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项研究包括4个具体目标:1,考察自我控制、非正式控制在多性伙伴行为者身上的表现。研究假设1,传统的进行非正式控制的组织同受控制者之间的交换关系弱化了,从而为多性伙伴行为者将其解体提供了可能。非正式社会控制的得以实现是个人与社会进行利益交换的结果,在中国的社会转型期,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主导地位的确定,原有交换关系面临全面破损。......
2024-01-22
多性伙伴行为者:
本项研究中的“多性伙伴行为者”需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1,到接受访谈之日有过不少于10名性伙伴的人士,这10名性伙伴当中可以包括同性,但不能只是同性。2,至少曾经有一次在三个月内同时与不少于两个人保持着性关系的经历,其中包括配偶。
而对性伙伴的定义为:即使只有过一次性关系(阴茎插入阴道或肛门的性行为),包括嫖娼行为,也算作一个性伙伴。
之所以将性伙伴数定义在大于等于10人,是综合参考前面提到的罗伯特.迈克尔等人进行的“全美健康与生活调查”,以及潘绥铭等人在中国进行的全国抽样调查的结果,具有10个以上性伙伴的人比较均很低,利用其极端性更便于研究他们与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
罗伯特.迈克尔的调查报告在去掉没有性伙伴的被调查者之后,将“18岁以来的性伙伴数”分为五个等级:1个,2至4个,5至10个,10至20个,21个以上。其中在总人口中,有过五个以上性伙伴的人高达到54%,其中十个以上的为33%。(罗伯特.迈克尔等,1996:151)我这里选取其比较居中偏右的10人,也是因为这个人数即使在美国也属于社会中的少数人,他们身上体现着与少数人群与主流社会的种种互动关系。
而潘绥铭在中国进行的调查也显示,超过10个性伙伴的,只占总人口的0.7%。(潘绥铭等,2004:260)
本研究只选取以异性为性对象者,以及同时以异性和同性为性对象者。这里之所以回避使用“异性恋者”、“双性恋者”这样的用词,是因为考虑到不能够仅以性行为对象来确定一个人的性倾向。而之所以将只以同性为性对象的多性伙伴者排除在研究之外,是因为在同性多性伙伴性行为者比较于前两个人群,特别是第一个人群,面对着相当不同的文化、舆论环境,以及社会控制机制,而作为一个小型研究,本研究无法涉及到太多的变量。
只所以又规定“至少曾经有一次在三个月内同时与不少于两个人保持着性关系”,也是参照国际研究惯例,像我们在“以往研究的回顾”中引用的英文研究,绝大多数都将在同一时期内(通常为三个月)具有不少于二个性伙伴作为多性伙伴行为者的界定依据。
在我们前面提到的所有中文研究文献中,对同样的研究对象使用的均是“多性伴侣行为者”这个称谓,考虑到“性伴侣”在中国人的语汇与思维中有“长期”、“固定”的含义,而我们的研究包括性交易关系与“一夜情”式的性关系,所以笔者以为“性伙伴”一词似乎更为确切。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分为三类:自我控制、非正式控制、正式控制。本项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自我控制与非正式控制对当事人的影响。
从正式控制的角度看,社会控制是指一个社会的统治者,以社会组织体系为中介,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个人、群体、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制导和约束,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行为,其目的是使社会按符合统治者利益的规则运转。然而,在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社会转型的中国,对于私人性行为的正式的社会控制已经不再那么突出了,法律上明确禁止的也只有“聚众淫乱”。按着“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都是可以做的”这一原则,多性伙伴行为所受的正式社会控制十分有限。(www.chuimin.cn)
自我控制是最有效而且花费最少的控制,它也最经常使用,只是我们许多时候意识不到,它需要每个人都发展出强烈的道德心。罗斯提出,“高超的控制方法是精神上的”,“一个良好的检验标准是自发性”,“只要社会把它的规范和准则铭记得在其成员的心上,我们依靠各种控制形式又有什么关系呢?” (罗斯,1988: 325-331)
非正式控制主要依赖同龄群体、家庭、朋友、同事以及其它对个人发生作用的群体及组织的影响,这些群体带给个人强大的压力,个人害怕被抛弃、被羞辱,或者去尊重,所以要遵循群体规范;正式控制是官方的决定以及体系的建构所决定的,它的效果小于前二者,但仍会对个人的行为构成影响,其控制手段主要是奖励与惩罚。
特别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本研究中所说"社会控制的解体",均指针对私人性行为的社会控制的解体,与其它方面的社会控制无关。
社会控制组织:
本研究关注的社会控制组织,主要是:家庭、社区、单位。
对人们性活动进行非正式控制需要通过一些“组织”(institution)来实施,而组织又是通过三种方式来做到这一点的。首先,组织提供了一些规则和标准,这些被认为是应该遵循的,并且是人们赖以建立自我控制的基础(Charon,1979);第二,那些占据组织中心位置的人将利用人们之间的互动,作为非正式控制的基础;第三,这些组织拥有制裁的系统,当标准被冒犯的时候,这些系统就会发生作用。
美国的研究显示,直接影响着美国社会性观念与性行为的两个重要组织是宗教和家庭,害怕被制裁是组织成员遵纪守法的一个重要原因。(DeLamater,1981, 7, 263.
宗教:学者们的研究显示(Piccolo, Heiman, 1977; Paige, 1977),基督教对美国人性行为的影响十分大。基督教将性行为的目的定义为生殖,肉体快乐是罪恶的,于是,同性恋、手淫,以及涉及儿童的性行为,均因为与生育无关而被视为罪恶。同样的,在月经期、怀孕期,以及绝经后的性行为也是被禁止的。许多研究都揭示出:对于那些热衷于宗教的人,这些价值观会直接通过宗教影响到他们;即使对于不热衷于宗教的人,他们也会受到家庭中其他热衷宗教的人的价值观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国家法律本身便体现并加强着基督教的上述性价值观。
家庭:家庭对个人的Sexuality 的影响,Divas论证说,起着第一位的作用。所有的社会都希望性行为发生在婚姻之内,婚姻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规则地接受性的快乐,所有性行为都要依据它们是有助于家庭还是破坏家庭来进行价值判断(Davis,1976)。有学者的研究指出,妇女犯罪少于男子,便是因为她们受家庭与社会双重控制更多,妇女与控制理论(Women & Control Theory)则认为女性与父母关系更紧密,所以越轨更少。但也有学者反对这一观点,认为社会控制在过去并没有减少犯罪。
还有一些研究提到了社区,特别是人们的居住区对于私人性行为的控制作用。
当我们讨论中国的社会控制的时候,可以忽略宗教这层因素,因为宗教的影响在中国一直很弱。但是,本研究中加入了“单位”这一中国的独特组织,因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人的工作单位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同是,它不仅将人们的职业行为管理起来,还将人们的全部生活管理起来。
有关多性伙伴的文章
此项研究包括4个具体目标:1,考察自我控制、非正式控制在多性伙伴行为者身上的表现。研究假设1,传统的进行非正式控制的组织同受控制者之间的交换关系弱化了,从而为多性伙伴行为者将其解体提供了可能。非正式社会控制的得以实现是个人与社会进行利益交换的结果,在中国的社会转型期,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主导地位的确定,原有交换关系面临全面破损。......
2024-01-22
女人中的多性伙伴者也是年轻的,未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21岁的人中,只有13%的男性和20%的女性报告说只有一个性伙伴。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多性伙伴者坚拒使用安全套,使得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变得困难。在西班牙人中,20%的人和他们的稳定的性伙伴使用安全套,29%的人与他们第二个性伙伴使用安全套。在男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随着性伙伴数目的增多而减少。......
2024-01-22
船舶在国内法抑或国际法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国际社会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船舶定义。综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船舶概念的界定并不一致。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定的船舶大体倾向于海上航行的商务船。这一条款几乎照搬了德国海商法有关船舶的定义。在我国的海商法中,船舶的范围不仅将用于商业性目的军用船、政府公务船及2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艇排除在外,而且也不包括航行于我国内湖或内河的船舶。......
2023-07-24
本研究主要应用社会交换理论对性的社会控制进行研究。交换理论提出了许多命题,与此项研究关系密切的如:当与其他人互动的时候,人们都在寻求使自己收益最大,付出最少;人都是理性的,他们会在自己掌握的有限信息的情况下,权衡付出与收获,从而在行动前思考选择哪种方式;社会交换被互惠标准所调节;关系中互动的动力,以及长时期关系的稳定性,取决于关系中的当事人对吸引与依赖水平的对比。......
2024-01-22
按着上一章定义的“多性伙伴行为者”的标准,本研究主要通过两个方法获取研究对象:方法一:由熟人入手,进而采取滚雪球的方法。首先从我已经掌握并熟知了一些多性伙伴行为者入手,他们在接受访谈后再介绍他们的朋友接受访谈。访谈坚持一对一的原则,即只有一名访谈者与我面对。因为研究课题的特殊性,对研究者的另一个重要伦理要求便是“不介入”原则,即绝不与受访者发生涉性私人关系。这是此项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2024-01-22
研究的深入程度有时完全取决于资料的详尽程度。本书主要内容由五个部分构成。《内经》不仅明确指出疫病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且用温疠、热病的概念,揭示了疫病的温热性质,用“疫”和“疠”之别来提示疫病有传染性强弱之分。这二者强调的是疫病的性质。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
2023-11-30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1.教学美关于教学美的内涵,国内研究者大致有以下四种见解:第一,将教学美视作教学中教学主体的一种心理状态。(二)相关概念辨析为深入地理解与把握音乐教学美的内涵,本书的研究起点首先是对与音乐教学美密切相关却极易混淆的相关概念进行讨论与辨析,以期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和明晰的概念框架。......
2023-07-04
本研究对文化的定义主要是借鉴新课程标准中对文化的定义。本研究涉及的双向文化导入,是指在外语教学中,中西文化兼容并举,既导入目的语文化,又导入与之相关的母语文化,即把语言学习看成是一个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
2023-08-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