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三个关键点

供给侧改革的三个关键点

【摘要】:“以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马晓河在发言中总结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是,传统增长动力正在衰退,要在短期内尽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第二个关键点是,供给侧改革需要培育新动力,为此要尽快构建体制机制的新引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像当年改革开放一样,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的来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自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进入调整和转型阶段。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众说纷纭,有乐观的看法,也不乏相对悲观的预测。当然,也有更多基于理性和客观的判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赵昌文在发言中提及今年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权威人士访谈”,文章称,“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在赵昌文看来,L型经济增长阶段的背后就是转型。“经济转型的核心是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的转换,也就是说,这样一个L型的增长,其实只是在增长速度方面的一种表现,其背后是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的转换。如果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的转换能够顺利进行,L型的走势方可实现。”

“以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赵昌文进而指出,当前备受关注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非改革本身。“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混淆,任务只负责解决前进道路上的一些问题,并非要达到的彼岸,而彼岸是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实现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本质上就是新旧动力的转换。这里遇到一个难解的问题,即何为新动力,何为旧动力?“其实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新旧动力之间原本没有一个泾渭分明的界限。比如说,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其在任何一个经济增长阶段都会发挥作用,很难明确哪个要素是新动力而哪个是旧动力。也许我们可以更多地强调创新,但是实际上创新也离不开其他生产要素的配合。”赵昌文表示。(www.chuimin.cn)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马晓河在发言中总结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是,传统增长动力正在衰退,要在短期内尽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终端产业为动力,从曾经的低收入阶段迈向中高收入阶段,而要想迈进高收入阶段,仅凭传统动力是不够的,必须通过进一步改革,以新动力迈上新台阶。“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的目标,是进入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建设高效协同国家创新体系,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健全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

第二个关键点是,供给侧改革需要培育新动力,为此要尽快构建体制机制的新引擎。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发展新体制”,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等。

第三个关键点是,新动力的形成需要改革做引擎,而改革引擎的形成则需要解放思想为依托。若无法形成共识,改革进程便会搁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像当年改革开放一样,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的来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