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台湾社会的基本性格是在一九五○年前后形成的。战后接收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在中国的内战中确定失败以后,只能以台湾作为它的统治范围。由于韩战的爆发、国际局势的转变,美国决定保护台湾,遂使得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稳定下来。国民党在台湾的“失败”,又更加促使许许多多的台湾知识分子在国、共内战中倾向共产党。......
2024-01-11
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人重新提起二三十年代文艺的开放问题。但照例地,这个问题也总是再度搁置,不了了之。坦白讲,近几年来国民党对于二三十年代文艺的管制,已经放松得多了。假如人们有心寻找,就不难买到一些二三十年代的文艺作品。但是,国民党这种“放松”政策,却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非有心去促成的。现在的国民党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实在太多了,二三十年代的文艺根本不算什么。读者既然存在着极大的好奇心,书商为了牟利起见也就不惜“触犯法网”,而已经忙得不可开交的国民党知道无法再管,也只好“顺应舆情”,睁眼不看算了。然而,一谈到“明令”开放,国民党的态度就不一样了。国民党总是吞吞吐吐地说出各种理由,而结论总是,为了台湾的安定起见,此事还须从长计议。这就证明,目前对于二三十年代文艺的政策,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不是国民党有心造成的。
为什么一触及“明令”开放的问题,国民党就表现出犹疑不决的态度呢?因为国民党有一个历史的结,这个结不解开,国民党就无法坦然地面对二三十年代文艺。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国民党无法忘记过去的历史经验,深怕历史重演。既然深心底下存在着这样的“恐惧感”,我们又如何期望国民党决然地采取开放政策呢?
那么,什么是“历史的结”,什么是“过去的历史经验”呢?那就是国民党跟知识分子,尤其是跟五四知识分子的关系。这个问题,不只是跟现在的国民党还有密切关系,就是跟现在台湾的知识分子也息息相关。所以在这一个纪念五四的日子里,实在有必要提出来谈一谈。
国民党的创建人孙中山先生,是最早看出,只有革命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先知先觉。我们可以想象,这么激烈的政治主张,在清朝末年,绝对不可能为传统的士大夫阶级所接受。生性保守的传统士大夫,也不是不知道中国非变不足以图存,但他们只能认同于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主张。在革命派与立宪派对立的初期,很少士大夫是站在革命派这一边的。而我们也不会忘记,兴中会与同盟会早期,孙中山先生最有力的革命资源是华侨与会党。我们也应该记得,章炳麟在上海办报主张革命轰动一时的状况,因为章炳麟不但是传统的士大夫,而且还是传统士大夫中最有学问的人。章炳麟东渡日本之后,孙中山先生马上把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交给章炳麟主编,由此可见章炳麟举足轻重的地位。宣统三年的黄花岗之役之所以震动全国,原因之一就是,七十二烈士之中居然竟包括了像林觉民那种良好出身的人。汪精卫的暗杀摄政王,除了事件本身惊人之外,令当时大感意外的也是,暗杀者竟然是这么温文儒雅。
由于满清朝廷的措置乖张,最后逼得立宪派的士大夫不得不转向革命。在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夹击之下,满清王朝终于崩溃,但满清王朝的崩溃并不表示传统的士大夫从此就与革命派立场一致。在袁世凯与国民党对抗的时期,以梁启超为领袖的进步党总是支持袁世凯,而进步党实际上就是立宪派的化身。只有在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暴露时,梁启超和孙中山先生才又短期合作。
在北洋军阀统治的时期,由进步党分裂出来的种种流派继续与军阀合作,而国民党则被逼退居广东,甚至常常受制于两广的地方军阀。中国的政局愈来愈坏,有识者知道从政不足以有为,于是转而从文化建设着手。这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政治、社会背景。五四运动代表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兴起。旧立宪派较开明的人,如梁启超;旧革命派暂住于北京的,如吴敬恒,基本上都同情新文化运动。但作为新文化运动核心的新知识分子,基本上是新时代的产物。新的教育体制,新的都市文明,使他们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士大夫。传统的士大夫实际上就是农业社会里的地主,而年轻的、新的知识分子,不管他们的出身如何,基本上都向往西方的近代文明。新知识分子当然不满北洋军阀的作风,他们强烈希望革新,因此他们对具有数十年革命经验的孙中山先生,基本上是同情的。旧士大夫保守,新知识分子激进,必须知道民国初年知识阶层的递嬗演变,我们才能了解民国十五年前后,国民党再度兴起而终于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主角的社会原因。
新知识分子在民国八年五四爱国运动之后逐渐分裂,以陈独秀为首的一派,向往社会主义,直接走上政治的路;以胡适为代表的改良派,则以西方为楷模,继续走文化建设的道路。新知识分子按照他们对北洋军阀政治反抗的强烈程度,在不同时期离开北京。最主张政治改革的陈独秀最早离开,到上海去组织共产党。其次是鲁迅,他在段祺瑞“三·一八”屠杀事件不久,为了避难,只好到厦门教书。最后,改良派也不能容身,胡适终于也走了。不论是哪一种程度的反抗,不论是哪一种政治主张,这些知识分子最后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广东的国民党联系上。
民国十三年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国民党在大会上正式确立“联俄容共”的方针。我们可以说,国民党党史上,从民国十三年到清党这一段时期,是国民党与知识分子“合作”得最好的一段时期。我们甚至也可以说,国民党的突然壮大,跟五四新知识分子的投身于这个革命政党有密切的关系。正如前面已经提到,新知识分子并非全部左倾;但无可否认的,在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的青年运动似乎没有共产党做得好。于是,新知识分子的左倾大势越来越明显。因此,民国十六年的清党,实际上就是把大部分的新知识分子清出革命阵营,而结果就是,国民党与知识分子的对立又重新开始。
十六年以后国民党与新知识分子的分离,和辛亥革命前后与旧士大夫的隔膜是完全不一样的。旧士大夫不能理解中国所要面对的新形势,他们不肯认同于革命运动,主要的错误并不在国民党。而五四运动新知识分子,则努力要掌握中国的未来,他们有的是革命热忱,国民党既不能在事前赢得他们的支持,而被共产党所争取;清党之后,又不愿尽力挽回局面,一任知识分子的左倾浪潮不可扼抑地汹涌下去,从此以后,国民党的政治前途就困难重重了。(www.chuimin.cn)
北伐以后,国民党与知识分子的矛盾,不但表现在左倾知识分子这一方面,甚至也表现在改良派的那一面。清党以后,改良派的新知识分子已经明显居于劣势,但国民党对于改良派也并没有“假以辞色”。一直到“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党为了面对日渐严重的局势,才跟改良派有较进一步的来往。但是,国民党也并没有真正对改良派推心置腹。国民党撤退到台湾来以后,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着“五四亡国论”,认为大陆的沦陷,五四运动要负直接的责任。而且,曾经有人匿名撰写《胡适与国运》,明白地指着胡适批评。一直到现在,我还确知,最保守的现代史教授,一提起五四就痛骂不已。这种情形,国民党并非不乐于见到,因为国民党一向坚持现代史这一门课是思想教育,而不是历史教育。
明白了国民党跟五四新知识分子的矛盾关系,就不难了解国民党为什么要长期拒斥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艺,因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新文艺运动根本就是密不可分的。清党前后,新知识分子大部分向左转,当然,新文艺也跟着向左转;所以左倾知识分子跟左翼文学,实际也就是二而一的东西。国民党拒斥二三十年代文艺,根本就是在拒斥五四新知识分子,拒斥其一直想忘记的那一段痛苦历史。
然而,历史是可以凭着拒斥而加以忘记,加以消除的吗?历史是要“检讨”的。只有从失败中得到教训,过去的历史才有意义。当然,国民党不一定全错,而新知识分子不一定全对。然而,长期以来国民党学习历史、检讨历史的方式却是,把错误推给知识分子,并把其管制下的知识分子看得死死的,免得他们“重蹈覆辙”,这种做法真正令人大惑不解。
不过,长期禁止二三十年代文艺,如果单纯只是国民党一党的事,我们大可不必置喙,因为那顶多只代表国民党不肯承认自己有错罢了!但是,事实并不如此。长期拒斥五四新文化传统,长期禁止二三十年代文艺的后果是,台湾的文化出现了真空,缺少了传统,因而无形中助长了各种形式的分离主义的倾向。
五四的文化传统,不管走的是“西化”路线,还是“俄化”路线,基本上都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集合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精英所逐渐累积起来的这个传统,不管有多少的错误,但代表的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中国问题的一个深切反省。对于这个传统,我们可以批判,并借此探索中国的未来。但绝对不可以“斩断”,“斩断”就是从头来。光复以后台湾的经济环境可能比大陆大部分的地区都要好,但台湾的文化环境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一切从头来的地方。国民党没有把五四新文化传统带到台湾来的意义就是:在台湾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不论是本省籍的,还是外省籍的,根本就没有一个文化传统来继承,来批判。
一个地区可不可以没有文化传统?当然可以——也许有人会说。只要经济不断地成长,财富不断地累积,文化就会在富裕中成长起来。当然,四十年来台湾走的刚好是这一条道路,而结果就是:我们只有最粗浅的商业文化,以及从商业大国如美国、日本所剽窃来的更好的商业文化。有没有“中国的”文化呢?有的:教科书上的五千年文化,以及另一种教科书中的三民主义文化。这两种文化从来没有跟生活结合在一起,跟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大都是从美国或日本输入。所以我们已经不必宣布分离,就已经有浓厚的分离倾向。土地既不相连,政治、经济全然没有来往,连最后一条文化脐带也被切断,还有什么好“认同”的呢?
让我们来假设这样的一种状况:假如民国三十八年政府迁台时,台湾只有山胞,或者原住在台湾的闽南人、客家人数量远不及迁来的外省人;又假如在那种情况下,台湾的经济仍然如台湾现在的“进步”;请问:已经住在台湾四十年的那些“中国人”,现在是较倾向于独立,还是较倾向于“统一”呢?似乎也有人说过,假如台湾来一次民主投票,以决定台湾的未来,选择途径有四种:并入美国、并入日本、独立、统一:那么,可以肯定的是:选择统一的一定最少。理由何在呢?理由当然不是:“台湾人”自外于中国,想要独立。
国民党把几百万的“大陆人”带到台湾,而且统治台湾已经有四十年之久,假如台湾竟然“独立”了,不管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国民党都要对历史,对所有的中国人(包括后代)负责。四十年来,国民党努力要使台湾的中国人跟中国现代的主流文化(五四文化、文学传统)切断关系,长期禁止二三十年代文艺;对于这个工作,国民党已经做得不能再好了。但历史已经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国民党已经可以好好地想一想,是不是可以改变政策了。
《文星》复刊九期,一九八七年五月
有关战后台湾文学经验的文章
一战后台湾社会的基本性格是在一九五○年前后形成的。战后接收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在中国的内战中确定失败以后,只能以台湾作为它的统治范围。由于韩战的爆发、国际局势的转变,美国决定保护台湾,遂使得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稳定下来。国民党在台湾的“失败”,又更加促使许许多多的台湾知识分子在国、共内战中倾向共产党。......
2024-01-11
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台湾文学“主体性”平议从七十年代开始,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文学上,“台湾意识”日渐高涨。本文不打算通盘性地评论台湾文学的一系列主张,本文的目的是想集中讨论台湾文学“主体性”的观念。就个人立场来说,我可以同意台湾文学论者的部分看法,即基于地缘及历史因素,台湾文学是有它的“独特性”。台湾汉文学的发展出现明显的“问题”的时候,是在日据时代台湾新文学的发轫期。......
2024-01-11
自卑、自怜与自负——七等生“现象”一七等生……——七等生《致爱书简》这两段话来自不同的脉络,但并列在一起,却天造地设地形成了一次生动的对话,这对话透露了七等生“现象”——七等生大量的写作产品,以及七等生独特的读者群——的“秘密”。七等生所没有想到,或者想到而未说出的是,师范教育的另一严重“后果”。七等生的读者群是一个私密性的小团体,是没有组织但却具有强烈共同“信念”的一群人。......
2024-01-11
台湾文学观念的发展“台湾文学”这一观念与用语, 目前已非常流行,并为学者所普遍采用。本文只想从历史的角度,追溯自台湾新文学成立以来,“台湾文学”这一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借以窥知“台湾文学”历史发展的特质,以及目前所面对的一些难题。黄石辉所引发的“台湾话文”论战,可以说让台湾知识分子意识到自己在文学语言上的困境,从而显露了台湾文学发展上的特殊困难。......
2024-01-11
附陈映真与鲁迅一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的关键我开始读陈映真的时候,刚在二十出头,正被一种不知来由的苦闷压抑着,很容易辨认出弥漫于他作品中同样的苦闷。对于二十岁读陈映真、三十岁读鲁迅的我来说,“陈映真与鲁迅”实在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不知道如何解释他们的关系。一九九三年,陈映真发表《后街》,谈他自己的创作历程,其中几次提到鲁迅。陈映真把他塑造成一位具有民族意识、同时也具有左倾的阶级意识的青年。......
2024-01-11
八十年代台湾小说的主流从战后台湾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八十年代是七十年代一切变化的继续与深化。八十年代台湾文坛最引人瞩目的两个现象是:政治、社会小说的盛行,和女作家的崛起。一近二十年来台湾的政治、社会小说,可以追溯到台湾文坛还在流行现代主义文学的六十年代后期。不过,无可否认,到了八十年代,台湾政治、社会小说,其重点已从略有阶级倾向及反帝倾向的一类,转移到追求本土特质的一类去了。......
2024-01-11
中国新文学传统与现代台湾文学一这里所谓中国新文学传统是指一九一七年至一九四九年这三十多年间所建立起来的文学传统,而所谓现代台湾文学则指一九四九年以来直至现在台湾地区所出现的文学。当一九一七年中国新文学发轫时,台湾已被日本统治了二十余年。二以上是从整体的政治、社会情势来说明,一九四九年以后五四新文学传统逐渐在台湾断绝的原因。......
2024-01-11
吴晟诗中的自我与乡土一一九六二年,吴晟开始发表诗作,那时候他只有十八岁。应该说,在这四年里,吴晟并没有自外于当时的诗坛主流。[1]六十年代后半期,吴晟似乎是自我放逐了。一般人所熟知的吴晟的诗风,似乎在一九七二年开始发表《吾乡印象》诗辑时形成的。这里,吴晟的力量来自于出乎别人意料的绝对真诚的“自我”,类似于说出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这是吴晟花了十余年工夫逐渐形成的“自我”。......
2024-0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