2.0时代的图书馆员应该是既精通图书馆2.0的相关技术、又熟悉图书馆学的各项业务的高素质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是能够真正理解图书馆2.0的内涵的业务精英,不仅能将新技术应用在图书馆业务中,而且真正提供2.0式的服务——以用户为中心,让图书馆人性化,无处不在。
3.2图书馆2.0提供的服务
完善成熟的图书馆2.0可望提供以下服务:
数字资源管理:改变以往图书馆独自建立数据库的想法,开放图书馆集成系统,使得用户具有上传功能,能够参与资源建设。浙江大学图书馆的学术机构库和上海大学的学术机构库都在实践中。
内容聚合:提供RSS内容聚合,进行资源导航等服务。
资源整合:提供资源地图和资源的跨库检索。
个性化主页:图书馆提供更多的灵活自动的频道资源,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订制个性化主页的入口
我的收藏夹:提供读者在线网摘、分类活主题词标注、建立知识库、搜索、共享等功能。
我的藏书架:提供个性化藏书目录,是读者能简便的获取书目信息,并提供书目、全文或网上书店的连接,进一步支持社区功能,显示推荐、群组信息。
我的好友/兴趣小组:可以进行兴趣聚类,形成学术研究小组等。
推荐书目/推荐阅读:提供专题情报新到资料的推送。
空间提供:提供博客空间、网络U盘等服务。
我的影集:提供读者上载照片的功能,作为本地文化的数字化保存和社区互动。
参考文献:
[1]Card K, Miller P. Do libraries matter? The rise of Library 2.0 [2005-11-24].http://www.tails.com/downloads/white_papers/DoLibraiesMatter.pdf
[2]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
[3]任树怀.上海大学图书馆实践&打算.[2006-05-25]. http://www.libnet.sh.cn/sztsg/web20/renshuhui.ppt
[4]liuwei.数字图书馆2.0.第三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http://elib.lib.tsinghua.edu.cn:8080/meeting/ppt/liuwei.pdf
[5]马国栋,朱濂.RSS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6,(4).
[6]厦门大学图书馆主页.http://library.xmu.edu.cn
[7]上海大学图书馆主页.http://202.120.121.193/
[8]Keven.图书馆2.0相关技术.[2006-06-08]. http://my.donews.com/keven/2006/06/08/lib20tech/
有关华北高校图协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的文章
为此,凡是参加普通高等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大学图书馆都抓紧当前以评促建的大好时机,完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体系,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这些定性与定量指标的客观要求,无疑对做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抓住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契机,促进文献资源建设的开展。如王府井书店有时在一两天之内就将急需的教学参考书配送到我馆,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及学生急需的教学参考书的燃眉之急。......
2023-11-30
可见,“用户教育”与“馆员教育”是辩证统一的(见图1),它们密切相关,交互作用,彼此促进。“用户教育”的成效依赖于教育者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又可以促进“馆员教育”;而“馆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教育”的需求。......
2024-01-22
在实施教育现代化的今天,网络教学模式在促进素质教育,教师在提高文检教学质量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网络教学中文检教师运用计算机应该是不假思索的熟练操作,要达到此项要求,文检教师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地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素质。网络信息环境中文检教学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024-01-22
三、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的方法与途径1、馆领导与馆员之间,通过沟通、互动,以馆员的个人愿景为基础,结合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实际现状、社会需求、外部环境等因素,塑造图书馆的共同愿景。......
2023-11-30
院校图书馆业务外包一席谈马慧崔景月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 邮政编码 050017摘要结合院校图书馆业务外包及这方面研究状况,辨析各种观点和工作方式的利弊,认为业务外包是一种必要选择,但宜慎重推广。为了使业务外包能更有效地运行,笔者有必要陈述一些看法。以上两个情况,才是院校图书馆近年“业务外包”兴盛的最重要原因。然而笔者注意到,就一般院校而言,盛行业务外包还有深层原因,个别教育机构中可能或隐或显地存在负面因素。......
2024-01-22
图书馆建设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及发展,如何在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职能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教学及专业建设,更好地体现高职特色。高职图书馆建设应围绕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满足其需要提供服务。图书馆网站建设,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建设,应当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2023-11-30
所以,研究信息周期不仅是一项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本文的信息周期是指经济中信息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发生和循环出现的上下波动现象。我们选择判研周期的有效工具——谱分析来进行周期的测量。美国信息周期的谱分析采取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我们将表3中周期长度(年)所对应的谱密度值 用线连接起来,则得到如图2 所示的美国信息周期序列谱图。......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