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病自己治-疥疮病例治愈率达98.7%

小病自己治-疥疮病例治愈率达98.7%

【摘要】:(一)概述1.概念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皮肤传染病。适应于治疗各型疥疮。其中有痒感者148例,治疗后痒感消失者147例,1例减轻;疥疮典型皮疹144例,治疗后消退142例,好转2例;继发性湿疹脓疱28例,治疗后均消退;疥疮结节损害17例,治疗消退13例,好转4例,总治愈率98.7%。治疗疥疮300例,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治疗疥疮46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4~8日,脓疥1例,15日治愈,治愈率达100%。

(一)概述

1.概念 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皮肤传染病。其特征为有接触传染史。其特征性皮损为皮肤柔嫩之处出现丘疹、水疱和隧道

2.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皮肤薄嫩部位,如指缝、腕肘关节屈侧、腋窝、外阴等处,尤以指缝最为常见。皮损初起为针头大的淡红色丘疹或小水疱,散在分布或密集成群,一般不融合。患者自觉瘙痒,尤以夜间为甚,日久由于搔抓,可出现抓痕、结痂、苔藓样变及湿疹样变。

3.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及中医证型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虫毒湿热,结聚肌肤所致。中医辨证分型有以下两种。

(1)脾胃虚弱型:平素体弱多病,病程漫长,日久不愈,皮损色淡,或见水疱,周身遍布,伴有乏力、食少。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

(2)虫毒热盛型:指缝处丘疹或水疱,或见细纹样隧道,局部瘙痒,入夜或遇热更甚,可继发感染而伴有红肿疼痛,甚或化脓。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二)自己治疗的方法

1.偏方疗法

方一:花椒10克,地肤子30克。加水煎汤,外洗患处。适应于治疗疥疮虫毒热盛型。

方二:苋菜根50克,浮萍30克。加水煎汤,外洗患处。适应于治疗各型疥疮。

方三:黄连10克,苍耳子15克,冰片2克,凡士林50克。将黄连、苍耳子研为细末,加入冰片,再研细,用凡士林调成膏,外涂患处,每日2次。适应于治疗疥疮虫毒热盛型。

2.验方疗法

(1)五子苦参汤:苦参、硫黄各40克,大风子、蛇床子、百部各30克,五倍子、地肤子、苍耳子、白鲜皮、紫花地丁、蒲公英、大黄各20克。将上述中药加清水3 000毫升,煎至1 600毫升,除去药渣,待凉至温后,用药液擦洗全身(除头、面部外),皮肤患处着重擦洗,每日1剂,早、晚各擦洗1次。本方除湿止痒,解毒杀虫。治疗疥疮100例,结果:治愈9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疗程最短3日,最长12日,平均6.5日。(www.chuimin.cn)

方剂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9(1):55。

(2)硫黄百部外洗汤:硫黄、百部各50克,大风子、野菊花,蛇床子各30克,黄柏、苦参、荆芥、浮萍各20克,花椒8克,蝉蜕10克。儿童剂量酌减。先将药物用纱布包裹,清水浸透后加水煮沸,取煎液3 000毫升左右置浴盆内,酌加冷水,待温热后入浴,用药反复搓洗全身20~30分钟,无须再用清水冲洗药物。每日1次,连用6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本方杀虫止痒,消炎抑菌。治疗疥疮153例。其中有痒感者148例,治疗后痒感消失者147例,1例减轻;疥疮典型皮疹144例,治疗后消退142例,好转2例;继发性湿疹脓疱28例,治疗后均消退;疥疮结节损害17例,治疗消退13例,好转4例,总治愈率98.7%。

方剂来源:皮肤病与性病,2004,26(1):19。

(3)疥洗剂:硫黄、雄黄、花椒、百部、石榴皮、苦参、白鲜皮、蛇床子、黄柏各30克,明矾、烟梗各20克,十大功劳叶60克。若有水疱、糜烂渗液者,加土茯苓60克,苍术20克;有脓疱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各20克。小儿用量酌减。每日1剂,加水5 000毫升,煮沸后20分钟,去药渣,用较烫(以可以耐受为度)的药液搓洗颈以下的皮肤,有皮疹处多搓洗几遍,直至皮肤有发热感为止即可。每日早、晚各擦洗1遍,3日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将穿用过的衣裤及被单物品水煮或开水烫洗后暴晒,以彻底消灭疥虫和虫卵。对同居者应同时治疗,根绝传染源,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本方杀虫止痒,清热燥湿,解毒。治疗疥疮300例,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方剂来源:广西中医药,2002,25(6):28。

(4)苦参液:苦参300克,大黄、黄柏、蛇床子各200克,大风子、地肤子各100克,枯矾20克,硫黄40克,冰片5克。先将苦参、大黄、黄柏、蛇床子、大风子、地肤子放入锅内熬水,去渣取药汁,熬4次,共取汁20升,倒入浴缸内,用棍搅匀,待水温降至能耐受时将头以下部位浸泡于药液中。浸浴前先用肥皂水清除皮肤污垢,浸浴后更换干净衣服、床单。换下的衣物应煮沸灭菌以免复发。儿童药量酌减。用药期间不洗澡,3日以后再洗澡。本方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杀虫止痒。治疗疥疮74例。结果:显效58例,占78.4%;有效12例,占16.2%;无效4例,占5.4%;总有效率94.6%。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方剂来源:四川中医,2000,18(12):39。

(5)复方灭疥汤:川椒、百部、五倍子、黄柏、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蛇床子、地肤子、苦参、秦皮、白鲜皮各60克,玄明粉15克,硫黄粉20克。加水浓煎,浸泡外洗,每日2~3次,15日为1个疗程。本方杀虫止痒,清热燥湿。治疗疥疮200例。结果:痊愈19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100%。

方剂来源:辽宁中医杂志,1997,24(7):314。

(6)百蛇虱风汤:百部、蛇床子、鹤虱、大风子、孩儿茶、浮萍、姜皮各15克,乳香、没药各10克,白鲜皮、苦参各20克,川椒5克。上药煎2次,每次煎煮10分钟,合并2次药液,分2次外洗患处,每晚睡前反复搽洗20分钟,治疗期间不间断,直至痊愈,1剂药可连用5日。本方杀虫止痒,祛风除湿,解毒生肌。治疗疥疮46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4~8日,脓疥1例,15日治愈,治愈率达100%。

方剂来源:中国民间疗法,199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