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日本倒幕运动的历史进程

日本倒幕运动的历史进程

【摘要】:1865年5月,长州藩的倒幕势力再度兴起。7月14日,幕府下令20余藩进军长州潘,但由于萨摩藩拒绝出兵,加之长州藩有备而战,幕府军屡战屡败。皇室公卿三条实美、岩仓具视等立即与倒幕强藩密切合作。倒幕的内外条件日臻成熟。坂本龙马力促两藩联合倒幕,1866年两藩订立了秘密军事同盟。6月27日,这场内战性质的讨幕运动彻底结束。

33.倒幕运动

无论在家庭生活里还是政治领域中,日本人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只有这样,日本人才会感到安全。所以,很大程度上,明治维新虽然是反对封建旧制的,但它却是利用了日本民众对封建等级制的无条件遵从而得以成功的。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在开国之前,日本天皇长期被放置一旁,国家政事已经与之无关。然而,在佩里叩关之时,以老中阿部正弘为首的幕府当权者,不仅容忍地对待佩里,还破例向皇室和诸侯们征询意见。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天皇的地位,也为天皇、公卿贵族以及强藩大名们的参政议政开辟了道路。

天皇的复出,使得以天皇为旗号的“尊王论”再度泛起。而天皇反对开国的主张又与“攘夷派”不谋而合,致使“尊王”和“攘夷”结合为“尊王攘夷”论。这种忠君排外的封建思想,很快成为各藩下级武士网罗社会势力、否定幕藩领主制度、反对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政治发动机

1858年,幕府大老井伊直弼(1815~1860)在未取得孝明天皇(1846~1866)同意的情况下,自作主张与美国签订了《日美修好通商条约》,这一决定惹怒了天皇和一些强藩,导致朝廷和幕府的对立。随后,幕藩对立两派都派人到朝廷争取支持。各藩武士、浪人也聚集京都,要求朝廷抑制幕府的独断专行。井伊直弼残酷地镇压了反对派,桥本左内、吉田松阴等数名藩士被处死,涉案大名被抓,皇室公卿、家臣、武士、儒者、藩士等近百人被流放或判刑,史称“安政大狱”。

1860年3月24日,在水户激进派金子孙二郎的指挥下,关铁之介等17名脱藩的水户浪人和有村次左卫门等18名萨摩藩武士,在江户城樱田门外假意拦驾上诉,在大雪中刺杀了大老井伊直弼。

1860年3月,“安政大狱”的制造者井伊直弼被水户藩的志士刺杀而死。

随后,天皇朝廷和幕府迫于形势转向联合,采行所谓“公武合体”,撮合孝明天皇之妹和宫与幕府将军德川家茂联姻。此事得到了大多藩主和上层武士的支持。但是,以下级武士为主的尊王攘夷派却坚决反对。于是,形成了公武合体派与尊攘派对立的局势。

在长州藩,尊攘派把公武合体派逐出藩政府,成为尊攘派的基地。长州藩与朝廷中激进的公卿大臣联合起来,迫使幕府下令各藩实施攘夷行动。1863年5月10日,长州藩炮击了外国船只,实践“攘夷”行动。尊攘派的行动遭到掌权的各大藩主的反感,同年8月18日,在“公武合体派”的操纵下,发动政变,铲除长州藩在京都的军队以及尊王攘夷派势力,史称“八·一八政变”。

长州藩此前炮击外国商船和军舰、封锁下关海峡的“攘夷”行动,激怒了欧洲列强。1864年9月,英、美、法、荷四国联合舰队进攻下关,攻陷了所有炮台,长州藩被迫求和。

此外,萨摩藩也是一个“攘夷”重镇。1862年9月,因行路纠纷,萨摩藩武士在神奈川县的生麦村杀死英国商人。次年7月,7艘英国军舰开进鹿儿岛,炮击萨摩藩,炮台被炸毁,市区一片火海,萨摩藩被迫接受“赔偿”、“惩凶”等停战条件。

和宫,仁孝天皇的第8个女儿,孝明天皇的妹妹。4岁时许配给贵族有栖川宫。但是,为了推行“公武合体”,和宫需要下嫁给第14代将军德川家茂。为此,幕府首先中止了家茂与贵族见宫贞教亲王之妹伦宫的婚姻谈判,并散布有栖川宫因封禄甚少而对与和宫结婚感到不安等流言。和宫本人一直拒绝与幕府联姻。1861年12月,在幕府再三奏请下,孝明天皇被迫将16岁的和宫从京都送往江户。1862年2月,和宫与同龄的德川家茂举行婚礼

在“下关战争”和“萨英战争”的打击下,尊王攘夷派明白了实力的差距,转而认为要想抵御西方势力、保障国家安全,首先必须打倒腐败无能的幕府。因此,尊王“攘夷”的矛头转向尊王“倒幕”。

1865年5月,长州藩的倒幕势力再度兴起。幕府也开始筹划第二次“讨长之役”。同年9月,长州藩从英国商人格拉沃手中购得大批军火备战。1866年3月,经过土佐藩的坂本龙马、中冈慎太郎的斡旋,西南两大强藩长州藩和萨摩藩秘密建立“萨长同盟”。7月14日,幕府下令20余藩进军长州潘,但由于萨摩藩拒绝出兵,加之长州藩有备而战,幕府军屡战屡败。同时,全国性的农民和贫民暴动空前高涨,又逢幕府将军德川家茂去世,幕府便草草结束了战争。(www.chuimin.cn)

1867年1月,主张公武合体的孝明天皇去世,年仅15岁的太子睦仁即位。皇室公卿三条实美、岩仓具视等立即与倒幕强藩密切合作。同时,见风使舵的英、法列强也从辅幕政策转向倒幕政策。倒幕的内外条件日臻成熟。

1867年12月9日,经倒幕派的策划,天皇颁布了《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剥夺将军的内政和外交大权,一切权力重新归于天皇。同时,倒幕派组成新政府,由栖川宫炽仁亲王(1835~1895)任新政府总裁,向国内外宣布,惟有以天皇为中心的日本政府才是合法政府。

1868年1月,在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的号召下,幕府军从大阪向京都进军、发起反击。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地区,与以萨摩藩和长州藩为主的新政府军激战了3天。结果幕府军大败,德川庆喜从海路退回江户。得胜的新政府组派东征军,反攻关东地区,兵临江户城下。幕府军兵无斗志,献城投降。5月,东征大军占领江户。

坂本龙马,1835年生于大商人家庭。自幼向往成为武士,14岁入道场修业,19岁到江户学习剑术。不久,投奔明治维新功臣之一的胜海舟门下,学习现代海军等知识。在幕府统治时期,萨摩藩的海军、长川藩的陆军最强大。坂本龙马力促两藩联合倒幕,1866年两藩订立了秘密军事同盟。

德川庆喜投降后,一批顽固的幕臣流窜在东北地区,以会津藩为中心组成“奥羽越列藩同盟”与新政府继续对抗。9月下旬,新政府军依靠农民的支持,攻下会津的若松城,结束了本州的内战。11月,东北地区的叛乱被平定。12月末,欧美各国取消“局外中立”的声明,承认新政府是合法政府。

这时,幕府海军将领夏本武扬率8艘军舰和幕府残兵逃至北海道,于1869年1月建立“虾夷共和国”。同年6月,在新政府军的进攻下,夏本武扬投降。6月27日,这场内战性质的讨幕运动彻底结束。因为战争发生在农历戊辰年,因此也称为“戊辰战争”。

艺妓松子,“维新三杰”之一木户孝允的妻子。1864年,幕府大肆搜捕维新派人士,松子多次利用艺妓馆掩护丈夫逃过幕府的追杀。

画外旁白

天皇制——那种建立在由几千年历史培养起来的情感基础上的天皇制,是全体日本人生命的存在,这不是来自某种道理和简单的感情,而是来自漫长的历史中由那种刻骨铭心的“永远互相信赖和敬爱”结成的一体感。

这种一体感平常也许感觉不到,甚至还会忘记,一旦日本面临重大历史关头,它的重要性就自然而然显示出来。回顾一下历史,事情就非常清楚,……即使是在绝望的深处,在人们的心底里,还是有一种让人感到安定的东西,这就是天皇的存在。

——(日)丸山竹秋

艺妓君尾,为维新大局考虑,嫁给追捕维新志士的幕府高官岛田左近。借机刺探幕府的机密,套出了大量幕府情报。帮助许多维新派人士逃脱幕府的追杀。后来,维新派武士根据她的情报,成功刺杀了岛田,除去了维新派的心腹大患,给幕府以沉重的打击。

戊辰战争中萨摩藩的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