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理气药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又本品行气以助活血而止痛,与芍药或当归、益母草等同用,用于产后瘀滞腹痛。此外,本品尚可用于胃扩张、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下垂病证,可与补气、升阳药同用以增强疗效。......
2024-01-08
清热剂是以寒凉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作用,适用于治疗里热症的方剂,称为清热剂。
根据热邪致病特点,结合妇科发病,清热法在妇科应分为:清热凉血、清热止血、养阴清热、清热祛瘀、清泻心火、清泻肝火、清热利湿等。
1.清经汤
【组成】 牡丹皮、白芍、熟地黄、青蒿、黄柏、茯苓各10g,地骨皮12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凉血。
【主治】 月经先期量多,崩漏。证见血色深红质浓稠,头昏心烦,面红口干,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析】 本方所主之证由于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所致。方用黄柏清热,地骨皮、牡丹皮、青蒿凉血,白芍、熟地黄养阴血,茯苓利水泻热宁心。诸药相合,泻其火而养其阴,收血安经调之效。
【加减】 肝郁化火者加栀子、川楝子、醋柴胡;血量多者加乌梅炭、侧柏叶、白茅根。
2.固经丸
【组成】 黄柏、白芍、黄芩、椿根皮、香附各10g,龟甲2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凉血,养阴固经。
【主治】 经期延长淋漓不断或崩漏下血,症见面红唇干,五心烦热,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析】 本方所主之证乃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日久伤阴所致。邪气实而阴血已亏,故以黄柏、黄芩、椿根皮苦寒清热,白芍、香附养血柔肝缓急,龟甲滋阴潜阳。诸药相合,使邪热退,阴血复,冲任固,自无妄行之虑。
【加减】 可去香附加牡丹皮、玄参、麦冬,则清热凉血之效更著。
3.保阴煎
【组成】 黄芩、黄柏、白芍、山药各10g,生地黄、熟地黄、续断各12g,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凉血。
【主治】 月经过多,胎漏下血,产后恶露不绝。症见血色深红质浓稠,面红口干,尿黄便秘,腰酸困,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析】 本方所主之证乃热扰冲任迫血妄行之出血,妊娠去血过多,胎元失养欲坠者。方中用黄芩、黄柏清热泻火为主药,生地、白芍养血,山药固肾培脾,续断强腰固肾安胎,甘草缓急,调和诸药。共奏清热凉血止血安胎之功。
【加减】 收敛止血加生地榆、乌梅炭、食醋效更佳。
4.清热固经汤
【组成】 黄芩、栀子、藕节、阿胶、棕榈炭各9g,地榆、生地黄、牡蛎各30g,地骨皮、龟甲各15g,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主治】 崩漏下血量多淋漓日久,症见血色深红质浓稠,面赤唇焦,口干喜饮,头昏头痛,烦躁不寐,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析】 本方所主之证由于热扰冲任,迫血妄行,伤及阴血所致。方中用黄芩、栀子清热,地榆、藕节、生地黄、地骨皮清热凉血止血,阿胶养血止血,龟甲、牡蛎潜阳固冲止血,棕榈炭收涩止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凉血止血之功。
【加减】 临床应用可加沙参、麦冬、玄参以加强凉血止血之效。
5.导赤散
【组成】 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淡竹叶各6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 心经热盛证。症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冷饮,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症见小溲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方析】 心经有热,治当苦寒清泻。但心为君主之官,藏血而主神,若苦寒太过,则易泻心气,伤心神,耗心血,且本证邪热不甚,正亦不足。故当以甘寒之品,清热养阴利尿,使蕴热从小便而去。方中生地黄入心肾经,甘凉濡润,清热滋阴,清心泻火不伤阴,滋阴壮水以制火,用以为君。木通入心与小肠,味微苦而性寒,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用以为臣。竹叶甘淡,疏散上焦郁热,并能清心泻火,利尿除烦,为佐药之用。竹叶与木通同用,清利小便,导热邪由小便而出;生地黄与木通、竹叶为伍,利水而不伤阴,补阴而不恋邪。甘草用梢者,取其直达茎中而止淋痛,并能调和诸药,且可防木通、生地黄之寒凉伤胃,为方中佐使药。四药合用,清利之中兼以滋补,清利不伤阴,寒凉不伐胃,且药性平和,无苦泻心气,伤心神之弊,共成清热利水养阴之剂。
【加减】 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能,可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清热利水之功;血淋涩痛可酌加墨旱莲、小蓟、白茅根等以清热利尿,凉血止血;小儿鹅口疮,可加地骨皮、青黛、黄柏等。
【应用】 本方为清心利水养阴的常用方剂。临证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证治要点。
【宜忌】 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黄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6.龙胆泻肝汤
【组成】 龙胆草(酒炒)6g,黄芩(炒)9g,栀子(酒炒)9g,泽泻9g,木通6g,当归(酒炒)3g,生地黄(酒炒)6g,柴胡6g,生甘草6g,车前子6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 肝胆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方析】 本证为实火湿热为患,治宜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能上清肝胆实火,下泻肝胆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古人称其为“泻肝之猛将”,为方中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清热燥湿,用以为臣,以加强君药清热除湿之功。湿热下注,故用渗湿泻热之车前子、木通、泽泻,清热利湿,导湿热下行,从水道而去,用以为佐;肝主升主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火邪内郁,肝气本已不舒,再用大剂苦寒降泄之品,恐肝胆之气被抑,故用柴胡疏达肝气,且其性升散,兼可散肝经郁热,增强清上之力,又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肝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肝经实火,易伤阴血,所用诸药又皆苦燥渗利伤阴之品,故用生地黄养阴,当归补血,荣养肝体,使祛邪而不伤正。甘草缓肝之急,和中调药,为佐使药。方中各药相伍,清中有散,泻中有补,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使火降热清而湿消,诸证自愈。全方配伍严谨,诚为泻肝之良方。
【加减】 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以助泄火之力;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黄,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利湿之功;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甚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黄柏以泻火解毒。凡属肝经实火湿热者均有良效。(www.chuimin.cn)
【应用】 临床用于泌尿生殖系炎症、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急性盆腔火、带状疱疹等辨证属肝胆实火或肝经湿热下注者。
龙胆泻肝汤治疗经行头痛:龙胆草、当归、柴胡、生甘草各6g,黄芩、栀子、木通、车前子、生地黄、泽泻各10g。如伴脾胃虚弱,加山药、茯苓;气血亏虚加黄芪、枸杞子;气滞血瘀加红花、香附。每日1剂,水煎服,5日为1个疗程,经前3日开始煎服,连服3个疗程。方中龙胆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当归、生地黄养血柔肝;柴胡调达肝胆气机,引诸药入肝胆;生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综观全方,是泻中有补,利中有滋,以使火降热清,循经所发诸证可相应而愈。本方药物多为苦寒之性,不宜多服、久服,以防损伤脾胃。
【宜忌】 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
7.两地汤
【组成】 生地、玄参各15g,地骨皮、麦冬、白芍、阿胶各12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养阴清热、调经。
【主治】 月经先期,症见经色鲜红量少,潮热颧红,口干欲饮,尿黄便秘,舌红少津,脉细数。
【方析】 本方所主之证皆由于阴虚内热,迫血妄行,冲任不固,或热证出血日久伤阴所致。方中用增液汤滋阴生津清热,白芍、阿胶养血,地骨皮退虚热,共奏养阴清热之功。
【加减】 头昏耳鸣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心烦不寐者加柏子仁、女贞子,墨旱莲。
8.当归六黄汤
【组成】 当归、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熟地黄各6g,黄芪12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主治】 阴虚火旺盗汗。发热盗汗,而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方析】 本方为治阴虚火旺的盗汗而设。因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则心火偏亢,阴虚则火愈量,火旺则阴液不守,蒸越外出,故见以盗汗为主的诸种阴虚火旺表现。治宜滋阴清热,固表止汗。方中当归、生地黄、熟地黄入肝肾而滋阴养血,阴血充则水能制火,为方中君药。盗汗因火旺迫阴,水不济火,故臣以黄连、黄芩、黄柏,三黄以泻火除烦,含苦以坚阴之意;热清则火不内扰,阴坚则汗不外泄,合君药以育阴清热。由于汗出过多,表虚不固,故倍用黄芪以益气实卫固表止汗,又可合当归、熟地黄以益气养血。综观全方,养血育阴与泻火相配,养阴血育阴以治本,育阴泻炎以治标;育阴泻火与益气固表相伍,育阴泻火以治本,益气固表以治标,以使营阴内守,卫外固密。诸药合用,则有滋阴清热,固表止汗之功,于是内热、外汗皆可相应而愈。
【加减】 本方滋阴清热之力较强,且偏于苦燥,若虚而实火较轻者,可去黄连、黄芩,加知母以其泻火而不伤阴。
【应用】 本方主治阴虚火旺之盗汗。以盗汗面赤,心烦溲赤,舌红,脉搏数为证治要点。临床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属阴虚火证。
【宜忌】 本方养阴泻火力颇强,对于阴虚火旺,中气未伤者适用。若脾胃虚弱,纳减便溏者则不宜用。
9.清骨散
【组成】 银柴胡5g,胡黄连、秦艽、鳖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g,甘草2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虚热,退骨蒸。
【主治】 虚劳发热,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形体消瘦,唇红颧赤,困倦盗汗,口渴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方析】 本方证乃肝肾阴亏,虚火内扰所致。阴虚则生内热,或虚火上炎,则潮热骨蒸,唇红颧赤,困倦盗汗,心烦口渴。治宜滋阴清热之法。本方集清虚热退骨蒸之药,佐以滋阴之品,使热去而阴复。方中银柴胡味甘苦微寒,清热凉血,善退虚热而苦燥之性,为君药。知母滋阴泻火而清虚热;胡黄连入血分而清热;地骨皮降肺中伏火,去下焦肝肾虚热,三药共清阴分之虚火,善治有汗骨蒸,以上共为臣药。佐以秦艽,辛散苦泄;青蒿芳香,清虚热而善透伏热;鳖甲咸寒,既滋阴潜阳,又引药入阴分,为治虚热的常用药,同用为佐。少用甘草,调和诸药,并防苦寒药物损伤胃气,为使药。全方汇集清热除蒸之品,有清虚热,退骨蒸之效。方名清骨散,乃原著所谓“专退骨蒸劳热”之意。
【加减】 若血虚者,加当归、白芍、熟地黄以养阴养血;嗽多者,加阿胶、麦冬、五味子以益阴润肺止咳;肺气虚者,加黄芪、太子参以益气补虚。
【应用】 本方为治疗骨蒸劳热的常用方剂。以骨蒸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10.青蒿鳖甲汤
【组成】 青蒿6g,鳖甲15g,生地黄12g,知母6g,牡丹皮9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养阴透热。
【主治】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析】 阴液虽虚,但不能纯用养阴,滋腻太过则恋热留邪;又不得任用苦寒,苦寒化燥更伤阴液。故治宜养阴与透热并进。方中青蒿味苦辛微寒,一方面清退虚热,一方面又“能引骨中之火,行于肌表”(《本草新编》卷3),透邪外达,使阴分之邪透出阳分而解;鳖甲滋阴退热,入络搜邪,清深伏阴分之热邪;二药配伍,鳖甲入阴分而滋阴清热,青蒿出阳分透邪外达,滋阴不恋邪,透热不伤正,邪正兼顾,共为方中君药。生地黄甘凉,滋阴凉血,使火退而阴生,知母滋阴降火,两药共为臣药;牡丹皮味辛性凉,清血分伏火,助青蒿透泄阴分之伏热,用不着为佐药。诸药合用,清、透、滋并进,标本兼顾,有养阴退热之功。
【加减】 若暮热早凉,汗解渴饮者,去生地黄,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止渴;治肺结核,干咳痰少者,加沙参、麦冬、百合、玉竹以养阴清肺;用于小儿夏季热者,酌加白薇、荷梗以解暑退热;虚热较重者,加地骨皮、白薇、胡黄连以退虚热;用于肾盂肾炎及肾结核低热不退者,加白茅根、泽泻。
【应用】 本方主治余热未尽,阴液耗伤之虚热证。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宜忌】 青蒿不耐高温,用沸水泡服,余药煎服。阴虚欲作抽搐者不宜用之。
11.左金丸
【组成】 黄连180g,吴茱萸3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 肝火犯胃证。症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嗳气呕吐,咽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析】 方中重用苦寒之黄连为君,一者清泻肝火,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黄连又可清泻胃火,胃火降则逆气平,标本兼顾,一举两得,故对肝火犯胃之呕吐吞酸尤为适宜。但纯用苦寒又恐郁热难清,故又于大剂寒凉之中,少佐辛热之吴萸,疏达肝气,以开郁结,郁开则火热得散,实为“火郁发之”之意;吴茱萸下气最速,又助黄连降逆止呕;其性辛热,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二药相伍,寒热同用,辛开苦降,肝胃同治,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证自愈。
【加减】 吞酸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以制酸止痛;胁肋疼甚者,可合四逆散,以加强疏肝和胃之功;胃脘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等行气活血止痛。呕吐剧者,加赭石、半夏、竹茹等清热降逆止呕。
【应用】 本方主治肝火犯胃证。以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证治要点。
【宜忌】 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例为6∶1。吐酸属虚寒者忌用。
有关中医妇科方药手册的文章
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理气药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又本品行气以助活血而止痛,与芍药或当归、益母草等同用,用于产后瘀滞腹痛。此外,本品尚可用于胃扩张、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下垂病证,可与补气、升阳药同用以增强疗效。......
2024-01-08
由于寒、热、虚、实、出血、外伤、手术、久病、衰老等体质因素均可致瘀,故临证时仍须细辨致瘀之因而调治,以提高活血化瘀之功。气虚血瘀则冲任不固,发生月经过多、崩漏、产后恶露不绝等。外寒、实寒从肌肤入侵或从阴部上客,使脉道收引、血为寒凝,以致胞脉阻滞,发生痛经、闭经、产后发热、产后身痛。常用方如清经散、清热固经汤、保阴煎、芩连四物汤、清热调血汤、龙胆泻肝汤。治宜补气摄血,佐以养血。......
2024-01-08
2.田七痛经胶囊三七,五灵脂,蒲黄,延胡索,川芎,小茴香,木香,冰片。瘀血阻滞及寒凝气滞之月经不调,痛经。活血散寒,调经止痛。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症见为月经色淡,质稀,无臭味,腹痛隐隐,喜温喜按,面色无华,口唇色淡,头晕心悸,倦怠乏力,胸胁及乳房作胀,经前加重,心烦急躁,嗳气不舒,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沉弦,按之无力。口服,一次1丸,每日2次,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2024-01-08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本类药物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芳香之品能醒脾化湿,温燥之药可燥湿健脾。因此,本类药物主要作用在于温运中焦气机,解除湿浊困滞脾胃之症状。又因其芳香,多含挥发油,系其有效成分,故入煎剂宜后下,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
2024-01-08
成药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片、银翘解毒颗粒其组成主治均同本方。羚翘解毒丸即银翘散加羚羊角制成的蜜丸,每次服6~12g,每日2次。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及多种传染病初起,邪在卫分,症情较重者。感冒退热颗粒附:感冒清热颗粒大青叶、板蓝根各435g,连翘、拳参各217g,依法制成颗粒剂,每袋18g、或4.5g(无蔗糖)。小儿速热清口服液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依法制为口服液,10ml/支。......
2023-12-04
患急性盆腔腹膜炎或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时,腹膜渗出的脓液或结缔组织化脓产生的脓液可积聚于盆底,形成脓肿。盆腔脓肿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有好转,可继续控制炎症,以后再行手术。......
2023-12-04
本病祖国医学又称之为“席疮”。主要发病机制以内有气血亏虚、运行不畅为其本,外因摩擦伤染毒为其标,病机关键为气滞血瘀,蕴毒成腐。2.蕴毒腐溃主症:褥疮溃烂,腐肉及脓水较多,或有恶臭,重者溃烂可深及筋骨,四周漫肿。用于褥疮初起局部皮色紫暗但未破溃者。......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