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红一、红四方面军喜会师

红一、红四方面军喜会师

【摘要】:夜幕降临了,在喇嘛寺庙前的大坪上,红一、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召开了会师联欢晚会。红一、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师的喜讯,通过电台迅速传到了各自的总部。会师不久,红二十五师师长韩东山立即向驻懋功的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报告了会师的喜讯,李先念又立即报告了驻在理番的红四方面军总部。当晚,徐向前以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的名义起草了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报告,并派人送往懋功,继由红二师的电台转发。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翻过终年积雪、空气稀薄、人迹罕至的夹金山,到达懋功县城东南的达维镇,在达维的木城沟与前来迎接中央红军的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第九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四团(1)胜利会师。这时任红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后来在《忆长征》中记述了这“意外会亲人”的动人场面:

关于四方面军,当时,我们只知道他们在岷江边的理番、茂县一带活动,还不知道他们到了夹金山北麓。与四方面军会师,中央军委早就提出来了,我们抢渡金沙江,夺取泸定桥,就是向着这个既定的目的前进的。哪知,我们翻过雪山就意外地遇到了亲人啊。

我们正半信半疑。一个侦察员飞奔而来,边跑边喊:

“是红四方面军的同志!”

“红四方面军的同志来了!”

与此同时,山下传来了清晰的“我们是四方面军”的喊声。

顿时,整个山谷响起了一片欢呼,震得山谷抖动。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夹金山下,会见了我们日夜盼望着的亲人红四方面军的同志!

我们蜂拥而下,同四方面军的同志紧紧握手,热泪夺眶而出,长时间地沉醉在欢乐中,二百多天,一万多里的征战,我们遇到的是敌人的紧紧追击,重重堵截和想象不到的层层困难,从来没有看到兄弟部队的战友。在湘江之滨,我们虽然那样热切地盼望与二、六军团会合,但未能如愿。此刻,突然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我们怎能不激动!怎能不欢喜若狂!

我们欢呼着涌进山下的村庄——大〔达〕维村。(2)

达维,是一个有近百户人家的村庄。红七十四团是6月9日进占该村迎接中央红军的。几天来,战士们风餐露宿,四处寻找,热切地盼望着中央红军的到来。现在,终于迎来了红四团。战友相见,分外喜悦,战士们宁愿自己露宿,腾出房子给红四团住,并把自己的粮食送给红四团的同志。村头村尾,一群群的战士在交谈着,互相问候着……

夜幕降临了,在喇嘛寺庙前的大坪上,红一、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召开了会师联欢晚会。阵阵冷风吹打着衣着单薄的红军战士们,但战士们好像忘记了寒冷和疲劳,他们围坐在火堆旁,高声欢唱着,四川民歌,兴国山歌,一支接着一支,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夜深了,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红了夜空,战士们的脸上闪烁着欢乐的光辉,久久不愿去睡。

红一、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师的喜讯,通过电台迅速传到了各自的总部。

会师不久,红二十五师师长韩东山立即向驻懋功的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报告了会师的喜讯,李先念又立即报告了驻在理番的红四方面军总部。此时,驻在茂县的张国焘得到报告后,于当天致电朱德周恩来毛泽东,表示:“数月来我方战略另与西(征)军(指红一方面军,下同——引者注)配合行动,今日会合士气大为振奋,西征军艰苦卓绝之奋斗,极为此间指战员所欣服。”(3)同时,张国焘还打电话给在理番的徐向前,要他代表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写一份报告,火速派人去懋功,转送中央。当晚,徐向前以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的名义起草了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报告,并派人送往懋功,继由红二师的电台转发。这份报告详细介绍了川西北的敌我态势,并向中央建议:“西征军万里长征,屡克名城,迭摧强敌,然长途跋涉,不无疲劳,休息补充亦属必要,最好西征军暂位后方固阵休息补充,把四方面军放在前面消灭敌人,究以先打胡先打刘何者为好,请兄方按各方实况商决示知为盼。”该报告最后表示:“红四方面军及川西北数千万工农群众,正准备十二万分的热忱欢迎我百战百胜的中央西征军。”(4)

同一天,红一方面军第二师师长陈光向红一军团和中革军委报告了先头部队在达维会师以及红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师已于8日占领懋功的消息。接电后,总政治部于6月13日向各军团发布《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加强政治工作的指令》,指出:

我们先头部队已与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取得联络,各军团政治部应即进行:

(一)迅速传布已经与四方面军会合的情报,提高红色战士情绪,鼓动不掉队、不落伍、不怕粮食困难,注意卫生,严整纪律,迅速争取与四方面军的全部会合。

(二)解释两大主力的会合,是为着以更大的战斗胜利消灭敌人,赤化全〔川〕西北以至全四川。克服以为会合后可以放下枪担、安心休息的情绪。

(三)在部队中发动与四方面军联欢与慰问的盛大运动,号召每个战士准备娱乐,准备礼物,去会亲爱的弟兄。二师应即进行与四方面军先头的联欢。(5)

在以后的几天里,中共中央、中央红军的领导人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互相致电,热烈祝贺两军胜利会师。6月15曰,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及红四方面军全体指战员发出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及中央红军全体指战员的贺电,指出:

懋功会合的捷电传来,全军欢跃。你们胜利的转战千余里,横扫西南,为反帝的苏维埃运动与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历尽坚(艰)苦卓绝的长期奋斗,造成了今日主力红军的会合,定下了赤化西北的最有利的基础的条件。我们与你们今后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指挥之下,共同去争取西北革命的胜利,直至苏维埃新中国胜利。(6)

6月16日,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及中央红军全体指战员复电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并转红四方面军全体指战员,指出:

来电欣悉。中国苏维埃运动二大主力的会合,创造中国革命史上的新纪录,展开中国革命新的阶段,使我们的敌人帝国主义国民党惊慌战栗。我们久已耳闻你们的光荣战绩,每次得到你们的捷电,就非常欣喜。此次会合,使我们更加兴奋。今后,我们将与你们手携着手,打大胜仗,消灭蒋介石、刘湘、胡宗南、邓锡侯等军阀,赤化川西北。我们八个月的长途行军,是为苏维埃而奋斗。我们誓与你们一起,为苏维埃奋斗到底。特此电复。(7)

为了庆贺会师,提高红军指战员对会师意义的认识,6月15日,《红星》报发表题为《伟大的会合》的社论,明确指出: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合“是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件,是决定中国苏维埃运动今后发展的事件”(8)。中央红军各部队遵照中央的指示,进行了两军会师意义的教育,从精神上、物质上做好了会师的准备。广大红军指战员对即将到来的会师欢欣鼓舞,信心倍增,加紧练唱《红军两大主力会合歌》,准备征服险恶的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6月17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翻过夹金山,来到达维,受到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的热烈欢迎。红二十五师师长韩东山在其鄂豫皖时期的老上级陈赓的介绍下,认识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韩东山带领毛泽东等来到一座喇嘛寺庙。毛泽东顾不上休息,即详细询问了部队的情况,从军队的建制,干部的成分、思想状况,战士们的生活、训练、学习,一直问到师团的历史,党组织的建设,部队的战斗力,军民关系等等。韩东山把所知道的情况一一作了详细汇报。最后他说:“我们部队的指战员都是来自鄂豫皖和四川的贫苦农民,打仗都非常顽强勇敢,一上战场没有一个怕死的,都是拼命地往前冲。”毛泽东听了高兴地说:“是啊!这就是红军的作风!我们从江西出发那天起,飞机在头上飞,敌人在地上追,我们还是闯过来了!”(www.chuimin.cn)

当天晚上,在达维镇喇嘛寺附近的坡地上,举行了两军会师联欢会。会场上搭了一个简易的讲台,四周悬挂着几盏油灯。联欢会由周恩来主持。韩东山代表红四方面军讲了话。接着,毛泽东和朱德先后讲话。据韩东山回忆,毛泽东在讲话中说:

“这次会师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是红军战斗史上的重要一页,是中华苏维埃有足够战胜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完成北上抗日任务的力量表现。我们在中央苏区就知道四方面军的同志在党的领导下,作战英勇,创造了川陕苏区,消灭了很多敌人,各方面都有很大成绩。”

“我们红军是打不垮、拖不烂的队伍,是劳动人民求解放的队伍。我们从离开中央苏区那天起,每天都是同超过我们几倍的敌人作战,但是敌人的围追堵截不仅没能消灭我们,而我们却大量消灭了敌人。战斗中虽然有一些伤亡,但我们却锻炼得更加坚强,扩大了革命影响,沿途撒下了革命种子……”

“今天胜利会师了,我们一、四方面军是一家人,要在党中央领导下为彻底消灭蒋介石反动派,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而共同奋斗!”(9)

朱德在讲话中,谈到了各地红军的历史作用、会师的意义和今后的任务。讲话结束后,由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演出了简朴、生动的文艺节目。

6月18日,中央领导人离开达维向懋功进发,当天到达懋功,受到热烈欢迎。在懋功担负接应任务的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后来回忆说:

六月十八日,我们在懋功迎接了党中央和一方面军。当时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毛主席和中央几位领导同志住在一座法式建筑的天主教堂院内,我们住在小金川河边的新街。当天晚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同志和一方面军的几位领导人,在天主教堂的东厢房里,亲切会见了我。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中央领导同志,心情特别激动,也有一点拘谨。毛泽东同志充分肯定了四方面军的战绩,给四方面军很高评价,并代表党中央和一方面军全体同志,对四方面军全体指战员表示亲切地关怀和慰问。毛主席说,过去两支红军独立作战,现在会合了。这样,我们的力量更大了。他打开地图,边看边问,岷(江)嘉(陵江)地区的气候怎样?地形怎样?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怎样?还能不能再打回去?我说,岷、嘉两江之间地区,大平坝子很多,物产丰富,人烟稠密,是汉族居住地区,部队的给养和兵源都不成问题。从战略地位看,东连川陕老根据地,北靠陕甘,南接成都平原,可攻可守,可进可退,回旋余地大。如红军进入这一地区,有了立足之地,可以很快休整补充,恢复体力,再图发展。而且这时茂县、北川还在我军控制之下,可以打回去,否则再打过岷江就难了。我还说,来懋功的一路上,只看到很少的藏族牧民,筹粮很难,大部队久住无法解决供给。大小金川和邛崃山脉一带高山连绵,谷深流急,大部队很难运动,不容易在这里站住脚,向西和向北条件更差。总的思想是说明无论从地理条件、群众基础,还是从红军急需休整补充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前途看,会师后向东北方向,首先是向岷嘉地区发展比较有利。早在川陕反六路围攻胜利后,向前同志同我们就议论过沿嘉陵江两岸作战和向甘南发展的问题。所以,当时心里是真想打回去。广大指战员也是这种心情。毛主席听我汇报情况时连连点头。这个时候,毛主席正在考虑全局的大问题。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准备制定会合后的战略方针。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大家兴致勃勃,一直谈到深夜。在懋功和中央领导同志的会见,使我终生不忘。(10)

懋功会师,使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指战员备受鼓舞。两支兄弟部队开展了互相慰劳的活动。会师后,当李先念得知聂荣臻骑的骡子在宝兴过铁索桥时损失了,就热情地送给聂荣臻一匹骡子,后来,聂荣臻就是靠了这匹骡子的帮助,长征到达陕北。红九军司令部把十万分之一的四川地图送给中央红军红九军团司令部。红四方面军的部队还进行了慰劳中央红军的捐赠活动,从北川、茂县、理番至懋功的沿途,络绎不绝的马队、牦牛队把一批批慰劳品送到中央红军驻地。据统计,红三十一军捐赠衣服495套零19件,草鞋1386双,手巾152条,毛袜419双,毛毯100条,鞋子169双,袜底191双;红九军捐赠单衣11件,皮衣47件,袜子357双,袜底37双,鞋20双,草鞋293双,毯子四条,汗巾203条;红四军捐赠单衣191套,棉大衣179件,袜子690双,袜底38双,鞋135双,草鞋120余双,汗巾171条。(11)中央红军也开展了对红四方面军的捐赠活动。“坦克”部队一次就募捐了790余元。“太阳”纵队一次募捐700多元,其中“三科和野战医院为最多,刘光甫同志一个人捐了20元”。(12)

会师后,两支兄弟部队还广泛开展了互访、互学活动。朱德总司令亲自到红四方面军部队驻地,询问红四方面军部队休整的情况,介绍中央红军长征的经历,表达了对红四方面军的关怀。各部队还举行体育比赛,编排节目,教唱歌曲,进行联欢。红四方面军的战士会唱的歌较少,李伯钊就到红三十军的部队教唱,使他们学会了不少新歌。

在懋功会师的日子里,各部队驻地处处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动人场面,到处荡漾着《红军两大主力会合歌》的歌声:

两大主力军邛崃山脉胜利会合了,
欢迎四方面军百战百胜英勇兄弟!
团结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力量,唉!
团结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力量,
坚持赤化全四川!

万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与山河,
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得伟大的会合!
为着奠定赤化全国巩固的基础,唉!
为着奠定赤化全国巩固的基础,
高举红旗往前进!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和中央红军领导人来到懋功后,为庆祝两大主力红军会师,总政治部召开了一次联欢庆祝大会。在会上,红八十八师政委郑维山代表红四方面军致欢迎词,表示坚决听从党中央的指挥,一定虚心向中央红军学习,团结奋斗,并肩前进,争取新的胜利。中央红军的代表在讲话中说,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开创了中国革命史上的新纪录,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重大打击。过去就耳闻过红四方面军的光荣战绩,相信两军会合后,一定会打更多的胜仗,消灭刘湘、胡宗南、邓锡侯等军阀更多的部队,创造新的根据地。他们的讲话博得了热烈的掌声。“庆祝胜利翻越夹金山!”“庆祝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口号声此起彼伏,气氛非常热烈,充满战友深情。

6月21日,庆祝会师的活动达到了高潮。这一天,在懋功的天主教堂里,召开了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干部同乐联欢会。《红星》报报道了这次大会的盛况

“太阳”纵队二十一日在懋功开了一次干部同乐会,四方面军驻懋功的干部亦全部参加。在未开会之先,唱歌呀,谈话呀,两方面军的干部互相谈说过去的战迹〔绩〕呀,整个的会场,充满着娱〔愉〕快的表情。

同乐大会正式开幕了,首先是党中央和总政治部的代表——博古同志与朱总司令的演说,告诉了全体干部的目前的有利的环境,两大主力会合的意义,与我们的战斗任务。接着,便是五大碗的会餐。这时有同志起来报告“猛进”剧社到了,掌声大起,表示了欢(迎)他们的热意。会餐以后,晚会开始,首先有“火线”剧社的小同志的唱歌和跳舞,接着有“火线”剧社与“太阳”纵队的一些名角表演“十七个”的名剧。最后,“猛进”剧社表演“破草鞋”。这两剧戏无论在剧(情)上或者在艺术上都是成功的。边章武同志的京调,李伯钊同志的跳舞,都博得了大家的各处的掌声。会场空气盛极一时,为反攻以来第一次!(13)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懋功休整了三天以后,又沿抚边河北上,向两河口进发了。李先念率红四方面军的部分部队继续留在懋功和达维,负责后卫和东面防御,并派出一部分部队沿小金川河西进,再沿大金川河北进,以保障党中央北上的左翼安全。

懋功会师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正在理番。会师的喜讯,同样使他心中充满着欢乐。他不断发出指令,要求前线部队坚守阵地,以杀敌立功的实际行动欢迎中央红军。他热切地祈盼着早一天与中央红军会面。在维古河畔,他与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的会见,成为两军会师中的一段佳话。

那是在懋功会师20多天后,徐向前接到彭德怀发来的一份电报,说红三军团已进抵黑水,为迎接红四方面军,他已带部队上来。徐向前接电后非常高兴,立即发报表示热烈欢迎,并约请彭德怀到维古河的渡口会面。翌日清晨,徐向前和通讯排骑马向维古河畔飞驰而去。

维古河是岷江的支流之一,宽二三十米,水深流急,难以徒涉。平时人来人往,仅靠铁索桥。徐向前来到桥头一看,桥索已被破坏,难以渡河。正在这时,河对岸走来一支队伍。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人身材粗壮,头戴斗笠,到岸边后不停地挥手呼喊,徐向前也挥动帽子答话,但因流水声太大,谁也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对岸的人扔过来一块小石头,徐向前捡起来一看,石头上用小绳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带三军团之一部,在此迎接你们!——彭德怀。”徐向前一看十分高兴,马上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写上:“我是徐向前,感谢你们前来迎接!”写完,也拴在石头上扔过河去。彭德怀得知是徐向前在对岸,高兴地挥动斗笠,亲切致意。

当天,通讯部队在河面上拉起了一条电话线,徐向前和彭德怀在电话中互致问候,并约定次日在维古河上游一个叫亦念的地点相见。第二天,徐向前和彭德怀几乎同时到达亦念。不料,此处的铁索桥也遭破坏。正在焦急时,徐向前的随行人员找到了另一种渡河工具——溜索。徐向前坐在竹筐里,滑向对岸。到达对岸后,彭德怀快步迎上,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彭德怀风趣地说:“徐总指挥,还不知道你有这种本事。”徐向前说:“我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呀!”随后,他们谈了些敌情和沿途见闻,还商谈了部队架桥事宜。这两位威震敌胆的红军高级将领传奇式的会见,成为两军会师中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的一段生动插曲。

懋功会师,使两支红军主力走到了一起。两个方面军的指战员,来自山南海北,四面八方,操着不同的乡音。他们素昧平生,萍水相逢,各自的经历不同。但是,战友的情意,共同的理想,使他们一见如故,胜似亲人。这充分表达了两支兄弟部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体现了革命军队之间的良好关系。红军指战员以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团结互助、胜利会师的凯歌。正如懋功会师的见证人李先念所说:“懋功会师,标志着我们党和我们军队团结胜利的一个新开端,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4)

懋功会师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粉碎了蒋介石妄图阻止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各个消灭红军的计划。对于这一点,就连国民党的一位高级将领也意识到了,不得不哀叹:“国军防止朱毛西窜之声,早已传之数年,今朱毛毕竟西窜,而达其预定之目的矣,在朱毛西窜当中,行营三令五申严防朱毛与徐匪向前会合,声犹在耳,墨尚未干,而朱毛毕竟与徐匪向前张匪国焘会合矣。然而全川之六路大军,不能拒堵徐匪之南窜,中央与各省数十万劲旅,不能截拒朱毛之西奔,中间虽有河山之险隔,给养之困难,病疫之交侵,霜雪之严冷,均不足以慑匪胆,而刺激其改变初衷,两大洪流,竟于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六月十有六日(应为六月十二日——引者注),在懋功之达维合拢,查国军电令,一再言曰,须收聚歼之效,今使之聚矣,何以不歼,然在分窜之中,各个尚不能击破,今即会合,则已蔓不可图,尚可聚歼大言不惭哉。”(15)

懋功会师的重大意义还远不止于此。两大红军主力会师,壮大了红军的力量,为日后统一在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创新的局面,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