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预防与治疗冻疮的有效方案

预防与治疗冻疮的有效方案

【摘要】:儿童常不顾防寒,故患冻疮者常见。本方适应于预防冻疮。适用于治疗冻疮皮肤溃烂。于每年秋季冻疮未出现前,用药酒每日数次涂擦易发生冻疮部位。治疗冻疮204例,结果:服药1个疗程者,痊愈80例,显效120例,无效4例;服药2个疗程者,均痊愈。Ⅱ度冻疮7日判定疗效,Ⅲ度冻疮14日判定疗效。Ⅲ度冻疮41例,治愈37例,占90.24%;无效4例,占9.76%。治疗冻疮126例,治愈102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66%。

(一)概述

1.概念 冻疮是由于机体因寒冷引起局部末梢血管痉挛,导致血管末梢部位组织发生局限性红斑炎症性疾病。本病在我国一般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在长江流域比北方多见。儿童常不顾防寒,故患冻疮者常见。

2.临床表现 冻疮常见于冬季,在气温10℃以下的湿冷环境中易发生,好发于人体肢端及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足趾、足背、足跟、面颊、耳廓、鼻尖。其特点为患者局部皮肤紫暗,触之冰冷,严重者可发生溃烂。可出现水疱,疱液为淡黄色血性浆液,水疱破后形成糜烂及溃疡,伴有疼痛。

3.中医对冻疮的认识 中医学亦称之为“冻疮”。中医学认为,冻疮是由于素体阳气不足,触冒风寒之邪,伤及皮肉,气血凝滞,经络阻隔而成。

4.冻疮的分类

(1)Ⅰ度:冻疮伤及皮肤浅层,皮肤苍白,然后转为蓝紫色,以后皮肤红肿、发痒、刺痛,痊愈后不留瘢痕。

(2)Ⅱ度:伤及部分皮肤深层,局部红肿、发痒、灼痛,早期有水疱出现,以后结痂,脱落而愈。

(3)Ⅲ度: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被冻伤,皮肤由苍白变为蓝色、黑色,感觉消失,周围组织出现水肿和水疱,疼痛剧烈,容易感染,愈合缓慢,留有瘢痕。

5.预防办法 冻疮应当预防为先。冬季在野外劳动、执勤的人员,应有防寒、防水服装。患过冻疮的人,尤其是儿童,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手、足、耳等的保暖,并可以涂擦某些防冻疮霜剂。

(二)自己治疗的方法

1.一般治疗措施 发生冻疮后,局部表皮存在者可涂冻疮膏,每日温敷数次。有糜烂或溃疡者可用含抗菌药和皮质甾的软膏,也可用冻疮膏。

2.偏方疗法

方一:冬瓜皮400克。将冬瓜皮放入锅中,加水熬汤,捞出冬瓜皮,将温度适宜的汤液倒入盆中,洗泡患处,每日1次。本方适应于治疗冻疮皮肤未破溃者。

方二:新鲜橘皮3~4个,生姜30克。加水煎汤,待微温浸泡患处30分钟,每日1次。本方适应于冻疮初起者。

方三:独头大蒜1头。大蒜去皮,捣成泥状,加温后涂敷患处,每日2次。本方适应于预防冻疮。

方四:山楂适量。将山楂去核,捣烂,贴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适应于治疗冻疮皮肤未溃烂。

方五:当归12克,桂枝、赤芍各9克,生姜、甘草各5克,大枣10枚。每日1剂,水煎服。适应于治疗各型冻疮。

方六:黄柏炭粉25克,芝麻油50克。用芝麻油将黄柏炭粉调匀,敷于患处。适用于治疗冻疮皮肤溃烂。

方七:当归15克,肉桂6克,红花、附子各10克,花椒子、细辛各5克,干姜、樟脑、甘草各3克,芫花9克。将上药放入500毫升白酒中,浸泡15日后备用。于每年秋季冻疮未出现前,用药酒每日数次涂擦易发生冻疮部位。适应于预防冻疮及冻疮皮肤未溃烂。

3.验方疗法

(1)黄芪当归四逆汤:生黄芪30克,当归、白芍、桂枝、细辛各10克,炙甘草、通草各6克,大枣7枚。本方益气养血,温经散寒。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7日为1个疗程。治疗冻疮204例,结果:服药1个疗程者,痊愈80例,显效120例,无效4例;服药2个疗程者,均痊愈。

方剂来源:河北中医,1996,18(1):17。(www.chuimin.cn)

(2)益脾通阳汤:黄芪、干姜、麻黄、桂枝、大枣、木通、红花、细辛、白芍、当归、炙甘草各适量。本方温补脾阳,通畅经气。先将上药浸泡30分钟以上,药罐加盖,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再煎20分钟,2煎取汁450毫升,每次空腹服150毫升,每日3次,3日为1个疗程,一般服2个疗程。治疗冻疮183例。结果:治愈122例,占66.6%;显效23例,占12.6%;好转31例,占16.6%,无效7例,占4.2%,总有效率为95.8%。

方剂来源:四川中医,1998,16(4):48。

(3)红花汤:红花、麻黄、细辛、桂枝、地榆各10克,炙附片、黄芪各30克,紫草15克。本方活血散瘀,止痒止痛,敛疮生肌。每日1剂,加水1 000毫升,煮沸后用文火再煎30分钟,将煎液倒入盆中凉至50℃后,用小方巾浸洗患处15~30分钟,每日3~4次,冷后可加温再用。治疗冻疮30例,结果均治愈。治疗时间最短3日,最长14日,平均6日。

方剂来源:四川中医,2000,18(3):49。

(4)甘辛煎:甘草120克,细辛15克。本方通行气血,散结敛疮,温散寒邪。上药加水500毫升,煮沸后文火煎煮20分钟,待温备用。治疗时用干净纱布蘸药液温洗患处,每次20分钟以上,每日2~3次,洗后注意患处保温,1剂药物可反复煮沸使用2~3天。Ⅱ度冻疮7日判定疗效,Ⅲ度冻疮14日判定疗效。治疗冻疮200例。其中Ⅱ度冻疮159例,治愈154例,占96.86%;无效5例,占3.14%。Ⅲ度冻疮41例,治愈37例,占90.24%;无效4例,占9.76%。总有效率为95.5%。

方剂来源: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2):128。

(5)冻疮搽剂:当归9克,花椒6克,肉桂、红花、樟脑、细辛、干姜各3克。本方温通血脉,散寒活血,止痛止痒。以上药物一同加入75%乙醇500毫升中,密封浸泡3个月以上,备用。治疗时取少许浸泡液外搽患处,轻揉局部皮肤至出现潮红。每日3~4次,3~4周为1个疗程。治疗冻疮126例,治愈102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66%。

方剂来源: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12):44。

(6)冻疮油:紫草、罂粟壳各25克,生姜30克,辣椒、冰片各15克,蜂蜡20克,芝麻油560毫升。本方温经散寒,祛瘀通脉。先将蜂蜡切碎,装入广口容器中备用。紫草、生姜、罂粟壳、辣椒分别入芝麻油中炸枯滤出,将油倾入蜂蜡中使之熔化,待蜂蜡熔尽后,将冰片徐徐投入并不断搅拌,冷却后即成冻疮油。外搽冻疮患处,每日3~5次。治疗冻疮308例,痊愈300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100%。

方剂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6,15(1):33。

4.泡脚方法 中医认为,冻疮多为寒冷侵袭,气滞血瘀,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组织细胞缺氧所致。中医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中药泡脚疗法对于治疗足部冻疮有明显的疗效。泡脚验方有以下10种:

(1)甘草桂枝水:生甘草20克,桂枝15克。先将上药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再与3 500毫升沸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患处,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日2次,每次熏泡45分钟,7日为1个疗程。本方温通经脉,振奋气血。适应于治疗冻疮。

(2)当归赤芍红花水:当归、赤芍各15克,红花12克,细辛6克,防风、荆芥、桂枝、艾叶、甘草各10克,乳香15克,白矾、生姜各25克。将上药加清水3 500毫升,煎至水剩2 500毫升时,澄出药液,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患处,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晚临睡前泡洗1次,每次45分钟,10日为1个疗程。本方活血化瘀,助阳通脉。适应于治疗冻疮。

(3)茄根葱须水:茄根150克,葱须适量。先将上药中加清水3 500毫升,煎至水剩2 500毫升时,澄出药液,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患处,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日泡洗1次,每次45分钟,7日为1个疗程。本方辛温,解表,散寒。适用于冻疮初起未破溃。

(4)二桂水:桂枝、肉桂、当归各12克,防风、白芷、八角茴香、小茴香各10克,荆芥、羌活、独活、川芎丁香各8克,红花5克。将上药研细末,浸泡于500毫升的52°白酒中,密封瓶口,3天后即可使用,用时将药液摇匀,倒出100毫升,同2 000毫升沸水一起入盆,先熏蒸擦洗患处,待温度适宜时浸泡双脚,每日2次,每次45分钟,连续5日为1个疗程。本方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祛湿止痒。适应于治疗冻疮未破溃。

(5)桂枝红花水:桂枝25克,红花15克,附子10克,荆芥15克,紫苏叶15克。将上药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再与2 500毫升沸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患处,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边洗边搓,每日2次,每次熏泡45分钟。本方祛风散寒,温经通络。适应于治疗冻疮,症见手足部暗红肿胀,瘙痒疼痛。

(6)生姜萝卜水:白萝卜350克,生姜25克,辣椒15克。先将上药加清水适量,浸泡30分钟,煎数沸,取药液与1 500毫升沸水同入洗脚盆中,趁热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次45分钟,每日2次,5日为1个疗程。本方温通散瘀。适应于治疗冻疮。

(7)当归红花水:当归30克,红花25克,川椒20克。先将诸药加入适量清水,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再将药液放入浴盆中,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擦于患处,待温时浸泡搓洗双脚,每日2~3次,连续5日为1个疗程。本方活血止痛。适应于治疗冻疮。

(8)川芎防风水:川芎30克,川椒、白芷、防风各20克,盐6克。先将上药加清水2 500毫升,煎至水剩2 000毫升时,澄出药液,倒入洗脚盆中,先熏蒸擦洗患处,待温度适宜时浸泡搓洗双脚,每晚临睡前泡洗1次,每次45分钟,7日为1个疗程。本方温阳散寒,活血通络。适应于治疗冻疮。

(9)二地红花水:生地黄30克,地榆25克,川椒30克,桂枝25克,五倍子20克,白及20克,红花10克。将上药加清水适量,浸泡半小时,煎数沸,取药液与1 500毫升沸水一起放入盆中,趁热熏蒸擦洗患处,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次45分钟,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本方温经活络,生肌敛疮。适应于治疗冻疮。

(10)桂楂水:桂枝50克,山楂(干品)60克。先将上药加清水2 500毫升,煎至水剩2 000毫升时,澄出药液,倒入脚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晚临睡前泡洗1次,每次45分钟,7日为1个疗程。本方温阳通脉,调和气血。适应于治疗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