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台湾社会的基本性格是在一九五○年前后形成的。战后接收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在中国的内战中确定失败以后,只能以台湾作为它的统治范围。由于韩战的爆发、国际局势的转变,美国决定保护台湾,遂使得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稳定下来。国民党在台湾的“失败”,又更加促使许许多多的台湾知识分子在国、共内战中倾向共产党。......
2024-01-11
自卑、自怜与自负——七等生“现象”
一
七等生……永远那么忧悒,永远为我们创造着午睡时的梦魇一般的世界。好在我们有了七等生,否则我们这种无由排遣的烦闷会逼得我们去自杀呢。——魏仲智(七等生的读者)
而我,本是一个拙笨又不幸的人,却转变成为单薄孤独的你的支持者;我由弱化勇,只因我们同处在生命之中。
——七等生《致爱书简》
这两段话来自不同的脉络,但并列在一起,却天造地设地形成了一次生动的对话,这对话透露了七等生“现象”——七等生大量的写作产品,以及七等生独特的读者群——的“秘密”。七等生和他的读者同处在他们所隶属的生命之中,七等生借着不断地写作来为自己生命的困境化险为夷,而七等生的读者则通过阅读七等生的作品来纾解他们自己的危机。七等生和他的读者,虽然采取了写作或阅读的不同方式,但他们生命的基本内核却是相同的。
七等生的写作导源于生命的不幸与卑微、困窘与屈辱。他的父亲原是海边一个小镇的公务员,因个性的特异而在光复初期被人解除职务,从此全家陷入长期的贫困之中。我们可以从七等生对于父亲的回忆,看到他年幼的心灵如何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为特殊的形态:
因为时代的阴影,造成年幼的我与我父有些敌意和疏远。他在我记忆的黑幕中显现的是一个忧患的形体,他高瘦的身躯和脸上痛苦的眼神,以及他在病魔的缠绕之下的挣扎扭曲的情态,我常常为此而逃到无人的角隅去独泣。(《当我年轻的时候》)
父亲形象的不彰,无疑暗示了自我认定的曲折与困难。
因为家境的艰难,七等生不得不为了公费而进入台北师范就读。被迫走上这一条路,等于是在七等生已经形成的性格上抹上更深的色彩。早期师范教育那种极端保守而不合理的作风(参见《跳出学园的围墙》),使得苦闷至极的七等生,以一种满不在乎的姿态来加以反叛。结果是,因此被勒令退学。以后虽然由于某一老师的讲情而复学,但随后却又因另一老师的刁难,不得不重修某一主科,而延迟一年毕业。这些遭遇,当然会在七等生敏感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迹。
关于这些,七等生是清楚自觉到的。七等生所没有想到,或者想到而未说出的是,师范教育的另一严重“后果”。他没有成为“大学生”,因而在前程上就变成“次等青年”。很少人能够了解早期师范生和大学生对比的辛酸。许许多多的师范生只不过因为家境的贫寒而不得不提早选择公费,在资质上来讲,他们却未输给将来的大学生,然而环境却把他们的“次等”发展(相对于大学生的“头等”)安排好了。身价的“卑微”,以及对于这种卑微的不甘,更加强了七等生在自我肯定上的艰难。
于是我们看到,七等生在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偏僻的九份矿区去当小学教员,在孤独之中去面对那不可知的前途。在小说《精神病患》、《复职》和《迷失的蝶》中,七等生相当程度地描述了这一段苦涩的日子。但把当时的心境说得最为鲜明的,恐怕还是要数那一篇自述文字《当我年轻的时候》。七等生说:
当我年轻的时候,非常的寂寞和孤独。那是十七年前,我年纪二十三岁时。已经在矿区九份当了两年的小学教师,没有异性朋友,没有什么值得安慰我心灵的事物。夏季我徘徊于山下瑞滨的海滩,赤裸地暴晒在波浪排向岸沿的岩石之间的小沙湾,或潜入清澈透蓝的深水里,探寻水草与游鱼同伴。那时我的心在海洋上的空际鸣响着,想呼求什么与我在这宇宙自然结合,但我很愚蠢,找不到方法将我献出和迎取。
这是一个“次等青年”在远离文明城市的偏僻矿区里,对自我生命的呼求。当然,他找不到可以和自己结合的东西,他既无法献出,也无法迎取,他唯一的自赎之道就是:写作。
但是突然我意外地发觉我能思想,那是三月,我能知道我长期的禁锢和忧郁,我像有另一对眼睛看到我过去的形体,它在时间的流动里行走,我清楚窥见到那行走的阴沉姿态。
对于七等生来讲,在刚开始时写作不是一种志业,不是一种自我肯定的方式,而是一种自我拯救。是把敏感的心灵在长期的郁积之后所沉淀的东西清除出去,是在寂寞与孤独之中的自我倾泄与自我呼求,以此来获得暂时的舒坦。所以,他说:
我的写作一步一步地在揭开我内心黑暗的世界,将我内在积存的污秽,一次又一次地加以洗涤清除。
写作作为实际生活的一种代替,作为一种无可诉求的诉求方式,作为生命的不得已的显现方式,在七等生的另一篇散文《致爱书简》里,说得更是凄婉动人:
我是如此单薄孤独,没有一丝旁的助力,能使我鼓足勇气坚持我的立场,因此就陷于颤抖和气愤,使我的情绪升达到无比的复杂的悲哀。我的幻想无止境地朝着生命的哀愁扩展,我需要(在现实中无助力的情况)爱情的抚慰,并且是祈求最无条件的温柔的服侍,让怯懦的身心得到安宁……即使要我放弃拥有一个写作的艺术家的名衔的虚荣,我宁择现实中的爱和温饱的生活,就像一个僧人多么欲望再恢复为俗世人,就像一个涉急流的人多么希冀彼岸有一只伸出来搀扶的手。我生存一日,便对这种爱情的企望永不断念。
长期的写作使七等生发展出另一种艺术观,这种艺术观以偏执的方式片面肯定艺术的独立而崇高的价值。但是追源溯始来说,我们必须认清七等生写作活动的最初的驱动力,只有从那里,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七等生的作品,了解七等生作为一个作家的独特性,并了解到,即使他的作品毫无文学价值(这当然不可能),作为一个“现象”,他和他的作品在近三十年来台湾社会、文化的变迁中,仍有其特殊的意义。
这一意义可以从七等生独特的读者群看得出来。对很多人来说,七等生的作品是nonsense,丝毫没有阅读的价值。但对另外一群人来讲,七等生却是某种“精神上的救星”(刘绍铭语)。七等生的读者群是一个私密性的小团体,是没有组织但却具有强烈共同“信念”的一群人。他们对于自己的救星与信念,极为严肃而坚定地护卫着,不容他人加以批评,加以侵犯。
我们不知道七等生这样的读者到底有多少,但我却相信,这种特殊的作家和他拥有的特异的读者群,是台湾某种社会现象的反映。为了说明方便,我想把台湾的知识界分成两部分,即上层知识分子和下层知识分子。上层知识分子是在台湾工业化早期较早都市化、较早接受现代文明,因而在发展上站在一个较有利地位的人。比较来讲,那些起步较晚,发展上较不利的人,就是下层知识分子。举几个明显的对比来说,早期的大学生之于师范生,外省青年之于本省青年,本省都市化的青年之于穷乡僻壤的青年,在这三项对比之中,前者常发展为上层知识分子,后者常沦为下层知识分子。社会的现象当然极为复杂,不容我们以几条公式加以分析。我所要指出的是,在台湾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有些知识分子的成长与影响是要比另外一些人艰难得多。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陈映真、黄春明和七等生的命运在刚起步时是有一点类似的,他们都是陈映真所谓“市镇小知识分子”,但以后的发展就不一样了。陈映真早年的生活也是苦涩而卑微的,这从他早期的小说就可以看得出来。但后来他进了大学外文系,逐渐地汇入现代都市文化的主流之中。黄春明则是一个比较“素朴”的乡下人,他以一种“自由自在”的方式肯定乡下人的特长,在都市中虽然无法免掉羞涩与卑微,但他始终没有丧失乡下人那种相对于都市人的“自信”。七等生对于自己身份的敏感近于陈映真而不像黄春明那样“混沌”。问题是,陈映真“上升”了,而七等生仍停留在原地打转。相对于陈映真和黄春明,七等生可说是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出身限制了他的发展,他的敏感让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他的命运使他对社会产生深刻的敌意,从而把自己从社会割离出来,把自己封闭起来,然后在自己的思想意识所建造的哲学王国之中自封为王。七等生是下层知识分子的“极端发展”,他成为这些知识分子没有出路之中的一种“出路”。他是他们的主观的代言人,是他们主观世界的“精神领航人”。这是我所了解的,七等生和他的读者的“秘密”。
二
我的每一个作品都仅是整个的我的一部分,它们单独存在总是被认为有些缺陷和遗落。写作是塑造完整的我的工作过程,一切都将指向未来;我虽不能要求别人耐心等待,但我有义务借解释来释清一些误解。 ——《离城记》后记
至于想在文字中去捕捉特定的涵义,实在“枉费心机”。真正属于优秀的好作品,除了被察觉到作者心脉的跳动外,再没有其他更重要的意义。 ——《我爱黑眼珠》序
前面已经说过,七等生写作的动力是生活的不能满足;写作成为生活的代替,成为生活的不得已的显现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写作是一种自我记录、自我省察、自我塑造的过程。所以归根结柢来说,所有七等生的作品综合起来,就是他心灵的自传。而对七等生来说,心灵就等于他生命的全部,心灵的自传也就是他一生的自传。
这样的写作方式所引起的问题,在前面两段引文里已经透露出来。七等生要求读者,除了察觉他“心脉的跳动”外,不要去追索作品的特定涵义。而且,他“心脉的跳动”要就所有的作品来观察,每一篇作品单独来看都是不完整的。七等生不敢要求读者“耐心等待”,等他未来在作品中终于把自己塑造完成。但作为他的批评家就非常的不幸了,因为七等生要求他们“明白作者的真正成长历程”。我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七等生对他的批评家所提的要求是正当的,但批评家是不是也可以提出反问说:七等生先生,你有没有把你的心路历程写得一清二楚?如果七等生不以批评家的解释为对,而要另加说明,批评家似乎也可以说:对不起,七等生先生,你的作品好像没有把这个意思表达清楚。
为了对得起七等生先生,也为了尽到一个评论者应尽的责任,我把七等生的十三本小说集(从《白马》到《老妇人》,未计入《耶稣的艺术》),配合着七等生所亲自编列的写作年表(见旧版的《白马》与《情与思》,及张恒豪编《火狱的自焚》),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一遍也许还不够,但凭着这一遍的经验(以及以前零零星星阅读的印象),我却觉得,七等生早期的写作方式跟写作观念可能有问题。
七等生曾经谈到他独特的写作方式,他说:
作为一个现代文学的写作者的我啊,早就鄙视那浮表的事件的记述的不能共鸣的事实,这使得我必须把心灵演化成形式,用幻想做内容直接来感应你,当你接住我的传播的感应时,能使你从我的幻想再恢复到现实,那么你看到的将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单独的特殊遭遇,而是生命的你也同样会遇到的普遍事实。(《致爱书简》)
这一段话把七等生的写作理念表达得相当清楚,我们可以从这里开始,来讨论七等生早期作品(一九七四年写《跳出学园的围墙》之前)的一些问题。(www.chuimin.cn)
七等生的早期作品,基本上是以幻想的方式来表达他所谓的生命的“普遍事实”,他说这是“把心灵演化成形式,用幻想做内容”。这当然是受卡夫卡影响。而自从刘绍铭把这种作品称为“寓言”,并获得七等生本人的首肯以后,这种看法早已成为批评界的常识。问题是,大家的焦点都放在“如何解开寓言的涵义”这一点上,而很少人问:这是否是成功的寓言?而且,似乎也很少人去比较七等生的幻想故事和卡夫卡的不同。
如果跟卡夫卡的故事相比,我觉得七等生的作品明显具有两大缺点,即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精心设计的结构。说到细节描写,我想读过卡夫卡的《蜕变》的人,对于男主角变成一条大虫的情景,极少不留下深刻印象的。很多人都认为卡夫卡是在写“幻想”故事,但很少人留意到卡夫卡的“幻想”是通过精细生动的描写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的。卢卡奇说,卡夫卡具有伟大的写实主义作家那种选择适当细节的才质,能够以极简洁的描写来唤起人们的幻觉。如果没有注意到这点,而只漫无限制地“发挥”卡夫卡的幻想成分,那就完全误解卡夫卡艺术的特质了。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去读一读七等生寓意较为清楚的短篇小说,譬如《僵局》一书里的《争执》和《灰色鸟》。在那里,我们看到七等生把一些“平常”的“人生真相”以一种较怪异而别扭的方式述说出来,却说得一点也不动人,那里面的描写毫不令人感到兴味,只觉得做作。那真是为幻想而幻想。如果采取平实的说故事的方式,我想更能够让人得到七等生要人感觉到的“普遍事实”。
在七等生的早期作品中, 《AB夫妇》的细节处理可能最为成功。整篇小说的主要部分是A在寂寞荒芜的空室中捕捉白壁上那只丑恶的八脚。A以虐待狂的方式玩弄八脚,让八脚把自己的脚一只只地丢掉,而A则狞笑地欣赏它残伤挣扎的情状。在这一连串穷极无聊的恶作剧中,A逐渐怀念起逝世已三年的太太B,而终于醒悟到,他所给予太太的,是怎样的一种生命。另外,在素描式的《俘虏》里,海边的军官残忍地作弄无意中闯进禁区的小孩。全篇虽然没有特殊的寓意,但作者以生动的对话堆垛而成的场景,却令人感到兴味十足。
其次,再说到结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拿七等生最著名的短篇《我爱黑眼珠》作例子。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可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七等生曾公开地驳斥叶石涛和陈明福的阐释(见《情与思》),从这些自我“维护”中可以看出,七等生完全肯定主角李龙第的道德理念;我自己的阅读印象也是如此。那么,这篇小说的主题不是很明显吗?为什么会引起大家胡乱猜测呢?问题出在:在七等生所描述的情节下,李龙第根本不需要那么残忍地对待太太晴子。七等生以为,在他的情节设计下,李龙第已有充分理由宣布他的道德理念,可以依此理念来拯救那一妓女,而置太太的死活于不顾。但读者把小说从头读到这里,按照情节结构,根本看不到李龙第有必要如此做,他们因此迷惑了。但他们真心地相信七等生是个“好”小说家,他们没有怀疑七等生并未把小说写好,因此只好绞尽脑汁去提出各种可能的解释。坦白讲,我对台湾的许多诗人和小说家(当然包括七等生)的“技巧”常抱着怀疑的态度。在我“虚心”地细读了三遍以后,如果我还看“不懂”,我宁可相信这是作者自己出了问题。
因此,我甘冒大不韪地说,七等生绝大部分的早期小说都没有写好。我相信,七等生是个自然主义式的“自发论”者。他相信,他的感觉和想象只要稍加安排,就可以写出来而成为艺术品。如果我们仔细地读七等生那些篇幅短小的素描,以及许多片段组成的中篇(如《巨蟹》、《无叶之树集》),我们会了解到,七等生小说的基础是他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印象片段。七等生似乎认为,这些片段只要稍加变形,或稍加发展,就可以具有“意义”,就可以反映人生的“普遍事实”。
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我们也可以看到七等生“自发式”的写作过程。如果我们遍读七等生所有的小说,我们会发现许多传记性的资料,这些资料彼此呼应,而且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我们可以看到,七等生从自己的经历中取用的材料,常常没有和整篇小说完整地搭配在一起,而成为这一艺术品的有机成分。我们只要去读《放生鼠》的前半部,就可以具体地了解七等生这种错误的写作“技巧”。如果要知道,“自发式”的写作可以变得多么琐碎无聊,我愿意推荐大家去看《老妇人》一书中的《行过最后一个秋季》(这是七等生最近期的作品)。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七等生写得那么糟,为什么他会吸引一群特殊的读者,并成为他们“精神上的救星”?我想,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说。首先,当七等生要表达下层知识分子那种“社会弃子”的心态时,他会倾泻出大量的“自怜情绪”。这种情绪虽然常常过分泛滥,但很合乎当事人的胃口。在最早的作品里,如《隐遁的小角色》、《来到小镇的亚兹别》和《初见曙光》,这种情绪完全没有节制,实在令人难以卒读。事实上,那种社会弃子的心态,如果能够客观地加以呈现,很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地下室人”的味道。在这一类作品里面,《精神病患》要算是最成功的(同性质的《放生鼠》则差多了)。《精神病患》有较明朗的故事格局,能够让我们看到男主角自弃心态的一点来龙去脉。男主角对于世人的警戒,对于社会的敌视,对于深具母性特质的女子丘时梅的迷恋,对于同是社会弃子的女子阿莲的依附,都具有相当的心理深度。看了这篇作品,我们会觉得,七等生未能效法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而以卡夫卡为师,好像是有一点走错路了。
事实是,七等生并不“客观”地描绘他的社会弃子,反而以卡夫卡式的幻想来“提升”他的主角,并企图赋予他们“哲学”的气质,或者肯定他们承受人类苦难的价值。但是,七等生并没有以合理的情节,“艺术地”呈现他的角色从自卑、自怜到自负的过程。其结果就是,不太能“同情”七等生的叶石涛和刘绍铭,根本无法了解《我爱黑眼珠》里李龙第的道德理念。而七等生及拥护七等生的读者,则刺刺不休地为李龙第的理念辩护,好像这是他们“赖以存在的主权”(七等生答叶石涛语)。于此,我们就明白了七等生式的幻想故事的吸引力:在那半朦胧、半神秘的不可思议的故事架构里,硬生生地放进了貌似深奥的道德与哲理;在那艰难的索解过程中,读者以为他已经掌握到,或者有可能掌握到一把人生的钥匙。
三
不论是正常的人,还是病态的人,只要放在客观的社会结构下,放在明显的社会环境中,都可以透过直接的生活经验去描绘,而不需要详尽的加以分析。但是,如果只是个人的病态心理,则要不断的加以说明,加以分析,或者透过浪漫的、幻想的、异国情调的衬托,才能使人相信。 ——卢卡奇
卢卡奇所要区分的是两种艺术类型,前者是他所偏爱的写实主义,后者则是各种形态的浪漫主义(包括现代主义)。客观地讲,两种类型都可以产生伟大的作品,但是所依循的创作原则却有所不同。我们在前一节所要说明的是,七等生应用第二种方法,基本上是失败了。一九七四年以后,他逐渐转向第一种方法。令人惊讶的是,反而写出了更好的作品。在三个中、长篇《跳出学园的围墙》、《沙河悲歌》、《城之谜》,以及短篇小说集《散步到黑桥》里,我们看到了成熟了的七等生。
七等生改变风格以后的第一个长篇《跳出学园的围墙》(原名《消瘦的灵魂》),可能是他所写过的最好的作品。这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以他当年就读台北师范的经验为题材,甚至主角都保留他自己的本名(刘武雄)。主角刘武雄以一种极为特殊的嘲讽语调,描绘了学校里许多性格“怪异”的师长。在他的叙述之中,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刘武雄这个人的具体形象。
刘武雄基本上也是七等生式的主角的一员,但比起以前那些过度沉溺在自怜情绪中的社会弃子,这个人物就显得具体而生动了。主角自己的嘲讽气质,对于他自己的不幸遭遇所可能引发的感伤,实在是最好的平衡。更重要的是,七等生已经能客观地描绘作为自己之化身的主角,因而摆脱了以往那种主观的纵情。譬如,在深夜里,刘武雄站在女生宿舍外面,望着他所迷恋的林美幸的影子:
但是我相信,你只被林美幸一个人迷住,你只注视着她的影子,不让她离开你的眼睛。你深吸了一口气,在嘴巴里发着闷音,歌唱《我的太阳》。她的少妇影子,使你完全忘掉了疲劳和饥饿,甚至忘掉贫穷和一切不幸……你已把她奉为宗教的希望;只有她能抚愈你的伤痕。你说不出多么爱她;你也说不出多么看轻自己。
但是,在一长串的沉溺之后,七等生突然写出这么一段:
突然,你看到你没有希望看到的景象,从窗玻璃清楚地映出两个影子扭打在一起;起先是推来推去……仿佛还听到她们相骂,然后是相打,其他围观的鬼女生发出尖锐的叫声……电灯突然在她们难分难解之时熄掉了,你仰望的眼睛面前一片漆黑和寂静,只有稻田里的青蛙求偶声。
前后两段冷酷的对照,可以证明七等生在写作时的某种冷静。最后一句尤其是神来之笔,是对于刘武雄的浪漫热情的反讽。
但是,这部小说最精彩的部分还不在这里,而是在七等生对于学校师长的描写。那一个伪善的葛文俊老师,平时装作讲理和尊重学生的样子,心里却牢牢记住学生的每一次“藐视”,再伺机报复。那一个留美的教务主任闵真先生,以十足的自由派的方式接待学生,在学生有困难时却只会在学生面前唉声叹气,骨子里是个懦夫。还有满肚闷气,既沉默又缺少笑容的钢琴老师高镜;算画图张数计算成绩的美术老师巫荣;在校外画花布赚钱的导师殷雨天;以及那个叫人家“没有钱,不要来读书”的鄂教官;以及这一切的总头头倪莫乐校长,七等生这么描写他:
但是只要你再注视他的脸,他似乎不全然是胃痛,表情里带有令人不解的极端复杂的悔恨,而把人拒斥于千里之外。于是你只有分心去猜想,那种表情大概与家庭、事业等情感有关……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有多少窝囊事表不清;但你可以确信,他在你的面前显露了丑相。
正如刘武雄心里所想的,这是一个“充满精神不正常的教师的窝囊学校”。七等生以一种稍近漫画的笔法,向我们呈现了台湾教育界某一角落的某一面相。我相信,在早期的台湾社会,这是相当具有“典型”性的。我有一个从小顽劣的朋友,他曾生动地向我“介绍”他所就读的中学的许多“怪异”的老师。我的朋友的描述和七等生的小说若合符节,我所要说的不只是教育界,而是台湾社会的每一个层面的某些上层人物。让我们仔细地想一想,而把七等生的话改为“充满精神不正常的××的窝囊××”,我们就会了解到这句话的典型性。七等生就是凭他自己的经历,从台湾教育界的某个角落,向我们提供了这个社会的“典型”。因此,我相信,《跳出学园的围墙》不只是七等生最好的作品,也是三十多年来台湾文学界有数的小说。
看到这部小说,我不禁觉得,《精神病患》可惜写得太早了。《精神病患》的前半,再加上《复职》和《迷失的蝶》的某些部分,透露了七等生早期在九份国小和万里国小教书的某些经历。这些经历足以让七等生写成另一本“社会小说”。而且,七等生在那里所感受到的“社会弃子”情绪,似乎要远超过台北师范时。如果他能够把《精神病患》里的主角,放在一个更具体的社会情境中,一定可以把主角的形象写得更清楚,更富心理深度。同样的情形,《精神病患》的后半,男主角和阿莲在都市艰困谋生的部分,实际上是七等生辞了教职以后,在台北长期失业的精神状况的反映。这一部分,又是另一部动人的自传小说的题材。《精神病患》是七等生早期最好的作品,可惜的是,把许多好题材堆积在一个略嫌混乱的架构中,没有好好加以利用。如果《精神病患》发展成两部水准约略等于《跳出学园的围墙》的自传小说,就凭着总共这三部作品,七等生可以成为台湾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
七等生后期的另两部中、长篇《沙河悲歌》和《城之谜》,虽然比早期的作品更具可读性,但却比不上《跳出学园的围墙》和《精神病患》。《沙河悲歌》写的是七等生的大哥,沦落不偶的鼓吹手。七等生把自己的“弃子”情绪放到一个他较陌生的行业之中,总有隔一层的感觉。这本小说也比较的纵情,但因安放在明朗的情节中,还可以被人所接受。《城之谜》的缺点是,因追求哲学的深度,把人物和环境抽象化了,反而丧失了《跳出学园的围墙》和《精神病患》的真切感。《城之谜》写得最好的是第十章,柯克廉的自弃心态描述得淋漓尽致,可以比美《精神病患》。我们感到最遗憾的是,七等生还没有在一本完整的小说中,把他的“社会弃子”完美地描绘出来,如果《精神病患》缺点不是那么明显,倒也可以算是这样的作品了。
七等生后期的短篇,应该从一九七六年算起。前两年他集中精力写《跳出学园的围墙》和《沙河悲歌》。写完《沙河悲歌》后,他的短篇也明显地走向明朗平易的路子。事实上,七等生早期偶然也尝试这一类作品,如《阿水的黄金稻穗》和《结婚》,在我看来,是要比他的幻想故事好得多了。从一九七六年开始,他的短篇就以此为主流了。不过,奇怪的是,较早写的《白马》最后六篇及《散步到黑桥》,似乎要比后出的两个集子《银波翅膀》和《老妇人》来得好。
《白马》里的《大榕树》、《德次郎》和《老妇人》里的《幻象》、《垃圾》都可以算是佳作。但就七等生个人的情感历程和艺术发展而言,最值得注意的是《散步到黑桥》的前五篇。这五篇的主题彼此相通,我们可以称之为五乐章的《安魂曲》,是七等生对于自己过去骚乱的灵魂所作的宁静回顾。
从小贫困而敏感,长大后历尽艰难的七等生,在远行出版社替他印行了十册小全集(一九七五年到七七年)后,似乎因为得到了某种肯定,而逐渐消弭了长久以来的愤激与自弃。他现在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在回顾之中好像终于找到了自己。
《散步到黑桥》是一篇田园式的散文诗,七等生和他的灵魂,一起漫步去捡拾孩童时期的遗迹。在“他们”的一路检阅和轻松对答中,我们看到,昔日的一切耻辱与困顿似乎都已烟消云散,长空似洗,青天渺渺,心中一片舒坦。作为这一连串安魂曲的尾声,这一篇真是克尽厥职了。
但从短篇小说观点来说,五篇之中写得最好的可能是《小林阿达》。小林阿达在城市混不下去以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企图从富有的父亲那边继承到一笔财产,但却受到全家的唾弃,最后连他的女友也弃他而去。在完全被社会所弃的情况下,他终于了然于人生的一切,在一种至高的纯净下,投身到大自然中。在这里,七等生可能是第一次借着和他全然不同的人物,成功地表达了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有了这一篇,我们会觉得,七等生以前的一切苦难与挣扎似乎都有价值了。
如果除去《耶稣的艺术》和《谭郎的书信》(这两本都不是严格的小说),七等生结集成书的小说,不论长短,共有一百一十六篇。在我看来,他最大的特色是,以自己艰困的经历做基础,在小说里塑造了一种具有病态倾向的人格类型。他从来没有创造出一部完整的作品,来完美地描绘这一类人物。不过,以现有的小说来看,《精神病患》在这方面要算是写得最有力的。其次,凭着他独特的感性,他能够看到社会“不正常”的一面,而且,很幸运的,在《跳出学园的围墙》一书里,他以此眼光为我们展现了台湾社会的一角。最后,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他以宁静的心情回顾了他骚乱的一生,因而写下了《散步到黑桥》那五个相关联的短篇。我认为,小说家七等生的成就,主要要以这三部作品去衡量。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
有关战后台湾文学经验的文章
一战后台湾社会的基本性格是在一九五○年前后形成的。战后接收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在中国的内战中确定失败以后,只能以台湾作为它的统治范围。由于韩战的爆发、国际局势的转变,美国决定保护台湾,遂使得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稳定下来。国民党在台湾的“失败”,又更加促使许许多多的台湾知识分子在国、共内战中倾向共产党。......
2024-01-11
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台湾文学“主体性”平议从七十年代开始,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文学上,“台湾意识”日渐高涨。本文不打算通盘性地评论台湾文学的一系列主张,本文的目的是想集中讨论台湾文学“主体性”的观念。就个人立场来说,我可以同意台湾文学论者的部分看法,即基于地缘及历史因素,台湾文学是有它的“独特性”。台湾汉文学的发展出现明显的“问题”的时候,是在日据时代台湾新文学的发轫期。......
2024-01-11
吴晟诗中的自我与乡土一一九六二年,吴晟开始发表诗作,那时候他只有十八岁。应该说,在这四年里,吴晟并没有自外于当时的诗坛主流。[1]六十年代后半期,吴晟似乎是自我放逐了。一般人所熟知的吴晟的诗风,似乎在一九七二年开始发表《吾乡印象》诗辑时形成的。这里,吴晟的力量来自于出乎别人意料的绝对真诚的“自我”,类似于说出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这是吴晟花了十余年工夫逐渐形成的“自我”。......
2024-01-11
台湾文学观念的发展“台湾文学”这一观念与用语, 目前已非常流行,并为学者所普遍采用。本文只想从历史的角度,追溯自台湾新文学成立以来,“台湾文学”这一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借以窥知“台湾文学”历史发展的特质,以及目前所面对的一些难题。黄石辉所引发的“台湾话文”论战,可以说让台湾知识分子意识到自己在文学语言上的困境,从而显露了台湾文学发展上的特殊困难。......
2024-01-11
附陈映真与鲁迅一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的关键我开始读陈映真的时候,刚在二十出头,正被一种不知来由的苦闷压抑着,很容易辨认出弥漫于他作品中同样的苦闷。对于二十岁读陈映真、三十岁读鲁迅的我来说,“陈映真与鲁迅”实在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不知道如何解释他们的关系。一九九三年,陈映真发表《后街》,谈他自己的创作历程,其中几次提到鲁迅。陈映真把他塑造成一位具有民族意识、同时也具有左倾的阶级意识的青年。......
2024-01-11
中国新文学传统与现代台湾文学一这里所谓中国新文学传统是指一九一七年至一九四九年这三十多年间所建立起来的文学传统,而所谓现代台湾文学则指一九四九年以来直至现在台湾地区所出现的文学。当一九一七年中国新文学发轫时,台湾已被日本统治了二十余年。二以上是从整体的政治、社会情势来说明,一九四九年以后五四新文学传统逐渐在台湾断绝的原因。......
2024-01-11
八十年代台湾小说的主流从战后台湾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八十年代是七十年代一切变化的继续与深化。八十年代台湾文坛最引人瞩目的两个现象是:政治、社会小说的盛行,和女作家的崛起。一近二十年来台湾的政治、社会小说,可以追溯到台湾文坛还在流行现代主义文学的六十年代后期。不过,无可否认,到了八十年代,台湾政治、社会小说,其重点已从略有阶级倾向及反帝倾向的一类,转移到追求本土特质的一类去了。......
2024-01-11
方思初探——其渊源及其诗中的“自我”一偶然跟几个学现代文学的学生提起方思,他们的反应都很一致:方思是谁?令人意外的是,方思对九叶诗人之一的穆旦似乎更为熟悉。方思的《禁闭》是《时间》一集中最完美的诗作之一,但谁也不能否认《禁闭》对穆旦的《春》的“夺胎换骨”。方思与穆旦的关系,下一节还要加以详论。不过,以上的例子已足以指明,方思是熟知穆旦的诗作的。......
2024-0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