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公正的最密切联系原则较为灵活,能够胜任此项任务。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引入必然会赋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我国立法可以以例外条款的形式来设置最密切联系原则,除非有真正意义上的、更密切的法律出现,否则依然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同样,在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的领域也只是引入了意思自治原则,而没有设置最密切联系原则。因此,设置具有灵活性的、最密切联系的例外条款,给予法官适度的自由裁量权是有必要的。......
2023-08-17
案例一:不当得利纠纷调解
【案情】
原告徐某于1995年7月29日上午骑三轮车去某商店,将15680元装在一黄色女式提包内,放在车上。徐某骑车至商店后,发现提包丢失,便返回顺路寻找。期间,邻人赵某告知原告,他看见王某的五岁儿子拣到了提包。邻人杨某也看见王某的儿子拣到一黄色女式提包。原告多次找王某讨要丢失的提包,并答应可以给几千元酬谢,但是,王某拒不承认其儿子拣到原告丢失的提包。庭审中,证人赵某出庭作证称:“我是王某的西邻居。7月29日上午7时许,我正在抹墙,听到王某的儿子喊:‘爸爸,我拣到一兜子钱’,这时,我爬在墙头看见王某拎着一个黄色女式提包。”当庭出示了证人杨某的证言:“7月29日早上,我在王某家附近,看到一个小孩喊:‘爸爸,我拣到一兜子钱。’说着,跑进王某院子里。装钱的包是黄色女式提包。”王某对上述证人的证言未提出不同意见。
【调解】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可以认定原告徐某丢失的装有15680元的黄色女式提包,确系王某的儿子拣到交给了被告王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王某的儿子将拣到的提包交给王某,应属没有根据取得的不当利益,依法应当返还原告徐某。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法院主持了调解,在查明真相的基础上,法院向被告王某晓以利害,言明后果,引导王某自我反省,使其认识到自己捡到别人物品不还是错误的,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劝导如果王某同意交出拾到的钱,徐某应当给王某一定报酬,因为如果不是王某捡到钱,徐某的钱不知会失向何方,而且证实王某拣钱的证据也不够确凿成分,经过引导说服,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如下:被告王某将拣到的装有15680元的黄色女式提包返还给原告徐进良。徐某自愿给王某5000元以示酬谢。
案例二:无因管理纠纷调解(www.chuimin.cn)
【案情】
原告、被告之间是邻居,2002年8月15日,原告牛某在楼顶层的平台上摆放了20盆君子兰花,浇完花以后就去上班。下午突然刮起大风,大雨即将来临,被告孙某上楼顶收拾晾晒的衣服,发现原告养的花将遭雨淋,遂动手将花盆搬下楼,在搬运至第三盆时,因不慎摔了一跤,扭伤了自己的脚,同时将原告一盆名贵的花摔坏。原告回家后,发现花已被摔坏,非常恼怒,认为被告擅自搬动其花盆,由此造成损失,应当负责赔偿。被告认为,其出于好心帮助原告,不应赔偿。原告遂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承担赔偿责任。被告则提起反诉,请求原告支付其因治疗脚扭伤而花费的医疗费。
【调解】
法院在审理时认为,无因管理是指管理人在无法定和约定义务情形下,自愿为他人利益而管理他人事务,尽管管理人并未得到他人明确授权,但由于管理行为是为了他人利益,避免他人利益受损而从事的。因此,无因管理是合法的、应当受到法律鼓励的行为,法律确立无因管理制度,确认主动管理他人事务以避免他人遭受损失的行为人,有权就其花费的费用向本人请求返还,这就可以鼓励人们见义勇为,主动为他人提供服务,有利于弘扬社会团结互助的精神。被告发现原告养的花将遭雨淋,遂动手将其搬下楼,被告的行为显然是一种为原告提供帮助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无因管理。被告搬运花盆过程中不慎扭伤了脚,并且摔坏了一盆名贵的花,且无法继续搬运其他花盆,造成其避免的损失小于其不慎造成的损失,其具有一定的过错,应当给予原告一定的赔偿。但是,被告作为“善意管理人”,其初衷是为了避免原告利益受到损失,是出于好意,而且自己也受了伤,对于被告受到的损失,根据《民法通则》第107条规定: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损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根据这一精神,原告应当补偿被告因此花费的医疗费用。在明确了双方责任的前提下,法院对原被告双方进行了调解。调解人员在倾听了双方的委屈和埋怨之后,感到虽然原被告对对方都有怨言,但对对方造成的损失还是意识到自己的过错的,调解人员尤其观察到原告虽然对被告有所抱怨,但对被告的善意还是认可的,只是心爱之物遭到损失,心理上难以接受。而被告好心帮忙,非但自己受伤,还遭到误解和起诉,心里也是感到委屈和愤懑,但对于原告造成的损失也表示同情,意识到自己的不慎,调解人员及时把握这一时机,对双方分别做思想工作,尤其是对原告,让他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热心帮助别人,虽然由于不慎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却被诉诸公堂,自己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同时又告诉被告,如果痛失爱物,自己是不是也很悲伤。通这样的换位思考,引导双方产生共鸣,各自承当相应的责任。
有关怎样调解侵权纠纷的文章
追求公正的最密切联系原则较为灵活,能够胜任此项任务。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引入必然会赋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我国立法可以以例外条款的形式来设置最密切联系原则,除非有真正意义上的、更密切的法律出现,否则依然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同样,在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的领域也只是引入了意思自治原则,而没有设置最密切联系原则。因此,设置具有灵活性的、最密切联系的例外条款,给予法官适度的自由裁量权是有必要的。......
2023-08-17
双方经县消费者委员会调解,未能达成协议,孙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审法院于2004年4月26日判令叶某、陆某在判决生效之日起15日内赔偿孙某人民币5500元。宣判后,叶某、陆某不服,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判,改判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请求二审法院支持其在一审中提出的诉讼请求。书面协议部分,制作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口头协议部分,即时清结,记人笔录附卷。......
2024-01-20
调解人员在调解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纠纷的时候,应当注意避免调解中常见的错误,并借助一些外力达到纠纷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当事人有了纠纷,必须接受调解,而且必须达成协议,必须履行协议。(三)无原则调解或“和稀泥”调解人员在调解纠纷时,必须依法调解。从而,利用双方对“自己人”的认同效应,使纠纷得以化解。因为,纠纷当事人既已对调解人员产生不信任或对调解有抵触情绪,任何说服工作都将归之无效。......
2024-01-20
科索沃是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大约占塞尔维亚总面积的12%左右。科索沃现有人口大约200万,其中90%是阿尔巴尼亚少数民族,在铁托执政时期,科索沃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前南斯拉夫共产党政治家米洛舍维奇上台后,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地位。米洛舍维奇的目标有两个:一是科索沃取消独立;二是西方撤销对南斯拉夫经济制裁。中国和俄罗斯首先反对动用武力来解决科索沃的民族问题。......
2023-08-23
为“平安校园”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切实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好,处理得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推进,制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处理制度。6.校园内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按“分级处理”原则办理。班内发生学生间矛盾纠纷原则上由班主任协调处理;班主任解决不了的,由年级组长协调处理;年级组长解决不了的,交德育处处理。校内外所有纠纷由分管安全校领导协调调查处理。......
2023-11-08
凡违反公序良俗,侵害他人以隐私权为典型代表的合法人格利益的,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凡侵害他人监护权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精神损害赔偿原则上限于人格权和身份权受到侵害的情形,但并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财产权受到侵害时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为此,《解释》第10条规定了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考量因素。......
2024-01-20
ASD儿童在语言、社会交往、情感理解表达方面都比一般儿童困难,并伴有刻板重复行为和狭隘兴趣。现有研究报告显示,典型发展儿童与ASD儿童共同游戏、学习,不仅不会使典型发展儿童变得刻板和自闭,在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典型发展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在尊重多样性、社交技能、领导力以及容忍性等方面[1]&[2]。......
2023-07-26
别纵容自己,别找借口我作为新生学到的第一课,是来自一位高年级学员冲着我的脸大声训导。因为借口不是理由,执行才是硬道理,与其找借口,不如想办法改变。“没有任何借口”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并非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领导者不要有什么借口。别为自己的无能找一大堆理由,否则就跟小孩子说‘狗咬了我的作业一样愚蠢’。因为管理无借口。”......
2024-06-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