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减少环境污染,改良土壤:有机废物处理方法

减少环境污染,改良土壤:有机废物处理方法

【摘要】:(二)改良土壤,处理有机废物,减少环境污染1.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生活的蚯蝌吞食有机物和泥土,经过其体内砂囊研磨、消化酶及微生物的作用,物质被消化分解后合成的钙盐连同蚯蚓钙腺排出的碳酸钙从而形成黏结土粒,蚯蚓排出的粪便除具有很好的团粒结构外,还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的良好基质。

(二)改良土壤,处理有机废物,减少环境污染

1.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生活的蚯蝌吞食有机物和泥土,经过其体内砂囊研磨、消化酶及微生物的作用,物质被消化分解后合成的钙盐连同蚯蚓钙腺排出的碳酸钙从而形成黏结土粒,蚯蚓排出的粪便除具有很好的团粒结构外,还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的良好基质。这些都能改变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团粒结构的土壤具有很强的保水性及丰富的水溶性养料,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极好的条件,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富集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凡是有蚯蚓生活的土壤,多种植物生长需要的元素都会较无蚯蚓的土壤有所增加或数倍增加。黄福珍研究的情况(表1)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表1 蚓粪与原土养分含量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蚓粪中的腐殖质含量较之原土提高36%~150%,氮素增加38%~230%,速效氮增加75%~110%,速效磷增加20%~68%,速效钾增加19%~36%。

据曾中平研究证明蚓粪较之畜粪的磷、钾、钙以及有机物的含量高出数倍,其肥力比畜粪要好(表2)。实践还证明,蚓粪不仅可提高土壤的肥力,使栽培的植物生长、发育良好,而且还可以增强植物抗病害的能力。(www.chuimin.cn)

表2 蚓粪、畜粪养分含量比较(%)

2.处理有机物,净化环境

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主要以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分解有机物的作用仅次于土壤中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辛勤耕耘,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卫士。

土壤微生物在分解动物尸体、植物残体时,往往要先经过蚯蚓等土壤动物的破碎,经过破碎后的有机物质更利于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大大加速有机物腐殖质化过程。同时,蚯蚓钻洞、松土、吞食土壤及有机物又能为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创造良好的条件。有人统计在温带森林中每亩有166.7~244.0千克的落叶,在热带森林中每亩有366.7~1 000千克的落叶,另外无论在任何土壤表面或土层中有一动物的尸体,如果没有蚯蚓等生物参加分解、还原,地球上的植物残体和动物残体就无处可存放了。可见蚯蚓参加自然界的碳氮循环在净化环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蚯蚓有很强的消化能力,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利用它们的特殊功能处理生活垃圾和有机废弃物。美国洛杉矶市一蚯蚓养殖场饲养100万条蚯蚓,每个月就可处理7.5吨垃圾。加利福尼亚某公司养5亿条蚯蚓,每天就能处理垃圾2 000吨。悉尼奥运会期间,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靠160万条蚯蚓处理,其下水道污物的净化是靠4 000万条蚯蚓完成的。我国北京海淀区从2000年底开始,在三星庄垃圾场用蚯蚓处理城市垃圾,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被蚯蚓处理后的垃圾变成了蚓粪,又可用于肥田或栽培其他植物,减少化肥用量,减轻土壤酸化、板结等问题。由于蚯蚓的作用,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使作物能生长健壮,提高了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又可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进一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生活在水中的一些蚯蚓,如水蚓、中华颤蚓等在缺氧的水体中生活,经过大量繁殖后,就能逐步净化已被污染的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