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索戏为云南傩戏的特色剧种之一。演唱关索戏只在每年春节期间,一般大年初一在本村祭典活动,正月初二开始到阳宗坝子巡回演出,至正月初五,最长演到元宵节。关索戏没有专门的戏班子,只是农民业余演出。关索戏中二十个角色中有两位女性,即鲍三娘和百花公主,均由男性装扮。关索戏只在白天演出,夜晚不演,而且要每天太阳落山前全部演完并且把面具送回寺里神坛上。关索戏多为武戏,无专业班社,艺人父子相传,一成不变。......
2023-08-11
第一节 《天仙配》
一、《天仙配》故事的流传
《天仙配》这个故事经过了长期的流传与演变。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庸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讲的是董永家贫纯孝,感动天神,神女下凡为他织布。
晋代干宝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有《董永》一篇,说董永“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同时,写织女十日织绢百匹,替董永偿还债务。这就比《灵芝篇》丰富了不少。唐代变文中也有这一故事。现存的敦煌变文中即有《董永变文》一篇,从董永卖身葬父说起,又增加了仙女生子名董仲舒及仲舒长大寻找母亲的情节,全篇多由董永与仙女的对话组成。
董永之怨
董永之怨
董永遇仙传
到了宋代,董永遇仙的故事有了较大的丰富。话本《董永遇仙传》增添了更多的情节,比如,董永为了葬父所卖身的人家是傅长者家,并言明卖身三年;织女下凡与董永相遇的地点是槐荫树下,分别的地点也在这里;织女与董永相见时隐藏了身份,董永再三推辞才应允娶她为妻;织女每天能织绢十匹,一个月织成三百匹,于是三年的长工缩短为一个月;傅长者分别认董永和织女为义子和义女;分别时织女已经怀孕一个月,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仲舒,送还董永。仲舒长大后在太白山寻得母亲,自己也成鹤神;汉天子得知董永大孝,封为兵部尚书,董永又娶傅长者之女傅赛金为妻等等。
二、黄梅戏《天仙配》
黄梅戏《天仙配》的故事是这样的: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的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在槐树下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刚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有同名电影和电视剧。又名《七仙女下凡》,由剧作家陆洪非根据老艺人胡玉庭之口述改编而成。
1955年底,由桑弧执笔改编剧本,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仙配》摄制完成,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
安庆黄梅戏《天仙配》的巨大成功,引发了香港数十年黄梅戏电影的经久不衰!《天仙配》是黄梅戏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影响遍及海内外。它为人们留下的众多精彩唱段至今还为人们所深爱。
影片于1957年获文化部优秀舞台艺术片二等奖。
《天仙配》
《天仙配》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影片系根据同名黄梅戏改编,剧本改编桑弧,主演是在戏曲界享有盛名的黄梅戏演员严风英、王少舫。严凤英创造的七仙女形象,既是天上神仙,又是人间村姑,既热情大胆,又勤劳、智慧;严凤英尤其是把七仙女对董永诚挚的爱情,表现得十分深沉动人。王少舫塑造的董永形象,朴实、敦厚、可亲。这两个形象,富有浓郁的人情味与强烈的真实感,虽系神话,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美好人物精神的折射,是劳动人民审美理想的体现。影片上映后,同样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据1958年底统计,仅祖国大陆的观众就多达一亿四千万人次之多,创造了当时票房的最高纪录。《天仙配》在香港、南洋一带上映时,同样盛况空前。
剧情介绍:
人间:董永家贫,父亡,卖身为奴,得资葬父。
天上:玉帝七个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
七女厌恶天宫岁月之凄清,对董永由同情而至钟情,乃不顾森严天规,只身奔向人间。槐荫树下路遇董永,倾诉衷曲,二人遂结伉俪。
雇主傅员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约为由,要挟七女须于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成则工期缩短,不成则加倍。七女邀众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便改百日。
工满,归程中,夫妻正向往未来,憧憬幸福,忽闻玉帝旨意,令七女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七女无奈,忍痛泣别,别时誓言:“不怕你天规重重活拆散,我与你天上人间心一条。”
这部剧荣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优秀演出奖、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奖;据此剧拍摄之影片获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
天仙配歌曲(www.chuimin.cn)
歌词: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剧本剔除董永与七仙女的离合系由天定的宿命论思想,加强了这部神话剧反封建的现实意义。改编本又删去傅员外认董永为义子、董永与傅家小姐成婚的情节,突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反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剧本的“路遇”、“分别”两场戏,对七仙女的大胆、直率,董永的忠厚、纯朴,都有动人的刻画。
夫妻恩爱苦也甜
夫妻难割舍
夫妻双双把家还
槐荫会、槐荫别以及人民日常生活习俗的一些穿插,富有朴素的民间色彩。1954年,黄梅戏《天仙配》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一等奖,饰演七仙女和董永的严凤英、王少舫获演员一等奖。1955年,《天仙配》摄制成戏曲艺术片;1963年再一次搬上银幕,易名《槐荫记》。
《天仙配》
三、《天仙配》中的人物形象
《天仙配》主要塑造了七仙女、董永两个重要的人物形象。
七仙女是一个具有多重亮色性格的女性形象。下凡之前,她终日禁锢于天宫,心中烦闷,于是邀请众姐妹一起到天河去游玩一番,这时,她的性格活泼直率,还带有几分娇痴,同时初步显示出不愿受到羁绊、敢犯律条的反抗性。来到天河,看到人间迎亲嫁娶的热闹景象,她的心中滋生了羡慕之情。正因为有这种羡慕之情,她在看到淳朴忠厚的董永后,既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又对他产生了爱情,活泼直率的性格转化为对爱情的渴望和坚定的追求。路遇董永以后,在赢得爱情的过程中,她既有着少女的娇羞,又有着村姑的泼辣,还表现出为得到爱情的机智。在傅员外家,她的泼辣和机智在与傅员外父子的斗争中一再显现,并使她赢得了胜利。而当众姐妹下凡帮她织绢时,她的活泼与娇痴的性格又再次展露出来。在这一阶段,她的性格更多地表现为作为妻子对董永的温柔体贴和勤劳的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美好风范。“槐荫别”一场戏则集中表现她为了追求幸福与天廷的斗争,突出了她的反抗性格。七仙女的性格以追求自由爱情、反抗封建势力为基调,在不同的情景下又有着多种侧面的凸显,如善良活泼、泼辣机智、温柔勤劳,十分丰满,给人以美的享受。
《槐荫别》
董永的性格则主要是善良和憨厚。黄梅戏中的董永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非常孝顺,为了安葬父亲而卖身为奴。“路遇”一场更充分地展现出他善良与憨厚的性格。七仙女拦住他的去路,反而责怪于他,他还觉得“这位大姐,倒也说得有理”,并请求她“行个方便”,让自己过去。七仙女故意撞了她一膀子,又“责怪”他撞了自己。他又自语“是呀,我心中有事,慌里慌张,撞了她一膀子也未可知”。七仙女要他赔礼,他就乖乖地赔礼。真是忠厚到了憨的境地。而他的善良也通过是否娶七仙女为妻的矛盾心情表现出来,“我看这位大姐容貌端正,心直口快,与她配为夫妻,岂不是好……哎,可惜我一来父母亡故,家道贫寒,二来卖身为奴,身不由己。”尽管他对七仙女动了心,但怕连累她受苦,还是一再想办法拒绝,即使在槐荫树开口讲话的“奇迹”出现,他应允了亲事后,他还是惴惴不安:“我上无片瓦遮身体,下无寸土立脚基,寒窑无有半升米,卖身为奴受人欺。娘子与我成婚配,只怕后来挨冻受饥。”于质朴坦诚的语言中,蕴藏着董永善良纯洁的心地。
作品中的其他人物虽然比不上七仙女和董永形象那样丰满,却也各具特征:土地公公的风趣和善解人意;傅员外父子的刻毒与刁滑都鲜活生动。改编者还充分地注意到了同类人物性格的细微差别,比如七个仙女中,大姐沉着老练,对最小的七妹更加关心,二姐则显得胆小怕事,三姐嘴巴尖刻,常常讽刺二姐。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仙配》是黄梅戏里经久不衰的保留剧目,代表了黄梅戏的最高艺术成就,随着黄梅戏的发展,《天仙配》的表演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有关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黄梅戏的文章
关索戏为云南傩戏的特色剧种之一。演唱关索戏只在每年春节期间,一般大年初一在本村祭典活动,正月初二开始到阳宗坝子巡回演出,至正月初五,最长演到元宵节。关索戏没有专门的戏班子,只是农民业余演出。关索戏中二十个角色中有两位女性,即鲍三娘和百花公主,均由男性装扮。关索戏只在白天演出,夜晚不演,而且要每天太阳落山前全部演完并且把面具送回寺里神坛上。关索戏多为武戏,无专业班社,艺人父子相传,一成不变。......
2023-08-11
武松使用的这种打法正是戳脚中的招法,叫作“玉环步,鸳鸯脚”。戳脚出现在宋代,盛行于明清。戳脚有文趟子和武趟子两种类型。当年太平军北伐时,在李开芳的部队中有一个精通戳脚的武术家,名叫赵老灿。当这支孤军深入的北伐部队失败后,赵老灿就隐姓埋名在河北一带的民间传授戳脚的拳术,使戳脚在华北地区流传开来。......
2023-10-19
花桥,玲珑精巧。花桥全长126.5米、宽约6米。花桥美,还美在其所占的地势。若没有鲁班神助,花桥别想修建成功。鲁班帮助修桥的故事流传在民间,众口皆碑。传说中的鲁班,为修花桥捐献了数不尽的钱财,并在桥上安放了斩龙剑,使专门破坏修桥的蛟龙望而生畏,从而使桥得以顺利合拢。传说中的鲁班平易近人、幽默诙谐,是劳动人民心目中聪明智慧的能工巧匠形象。也有人说花桥是一条龙,桥东的天柱石是龙头,花桥是龙身。......
2023-11-05
综观2000年至今的数十部中国魔幻电影,改编作品占据了绝大多数,故事的翻拍率和题材的重复度很高。改编纵然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手段,但新世纪中国魔幻电影的改编比例明显高于此前的魔幻电影及同期的其他电影类型,显示了一种保守化的创作倾向。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五花八门的噱头背后,决定电影价值的依然是影片自身的质量,无论是改编还是原创,提升质量才是中国魔幻电影进步的不二法门。......
2023-08-07
第一节忍挺兼顾,领导本色1.帝王之忍雍正七年九月,雍正下令将论述曾静造反的案子的所有文件编在一起,集成《大义觉迷录》一书。雍正将该书颁发到全国各府州县学,让读书士子观览知悉。如此编书发行已是一奇,古来罕见。当时,满朝文武大臣都认为,不仅曾静本人要凌迟处死,而且应诛连全族。雍正的这一判决结果,真让满朝文武为之惊讶。......
2024-09-22
由此推测,有可能年富到泰安、泰山考察时,将36字官箴言带到了泰安州衙;也可能是泰安知州为迎合抚台的执政理念,借机主动索取官箴言。不然的话,官箴碑就不可能在泰安得以率先刻制。年富逝世37年后的明弘治辛酉年, 自称“贞庵主人”的泰安知州顾景祥非常欣赏年富刊行的官箴,遂刻碑立于泰安州署,“亦以自儆”。泰安的官箴碑早已无存,真实记录此碑刻以及流传经过的,是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官箴碑。......
2023-10-23
进行文学改编必然要遵循电影叙事原则。发展部分主要是充分展开故事和人物。结尾部分主要是结束电影,升华主题。相比小说的散文化叙事风格,剧本的语法结构要凝练很多,剧本语言基本要遵循一句话代表一个镜头、一个画面的叙事原则。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把小说中描写的情节大量删减、梳理、提炼后,以主人公“马小军”的幼年时空、少年时空与中年时空的叙事脉络铺开叙述,仅用“第一人称”中年马小军的声音作为旁白补充叙事。......
2023-08-29
可知阳戏属还愿傩戏类型,其中以酉阳阳戏较具代表性。酉阳阳戏流传在四川东南部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等土家族和圭家族苗族自治县及其邻县涪陵、丰都、武隆、忠县、万县、垫江等地。因阳戏表演时艺人戴面具扮饰人物和不停跳打动作,故又称“鬼脸子戏”、“跳戏”。......
2023-0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