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男性乳腺肥大症解析-乳腺外科查房释疑

男性乳腺肥大症解析-乳腺外科查房释疑

【摘要】:患者王某,男,53岁,已婚已育,育一子。左侧乳房未见增大,未扪及肿物。故目前右乳占位考虑为“男性乳房肥大症”。男性乳房肥大可分为两型:①原发性生理性乳房肥大,是由内分泌的生理性失调所致,多见于男性的青春发育期,又称为“特发性男性乳房发育”。②继发性病理性乳房肥大,是因继发某种疾病之后,引发的内分泌功能紊乱,一般多见于成年以后。术后乳房外观满意,乳头乳晕处未见坏死。

患者王某,男,53岁,已婚已育,育一子。

【主诉】 发现右侧乳房肿物、渐增大2月余。

【病史概要】 2个月以前患者活动锻炼后感右侧乳房隐痛,同时触及右侧乳晕下肿物,约2cm×3cm,有触痛。1个月来自觉肿物逐渐增大至直径约10cm×6cm,仍有触痛,不伴发热、红肿、破溃、疼痛、乳头溢液等。否认局部(睾丸)外伤史。青春期罹患“左乳腺发育”,于18岁时行“左乳腺单纯切除术”。否认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查体】 一般状况好,体温36.5℃,脉搏74/min,呼吸18/min,血压110/80mmHg。患者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一般,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头颅未见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巩膜无黄染。颈部柔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未及肿物。胸廓未见畸形,心率80/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脊柱生理弯曲存在,四肢对称,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外阴发育正常,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专科查体】 双侧乳房不对称,右侧乳房增大,约15cm× 10cm。可见左侧乳房术后瘢痕,术后改变。双侧乳头无凹陷,未见畸形。双侧乳房皮肤无红肿、破溃,未见凹陷。右侧乳房可扪及肿物,约10cm×6cm大小,颗粒感,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度可,轻压痛。左侧乳房未见增大,未扪及肿物。轻压乳晕区,双乳头未见溢液。双腋下及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 乳房B超:右侧乳头部可见约10.8cm×5.8cm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晰,其内见少许血流信号。左侧乳房未见异常回声。

【初步诊断】 ①男性乳腺发育(右侧乳房);②左侧乳房乳腺单纯切除术后。

【诊断依据】

1.老年男性,发现右侧乳房肿物、渐增大2个月余。

2.查体:右侧乳腺增大,约15cm×10cm。可扪及肿物,约10cm×6cm,颗粒感,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度可,轻压痛。双侧乳头未见溢液。双腋下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3.乳腺B超:右侧乳头部可见约10.8cm×5.8cm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晰,其内见少许血流信号。左侧乳房未见异常回声。

4.青春期后曾出现“左侧乳腺发育”并行“左侧乳腺单纯切除术”。

【鉴别诊断】

1.假性男性乳房发育症 肥胖的男性乳房常因脂肪堆积而增大,形似男子乳房发育症,故称之为“假性男性乳房发育症”,其与真性乳房发育症的最大区别在于,乳房触诊时,用手指压乳头,可有一种掼入孔中的空虚感,该病患者常伴有髋部脂肪沉积。乳腺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

2.男性乳腺癌 患者乳晕下有质硬,无痛性肿块,并迅速增大;肿块与皮肤及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乳头回缩或破溃,个别可有乳头血性溢液,可有腋下淋巴结肿大,通过乳腺影像学检查,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必要时手术活检可以确诊。

3.乳房脂肪瘤 一般位于乳房皮下脂肪层内,多为单发,形状不一,质地柔软,边界清楚,表面常呈分叶状,生长缓慢,与经期变化无关,一般3~5cm大小,比较少见。

4.乳腺血管瘤 少见,主要见于乳房皮肤或皮下,可单发亦可多发,质地柔软,口似海绵状,略有弹性,可被压平。穿刺肿物可抽出血性液体,可确诊。

5.乳房淋巴管瘤 是淋巴管和结缔组织组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很少见。肿块大小不等,外观可分叶状,质地柔软、有囊性、波动感,边界不清。本病透光试验阳性,穿刺见淡黄淋巴液,不难鉴别。

【治疗计划】(www.chuimin.cn)

1.完善入院常规检查,复查血、生化常规,凝血及酶联免疫检查。

2.完善激素六项的检查,了解患者目前激素情况。

3.行右乳腺单纯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明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决定具体术式。

主治医师查房】 老年男性患者,发现右侧乳房肿物、渐增大2个月余。查体右侧乳房增大,可扪及肿物,约10cm×6cm,颗粒感,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度可,轻压痛。双乳头未见溢液。乳房B超示右乳头部可见约10.8cm×5.8cm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晰,其内见少许血流信号。青春期后曾出现“左乳腺发育”并行“左乳腺单纯切除术”。故目前右乳占位考虑为“男性乳房肥大症”。

患者曾有青春期乳腺发育病史,复查患者激素水平,若有激素异常,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若有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注意筛查胸部X线片,了解患者有无肺部病变。

【主任医师查房】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内分泌激素紊乱相关。主要是体内雌激素、睾酮、黄体酮、催乳素等激素的分泌、代谢以及它们之间的平衡失调。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反应过度敏感也是原因之一。

男性乳房肥大可分为两型:①原发性生理性乳房肥大,是由内分泌的生理性失调所致,多见于男性的青春发育期,又称为“特发性男性乳房发育”。②继发性病理性乳房肥大,是因继发某种疾病之后,引发的内分泌功能紊乱,一般多见于成年以后。

【治疗】 完善检查后此患者未见激素、肝功能异常,胸部X线片未见心肺膈明显异常。

明确无手术禁忌后,于局麻下行“右乳经皮下腺体单纯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为:乳腺组织。术后乳房外观满意,乳头乳晕处未见坏死。

没有正确的诊断,就没有正确的治疗,本病病因复杂,首先应查找病因,尽量作出科学的正确诊断,按病因治疗事半功倍,青春期的原发性男性乳房发育患者,多有自愈倾向,一般在6个月内可恢复正常,而成年人及老年人原发性患者多不易自愈,继发性男性乳房发育,原则上明确诊断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待原发病治愈后,肥大的乳房大多能恢复。

1.药物治疗

(1)双氢睾酮庚烷盐:可不受芳香化酶作用(不被转化为雌激素),直接作用于靶器官。用法:200mg,肌内注射,每2~4周1次,共用16周。

(2)他莫昔芬:为抗雌激素药。用法:10mg,每日2次,疗程2~4个月。也可先服用溴隐亭每日2.5~5mg,分2次服,使泌乳素正常后再用他莫昔芬。

(3)达那唑(Danazol):为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药。可使乳房缩小,大剂量每日400mg,分2次服,或小剂量每日100mg为优,治疗时间3~9个月。

(4)芳香化酶抑制药: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为特异性的芳香化酶抑制药,为芳香化酶底物类似物,它比芳香化酶的底物(雄烯二酮)与芳香化酶的结合力更强,因而抢夺了底物雄烯二酮与芳香化酶的结合点。此类药物与芳香化酶活性部位的高亲和力结合确保雄激素不能与芳香化酶接触,从而阻断雌激素的合成,使雌激素含量降低,而达到对抗雌激素的作用。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①男性乳房直径>4cm长期不消退者;②乳房发育肥大明显影响美观和社交活动者;③应用药物正规治疗无效者;④患者心理恐惧或疑有恶性变者。

(2)手术治疗:①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术,适合青年患者;②单纯乳腺切除术(不保留乳头乳晕)多适于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