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陆婉珍收到了美国移民局的一封信,通知她不能离境,而且这以后每半年都要向移民局登记住址和工作单位。陆婉珍与卢佩章的姐姐卢菊英为重庆南开中学高中同班同学、中央大学同级校友。10月,石油科学研究院将原油评价和油品分析室合并成立第一研究室,陆婉珍任室主任和主任工程师。陆婉珍带领年轻科技人员发现是砷中毒问题,并研发出了可以测定ppb级砷含量的分析方法。......
2024-01-18
1924年
9月29日出生于天津塘沽,祖籍上海市川沙县。父亲陆绍云是我国著名的纺织技术与管理专家,早年留学日本。母亲马明照出身于江苏常州的一户望族人家,接受过师范教育。
1929年
春,父亲陆绍云为陆婉珍和哥哥陆钟劲请了一位刘姓的家庭教师,教他们认字识数,并讲授自然科学知识。
1931年
夏,父亲陆绍云受济南鲁丰纱厂厂长的邀请,协助整顿管理该纱厂,陆婉珍一家迁往山东济南。
1932年
春,父亲陆绍云受著名爱国民族实业家、纺织大王刘国钧先生之邀,担任常州大成纱厂总工程师,陆婉珍一家由济南迁到江苏常州定居。同年,在常州女子师范附小读小学,一直担任班长。
1936年
在苏州女师读初中一年级。
1937年
夏,陆婉珍一家从常州经武汉迁往了重庆,1937年下半年在武汉的一所中学读书。
1938年
2月,就读张伯苓先生创办的南渝中学(后改名为重庆南开中学)初中二年级。
1939年
1月,在重庆南开中学午晴堂听周恩来关于抗战形势分析的讲演。5月,生病休学近半年,没有参加初中毕业典礼。
秋,考入重庆南开中学高中部。
1942年
7月考取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被推选为中央大学南开校友会主席。
1946年
7月,从重庆中央大学毕业后回到上海。1946年8月至1947年7月在上海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第一印染厂任技术员。
秋,参加上海第二届自费留学考试。成绩合格后,申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留学资格。
1947年
8月,由上海赴美留学。
9月,开始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得到中央 大学师兄高鸿博士的帮助。
1949年
3月,取得伊利诺伊大学化学专业的硕士学位,随后到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知名的化学家希斯勒教授。
1950年
6月,在美国哥伦布城一个小教堂里,与闵恩泽举行了婚礼。闵恩泽于1948年3月来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冬,陆婉珍收到了美国移民局的一封信,通知她不能离境,而且这以后每半年都要向移民局登记住址和工作单位。
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图书馆勤工俭学,同时获得了大学每月100美元的研究助学金。
1951年
6月,顺利通过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博士论文答辩,博士论文Addition Compounds of Chromium(VI)Oxide with Heterocyclic Nitrogen Bases.II.Reactions with the Lutidines,Vinylpyridines,2,4,6-Collidine andα-Picoline发表在J.Am.Chem.Soc.,1953,75(2):446-448。
6月至12月,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任研究员,从事“血液中微量碘的测定方法”的研究。
1952年
2月,开始在美国西北大学做博士后工作,师从生物化学家克劳斯(Irving M.Klotz)教授,研究论文Stability Constants for Some Metal Chelates of Pyridine-2-azo-p-dimethylaniline和Mediation by Metals of the Binding of Small Molecules by Proteins分别发表在J.Am.Chem.Soc.,1953,75(17):4159-4162和J.Am.Chem.Soc.,1954,76(3):805-814。
1953年
春,聆听气相色谱创始人马丁在美国西北大学举办的关于色谱技术的学术报告。
7月,离开西北大学,到美国玉米产品精制公司(现改名为美国玉米制品国际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分析部任研究员,从事冷水可溶性淀粉的分析工作。
1955年
10月,从美国绕道香港回到祖国。停留在香港期间,在查济民先生创办的中国染厂工作三个月,后得到香港《大公报》的主编费彝民先生的帮助,与钱学森夫妇搭乘同一列火车回到了祖国。
12月,在校友武宝琛博士的引荐下,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徐今强安排陆婉珍和闵恩泽在石油工业部石油设计局参加工作。
1956年
4月至7月,在中科院大连石油研究所(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参观学习,期间遇到卢佩章。陆婉珍与卢佩章的姐姐卢菊英为重庆南开中学高中同班同学、中央大学同级校友。
7月,开始参与筹建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前身),负责组建石油分析研究室。
1957年
7月,在“反右”运动中遭受错误批判,所幸因政策关系未被戴“右派”帽子。
8月,开始参加解决玉门航空煤油台架试车中出现的镍铬基火焰筒烧蚀的科研任务。
1958年
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成立,陆婉珍被任 命为油品分析室主任。
1959年
9月,参与翻译的《石油烃化学》(B.T.布鲁克斯等著)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10月,研究论文《几个重整原料油(60~130℃)的组成分析》被收录到《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石油炼制科学研究报告集1959》中,该书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
12月,参加石油工业部第三届科学研究会议。
1960年
2月至7月,在北京煤炭工业部干部学校工程师哲学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
10月,石油科学研究院将原油评价和油品分析室合并成立第一研究室,陆婉珍任室主任和主任工程师。
1961年
12月,被评为石油工业部机关先进工作者。
1962年
10月,参加石油工业部在北京香山召开的炼油科研会议。
12月,参与研制的氟油通过测试,19项指标全部合格。
1963年
4月,石油科学研究院自行研制的催化重整催化剂在抚顺石油三厂建成的2万吨工业装置上进行试验,发生严重的催化剂失活。陆婉珍带领年轻科技人员发现是砷中毒问题,并研发出了可以测定ppb级砷含量的分析方法。
10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石油炼制专业科学报告会。
1964年
1月,石油工业部余秋里部长在部机关设宴招待闵恩泽、陆婉珍等工程技术专家。
12月,在我国自行设计的大庆炼油厂铂重整装置开工期间,通过气相色谱图发现生产装置中存在漏点,找到了二甲苯干点不合格的原因,使“五朵金花”之一的铂重整炼油装置顺利投产。
1965年
4月,参加在抚顺石油二厂建成的中国第一套60万吨/年硫化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工。
5月29日,被石油工业部任命为石油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1966年
4月,组织编写了《铂重整分析方法汇编》一书,内部发行。
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期间,受到诸多不公正待遇,开过多次批斗会,额头被打伤,留有疤痕。
1969年至1972年
1969年9月,被下放到石油部在湖北潜江原监狱劳改农场创办的“五七”干校。
1972年返回北京。
1977年
7月28日,参加石油部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报告题目为“美国石油产品标准试验方法发展趋势——ASTM近年来在石油及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方面所作的工作”。
1978年
5月,国家教育部批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为有机化工和应用化学(工 学)两专业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及有机化工和应用化学(仪器分析)两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陆婉珍被聘任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78年10月9日举行研究生班开学典礼。
10月12日,中国石油学会在北京成立,侯祥麟任理事长,陆婉珍被选聘为中国石油学会第一届理事。
11月,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成立院学术委员会,开展重大科研课题的论证、咨询、长远科研发展规划的评估以及对科研成果的评审,陆婉珍被选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11月15至22日,参加在湖南长沙召开的中国化工学会代表大会,被选聘为学会理事,并被《化工学报》聘为第四届编委会委员。
11月,开始为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讲授近代物理分析技术、石油化学等研究生课程。
1979年
3月,在大连参加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做了“色谱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的动向”的报告,以大量石油色谱图说明采用毛细管柱和选择性检测器、色谱-质谱联机所取得的分析成果,并提出进一步扩大气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凝胶色谱和过程色谱(带微反应器)等技术在石化分析中应用的途径。
1980年
7月31日至8月31日,参加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国际拉曼光谱会议,同时参观了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化学部的光谱课题组、卡尔顿大学的光谱课题组及科学服务厂、滑铁卢大学的色谱实验室及计算机中心,以及一个位于多伦多附近的英国石油炼厂的化验室。
12月31日,被石油工业部聘为高级工程师职称。
1981年
3月,与马文裕、张金锐共同撰写《建立仪器分析实验室一些建议》一文,并在多次学术交流会上宣讲。
10月,带队赴美参加美国瓦立安公司举办的核磁共振培训进修班。
10月26日至29日,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光谱学会筹备会,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11月5日至9日,参加在大连举办的首届中德色谱报告会,报告题目为“Capillary Columns Made from Chinese Quartz”。
1982年
7月,参与的“烃类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对镍铬合金腐蚀机理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1983年
3月19日,被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推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并于1984年9月当选为全国妇联第五届执委。
4月7日,被石油工业部任命为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6月,在上海参加中国化学会组织召开的全国第四次色谱学术报告会,报告题目为“气相色谱在近代石油炼制装置中的作用”。
7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属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领导。
9月1日,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0月,负责组织编写的《石油化工分析方法汇编》由石油化工出版社出版。
1984年
4月,被化学工业部聘任为第一届化工科技图书编审委员会委员。
5月,参加在兰州召开的全国第二届毛细管色谱报告会。
9月16日至22日,在长沙参加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业部及湖南省科委联合举办的第一届石油化工色谱学术报告会。
12月,与汪燮卿共同编著的《近代物理分析方法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上册)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近代物理分析方法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下册)于1990年3月由烃加工出版社出版。
1985年
1月,被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色谱》聘为第一届编委会委员。
2月25日,参加在美国新奥尔良举办的第36届匹兹堡分析化学会议及展览会,参加了由德鲁希尔教授主讲的“石油分析工作者的分析技术”小型训练班,期间还访问了位于费城附近的惠普公司的应用实验室。
10月,应卢佩章院士邀请,参加在大连举办的国内外知名色谱学者讲学班,报告题目为“Application of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in Petroleum Processing”。
11月,组织完成了《中国原油的评价》(共8册)的编写工作。《中国原油的评价资料汇编》(1~8册)获1987年中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1986年
4月,被任命为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三届研究生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6月,患肾癌住进北京协和医院,切去左肾。
8月,参与审稿定稿的《现代仪器分析基本知识》一书由烃加工出版社出版。
11月6日至10日,参加在江西九江举行的第二次全国石油化工色谱学术报告会,报告题目为“色谱在分析以外的应用”。
12月15日至17日,“WC-1型砷分析仪”通过中石化总公司发展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原油及其产品砷含量和盐含量分析方法和仪器”获1987年中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12月,领导并参与的“新型毛细管色谱材料的研制”获中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8年
3月1日,被中石化总公司聘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7月,“中国原油的评价”和“WC-1型砷分析仪”两项成果被列入1988年 国家科委成果公报。
11月19至21日,在北京参加中石化总公司召开的水处理剂国产化座谈会,会议认为在中石化内部应组建工业水处理技术的专业研发机构。
1989年
4月9日,赴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参加第197届美国化学学会年会。
4月3日至4日,在北京瀛洲饭店召开了中国色谱学会筹委会。1989年10月15日至16日参加在北京昌平召开的中国色谱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常务理事。
10月8日至12日,主持在桂林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石油化工色谱学术报告会。
10月21日至26日,参加在北京昌平空军第23厂招待所举办的第三届国内外知名色谱学者讲学班。
1990年
3月8日,被中石化总公司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3月16日,组织指导的“MP-25金属钝化剂及应用技术”通过中石化总公司发展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5月,上书中石化领导,建议与美国纳科公司合作,开展炼油药剂(防腐剂、防垢剂和消泡剂等)的技术服务合作。
6月17日,被中石化总公司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
6月,主笔撰写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1991—1995年分析研究发展规划。
6月1日,参加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中德色谱报告会。
9月,中石化总公司批准成立中石化总公司水处理技术服务中心,挂靠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陆婉珍兼任水处理技术服务中心的主任。
1991年
4月15至17日,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学会主办的核磁共振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应用专题报告和学术交流会,大会报告题目为“核 磁共振在石油化工分析中的作用与位置”。
9月,参与指导的《石油化工分析方法(RIPP试验方法)》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荣获1996年中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9月12日,参加在北京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召开的北京国际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学术会议暨展览会,报告题目为“Evaluation of Chinese Crudes”。
9月28日,中石化总公司决定设立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经济委员会,陆婉珍被任命为副主任。
10月1日,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0月11日,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央大学化工系1946届同学聚会。参加聚会的有同班同学梁晓天院士、楼南泉院士、闵恩泽院士、国际知名学者沈宗赢、戴树和等。
12月14日,参加在南京化工学院举行的时钧教授八十寿辰学术报告会。
12月28日,接中科院通知,经选举并报国务院批准,陆婉珍于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
12月,参与撰写的由侯祥麟主编的《中国炼油技术》一书出版。
1992年
2月9日,《光明日报》在英才画廊栏目刊登了陆婉珍的介绍和照片。
3月,被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评为“三八”红旗手。
3月23日,《北京日报》科技之星栏目刊发了“殷殷赤子情”的报道文章。
10月,参加在青岛举办的第四次全国毛细管暨石油化工色谱学术会议。
10月,被学术期刊《石油学报》(石油炼制)聘为第四届编委会顾问。
11月,参与的“一种填充毛细管色谱柱”课题获1992年中石化发明奖。
12月14日,被南京化工学院聘任为兼职教授。
1993年
4月16日,《科技日报》发文《陆婉珍:贵在超越》,介绍她的工作业绩。
5月12日,在青岛召开的色谱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与卢佩章、周同 惠和马立人等老一辈色谱专家共同提出建议,不再担任色谱学会理事等工作,让年轻同志担任学会领导,以发挥更大作用。8月2日的《中国科学报》头版头条以《老专家让贤可敬可佩,青年挑大梁可喜可贺》为题进行了报道。
8月3日至6日,参加在长春举行的第二届亚洲分析化学会议,报告题目为“石油化工中色谱技术面临的挑战”。
8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参加核磁共振在化学、生物及医学方面的无穷潜力座谈会,著名核磁专家、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瑞士联邦学院恩斯特(R.R.Ernst)教授到会并作了专题讲座。
10月9日至12日,参加第五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和中德第三届色谱学术会议。
10月14至30日,与闵恩泽一起到福建炼厂进行调研,并访问厦门大学化学系黄本立院士光谱实验室。
11月29日,参加北京市科协召开的首都科技界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座谈会,谈学习“邓选”三卷的心得体会。
11月,参与研发的“氢含量检测器”荣获中石化发明奖,“HPLC烃族分析检测器的研制及其在石化生产和工艺研究中的应用”荣获中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4年
2月,在《中国科技论坛》上发表《妇女应在科技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文。
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荣辱不惊,淡泊豁达——访分析化学与石油化学家陆婉珍》的文章。
3月,倡导建立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并与闵恩泽共同指导第一位博士后科研人员马爱增开展了镍系非晶态合金加氢信材料的研究。
4月22日,被抚顺石油学院聘为名誉教授。
4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报道了陆婉珍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从事的研究生教育情况。
5月15日至17日,赴美参加在芝加哥召开的美国分析仪器协会高级主 管会议,做题为“Status of Chinese Petrochemical and Petroleum Industry and its Instrumentation Needs”的报告。期间,访问美国惠普公司总部。
6月10日,被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聘为名誉教授。
8月1日,为《中国科学报》创刊三十五周年题词:“已是中国科学工作者的挚友,必将成为中国科学的推动者”。
10月,在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科技精华·化学卷》发表《陆婉珍与石油化工和开发中的分析》一文。
10月15日至17日,参加在桂林召开的第四届石油和石油化工系统原子光谱分析技术报告会,报告题目为“金属定量分析方法的选择”。
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的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三届代表大会上被聘请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顾问。
1995年
1995年第2期《中国工程师》刊登了题为《此爱绵绵无尽期——记石化分析专家陆婉珍院士》的名人访谈。
3月20日,担任主编的《石化工业水处理技术》(内部发行刊物)创刊。
3月28日至30日,参加由中国石化公司和化学工业部共同主办的石油化工发展战略研讨会。
4月,参加在南京举行的第十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报告题目为“Ag+-SCX柱在石油分析中的应用”。
4月26日,在京参加国务院原副总理、原石油工业部部长康世恩同志的追悼会。
5月,与朱光亚等28位院士一起致信《中国科学报》,呼吁国家和社会关注留学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6月,“宽范围定量及报警两用便携式测氢仪”获1994年中石化发明奖。
6月,工作事迹和图片在《中国妇女与科技发展》、《中华巾帼》、《中国女院士》等图书上刊载。这些图书是为迎接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出版发行的。
7月,参与撰写的《中国炼油技术》一书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 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9月4日,《中国科学报》发表陆婉珍的署名文章《妇女解放与成才之我见》,献给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9月,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论坛“妇女与科技”专题研讨,做了题为“Status of Women Scientists in RIPP”的报告。
10月,参加第六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
12月,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化学史略》一书刊登了介绍陆婉珍业绩的文章。
12月23日,被化学工业出版社聘任为《分析化学手册》(第二版)编委会副主任、副主编,该丛书已出版十本分册。
1996年
5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一书收录了陆婉珍的自述文章。
7月1日,参加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举行的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
8月23至26日,主持在北京召开的元素分析样品预处理技术研讨会,并做大会报告“样品预处理”。
9月,为祝贺陆婉珍70生日,研究生学友会编辑印制了《陆婉珍先生和她的学生们》纪念册。
9月,赴新疆乌鲁木齐石化公司进行工作访问。
10月,海淀区教委召开中小学“爱科学月”动员大会,作为科技导师到会发言。
11月4日,应中石化镇海分公司任炽刚副总经理的邀请,到该公司炼油厂化验室进行调研,就面临的分析问题提出了相关可行的解决方案。
12月10日,参加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的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成立十周年茶话会,并发表讲话。(www.chuimin.cn)
1997年
3月,《光明日报》科技版发表陆婉珍的署名文章《必须重视仪器生产》。
4月,为第六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召开题词:“分析化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月30日,回母校重庆南开中学访问,并与高中二、三年级的同学们进行座谈。
5月23日,参加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科协组织的中石化燕化公司科技考察活动,听取了燕化公司“九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和当前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并参观了3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
6月,邀请挪威卑尔根大学著名的表面和胶体化学家苏博伦(Johan Sj9blom)教授来院做题为“胶体化学在石油科学中的应用”的报告。
10月12日至16日,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15届世界石油大会,报告题目为“Characterization and Processing of Corrosive Crude in China”。
10月,在北京参加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主办的过程分析仪器与应用技术研讨会。
1998年
4月23日至25日,赴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大学参加第四届中德色谱报告会,报告题目为“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irectly Heated Capillary Columns”。
5月6日至10日,参加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在无锡举办的石油和石油化工系统第五届光谱分析技术报告会。
5月,赴江苏常州市参加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现常州大学)20周年校庆。
5月19日,《常州日报》刊发了题为《她仍是常州的女儿》的报道文章。
8月16日,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聘任为第一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9月,应中石化茂名石化公司房广信副总经理邀请,到茂名石化乙烯公司调研在线质量仪表的运行情况,并就相关技术问题撰写了咨询报告。
9月24日,陆婉珍指导开展的“CCD近红外光谱仪和化学计量学分析软件研制及应用”项目通过了中石化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国家科技部王顺昌司长担任主任委员。该项目荣获1999年中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
12月,翻译在ChemTech发表上的The Changing Corporate Analytical Laboratory一文。
12月22日,在北京参加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
1999年
5月,被国家石油和化工工业局聘任为第四届化工科技图书编审委员会委员。
6月,与徐广通和袁洪福等人共同撰写的《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进展》一文发表在《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杂志上。截至2011年11月,该论文被引用413次,为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已公开发表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
10月,参加第八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
10月,主持研制的NIR-2000型实验室近红外光谱仪获1999年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金奖。
10月1日,参加50周年国庆盛典,期间与闵恩泽在天安门前的合影被国内多家媒体刊登。
12月,《陆婉珍》一文被《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化学卷3》收录。
12月10日,被南京化工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12月13日,《科技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分析技术的一场效率革命》的文章,介绍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发情况。
12月14日,参加在南京化工大学举行的时钧院士执教六十周年庆典活动。
1999年,指导的博士论文《CCD近红外光谱仪器的改进、光纤附件的研制》、2000年指导的博士论文《人工神经网络在近红外分析方法中的应用及深色油品的分析》、2005年指导的博士论文《催化重整中型装置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分别获得当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侯祥麟石油加工科学技术奖。
主编的《工业水处理技术(第一册)》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随后连续 主编了四册。
2000年
4月,编著的《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一书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迄今该书已印刷了3次。
5月9日至12日,参加香山科学会议第140次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为“现代科学仪器前沿技术与分析科学”。与王大珩、汪尔康、金国藩等院士担任了该次会议的执行主席。做了题为“四次仪器研制过程中的体会”的大会报告。
6月17日至18日,赴台湾参加由中国化学会组织的首届海峡两岸化学分析研讨会,报告题目为“近红外光谱的研究与应用”。
8月25日,参加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楼召开的21世纪分析仪器发展与产业政策座谈会。
9月8日,参加由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中国农业大学严衍禄教授承担的“中国农业近红外分析技术与网络系统”成果鉴定会,担任主任委员。
9月,《心迹——中国院士实话实说》一书出版,书中介绍了陆婉珍的思想观念、治学精神、为人处世及学术成长过程。
12月2日至6日,参加在大连举办的第五届中德色谱报告会,报告题目为“Impact of Clean Fuel on Chromatographic Work”。
2001年
2月,撰写的《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一文发表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的分析化学》(汪尔康院士主编)一书中。
5月18日,参加在湖南岳阳召开的岳阳市高新技术协会成立大会,被聘为协会高级顾问,并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
6月,为朱良漪先生主编的《分析仪器手册》一书撰写第一节内容“分析仪器的作用与发展史”。该书于2002年由化工出版社出版。
7月,被邀担任辽宁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课外工程”系列丛书的主编。该丛书出版后,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及教师们的普遍欢迎和喜爱。
10月,参与指导的“化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6月25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物质部聘为军队油料科技专家组顾问。
2002年
4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参加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北京信息产业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学术研讨会。
5月13日,参加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前广场举行的2002年北京科技周开幕式,为仪式题词:“学习生活中的科学,以健康的身心服务社会”。
5月30日,与闵恩泽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一小时》节目。该期节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科学时报》共同制作的系列广播谈话《与院士面对面》的第三集《院士夫妇》。
6月26日,陆婉珍指导的“CCD近红外在线油品质量分析仪”通过中石化总公司的技术鉴定,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担任主任委员。该项目荣获2004年中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
10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参加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和石油科技装备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石油和石油化工系统第六届光谱分析技术报告会。
10月,参与的“色谱模拟蒸馏系列方法的研究与专用软件开发及应用”获2002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2月12日,参加在北京科技条件市场召开的北京色谱分会2002年会。
12月24日,参加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的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
2003年
4月20日至24日,参加在江苏无锡市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色谱学会和中国色谱学会举办的第十四次全国色谱学术 报告会暨仪器展览会。
7月29日,在北京科技活动中心纪念北京市科协成立40周年“回顾与展望”,被聘为首都青少年校外科技导师。
8月,积极参与“中国院士希望书库”的捐赠活动,向贫困地区中小学校捐赠多套图书。
9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分析化学的明天——学科发展前沿与挑战》一书中收录了陆婉珍的论文《过程分析技术应受到关注》。
9月,为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院士治学格言手迹》题词:“科学工作者是因为热爱科学中的真和美而奋斗的”。
10月,NIR-6000型在线近红外光谱仪获得2003年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金奖。
10月,参与指导的“催化重整工艺中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应用”获2003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馏分油组成和物理性质的方法和软件包的开发及应用”获2003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0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昌平参加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光学仪器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光谱仪器与分析监测学术研讨会,报告题目为“近红外光谱仪器及其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
12月5日,参加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属党委召开的统战工作会议。
12月12日,《科技日报》发表《平凡背后的辉煌——访院士夫妻闵恩泽与陆婉珍》一文。
2004年
2月,为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的《油品质量和气体成分过程分析仪》一书写序。
4月,为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我为祖国献石油——院士风采录》题词:“文化或是科学知识都是多年的累积,来不得任何焦急”。
3月7日,参加在北京紫玉山庄举行的首都中外妇女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94周年联谊活动。
7月,参与指导的“多维色谱测定汽油馏分组成成套技术研究”通过中石化科技开发部的技术鉴定,该项目荣获2005年中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
9月,出版的《分析化学》刊出了《石化精英-巾帼楷模——热烈祝贺我国著名化学家陆婉珍院士八秩华诞》的彩印贺文,卢佩章、俞汝勤、方肇伦、黄本立、徐晓白、姚守拙、汪尔康等院士题词祝贺。
9月,《陆婉珍文集》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侯祥麟院士题写了书名。
9月21日至23日,参加在长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分析仪器学会和吉林省科技厅组织召开的“振兴东北科学仪器基地高层专家研讨会”,并对振兴东北科学仪器基地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9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昌平中石化会议中心参加由中国石油学会炼制委员会组织的第七届全国石油石化色谱会议。大会闭幕前,专门举办了陆婉珍院士八十寿诞晚宴。
11月5日至9日,在南京市江苏省会议中心参加“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期间拜会了恩师时钧院士。
11月25日,在北京希尔顿饭店参加精工电子-科创海光2004-ICP-AES新产品发布及应用技术会议。
11月30日,参加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车载近红外药品快速检测系统”项目论证会,任主任委员,建议项目分阶段逐步实施。
12月24日至25日,参加水利部在石家庄组织召开的“‘十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计划”子课题“水质在线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及系统研制”鉴定及验收会。
12月28日,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参加安捷伦科技五周年答谢晚宴。
2005年
1月26日,参加北京石油学会新春座谈会。
6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改变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心路》一书的“爱国篇”中刊出《闵恩泽和陆婉珍:平凡背后的辉煌》。
7月31日,参加中央电视台和天津市委宣传部在北京钓鱼台举行的电 视剧《张伯苓》开播仪式。
7月,为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化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一书写序。
8月19日,参加在北京由总后勤部油料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军队油料专业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学术交流会”。
10月19日,参加我国著名仪器仪表工程技术专家朱良漪教授的85岁诞辰招待会。
11月,为缅怀时钧先生题写了“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学生,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后被刻在时钧园无涯山的感言石上。
12月9日至15日,参加在海南博鳌召开的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第五届学术会议。
2006年
4月23日,参加国家海洋局组织的长岛海域油污染事件油指纹鉴定报告鉴定会。
6月20日,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为研究生做题为“你们必须成才”的主题报告,期望研究生在做科研工作时要化蛹为蝶,不要作茧自缚。
6月29日,参加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研究室成立五十周年座谈会。
8月4日,参加国家科技部在北京召开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会,被聘为论证专家组成员。
10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西郊宾馆主持召开了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和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共同主办的全国第一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期间,组织召开关于成立近红外学会的筹备会。领导编辑的大会论文集《当代中国的近红外光谱技术》一书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
10月,为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实验室技术与管理丛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一书写序。
12月1日,参加由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共同组织的有关生物质能源及生物质化工发展战略的院士咨询研讨 活动。
12月18日,参加科学普及出版社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的“科学普及出版社建社五十周年”纪念大会。
12月,《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第二版)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对2000年版进行了全面修订。
2007年
1月,参与指导的、由总后油料所研制的“野战油料质量快速监测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月6日,中央企业侨联主席林军春节前来看望。
2月17日,参加中央电视台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闵恩泽获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4月15日,参加在北京皇苑大酒店由中共海淀区委、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百名院士寄语海淀——精品邮票珍藏册》首发式。
4月20日,参加仪器信息网举办的《仪器快讯》创刊五周年座谈会。
4月,《中国石化》杂志上刊登了题为《心如水澄明——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婉珍》的特别报道。
5月11日,在北京世纪国建宾馆参加南京工业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300多位北京校友参加,被选为名誉主席。
5月26日,会见国际知名分子光谱学者日本的尾崎幸弘教授,赠送刚刚编著出版的《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第二版)一书。
6月6日,参与指导的“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专用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与开发”(近红外聚丙烯专用分析仪)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6月10日,参加中国石化集团炼油继续教育中心举办的中石化系统化学计量学方法培训班,为学员讲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光谱分析中的重要性。
6月29日,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仪器科学创新与发展——王大珩院士关于科学仪器重要思想报告会”。
7月,接受仪器信息网的专访,发表了《从沉睡中醒来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采访稿。
8月2日,参加由《现代科学仪器》杂志社主办的国产科学仪器应用、创新和产业化学术研讨会,并做题为“在线分析技术”的大会报告。
10月25日至28日,参加在杭州浙江大学召开的科学仪器新技术、创新应用及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暨浙江大学27次西湖学术论坛。
10月,参与指导的“在线近红外光谱测定MTBE进料中的醇烯比”获2007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1月6日至7日,参加在北京蟹岛国际会议中心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在线分析仪器应用与发展国际论坛,报告题目为“近红外光谱用于过程分析”。
2008年
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闵恩泽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期间胡锦涛主席接见了闵恩泽、陆婉珍及其女儿一家。
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看望闵恩泽和陆婉珍院士。同日,中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苏树林看望闵恩泽和陆婉珍院士。
5月20日,被聘任中国石油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6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科技之光》一书中,刊登了《分析是眼睛,人才是中枢——记分析化学家和石油化工专家陆婉珍院士》一文。
7月8日,赴中石化广州分公司参加汽油调合鉴定会,该项目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广州分公司、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共同承担。2009年,该项目获中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4月1日,《中国石化报》专门报道了这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情况。
7月15日,受腾讯网的邀请,通过网络媒体发表了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看法和想法。
9月9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活动中心报告厅参加“创新·成才·使命——大学校长对话两院院士”访谈活动。
9月16日,参加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迎校庆系列科技报告会,做了题为 “生物柴油快速分析”的学术报告。
10月22日,在北京京东宾馆参加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石油化工色谱学术会。
10月10日,向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发去贺词,建议光谱仪器的制造、研发与生产者必须成为光谱学会的重要成员,形成多方位的互通和互容,以加快光谱工作的发展。
10月12日,参加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举行的“恩泽生物质精细化工实验室”揭牌仪式以及闵恩泽院士铜像揭幕仪式。
10月15日,与闵恩泽来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时钧园瞻仰时钧先生的塑像,缅怀先生。
10月15日,在南京参加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11月19日至22日,参加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第二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做了题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必须继续发展”的主旨报告。期间,会见了国际近红外光谱知名专家加拿大的威廉姆斯(Phil Williams)博士。
2009年
1月16日,科技部万钢部长到家中看望闵恩泽和陆婉珍院士夫妇。
4月1日,《中国石化报》刊文《“傻瓜”式的操作,专家级的效果》,介绍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发成功的汽油管道调和工艺成套技术。
4月5日至9日,与闵恩泽到浙江工业大学进行工作访问。期间应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方家熊院士的邀请,去上海参观方家熊院士实验室,并就近红外光谱技术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商谈。
4月22日,在北京浔庐宾馆参加中国石化出版社召集的《中国炼制技术》(第三版)编修启动工作会。
6月6日,参加在北京青塔招待所召开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被聘任为该专业委员会顾问。
7月12日,参加由中共苏州市委与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院士(专家)苏州论坛。
8月20日,在北京京仪大酒店参加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的中国科协前沿高端学术交流活动——新型光纤传感仪器设备中创新方法应用学术研讨会。
9月19日至27日,参加由中石化集团公司人事部安排的中石化院士浙江行考察休假。
10月13日,参加在厦门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第二届资深院士咨询研讨会,围绕国家需求,就能源与环境、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会上,陆婉珍呼吁国家应该努力重视科学仪器的自主开发,例如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加以扶持。
10月25日至28日,参加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的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第七届学术会议。
11月4日,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题词:“仪器拓宽视野,探索深层奥秘”。
11月21日,参加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国家创新方法研究会科学工具委员会主办,北京理化中心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的2009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年会暨中国分析仪器30年回顾大会,做了题为“分析仪器如何支持教学的思考”的大会报告。
11月25日,在北京展览馆参加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应大会邀请担任应用技术报告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11月,指导研究生撰写的论文《近红外分析中光谱预处理及波长选择方法进展与应用》获“2008年国内最具影响百篇文章”称号。
12月10日,参与指导的“在线近红外在乙烯裂解操作优化中的应用研究”通过中石化股份科技开发部的技术鉴定。
12月22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周年庆祝活动。
2010年
1月23日,在北京电视台参加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市科委共同举办,北 京科技协作中心承办的“科技北京-成就未来——2010首都科技盛典”活动。
1月,《中国仪器仪表》刊发了《近红外技术——敲响精细管理的大门》的访谈论文。
1月,主编的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丛书之一《近红外光谱仪器》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4月22日,陪同闵恩泽赴成都,参加闵恩泽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举行的“恩泽奖学金”颁发仪式。母校为他们举行了“钻石婚”庆典。
8月23日,在北京参加由总后油料研究所主办,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分析仪器分会、长江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的2010军用油料快速分析测试技术论坛。
8月29日,参加由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培训班,答疑并与学员合影留念。
9月11日至13日,参加中石化院士科技团赴四川普光气田考察指导工作。
10月13日,在上海参加由中国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做了题为“近红外光谱在实际应用中的课题”的大会报告。期间,会见了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主席达登教授,表达了想在中国举办一次国际近红外学术大会的愿望。还参观访问了德国拜尔公司在上海的工厂,了解在线分析仪器的应用情况。
12月15日,上午参加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的博士研究生答辩会,下午参加近红外专业委员会在清华大学精仪系举行的“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需求和问题”座谈会。
2011年
1月18日,参加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全球女化学工作者共享化学时刻”早餐会,并接受记者的采访。作为“国际化学年”的首发活动之一,该活动由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和英国驻华大使馆主办,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学会、中科院化学部、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协办。
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看望闵恩泽和陆婉珍院士夫妇,向他们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祝福。
2月28日,中国科学院新任院长白春礼看望闵恩泽和陆婉珍院士夫妇,询问了两位院士的身体和工作情况,就中国科学院及院士工作,特别是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等问题听取意见。
3月27日,《经济日报》刊出题为《耕耘苦久仍从容》的整版报道文章。
4月,参加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的“科学仪器服务民生”专家调研组到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和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调研和咨询的活动。
4月4日,与闵恩泽到江苏镇江参观了江苏恒顺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4月11日至12日,参加在杭州市召开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16场——“非粮作物和生物质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生物与化学加工”。
4月26日,参加在北京京仪大酒店举行的2011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并致开幕词。
5月3日,参加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的闵恩泽小行星命名仪式。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报,将第30991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闵恩泽星”。
5月22日,赴南京参加南京工业大学办学109周年暨合并组建10周年校庆,期间到江浦校区时钧园缅怀恩师,并题词寄语时钧班的同学们——“勤学、勤思,不断创新”。
5月,为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团委编写的《肺腑之言——寄语青年一代》一书题词:“未来会更美好,只要我们努力”。
6月10日,参加在郡王府北京半岛明珠酒家举行的耶拿中国十周年庆典活动。
6月16日,与中国石化多名院士一起,到中石化海南炼化公司进行工作访问,并拍摄中央电视台《科技人生》专题节目《为了祖国的需要·责任》,期间与闵恩泽访问了中科院南海海洋所海南站。
6月28日,参加在北京天文馆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等主办的“色谱百家讲坛全国巡讲”,做了题为“色谱技术发展史”的报告。
7月10日,向北京航天城隆重召开的“中国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报告会暨航天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巡展活动启动大会”发去贺信。
7月16日,赴吉林延边参加由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中药提取过程近红外光谱在线质量监控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
7月25日,参加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主持的加强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座谈会。先前,陆婉珍与金国藩、陈洪渊、庄松林、江桂斌等五位院士起草了《关于建设食品安全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的建议》,呈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7月26日,参加闵恩泽院士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十余家新闻媒体的集体采访活动。
8月31日,参加在北京皇家大饭店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的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学术大会,做了题为“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的大会报告。
9月1日,参加“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制药领域应用与展望”专题学术交流会。
8月17日,参加中石化科技开发部组织的“绿色低碳时代炼油技术及发展战略研讨会”,报告题目为“建立给力的科研课题”。
11月9日,上午参加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IOAE2011),并接受仪器信息网的采访,谈了科学仪器在“十二五”发展机遇。下午参加中石化科技开发部组织的“炼油企业原油混输与调合技术研究与应用”评议会。
11月21日至24日,赴扬州参加中国石化出版社召集的《中国炼制技术》(第三版)编修审稿会。
12月9日,参加在京东宾馆召开的“2011年北京色谱年会”。
2012年
1月11日,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来院看望闵恩泽和陆婉珍院士夫妇。
1月13日,国家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陈小娅来院看望闵恩泽和陆婉珍院 士夫妇。
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家中看望闵恩泽和陆婉珍院士夫妇。
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家中看望闵恩泽和陆婉珍院士夫妇。
2月15日,参加在中科院过程工程所举行的陈家镛先生九十华诞座谈会暨绿色化工冶金学术研讨会。
4月,陪同闵恩泽参加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学校(原成都二中)校友会成立大会。
6月5日,参加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举办的2012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国际论坛暨展览会。
7月30日,参加在北京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关键技术问题、应用与发展战略)启动筹备会,被聘任为执行主席。
8月31日,为即将召开的第四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录制视频讲话。
9月6日,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2年自主创新品牌大会暨《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创刊五周年活动。
10月25日,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九届全国石油化工色谱学术报告会,做题为“色谱技术仍在发展”的大会报告。
10月29日,参加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国际论坛暨展览会,并致开幕词。
11月27日至29日,作为执行主席参加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的第446次香山科学会议,会议主题为“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关键技术问题、应用与发展战略”。
2013年
2月1日,陪同闵恩泽参加在中石化总部举行的“庆祝闵恩泽院士九十华诞”活动,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出席。
3月29日,参加在中石化总部举行的第一届“感动石化”人物颁奖仪式。
4月1日,在福州召开的“第19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上荣获首届“中国色谱贡献奖”。
有关新青胜蓝惟所盼:陆婉珍传的文章
冬,陆婉珍收到了美国移民局的一封信,通知她不能离境,而且这以后每半年都要向移民局登记住址和工作单位。陆婉珍与卢佩章的姐姐卢菊英为重庆南开中学高中同班同学、中央大学同级校友。10月,石油科学研究院将原油评价和油品分析室合并成立第一研究室,陆婉珍任室主任和主任工程师。陆婉珍带领年轻科技人员发现是砷中毒问题,并研发出了可以测定ppb级砷含量的分析方法。......
2024-01-18
陆婉珍母亲的气质几乎完全继承了外祖父。陆婉珍的幼年大半是由祖母照管的,祖母天性善良、性格温婉,尽管没读过书,但是一位颇有见识的女性。陆婉珍在天津出生时,父亲陆绍云正在天津宝成第三纱厂担任总工程师、厂长。图1-31938年,陆婉珍和大哥陆钟劲与祖母在天津合影图1-4陆婉珍与启蒙老师和大哥陆钟劲合影陆绍云夫妇共有五个子女,三男两女,陆婉珍是陆家的第二个孩子。......
2024-01-18
陆婉珍之所以看好近红外光谱技术,是因为这段光谱在分析油品时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尽管当时国外已有较为成熟的近红外光谱仪器,但由于该技术的特殊性,陆婉珍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基于国内的研发力量,开发成套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此,1995年,在陆婉珍的组织和领导下,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了光谱分析和化学计量学课题组,主要任务是研发成套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2024-01-18
一、论文[1]Harry H.Sisler,Wan Chen Loh Min,Elaine Metter,Forrest R.Hurley.Addition Compounds of Chromium(VI)Oxide with Heterocyclic Nitrogen Bases.II.Reactions with the Lutidines,Vinylpyridines,2,4,6-Coll......
2024-01-18
1969年4月,陆婉珍被下放到这里进行劳动锻炼,接受所谓的工农兵再教育,加强思想改造。“五七干校”由军管组管制,实行军事化管理,不分年龄和性别,统统按照军队编制,划编到指定的连、排、班里去,由军宣队或工宣队管理。陆婉珍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时,丈夫闵恩泽带着七岁的女儿在北京生活。1970年初春的一天,闵恩泽突然接到通知,派他到抚顺参加“三氢会战”,闵恩泽只好托人把小女儿送到潜江干校陆婉珍那里。......
2024-01-18
1998年,陆婉珍决定在近红外光谱题目组研制一套测定汽油烯烃和芳烃的多维气相色谱系统。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他们对烯烃捕集阱的制备进行了技术改进,使捕集阱的性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图9-202003年研制的GG-8002型双柱箱多维气相色谱仪2004年,该技术通过中石化组织的技术鉴定。2005年,“多维色谱测定汽油馏分组成成套技术研究”获中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4-01-18
于是,石油管理总局于1954年再度启动了炼油科研机构的筹建工作。图5-21956年陆婉珍与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筹建处的其他成员讨论工作1955年年底,分配到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筹建处的陆婉珍因在国外有过化学分析的工作经历,被任命为油品分析研究组的课题负责人。当时,石油炼制研究所筹建处的办公地点设在六铺炕的石油工业部。在石油炼制研究部门,油品分析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4-01-18
在重庆中央大学二年级,一名新同学从土木系转到1946级化工班,他叫闵恩泽,后来成为了陆婉珍的终生伴侣。于是,大二时,闵恩泽毅然转至化工专业。闵恩泽虽然插班而来,成绩却后来居上,期末考试他总是第一,表现出不凡的才能与气质。大四时,陆婉珍将班长的位置让给了闵恩泽。别后重逢,两人都感到格外亲近,尤其是对远离家乡、举目无亲的闵恩泽来说,真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2024-0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