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释文序录》载:“郭璞《注》三卷。”晋代郭璞的《尔雅注》是《尔雅》注本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一是陆德明《尔雅音义》以《郭注》为本。二是郭璞以后的《尔雅》注本,基本上没有脱出《郭注》的范围。指出了《尔雅》的功用和意义。《郭注》中引用了大量文献,与《尔雅》原文相互证明,这种注释的方法同《尔雅》的性质与功用是紧密联系的。辗转相训是《尔雅》训诂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郭注》中多有发明。......
2024-01-09
《尔雅》是一部义书,《说文》是一部形书;《尔雅》释词申义有本义,也有引申义,假借义,《说文》析体解字,主在文字的本义;《尔雅》先成,《说文》后出。《说文》引用沿袭《尔雅》的内容并不是个别的例子。用《尔雅》同《说文》互相对照,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效果。
1.明《说文》所本
《说文》撰作之时,“博采通人”,引诸经以相证明,有的注明出处;有的虽不标明,但通过互相对照,也可看出其所本。
《释诂》:“弼,重也。”“弼,辅也。”《说文》卷十二下弜部:“弼,辅也,重也。”
《释诂》:“怙,恃也。”《说文》卷十下心部:“怙,恃也。”
《释训》:“懽懽、愮愮,忧无告也。”《说文》卷十下心部:“懽,喜也。从心雚声。《尔雅》曰‘懽懽、愮愮,忧无告也。’”
《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说文》卷五下门部:“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
2.明《尔雅》释义
阮元《尔雅注疏校勘记序》指出:“《尔雅》经文之字,有不与经典合者,转写多歧之故也。有不与《说文解字》合者,《说文》于形得义,皆本字本义;《尔雅》释经,则假借特多,其用本字本义少也。”【95】我们用《说文》与《尔雅》互相对照,就可以知道《尔雅》是用本义,还是引申义或是假借义。(www.chuimin.cn)
《释诂》:“京,大也。”《释丘》:“绝高为之京。”检《说文》卷五下京部:“京,人所为绝高丘也。”可证《释丘》所言是“京”之本义。李巡注:“丘高大者为京也。”京者,丘之大也,故京引申有大义。可证《释诂》所言是“京”之引申义。
不仅如此,《尔雅》释词,往往几个词甚至几十个词连在一起,用一词加以解释。读者往往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如《释诂》:
弘、廓、宏、溥、介、纯、夏、憮、厖、、嘏、丕、弈、洪、诞、戎、骏、假、京、硕、濯、
、宇、穹、壬、路、淫、甫、景、废、壮、冢、简、箌、昄、晊、将、业、蓆,大也。
这里一连串举了三十九个词,均解释为“大”。但为什么这些词解释为大呢?不得而知。如果将《说文》与之对照,这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试举数例。宏,《说文》卷七下宀部:“屋深响也。”屋深,指房屋建筑内部深广,故发出的声音大而宏亮,故宏有大义。厖,《说文》卷九下厂部:“石大也。”引申为凡大之称。洪,《说文》卷十一上水部:“洚水也。”“洚,水不遵道。”洪水泛滥,水大为洪,故洪有大义。硕,《说文》卷九上页部:“头大也。”
3.《尔雅》、《说文》互校错讹
《释诂》:“愉,劳也。”郭注:“劳苦者多惰愉,或作寙同。”这里的愉是瘉字的假借。《释诂》:“瘉,病也。”病、劳意义相涉互通,故瘉训病又训劳。愉又通借作寙。用《说文》与《尔雅》相对照,我们可以知道寙字当作。《说文》卷七下瓜部:“
,本不胜末,微弱也。”《段注》:“本者,蔓也;末者,瓜也。蔓一而瓜多,则本微弱矣。”《玉篇》:“
,劳病也。”可以证明劳苦的训释来源于微弱。郭璞以“劳苦者多惰愉”,解释“愉,劳也”句,显然是错误的。
《释言》:“葵,揆也。揆,度也。”揆,《说文》卷十二上手部:“葵也。”可见《说文》本源于《尔雅》。但《尔雅》此字的释义却是解释《诗经》的。《诗·小雅·采菽》:“天子葵之”,此葵字为揆之假借,《尔雅》“葵,揆也”用的是假借义,而《说文》主于训释文字的本义而不是假借义。揆字本义应解释为“度”。据《尔雅》可以校正《说文》的失误。
清代雅学研究者,如邵晋涵、郝懿行、王念孙、严元照、俞樾等等,都采用了《尔雅》、《说文》对照法。清代雅学独隆于前古,与这种方法的普遍使用不无关系。
有关国学经典导读·尔雅的文章
《经典释文序录》载:“郭璞《注》三卷。”晋代郭璞的《尔雅注》是《尔雅》注本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一是陆德明《尔雅音义》以《郭注》为本。二是郭璞以后的《尔雅》注本,基本上没有脱出《郭注》的范围。指出了《尔雅》的功用和意义。《郭注》中引用了大量文献,与《尔雅》原文相互证明,这种注释的方法同《尔雅》的性质与功用是紧密联系的。辗转相训是《尔雅》训诂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郭注》中多有发明。......
2024-01-09
目录为治学的第一要事,也是治学门径。1.清谢启昆《小学考》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有《经义考》一书,是一部研究经学的书目,但其中形声训诂方面的书籍都没有著录。其中训诂八卷均为雅学书目,其中《尔雅》书目计四十八种。此书后附有《重印雅学考跋》和《续雅学考拟目》,均为今人周祖谟所作。除前四论及末论外,其余七论可以看作是雅学提要目录。其中收录了自汉代以来研究《尔雅》的主要书目,一一考证原委,评论得失。......
2024-01-09
在所有的《尔雅》注本中,收采最为宏富,注释最为详尽的要算《郝疏》了。1.形《尔雅》虽为义书,但义由形生。《郝疏》还善于分析文字的偏旁。2.音清儒多用“以声求义”的方法,《尔雅义疏》亦属此列。一在推本字,兼明通假,此郝君之为也;一在搜求旧训以证《广雅》,此王君之为也。如《尔雅》释词与被释词中有许多假音假借的例子。......
2024-01-09
《尔雅》尽管非出一人一时之作,但它的析卷分篇和序次排列却包含了作者的一些主观意图,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其次,我们来看篇章的序次。可见《释宫》、《释器》序次亦有所据。又,《释天》依类分为十二部分,序次为四时、祥、灾、岁阳、岁阴、月阳、月名、风雨、星名、祭名、讲武、旌旗。......
2024-01-09
《释诂》、《释言》、《释训》是《尔雅》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三篇。《释亲》为解释亲属的名称。女方称男方的父亲为舅,母亲为姑。由于此篇内容涉及到物理和化学,所以1914年8月衡南学社出版的《尔雅义证》一书,将《释器》列为“理化之部”。......
2024-01-09
注、音义本是指《尔雅》经文同郭璞注、陆德明音义合刻的本子。1.清湖南书局刊《尔雅》三卷晋郭璞注,唐陆德明音义。此版校勘以彭元瑞《石经考文提要》为本,兼采《邵疏》及阮元《尔雅注疏校勘记》、《郝疏》、卢文弨《尔雅音义考证》及钱大昕、段玉裁诸家之说,并用众版相与参校,钩稽考核,务求其是,对明代监本、毛本之舛误,一并校勘是正。对于陆德明的《尔雅音义》,自注疏本附入音义,往往窜乱删易,以便俗学。......
2024-0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