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决定你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时间管理并不是完全地掌控时间,而是通过事先的合理规划降低学习和工作的随意性、变动性,从而提高效率。因为时间若利用不当,压力就会接踵而来,生活也随之变得杂乱无章。所以,时间管理是压力管理,更是生命管理。......
2024-01-28
所谓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运作原理或机理,它是以高等教育体制为载体的。而体制又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和领导机构制定的。因此,从实践上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主要受经济、政治体制的制约;而从理论上看,与制定者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内容也极其丰富,对此我们将在下一章专门讨论。这一节仅从实践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做一简要阐述,着重分析它与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特别是经济体制的变化与需要之间的关系。
从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初,我国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主要是受原来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高等教育体制上形成了一套以集中统一领导为特点的计划模式。其运作原理主要靠计划调节。随着80年代中期“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这套运行机制的弊端遂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改革原有高教运行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教运行机制,就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根据这一基本框架,《决定》还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改革办学体制……扩大地方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院校要在招生、专业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毕业生就业等环节进行进一步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与计划经济体制有着本质区别的经济制度体系,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高等教育体制应从如下五个方面作出改革,来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
1.高等教育领导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社会、学校在高等教育运行中各自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并以此为依据,作出相应的职责、权益划分。新的高教领导体制的建立,既要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教的领导和政府对高教的分级管理,又要保证高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和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与发展不断作出主动调整的活力。政府对高教的领导与管理应通过立法、经费调配等手段进行间接控制,而不宜过多地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直接控制,以便于高校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作出迅速、灵活、准确的反应,培养社会所需各种专门人才。
2.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特点,要求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也作出相应的改变。从办学主体看,高等教育已从单纯的国家包办向国家、社会和个人多种主体办学并存的方向发展。高等学校应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在经费收支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主权。从投资渠道看,国家各级政府财政拨款、收取学费、科研创资、吸引企业和个人投资及海内外捐资等形式并存,将成为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基本形式。
3.教育教学体制。在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市场经济体制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高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及与此相应的一系列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统一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与之相应的僵化刻板的体制不利于高校为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培养多种规格和类型的人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要求高校的教育教学体制向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学生适当自由选择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形成高校的新的教学适应机制。(www.chuimin.cn)
4.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统一招生、分配的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和健全高等教育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的新的机制,扩大高校在这方面的自主权,实行国家统筹规划、地方因地制宜、学校自主灵活、个人自由选择相结合的新的招生、就业体制,有效地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将是改革的大方向。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责将从下达指令性指标向用经济杠杆和有关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的方向转变。
5.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要求主要是建立一套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办学效益和工作效率。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高等学校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思想,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和每个人的作用,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建立起“能者上、无能者下”、优胜劣汰,在利益分配上兼顾学校整体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高校内部运行机制,保证高等学校在健康、高效发展的轨道上履行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职能。
建立高等教育的合理的运行机制的最终目标是要尽可能减少用行政上的种种应急措施来纠正原结构中的各种失调现象,建立起一种主动、高效、灵活、能进行自我调整的相对稳定的体制,并形成其运转的良性循环,从而保证充分发挥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进行有效的科学研究活动和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服务等各项职能。我国高等教育合理的运行机制的建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并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探讨和总结,从而使之不断完善和趋向合理。
【注释】
[1]这里引用的是前苏联的资料。
[2]指私立高校数及其在校学生数,下同。
有关高等教育学的文章
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决定你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时间管理并不是完全地掌控时间,而是通过事先的合理规划降低学习和工作的随意性、变动性,从而提高效率。因为时间若利用不当,压力就会接踵而来,生活也随之变得杂乱无章。所以,时间管理是压力管理,更是生命管理。......
2024-01-28
WebSocket是HTML5一种新协议。WebSocket需要类似TCP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通过握手连接,连接成功后才能相互通信。在客户端断开WebSocket连接或Server端连接前,不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重新发起连接请求。读者可以查阅WebSocket协议来了解WebSocket客户端和服务端更详细的交互数据格式。......
2023-10-28
(一)判决理由我们回到判决本身,来看判决理由中体现出来的争议。少数派法官则认为多数派的判决会限制国会打击腐败的能力。我在这里更关注的是法官们关于自由、民主的讨论。有些人认为自由与民主是冲突的,只能赋予其位阶排序以作出取舍。“意见自由市场”保障的是谁的自由?这些人真正拥有言论自由吗?有条件实现与富人同等的言论自由吗?......
2023-07-17
一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探讨教育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子系统,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的运行,除了与整个社会大系统和社会其他子系统的活动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要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之外,还要遵循其本身的特殊规律,这就是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结论可能是教育内部的基本矛盾与关系是多维的。教育的社会属性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两个有密切联系的不同范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024-01-22
高职商务英语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原因之一是为完成职业教育的目标,即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求在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应坚持教育性原则,旨在防止以单纯的职业技能训练代替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另一主体是企业。质量性原则的遵循要求高职商务英语院校在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时要注重自身功能的完善和质量的提升。......
2023-08-19
不同形式的数字基带信号具有不同的频谱结构,为适应信道的传输特性及接收端再生、恢复数字基带信号的需要,必须合理地设计数字基带信号,即选择合适的信号码型。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数字基带信号应不含有直流分量,且低频及高频分量也应尽可能少。基带传输系统在接收端进行取样、判断、再生原始数字基带信号时,必须有取样定时脉冲。......
2023-06-27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就是指教育活动过程与整个社会及其他子系统的活动过程,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我们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当前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起作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则是两种建立在不同生产关系上的政治制度。外来文化,同样对高等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
2024-01-22
接线图绘制的方法有多种,应根据产品的应用场合不同,线路的复杂程度不同,合理选择接线图的绘制方法。5)编制接线表,完成全图。图3-7 直接式接线图基线式接线图将图上各端点引出的导线,束成一条称为“基线”的直线上,这种接线方式的图,叫做基线图。基线一般画在各元器件的中间。用基线式接线图的产品,其内部排列整齐,固定方便、牢固,防振。干线图的优点同于基线图。能近似反映出设备内部电路的连线情况,比基线图直观易读。......
2023-06-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