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高等学校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的“学园”,甚至更早。二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社会职能高等学校职能的变化,与科学的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在洪堡时期,科学研究只是为了教学,也就是把科学研究作为培养人才的手段,还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职能。这样,发展科学就逐渐成为高等学校在培养人才之外的第二个社会职能。......
2024-01-22
一 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探讨
教育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子系统,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的运行,除了与整个社会大系统和社会其他子系统的活动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要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之外,还要遵循其本身的特殊规律,这就是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内部的因素很多,关系复杂。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可以揭露它的不同矛盾,掌握它的不同关系。一部教育学,也就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不同层次的教育规律以及论述规律的运用。至于什么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也可以有不同的认识:从教育功能看,是教育者代表社会需要所提出的教育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之间的矛盾、关系;从人的发展看,是体力与智力、知识与道德以及审美情趣诸因素的矛盾、关系;从教育过程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教育影响(教材、教法、教育组织、教育环境、教育手段等等)为中介进行活动的矛盾、关系;还可以从学校教育管理看,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关系。因而对于内部关系规律的认识与表述,见仁见智,各持己见,这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理论问题。结论可能是教育内部的基本矛盾与关系是多维的。教育内部多维度的基本关系构成了教育这一社会子系统区别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特殊性质。如果说,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所揭示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则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所揭示的是教育之所以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两个有密切联系的不同范畴。
虽然从不同的角度来把握教育内部的基本关系,对内部关系规律的认识与表述有所不同。但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个教育的基本定义出发,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直接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即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人的整体素质包含哪些主要因素,教育应当和如何促进这些因素均衡的、和谐的发展,就成为历来教育家所关注的问题。传世的教育理论差不多对此都有所论述。尽管由于时代与阶级不同,他们所设想的理想人格(君子、完人、全人、全面发展的人)所具备的素质不同,用以表述素质教育的词语不一。但有两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其一,人的素质,包含体力与脑力、知识与道德、理智与情感等等。因而必须对受教育者进行德、智、体以及美等方面的教育。
其二,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各种因素,是密切联系的,因而各种素质因素的教育,应当“兼顾”、“并重”,使个性得以和谐发展。(www.chuimin.cn)
这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个性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以前,中外许多教育家以及哲学家,或从良好的愿望出发,或总结成功的教育经验,已经或深或浅地认识到人的素质包含德、智、体、美诸因素,教育应当促使这些因素均衡地、和谐地发展。但由于时代和阶段的局限性,只能提出人的发展的种种设想和教育的种种模式,不可能科学地揭示人的教育规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继承了前人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精华,扬弃其糟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论证了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的发展,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联系,从而预见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需要而且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发展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直接对象”,但又是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成员。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以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出发点。
首先,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的体力和智力是构成劳动能力的两个对立统一的要素,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不仅要使体力、智力各自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必须使两者统一、平衡、和谐地发展,并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来保证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4]而只有在高度发展的大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具备了丰富知识和劳动技能的人,才能够充分运用他的智力和体力,才能自觉地控制劳动过程。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与生产过程的统一,既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求,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其次,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对道德品质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虽然首先是从人作为劳动力的角度来进行论证,但他始终把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来分析的。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
有关高等教育学的文章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高等学校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的“学园”,甚至更早。二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社会职能高等学校职能的变化,与科学的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在洪堡时期,科学研究只是为了教学,也就是把科学研究作为培养人才的手段,还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职能。这样,发展科学就逐渐成为高等学校在培养人才之外的第二个社会职能。......
2024-01-22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就是指教育活动过程与整个社会及其他子系统的活动过程,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我们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当前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起作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则是两种建立在不同生产关系上的政治制度。外来文化,同样对高等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
2024-01-22
一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1.教学原则的意义。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是教学工作的概括和总结,自然,这两个方面是教学原则制定的主要依据。二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体系根据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有些与普通学校教学原则用词相同,但含义与实施的要求不尽相同,而有些则是普通学校教学原则体系所没有的。......
2024-01-22
四逻辑实证主义者罗素的高等教育思想罗素是现代英国著名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他的高等教育思想虽不及赫钦斯、雅斯贝尔斯等丰富,但他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罗素的高等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这是贯穿在19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五新托马斯主义者马利坦的高等教育思想马利坦是现代新托马斯主义哲学流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2024-01-22
一开设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教育课程,是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教学是实施各育的组织形式,也是德育实施的途径。很多高校确定由业务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而且明确班主任承担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就是要充分地发挥德育的这一途径的作用。通过党团组织和班级活动来开展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2024-01-22
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育又是其社会主义特征的主要体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反映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政治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等意识形态的东西,灌输到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去。因此,高等学校不仅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也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重视德育正反映了这一要求,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本质的体现。......
2024-01-22
在这些不同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会产生不同的课程编制结构。也有些课程编制者虽对此并不作明确回答,但在潜意识中往往默认了某种已沿袭了多年的课程编排方式或结构。也有时是交替出现或综合二者来进行课程编制的。二课程编制的总体结构和步骤课程编制无论采用怎样的模式,从技术上看,总可以勾画出一些基本组成部分和步骤,从而形成某种结构。因此,确立和表述目标,理所当然就成为课程编制的第一阶段。这是课程编制的第二阶段。......
2024-01-22
在此,试以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学科专业目录为例,探讨我国学科制度改革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高等教育学再学科化建设的路径。借鉴美国的学科划分与设置制度,我国在开展下一轮学科目录调整时,可以将心理学与体育学从教育学学科门类中抽离出来,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学成为一级学科的再学科化目标。另外,美国学科专业的设置与修订标准,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亦有启发。......
2023-10-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