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经络腧穴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

经络腧穴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

【摘要】:这种经络腧穴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便是产生“内病外治”效应的理论基础。

在人类与疾病做斗争的数千年中,中医药学形成了种类繁多、独具疗效的各种治疗方法。从中医传统分类的角度讲,主要分为内治与外治两大类。内治,是指以口服药物为主的防治疾病的方法,药物如汤药、丸剂、散剂、膏药、药膳等;外治,是泛指运用药物、器械、手法等从体表进行治疗的各种方法,如按摩、拔罐、刮痧、针灸、耳压疗法等。

中医外治法的起源,可以上溯至人类的远古时代。在原始的石器时代,古人在向大自然猎取食物果腹充饥的生存竞争中,逐渐学会了用火、打磨石器和采摘识别植物的本领,并且发现用泥土或某些草根树皮敷裹伤口,会使疼痛缓解,创口收敛止血;用烧烤过的石块熨引肢体,可以止痛消肿,消除疲劳;用锐利的砭石切割肌肤,能够排出脓毒,促进创口愈合;佩戴某些芳香性植物或矿石,有辟瘟除邪的作用等。这便是敷贴、火熨、割治、佩药等外治养生法的萌芽。

随着生产工具和医药知识的发展,外治方法和手段逐渐趋向成熟。祖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外治技术有砭石、九针、火爇、导引、按摩、灸、熨、渍、浴、蒸、涂、嚏等,并开创了膏药的先河。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外治手段也越来越多,《伤寒论》创用了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润导、粉身等法;《太平圣惠方》中记载有淋渫、贴熁、膏摩等法;孙思邈《千金要方》所用外治技术,共有27种之多,“变汤药为外治,揭开后人无限法门”。明清时外治技术趋于成熟也趋于泛化,如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所言:“有瘀血者,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补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无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正骨手法与外固定器具是中医外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外治的应用颇为广泛,清代吴师机著《理瀹骈文》,集《内经》至清外治技术之大成,做了一次划时代的总结,对外治方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探讨,初步完善了外治理论,申明了内治外治之义,为外治理论的系统化和完善化做出了贡献。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外治技术这门最古老而独特的学科又增添了新内容,外治技术已由原创的自身领域,迅猛地向当今外科内科妇科、儿科、肿瘤、急症等多学科领域延伸,已由局部体表病变的治疗向全身性疾病的治疗发展;各地外治特色专科、内病外治科等迅猛发展,从治疗到预防,有许多新型保健产品进入平民百姓家。

外治疗法种类繁多,其作用机制也相当复杂。它不仅可通过体表(如皮肤、黏膜)给药途径而产生预期的中药药理治疗效应,而且还能充分利用冷热、机械刺激及光、电磁场等物理效应作用于体表某些特定的部位,以产生预期的治疗功效。其中,有些治疗方法是直接作用或施术于体表的患病部位及病灶,但大多数治疗方法是通过人体的经络腧穴系统而获得内病外治的治疗效应。(www.chuimin.cn)

经络遍布人体表里内外,在生理情况下能够通行气血,沟通、联络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传递各种感应,使机体功能活动保持协调统一。当人体发生疾病时,经络又成为病邪侵入机体和反映疾病信息的途径,表现出气血不和、脏腑阴阳偏盛或偏衰的病理状态。如果采用一定的方法在相关的经络腧穴施以某种药物或物理刺激,激发或增强其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对处于病理状态的脏腑组织器官产生相应的调整作用,使亢奋者因而抑制,衰颓者得以振奋,从而纠正阴阳气血的失调,恢复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这种经络腧穴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便是产生“内病外治”效应的理论基础。由于经络的调控作用广泛参与人体各系统不同层次和水平生理活动的调节,因此各种外治疗法对临床各科诸多疾病可显示出积极的治疗效应也是理所当然的。

中医药经历了几千年实践,显示出其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自然性和低毒性作用的优势,针灸推拿等诊疗技术也正在被全世界所接受。弘扬中医药学不仅是为了发展古代传统医学,更重要的是构架、打造现代中医体系,从而把中医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现今世界确实对中医有了新的认识,中医外治正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无毒、无创伤、无污染、无痛苦地康复,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完善、提高这种独特的医疗体系,使之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医疗体系。

清代吴师机大力推崇外治,曾热情洋溢地指出:“世有博通之医,当于此见其才”,我们绝不可辜负先祖的希冀。展望中医外治技术前景,可谓前程远大,但征途上的崎岖与坎坷要求我们要有充足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方能迎接新世纪赋予我们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