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书家与笔工的关系有何矛盾与统一?

书家与笔工的关系有何矛盾与统一?

【摘要】:(十)书家与笔工书家与笔工有“矛盾”,也有“统一”。所以《秋涧集》的作者王恽有诗云:书艺与笔工,两者趣各异:工多不解书,书不究笔制。他首次指出,做笔的与用笔的互不知解,是一大弊。这首诗正是题赠张进中的。他据自己的经历而叙咏张进中的技艺,十分有趣:我藏一巨弗,用久等篲敝;授之使改作;切属锋健锐。“锋健锐”三字,遂点出一篇之眼目!)诗引张进中的话接云:朅来欲见投,入手知利器。

(十)书家与笔工

书家与笔工有“矛盾”,也有“统一”。所谓“矛盾”,就是互不相通,互不相知,漠不关心——那边是个每日“机械”劳作的技工,这边是个出大名的书苑“权威”(一落笔价辄上万元),不屑谈“琐事”。所以《秋涧集》的作者王恽有诗云:

书艺与笔工,两者趣各异:

工多不解书,书不究笔制。

二事互相能,藻颖率如志。

这几句说得好极了。

他首次指出,做笔的与用笔的互不知解,是一大弊。倘若双方各尽其“能事”而相依相辅,那就会“相得益彰”——于是“藻”(今之所谓“书法作品”)与“颖”(毫锋,即笔之要害与代词,古有《毛颖传》也)就达到指挥如意、无往不利的境界了。

这首诗正是题赠张进中的。他据自己的经历而叙咏张进中的技艺,十分有趣:

我藏一巨弗,用久等篲敝;

授之使改作;切属锋健锐。

“弗”是笔的代称(后文再及),“属”即叮嘱。“锋健锐”三字,遂点出一篇之眼目!

哪知改作之事十分费手——

疏治近月余,去索称不易!(www.chuimin.cn)

先生莫促迫,致思容仔细。

中书不中书,安用从新繋?

快一个月了,还没做好;去讨问时,他说:您别忙,这事须细心精作。倘若名为“中书君”(笔之别号)而不“中书”(中书,即口语中的“好使”“合用”“顺手如意”的意思),那还繋它干什么?(繋,扎缚,常用为制笔的代词。)

诗引张进中的话接云:

朅来欲见投,入手知利器。

文房三贵人,刮目喜相视。

正缘两资藉,办此挥洒技。

吾锥兀不铦,甘分(fèn)置散地。

名匠良工,又强调的还是“利”与“铦”,正与“切属”的“健锐”相为呼应。可知这是何等之紧要了。(锥,又即笔有戏称“毛锥子”之名目,锥指锋尖,笔之要害命脉在此一“点”。)

健、锐、利、铦,所喻何义?学书者第一要义就是识笔,识笔然后方解“书道”——用笔之道。

然而,软毫论者的看法与此恰恰相反。此事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