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身穿绸衫的唐敖向两面国人问路,他一副”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光景”,说说笑笑;等到穿布衫的林之洋问话时,便”陡然变了样子,脸上冷冷的,笑容也收了,谦恭也免了”。唐敖换了林之洋的衣服,便又冷淡。林之洋同一人说笑,唐敖偷偷揭开他的浩然巾,只见”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把扫帚眉一皱,血盆口一张,伸出一条长舌,喷出一股毒气,霎时阴风惨惨,黑雾漫漫”。......
2024-01-17
综观小说中百位才女的名字,大体分为以下几类:表示创作意图的,含有政治意义的,表现特殊出身和女性特色的,带有家族标志的,一般这几方面是常常糅合在一起的。
才女们的名字,非常丰富地反映著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从政治含义这点说,唐闺臣是”唐朝闺中之臣”的意思。书中明白提到的还有国瑞征、周庆覃两个名字,”都暗寓颂扬之意”,是近时改名以媚武则天的(第六十六回)。这三个名字含有政治意义。
还有印巧文这个名字,很明显是说巧于文思,但这又不能简单理解成只是对印巧文本人的赞誉。实际上,海丰郡印太守之女印巧文,除了书法,并未见有他长。从她的排名仅次于唐闺臣和阴若花来看,若不是武则天把前后十名颠倒的话,应当是第三名来着;印巧文和唐闺臣、阴若花实际概括了所有才女的特性,她们都是如花般美丽,富有文才的唐朝闺臣。
枝兰音的名字,表明她是歧舌国人,枝就是歧,舌尖分叉,兰音是说她声音美妙动听。这个名字在表现女子特性特色上是个特例,但更多的名字中都暗含”花”字,女性味十足,这类名字仅唐敖就遇到了十二个:
所遇女子,莫不以花木为名。即如:妩儿又名蕙儿,红红又名红薇,亭亭又名紫萱;其余如廉锦枫、骆红蕖、魏紫樱、尹红萸、枝兰音、徐丽蓉、薛蘅香、姚芷馨之类,并无一人缺了花木。我正忖度莫决。今日忽然现出『若花』二字,莫非从此渐入佳境?
百女之中,这类名字极多,如邺芳春、祝题花、易紫菱、米兰芬、苏亚兰、闵兰荪等等,还有文家六媳(英),章家四女(芳),孟家八女(芝),吕家三女(萁),皆以花木为名,组成了百花的大部分,但大都没有其它的含义。
上述文家六媳都以英为名,章家四女都以芳为名,孟家八女皆名芝,还有文家二女都名香,章家十媳都名春,宰家二女都名蟾,卞家七女都名云,蒋家六女都名辉,董家五女都名钿,掌家四女都名珠,吕家三女都名萁。这类名字是家族性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为了凑足百花之数而已。
名字既如此,别号也几乎相似,除了与名字大多有一定联系外,还增加了反映才女生平命运与反映才女性格能力特征的两类。下面我们分别来看。
表示创作意图的:这类称号与其名字一般有密切联系,如史幽探号”蠹书虫”,意思是探微索隐。哀萃芳号”万斛愁”,既然哀伤花之不芳,心中自然就有万斛忧愁。纪沉鱼号”五色笔”,记载沉鱼落雁之容,用的自然是人间少有的五色笔。言锦心号”蝌蚪书”,要传写才女们的锦心绣口,必须用所谓的”蝌蚪书”∣∣指的是古雅文字。谢文锦号”雕虫技”,是自谦为雕虫小技的意思;师兰言号”指南车”,指为后世之指南;陈淑嫒号”绮罗丛”,白丽娟号”锦绣林”,是说读者如入绮罗丛、锦绣林之中。花再芳号”笔生花”,是说花已重芳而笔也生花,是说创作之快感;毕全贞号”一卷书”,是说这些人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卷书,书终于写完,可以喘口气了。在这中间,第十三名的印巧文,”泣红亭主人”没提到过,她号”风月主”,似乎是说作者为才女作传,无疑是一个”风月主”。印巧文是木笔花仙子,”木笔”就是作者之笔的意思。(www.chuimin.cn)
含有政治意义的:国瑞征号”升平颂”,周庆覃号”普天乐”,与她们的名字相联系,一望即知。
反映才女身世命运的:阴若花号”女中魁”,指女儿国的魁首;宋(原姓李)良箴号”龙凤质”,指李唐宗室九王爷之女,乃郡主身分。她们都是金枝玉叶,所以前者在天榜中名列十二,后者名列十七,名次都在前边。田秀英号”血泪笺”,田舜英号”水中月”,钱玉英号”玉壶冰”,戴琼英号”花上露”,则都是反映她们悲惨的命运;”离乡草”则反映歧舌国枝兰音不得不背井离乡的特殊遭遇。
反映才女个性的有:”锦绣肝”司徒妩儿,”小毒蜂”闵兰荪。
反映能力的更多:”小太史”卢紫萱,”女学士”黎红薇,”持筹女”米兰芬,”赛锺繇”林婉如,说的是学问;”神弹子”余丽蓉,”女英雄”宰玉蟾,”女中侠”颜紫绡,”芙蓉剑”易紫菱,”小杨香”骆红蕖,”小猎户”魏紫樱,”凌波仙”廉锦枫,说的是武艺;”三面网”尹红萸,”织机女”薛蘅香,”采桑女”姚芷馨,说的则是生产特长;燕紫琼虽亦是剑侠,但”鹦鹉舌”这个别号说的则是她能力的另一方面∣∣”谈风甚好”。
只带有女子特色,实际上只是凑数的:其中大部分带有家族标志,如卞家七女皆号”文锦”,孟家八女名皆号”中人”,蒋家六女皆号”锦”,董家五女皆号”风”,掌家四女皆号”月”,吕家三女皆号”璧”。如果说大多数名字只是单纯带有女子特色,如”香”、”春”、”钿”、”珠”等,称号则更多反映了诸女子的才华和文采。
在别号中,还有特殊的一类,就是寓意才女的本来面目:如”女中魁”(阴若花)指牡丹,印巧文指木笔,”百炼霜”(阳墨香)指梅花,”一剪红”(秦小春)指紫薇,”凌波仙”(廉锦枫)指水仙,”荆山璧”(吕瑞蓂)指梨花,等等,都见巧思。
第四十二回武后的诏书中说:”命名不必另起文墨及嘉祥字样,虽乳名亦无不可;或有以风花雪月、以梦兆、以见闻命名者,俱仍其旧,庶不失闺阁本来面目。”最后一句很有意味。众才女的名号反映着她们的女儿本相,反映着她们的才貌、志趣、爱好、特长、出身等,果真是处处”不失闺阁本来面目”;而名字中多含花字,甚至还寓其前身,那就更还其”本来面目”了。
有关玩.镜花的文章
你看,身穿绸衫的唐敖向两面国人问路,他一副”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光景”,说说笑笑;等到穿布衫的林之洋问话时,便”陡然变了样子,脸上冷冷的,笑容也收了,谦恭也免了”。唐敖换了林之洋的衣服,便又冷淡。林之洋同一人说笑,唐敖偷偷揭开他的浩然巾,只见”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把扫帚眉一皱,血盆口一张,伸出一条长舌,喷出一股毒气,霎时阴风惨惨,黑雾漫漫”。......
2024-01-17
百名才女中有三个贬义形象比较突出,那就是第九十八名苹花仙子”小毒蜂”闵兰荪、第九十九名菱花仙子”笔生花”花再芳,与第一百名百合花仙子”一卷书”毕全贞。而有杨花、芦花、藤花、蓼花、萱花、葵花、苹花、菱花、桃花九花为始作俑者,后面武则天对牡丹的惩罚和上帝对百花仙子的贬谪才有可能,所以这九花几乎可以说是这次贬谪事件的罪魁祸首。花再芳与第九十六名杨花仙子”铁笛仙”苏亚兰是乡宦女儿。......
2024-01-17
实际上,对当时的普通读者而言,最容易接受的也许就是李汝珍在小说中对他们进行的音韵学普及教育吧。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镜花缘》的广告宣传,一本纯学术著作是很难这样畅销的。(对李汝珍《李氏音鉴》的评述参见李新魁等着《韵学古籍述要》该条。李汝珍将他的音韵学研究成果放在小说中加以表现,最特出的有两点。......
2024-01-17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令则纯是以文化入酒,更是酒文化中的精粹。当时的酒令分俗令和雅令。筹令是酒令中的重头戏。在《镜花缘》中,作者共写到七个酒令。李汝珍对他编排的这个百人大酒令十分自负,自诩为”千古绝唱”。这场酒令以花名长春开头,花是暗喻百女的真实身分是百名花仙。这是说才女之为美谈,主要在其”妇德”,同时又和开篇引用《女诫》相呼应。......
2024-01-17
接着,在一般市民和知识阶层中,便陆续出现了关于《镜花缘》作者的种种传说。与此相反,孙佳讯等连续发表文章,根据史实驳斥他们,认为《镜花缘》确实为李汝珍一人所作。所以,吴明星等人认为:《镜花缘》实际上是许氏借李氏的名来出版的。更明显的是,作者李汝珍借书中人物之口,在一百回中多次提到《镜花缘》故事是”士人李某”、”老子后裔”所编。......
2024-01-17
在”明清十大小说”中,《镜花缘》的版本是相当多的。这个由李汝珍亲自监刻的初刻本印刷出版之后,苏州的书坊市场上又出现了《镜花缘》的另一种刻本,它是江宁桃江镇书坊根据《镜花缘》的传抄稿本抢先私刻的。蔬庵是《镜花缘》评批中内容最多的一家。由于受到江宁桃江镇抢刻本《镜花缘》的影响,苏州原刻本一度滞销,但时隔不久也就都卖完。三年后,即道光元年,《镜花缘》又在苏州再版。......
2024-01-17
《镜花缘》第四十四回写百草仙子变化成道姑来点化唐小山时,自称”百花友人”,小山暗暗惊诧道:”莫非『百花』二字与我有甚宿缘?十二句十一个缘字,宿缘、旧缘、良缘、众缘、尘缘,《镜花缘》写的就是这种缘∣∣仙岛上的百位花仙和人间的百位才女之间”天命造定”的奇妙因缘。佛家讲”色即是空”,认为俗世的一切都空幻不实,”镜花水月”一语表达的恰正是这种观念,人生人世,全都像镜中花水中月一样虚幻无常。......
2024-01-17
在《镜花缘》的第七十七回,群芳在考了女科之后,闲来无事,讲课的讲课,钓鱼的钓鱼,划筹的划筹,各有各的放松方式,当然少不了对对子了。在现代,就是专修中医的人也不一定懂得这么多中药的学名和别名。蝴蝶花对蜜蜂草:蜜蜂对蝴蝶,一目了然!鹦鹉菜对鹭鸶藤:菠菜又名鹦鹉菜,所以才有了《还珠格格》中的紫薇把素炒菠菜起名叫”红嘴绿鹦哥”。......
2024-0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