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卧操适用于胃下垂、子宫脱垂、肾下垂等疾病患者

卧操适用于胃下垂、子宫脱垂、肾下垂等疾病患者

【摘要】:(三)卧操卧操适于需要采用卧姿进行内运动者,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肾下垂等疾病患者。要尽量转大、转圆圈,可以想象有个车轮子,在腹腔正区内行驶转动。摆前中区 ①以腹肌主导,引导内合在前中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中腹右侧尽头处时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摆间上区 ①膈肌将内合提升,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胸廓和腰椎配合。其动作与坐操中的旋风转腹基本相同。

(三)卧操

卧操适于需要采用卧姿进行内运动者,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肾下垂等疾病患者。也适合于起床前的寻求便意、就寝前保健锻炼,以及年老体弱和卧床患者进行内运动保健。

准备动作:仰卧,两腿自然伸直,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全身放松,缓慢深呼吸10次。吸气时,让空气深入下腹,抵达会阴以下;呼气时,让空气自然缓慢呼出,待呼气将尽时,小腹腹肌轻度收缩,将余气全部挤出,让胃肠有轻度震颤感。

1.摆膝运动

【姿势】 屈膝平卧2姿,两足跟尽量向臀部收拢;双手平放身体两侧,聚内合于右腹。

【操作】 ①由髋关节带动两膝向右侧摆动,右腿要接触(或接近)到床面,上体不动,同时以腹肌主导,引导内合向左下腹(与摆膝相反方向)摆动,使下腹有明显的摩擦感(图2-47)。

②由髋关节带动两膝向左侧摆动,左腿要接触到床面,上体不动同时引导内合向右下腹(与摆膝相反方向)摆动。

图2-47 摆膝运动
引导内合向左下腹摆动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内合摆动时要稍有力度,使下腹有明显的摩擦和甩动感。连续做8个八拍。

【作用】 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2.轮绕正区

轮绕正区是在正区引导内合纵向绕转,如同绕动车轮。

【姿势】 屈膝平卧2姿,双手平伸撑在身体两侧,腰部轻微上提;也可采用侧卧2姿,聚内合于腰骶部。

【操作】 ①由腹肌与膈肌主导、腰椎和胸肌协助引导内合,由后腰骶部向后,贴近腰椎向上,沿膈肌转向胸口;同时提胸,使内合以中力度、中速在正区绕转半圈。

②由膈肌与胸肌、腹肌和腰椎协助引导内合,从剑突下经脐向下、再经小腹绕盆底向后回到腰骶,两拍转一圈。要尽量转大、转圆圈,可以想象有个车轮子,在腹腔正区内行驶转动(图2-48)。

图2-48 轮绕正区
就像有只车轮在正区向前绕动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这是一个以腹肌为动力,带动胃肠旋转的动作。动作要连贯圆滑,要有力度。连续做8个八拍。

【作用】 预防和辅助治疗腹腔内各种疾病。

3.巡腹八摆

巡腹八摆是沿八个横向条区巡回直线往返摆动一周的腹内运动保健方法。

【姿势】 屈膝平卧2姿,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全身放松,用口呼吸,聚内合于下腹。

(1)摆前下区

【操作】 ①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在前下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小腹右侧尽头处时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②同上方法,引导内合在前下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尽头时也要稍作停顿(图2-49)。

图2-49 摆前下区
引导内合在前下区左、右直线摆动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

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前下区为膀胱区,可预防与辅助治疗膀胱、下尿路、小肠疾病。

(2)摆前中区

【操作】 ①以腹肌主导,引导内合在前中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中腹右侧尽头处时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②同上方法,引导内合在前中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尽头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可预防和辅助治疗肠道疾病、腹痛、腹胀便秘等,也可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3)摆前上区

【操作】 ①引导内合在前上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上腹右侧尽头处时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②引导内合在前上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尽头处时也要稍作停顿。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可预防和辅助治疗胃肠道疾病;还可用于寻求便意、催便。

提示:如果将以上三个动作组合在一起,就是常用的“摆前三区”,可用于胃肠保健、寻求便意和催便。

(4)摆间上区

【操作】 ①膈肌将内合提升,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胸廓和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间上区(膈肌下)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上腹右侧尽头处时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②同上方法,引导内合在间上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尽头处时也要稍作停顿。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用于脏器保健。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肝胆疾病,胰腺疾病,胃病等。

(5)摆后上区

【操作】 ①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在后上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后上腹右侧尽头处时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②同上方法,引导内合在后上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尽头处时也要稍作停顿。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主要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肾病和长期用药者的肾脏保健。

(6)摆后中区

【操作】 ①以腹肌主导,引导内合在后中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后中腹右侧尽头处时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②同上方法,引导内合在后中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尽头处时也要稍作停顿。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主要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肠道疾病、腹胀,寻求便意和催便等。

(7)摆后下区

【操作】 ①膈肌下压,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在后下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小腹右侧尽头处时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②同上方法,引导内合在后下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尽头处时也要稍作停顿。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可促进女性激素的分泌,调节月经周期,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各种卵巢和输卵管疾病,还可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8)摆间下区

【操作】 ①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在间下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右侧尽头处时稍作停顿。

②同上方法,引导内合在间下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尽头处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男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也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注意:摆腹不要用蛮力,力度要适中,动作要轻松自如。

4.呼啦旋转

呼啦旋转如同在转呼啦圈一样,引导内合在中区、上区、中区、下区循环旋转。其动作与坐操中的旋风转腹基本相同。

【姿势】 屈膝平卧3姿,足趾分开;双手平伸,掌心向下放在身体两侧;或者侧卧2姿;全身放松,用口呼吸,聚内合于脐下。

【操作】 ①以双脚、两肘和两肩支撑身体,由腹肌、腰椎和髋关节协助引导内合,从脐部转向右肋下,再经后肋到后腰,以中等力度、中速,引导内合在中区旋转半圈。

②同上方法,引导内合从后腰向左,经左肋向前向右,绕回脐部;如此两拍,引导内合在中区顺时针转一圈。将内合移至剑突下,准备下一拍(图2-50)。

图2-50 呼啦旋转
引导内合在中区、上区、中区、下区交替旋转

③膈肌将内合提升,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胸肌和腰椎配合。以同样的力度、速度和方向,引导内合在上区,从剑突下向右,经右肋向后,绕到后背为半圈。

④同上方法,以同样的力度、速度和方向,引导内合从后背向左,沿左肋向前向右绕回剑突下。如此两拍,引导内合在上区顺时针旋转一周。将内合移至脐下,准备下一拍。

⑤重复①的动作。

⑥重复②的动作。结束之后将内合移至下腹,准备下一拍。

⑦膈肌下压,以腹肌与膈肌主导,以同样的力度、速度和方向,引导内合从下区向右,经右髋部向后,绕到后骶部转半圈。

⑧同上方法,以同样的力度、速度和方向,引导内合从后骶部向左,经左髋部向前、向右,绕回下腹部;如此两拍,引导内合在下区顺时针旋转一圈。以上八拍,在中区、上区、中区、下区各转一圈;此为第一个八拍。可连续做8个八拍(也可从第5个八拍改为逆时针旋转,将转绕方向全部反过来)。动作要连贯圆滑,胃肠要有明显的摩擦感。

【作用】 可预防和辅助治疗肝、肾、胰、胆的各种疾病;胃肠和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疾病。是卧床患者健身的必选项目之一。

5.拔坠运动

【姿势】 仰卧,两腿并拢伸直;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掌心向下;或者侧卧2姿。这是一项比较费力的运动,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血液病、肿瘤等患者以及妊娠、经期妇女,必须慎重或避免。

作操时呼吸要自然,要用口呼吸,可先吸一口气将膈肌提升,将内合聚于下腹。

【操作】 ①收腹扩胸,腹肌、胸肌、腰肌、双肩及肘同时协助引导,将内合提向胸腔内;让胃肠有最大限度的上提感。同时呼气,然后稍微停顿片刻。

②胸腹一同放松,将内合推回丹田;同时吸气,然后稍微停顿休息片刻再进行下一次(图2-51)。

图2-51 拔坠运动
使胃肠有明显的上下抻动感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

动作要柔缓自然,不要突然用力,也不要有节奏感,以免膈肌有不舒服感。连续做2个八拍即可。

【作用】 预防和辅助治疗胃肠疾病、肝胆和膀胱疾病。

6.仰卧平转

仰卧平转是引导内合在间区顺时针与地面呈水平旋转的方法。

【姿势】 屈膝平卧2姿,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聚内合于下腹。

【操作】 ①由腹肌和膈肌主导,胸肌与腰椎协助引导内合,从下腹部向右转到右髋,再沿右髋向上,经膈下向左,转到剑突下,中等力度、中速,使内合在间区顺时针转半圈。

②同上方法,以同样的力度、速度和方向,引导内合从剑突下向左,再经左肋向下转回下腹部。这样,①~②两拍正好在间区顺时针转一圈(图2-52)。

图2-52 仰卧平转
引导内合两拍在间区顺时针转一圈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

动作要顺畅圆滑,转动要均匀,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肝、胆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也常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www.chuimin.cn)

7.抻肩扩肋

【姿势】 平卧3姿(或半卧位),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聚内合于下腹。

【操作】 ①左髋向下伸;头向右偏,以颈部为轴,右肩向下压,左肩向上举,胸廓尽量向左侧扩展,与此同时,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胸肌与左肩配合,引导内合从下腹经左肋向上直顶在左腋下,并向左肋扩展一下,让全腹有明显向上向左的抻牵感。

此抻肩扩肋动作,常用于排秘、排便;动作要准确有力,要产生已将肠管被拉动的感觉,能让粪块顺畅排出(图2-53)。

图2-53 抻肩扩肋
引导内合上顶右腋,并向右肋扩展一下

②还原。

③右髋向下伸;头向左偏,以颈部为轴,左肩向下压,右肩向上举,胸廓尽量向右侧扩展,同时以腹肌与膈肌主导,胸肌与右肩配合,引导内合从下腹经右肋向上直顶在右腋下,并向右肋扩展一下,让全腹有明显向上向右的抻牵感。

④还原。

⑤~⑧重复①~④的动作。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可预防和辅助治疗消化道疾病,也常用于寻求便意、排便等。

8.卧姿振腹

卧姿振腹是引导内合在中腹部,分别向左右冲振。与“坐姿振腹”方法相似。前4拍为右腹三振,后4拍为左腹三振。

【姿势】 屈膝平卧2姿,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全身放松,聚内合于脐部。

【操作】 以腹肌为主导,膈肌与腰椎配合。

①引导内合从脐部向右肋下横向水平冲击式顶振一下,然后迅速还原。

②~③重复①的动作。④还原。

⑤引导内合从脐部向左肋下横向水平冲击式顶振一下,然后迅速还原。

⑥~⑦重复⑤的动作。⑧还原。

每振三下停一拍,连续做4个八拍。动作要连续流畅,腹部可有震颤冲击感。

【作用】 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胃肠道疾病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也常用于寻求便意、催便等。

9.卧姿抻腹

卧姿抻腹是引导内合分别在脐左侧或右侧,实施单方向抻牵腹内器官的运动。与“中腹三抻”方法相似,分向左抻腹与向右抻腹。

【姿势】 屈膝平卧2姿,双手平伸,手心向下,平放身体两侧,聚内合于脐下。

【操作】 ①以腹肌与膈肌为主导,腰椎与肩胛配合,引导内合向右抻(顶到右肋部后,继续以中力向右侧水平方向牵抻),抻牵到极限之后,稍持续一下(1~2秒),然后放松。

②重复①的动作。

③~④并在一起,将抻拉时间延长一倍。

⑤引导内合顶到左肋,并继续以中力向左抻拉左肋;抻拉到极限之后,稍持续一下(1~2秒),然后放松。

⑥重复⑤的动作。

⑦~⑧并在一起,将抻拉时间延长一倍。

动作要连贯,左右交替,前4拍向右抻牵,后4拍向左抻牵;动作要稍缓、到位,而又有持续力,可使肠管舒张,改变肠管的角度和形状,降低阻力,神经传导增强,以提高内运动功效。

【作用】 常用于寻求便意,催便,排解便秘,胃肠保健和肝、肾脏保健。

10.卧摆下区

卧摆下区是指平卧位的姿态下,引导内合在下区进行弧形运动,与坐操中“表摆下区”方法相似。

【姿势】 屈膝平卧2姿,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膈肌下压,聚内合于小腹左侧。

【操作】 ①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从左下腹沿前腹壁向右呈弧形旋摆到右下后髋部,使内合在下区绕前腹部转了弧形半圈;双肩要配合内合转动,中等力度、中速。内合不仅要弧形摆动,还要有几分向盆底下方的渗透力。

②同上方法,引导内合自右向左,沿原路返回。如此右一摆、左一摆,好像钟表摆动。动作要圆滑顺畅、连贯自如。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抚摩膀胱、尿道和生殖器官,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以及结肠、直肠疾病;也用于寻求便意等。

11.卧绕辘轳

【姿势】 屈膝平卧2姿,双手平放身体两侧;膈肌与胸廓向上提;聚内合于下腹部的正下后方区。

【操作】 ①将两肩收拢,协同膈肌、腹肌和腰椎共同主导,引导内合在正区从正下后方区随肩上提、沿腰椎向上,经膈肌向前,到剑突下;以中等力度、中速,在正区绕半圈。

②两肩、膈肌与腹肌腰椎共同协助,引导内合在剑突下以同样的力度和速度,经脐向下腹,再沿盆底向后,回到起点,如同摇辘轳一周(图2-54)。

③将腰椎平移向右方,用与①同样方法引导内合在右区旋转半圈。方法完全相同,只是把正区换成右区。

④与②同样方法,引导内合在右区转回起点。

⑤将腰椎复原,重复①的动作。

⑥重复②的动作。

图2-54 卧绕辘轳
引导内合在正区、右区、正区、左区循环绕转

⑦将腰椎平移向左方,同①的方法,引导内合在左区转半圈。方法完全相同,只是把正区换成左区。

⑧同②的方法,引导内合在左区转回原处。

要由胸腔、腰椎配合腹肌协助引导内合旋转。同时要发挥双肩的配合作用,通过双肩均匀地绕圆圈的配合和控制,可使内合圆滑、均匀地绕圈。动作要协调圆滑,绕大圈,不要过快,每拍用时约1秒钟。连续做8个八拍。

【作用】 是预防保健和健身强体的必选项目之一。可预防并辅助治疗内脏器官的各种疾病。

注意:要用口呼吸,不要憋气。患心、脑疾病者,慎用此法。

12.抹肾运动

抹肾运动是指在后区的左右两侧,引导内合抹抚肾区。抹肾要从下向上抹,前4拍抹左肾(是沿左后条区自下向上抹,到达膈肌之下向前拐),后4拍抹左肾(是沿右后条区自下向上抹,到达膈肌之下向前拐)。与坐操“左右抹肾”方法相似。

【姿势】 右侧屈卧姿,或侧卧2姿,腹部放松,聚内合于左下腹。

【操作】 ①以腹肌、膈肌为主导,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左后条区,以中力、中速,沿后腰向上抹,抹到膈肌时再向前拐一下,同时吸气。

②还原,同时呼气。

③~④重复①~②的动作。

⑤以腹肌、膈肌为主导,腰椎配合,引导内合在右后条区,以中力、中速,沿后腰向上抹,抹到膈肌时,再向前拐一下,同时吸气。

⑥还原,同时呼气。

⑦~⑧重复⑤~⑥的动作,连续做4个八拍。

【作用】 疏通肾脏气血,促进肾脏泌尿功能。用于预防与辅助治疗肾脏疾病。

注意:肾衰竭及腹腔肿瘤患者不宜抹肾。

13.抹脾运动

抹脾运动是沿左肋向上抹,到达脾区(膈肌下方)之后向右拐。与坐操“抹脾脏”方法相似。

【姿势】 卧姿同上,腹部放松,聚内合于肚脐左侧。

【操作】 ①以腹肌、膈肌为主导,腰椎与胸廓配合,引导内合在左间区,以中力、中速,沿左肋向上抹,抹到膈肌时,要有胸廓与左肩向上提抻配合,再向右拐,到剑突处结束;同时吸气。

②还原,将内合重新移至肚脐左侧,准备下次抹脾,同时呼气。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连续做8个八拍。

【作用】 能增强脾脏、胰腺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

14.左右串腹

左右串腹是指引导内合在右后条区与左后条区上下串动。

【姿势】 屈膝平卧2姿,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

【操作】

(1)右串腹:躯体重心向右,腰椎向右平移,右髋下抻,右肩上举,聚内合于右下腹。

①以膈肌与腹肌主导,将内合由右下腹向上引导至右膈上,同时呼气。

②引导内合原路返回右下腹,同时吸气。动作要随呼吸进行,每拍用时2秒钟左右。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连续做4个八拍。之后换成左串腹。

(2)左串腹:动作同上,内合运动方向相反。

呼吸要自然,不可憋气。动作要连贯而有节奏,用力要适度,速度要适中。

【作用】 预防和治疗胃肠疾病;肝、肾疾病;寻求便意与催便。

15.心肺抚摩

心肺抚摩是引导内合在膈肌上面、心肺的下面,小范围水平旋转,对心肺进行轻松自如的旋转抚摩。动作与立操“心肺抚摩”相似,见图2-34。

【姿势】 屈膝平卧2姿,双手平伸,手心向下,平放于身体两侧;膈肌与胸肌向上提;以聚内合于膈上。

【操作】 ①引导内合在膈肌上面、胸腔中心部位,从胸骨柄向右、向后、向左、向前,转一小圈;

②~⑧重复①的动作,要围绕心脏的下半部转小圈,不要转大圈;转动要圆滑而轻松;连续做2个八拍,然后以相反的方向再做2个八拍。

【作用】 可促进冠状动脉循环和肺循环,预防冠心病等心肺及气管疾病。

16.收放内合

收放内合即卧姿收放内合,动作与巡腹八溜相似,位置是巡腹八溜所漏掉的中正条区;相当于从脐水平方向前后溜动。

【姿势】 平卧3姿,双手手心向下,平放于身体两侧;或者侧卧2姿;聚内合于脐部。

【操作】 ①收拢小腹腹肌,膈肌向下沉,将内合尽量向后收拢到骶椎前,同时呼气。

②腆小腹,将内合弹回小腹以外,同时吸气。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要领是:两肋收拢,使膈肌向下压;小腹肌突然放松并向外腆出,将内合原路返回,弹出小腹外,两拍一收一放为一个回合;开始可稍慢,逐步加快;每拍之间要有短暂的停顿,使动作有节奏感;连续做几个回合之后,会感到小腹有酸楚的、微热的感觉。注意要用口呼吸,不可憋气;连续做8个八拍。

【作用】 可预防和辅助治疗肠道疾病,也常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结束时,平卧1姿,两腿自然伸直,全身放松,抻腹收肛2个八拍。同“立操结束动作”一样,收肛的同时引导内合上提,速度不要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