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下半叶,挪威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挪威文学也进入了繁荣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现实主义作家。大约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和比昂松也转而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使现实主义不断深化。他们同约纳斯·李和谢朗并称为挪威文坛“四杰”。1905年瑞、挪联盟解体,挪威获得独立,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了恢复并有所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则出现了“纪实主义”,表明挪威文学有了新发展。......
2024-01-18
印度尼西亚现代文学生于20世纪20年代,分成无产阶级反帝文学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学两大派。
印度尼西亚无产阶级反帝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马斯·马尔戈(1878~约1930),他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是《宫廷秘史》(1914),之后又写了小说《疯狂》(1915年?)、《大学生希佐》(1919)和诗集《香料诗集》(1918)。由于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倾向,因此作者遭到多次监禁。
《自由的激情》是马斯·马尔戈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一个出身土著官吏家庭的青年知识分子,因不满荷兰殖民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现实,去寻求真理,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深刻地指明殖民地人民要获得独立自由,必须掌握革命的理论。作品正面塑造了为民族解放而探索、奋斗的早期革命知识分子的形象,对印度尼西亚革命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另外,鲁斯丹·埃芬迪(1903~1979)的诗剧《贝巴沙丽》(1928年?),借用神话人物揭露殖民者面目,号召人们奋起斗争,也是较有影响的无产阶级反帝作品。
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学流派中,耶明(1903~1962)和萨努西·巴奈(1905~1968)最先采用十四行诗体写诗,是现代诗歌的开拓者。他们通过歌颂祖国河山,缅怀民族历史,来表现民族主义精神。在小说领域里,麦拉里·西雷格尔的《多灾多难》(1920)和马拉·鲁斯里的《西蒂·努尔巴雅》(1922)以其反封建习俗、要求婚姻自由的主题,赢得了广大读者。此外,穆伊斯(1890~1959)的小说《错误的教育》(1928),是印度尼西亚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揭露种族歧视和殖民教育给印度尼西亚民族造成恶果的作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0年代,印度尼西亚出现了全国性的文化月刊《新作家》。经常在此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作家被称为“新作家派”。(www.chuimin.cn)
在小说方面代表人物是主张“艺术是社会的镜子”的小说家尔敏·巴奈(1908~1970)。他的代表作《枷锁》(1940)是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揭示了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虚伪生活和颓废思想。作品通过一对夫妇由于私欲和虚荣心引起矛盾,分手后才从过去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的故事,说明个人欲望的束缚如同枷锁一般,表现了30年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新作家派”的代表诗人有阿米尔·哈姆扎(1911~1946)和阿斯玛拉·哈迪(1914?)。他们的诗歌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但风格不同。哈姆扎的诗集《相思果》(1941)和《寂寞之歌》(1937)主要表现恋情、乡愁、绝望等凄婉低沉的感伤情调;哈迪的《夙愿何时酬》(1932)等诗篇热情豪迈,充满了反对帝国主义,要求独立的战斗激情。
1942~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期间,印度尼西亚资产阶级作家大多创作“双刃文学”,即把为“大东亚战争”效劳的一刃和为民族主义的一刃结合起来。这时,作家的创造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945年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其文学也进入了现代时期。除普拉姆迪亚以外,乌杜依·达唐·宋达尼(1920~1979)也比较著名。他创作的剧本有《笛子》(1948)、《饭店之花》(1948)、《阿瓦尔和米拉》(1952)等,内容多写对前途怀有希望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他的长篇历史小说《丹贝拉》(1949)是当时的的优秀之作,描写的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班达人民反抗荷兰东印度公司推行殖民主义政策的斗争。
1950年“人民文化协会”成立后,许多新老作家,如普拉姆迪亚、乌杜依等,都写出了不少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人民文化协会”中有影响的诗人是班达哈罗·哈拉哈普(1921~)。他早期的诗集《沙丽娜与我》(1939)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1956年发表的诗集《来自饥饿和爱情降临的地方》,以铿锵有力的诗句表达了革命人民坚强的斗争意志,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在人民文化协会以外,代表民族主义者的诗人西托尔·西杜莫朗(1924~)和代表“最新一代”的诗人、作家阿伊普·罗迪等,在50年代也颇有影响。
有关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的文章
19世纪下半叶,挪威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挪威文学也进入了繁荣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现实主义作家。大约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和比昂松也转而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使现实主义不断深化。他们同约纳斯·李和谢朗并称为挪威文坛“四杰”。1905年瑞、挪联盟解体,挪威获得独立,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了恢复并有所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则出现了“纪实主义”,表明挪威文学有了新发展。......
2024-01-18
斯瓦希里语属非洲班图语系,是东非国家坦桑尼亚、肯尼亚的国语,亦通用于东非、中非其他国家的部分地区。早在16世纪,斯瓦希里语文学就受到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的影响。斯瓦希里语文学在上述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这是现代斯瓦希里语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他还著有《诗歌格律》,总结了斯瓦希里语诗歌的各种形式和韵律。政治上的独立推动了现代斯瓦希里语文学各方面的新发展,并产生了不少富有朝气的作家。......
2024-01-18
现代捷克文学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发展。与此同时,以“旋覆花”社为代表的捷克现代派诗歌开始兴起。所有这一切,使20世纪20年代的捷克文坛呈现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文学的影响下,捷克文学中的社会主义倾向增强了。20世纪70年代捷克诗歌与散文的主要特征是进一步探索现代人的内心世界。......
2024-01-18
1934年在巴黎出版的杂志《黑人大学生》创刊号标志着非洲法语文学历史的开端,然而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口头文学的传统却是相当悠久的。这部小说获得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并引起一场激烈的论战。桑戈尔热衷于非洲口头文学和语言,写出了《阴影之歌》。1947年,阿辽纳·狄奥普筹办的新杂志《非洲存在》出版,以后又成立了“非洲存在出版社”,随着非洲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开展,非洲法语文学逐渐繁荣发展起来。......
2024-01-18
随着意大利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邓南遮也变为军国主义吹鼓手,歌颂肩负统治使命的“超人”,鼓吹民族沙文主义,为法西斯张目。他们借鉴欧洲现代派文艺,或以自我意识为作品的中心,或追求纯粹的艺术美,后来衍生出脱离现实、执著于形式的“艺术散文”派。1945年是意大利现代历史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新现实主义文学应运而生。他们塑造了意大利文学史上新的主人公。它继承真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开辟了意大利文学新的蹊径。......
2024-01-18
当周世宗柴荣于959年去世时,他的儿子还没有成年,因此赵匡胤成为摄政者。赵匡胤所建立的宋朝,除一次几乎是灾难性的中断外[6],它从960年一直延续到1279年。[9]1126—1127年,女真人成功突袭宋朝都城,俘获了皇帝、太上皇及大部分朝臣。在宋朝时期,此类工程共有496项,与之对照的是在整个唐朝只有91项。自1127年被金打败以来,中原人首次建立了一支独立的海军力量。995年,朝廷颁布了一道禁止官员利用代理人从事对外贸易的法令。......
2023-08-31
六、本书的价值以中文形式出版的科幻史著作,本书并非第一部。这本书收集、整理了截止到当时的中文科幻资料,包括中外名家、名作。首先,本书从中国人的角度来叙述世界科幻史。但对于我们则不同,科幻如何在这些亚洲国家生根开花,对中国科幻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参考价值。《彩图科幻百科》与《科幻小说史》介绍了俄罗斯、日本、甚至印度等非西方国家的科幻作品,但就是没有提到中国。......
2024-03-30
“社会政策”一词发端于此。其核心是由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健康和福利服务、住房政策等组成。简而言之,社会政策即通过政府供给对公民福利有直接结果的政策。除社会福利之外,社会政策的另外两个范畴是财政福利和职业福利。在这一阶段,社会政策的概念首先在德国被提出。......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