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玛丽亚·埃奇沃思:她是怎样的小说家?

玛丽亚·埃奇沃思:她是怎样的小说家?

【摘要】:玛丽亚·埃奇沃思集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和教育家为一身,是盎格鲁-爱尔兰地方小说的开创者,19世纪初叶最著名、最成功的英国小说家,也是英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位关键人物。爱尔兰地方小说奠定了埃奇沃思作为小说家的声名。埃奇沃思和她父亲一样,反对联合法案,虽然身为新教徒及土地所有者,但对信奉天主教、被剥夺了土地的爱尔兰人怀有同情。近年来,埃奇沃思杂糅的身份和复杂的境况引发评论界较多的关注和争议。

玛丽亚·埃奇沃思(Maria Edgeworth,1768-1849)集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为一身,是盎格鲁-爱尔兰(Anglo-Irish)地方小说的开创者,19世纪初叶最著名、最成功的英国小说家,也是英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位关键人物。她出生于英格兰,1782年随父亲回到爱尔兰朗福德郡的家族定居地埃奇沃思镇(Edgeworthstown)——埃奇沃思镇是其家族于詹姆斯一世1619年向爱尔兰迁居新教徒时获得的地产。她从此开始协助父亲管理庄园和田产,教育弟妹,在父亲的启迪下写作。埃奇沃思和父亲正式合著的作品有两部,但父亲经常帮她修改和审定书稿,在不少作品中都留下了他的痕迹,这也招致后世评论家的批评。埃奇沃思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关于教育或以教育为目的的著述、小说和儿童读物,具有明显的道德寓意,如《实用教育》(Practical Education,1798)阐述了父女俩将卢梭洛克的教育观念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教育策略;《父母的助手》(The Parent's Assistant,1796)是她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这一新兴的文学体裁。

爱尔兰地方小说奠定了埃奇沃思作为小说家的声名。《拉克伦特堡》(Castle Rackrent,1800)、《无聊》(Ennui,1809)、《外住地主》(The Absentee,1812)和《奥蒙德》(Ormond,1817)是她的四部爱尔兰小说。在这些作品中,她建构了一个业已消逝的、理想化的爱尔兰往昔,在描摹爱尔兰历史社会现实的同时,肯定了爱尔兰文化的独特价值。《拉克伦特堡》发表于联合法案(Act of Union)通过的1800年,故事时间为1782年爱尔兰议会获得立法自主权之前,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管家萨迪(Thady Quirk)从他的角度以爱尔兰方言讲述了拉克伦特家族的衰落历程,拉克伦特家族的地产最终落到萨迪儿子的手中。小说充满反讽,折射出爱尔兰地主与佃农阶层的冲突,具有浓郁的爱尔兰乡土色彩和生活气息。萨迪是第一位使用方言的小说叙事人,也是最早的“不可靠的叙事人”之一,这个人物形象也摆脱了英国文学传统中俗套、扭曲的爱尔兰人物模式。作为第一部地方小说,《拉克伦特堡》启发了司各特的苏格兰历史小说系列,埃奇沃思以“编辑”身份为小说撰写序言、爱尔兰词汇表和注释的历史文献式手法也为后者所借鉴。正如司各特在1829年版“威弗利小说”的“总序”中所写的,“我认为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国家创造出某些东西,这就是玛丽亚·埃奇沃思小姐有幸为爱尔兰所创造的,同样逼真的东西……”(17)埃奇沃思的爱尔兰小说脱胎于爱尔兰与大不列颠联合的动荡的历史大背景中,佩雷拉(Suvendrini Perera)认为,她的爱尔兰小说追溯了“封建的爱尔兰社会被逐渐英国化的历程”,“如果说《拉克伦特堡》是‘第一部重要的以被殖民者的声音讲述的英国小说’,《外住地主》则‘记录了这一历程的完成’”。(18)埃奇沃思和她父亲一样,反对联合法案,虽然身为新教徒及土地所有者,但对信奉天主教、被剥夺了土地的爱尔兰人怀有同情。总体上,她的写作宗旨是“为她笔下的爱尔兰人物赢得与英国人同等的权利,而无论其宗教信仰。因而,她的策略不是要证明爱尔兰因其独特性而享有独立国家的资格,而是展示他们本质上(与英国人)相同,因而,值得平等对待”(19)

埃奇沃思也继承并发展了范妮·伯尼(Fanny Burney)开创的社会风俗小说传统(the novel of manners),她的风俗小说主要有《贝林达》(Belinda, 1801)、《利奥诺拉》(Leonora,1806)、《恩主》(Patronage, 1814)和《海伦》(Helen,1834)等。这类小说都有明显的说教意图,注重人物对话和人物间关系,强调人物言行必须与身份地位相符,认为上层应为道德表率,尽到自身的责任义务,这些也影响了简·奥斯丁的小说。《贝林达》是一部关于女性成长的小说,围绕求爱和婚姻展开,探讨个性与环境、理性与情感、社会约束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冲突。小说关于族际通婚的描写曾引发争议,这与当时废奴主义引发的焦虑有关,后来再版时,作家删去了相关情节。埃奇沃思关注女性问题,她在处女作《给文学妇女的信》(Letters for Literary Ladies,1795)为妇女教育倡言,她提倡男女同校的教育制度,认为女性应和自己个性、脾气和心智相匹配的人结婚,反对女性只局限于家庭领域的观点。在最后一部小说《海伦》中,她塑造了戴维南特夫人(Lady Davenant)这样一位强有力的、具有社会和政治影响力的女性人物形象,有力挑战了“女性与政治无关”的观点。(www.chuimin.cn)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埃奇沃思一直在父亲的阴影下写作;而作为一名“盎格鲁-爱尔兰”(Anglo-Irish)作家,她又处在两种文化和民族的中间地带。近年来,埃奇沃思杂糅的身份和复杂的境况引发评论界较多的关注和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