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称帝后,官至宰相,终身仕蜀。琵琶金翠羽[4],弦上黄莺语[5]。垆边人似月[7],皓腕凝霜雪。[1]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此处所选为一、二两首。清张惠言以为作于蜀中。今寻绎词意,应为黄巢起义时流寓江南所作。同光三年降于后唐,明宗拜为雍州节度副使。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精音律,通绘画,尤工小词,其《花间集序》为有词以来首篇词论。南乡子[1]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
2023-12-07
第三章 唐五代词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合乐而歌的新体诗。当时通常称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词”,别称“倚声”、“乐府”、“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古人多认为词源于汉魏六朝乐府与唐代近体诗。事实上二者有重要区别。后者大多先成诗,再以乐曲配合;前者则先有曲调,再按其曲拍调谱来填制歌词。词的长短有固定格律,与乐府中句式长短自由的杂言体截然不同。词与乐府诗的区别还在于词所配合的是新兴的音乐。隋唐时期,中国音乐发生了重大变化,少数民族音乐与外国音乐大量传入中原地区,形成集南北、胡汉、雅俗、宗教世俗等各种音乐之大成的新乐,它们不仅流行于民间,而且进入上层社会和宫廷。曲式繁复变化多端,自然需要有短长错落、抑扬婉转的歌词与之配合。唐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外交流的频繁,酒筵歌席的需要,也是曲子词兴起的重要社会原因。唐肃宗时崔令钦撰《教坊记》著录玄宗时名曲、大曲三百二十四种,其中近八十种见于今存唐宋词调中。这类词调,多数不是从乐府或近体诗衍变来的。
唐代曲子词最早流行于民间。敦煌曲子词的发现,为词体起源于民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在写作时代较早的敦煌民间词中,已经具有多样而且比较完备的形式,其技巧虽不成熟,但年代远在文人写作之前。中晚唐时文人填词之风日益盛行。中唐文人填词者甚多,张志和、刘禹锡、白居易为其中成绩显著者。但他们的主要成就还在诗,写词不过以余力为之。其词无论意境风格还是体段、句式,都与江南民歌和律绝相近。进入晚唐,填词的风气更为普遍,所用词调有所增益,词的艺术日渐成熟。标志着文人词成熟的作家是温庭筠。他才思敏捷,精通音律,生涯疏狂,出入酒楼妓馆,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他是第一个大力作词的文人,也是唐代留存词作最多的词人。他将晚唐诗色泽秾艳、情思婉约、感受细腻的特色移植到词中,创出了语言、意象、结构、意境迥别于诗的婉约词风,为五代西蜀花间词派所推崇,因而被称为“花间鼻祖”(王士禛《花草蒙拾》)。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乱,文化衰落。但由于君主和上层文人的喜好,适应女乐声伎的词作空前发展,成就远超过同时的诗文,为宋代词体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五代词坛的中心是西蜀与南唐。两地军事力量弱小,经济文化却发达。在北方兵燹连年之时,保持着相对稳定。而其统治者又多好文艺,因而成为词人荟萃的两大基地。
西蜀词人的词大多收集于后蜀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中。《花间集》共收录晚唐至当时词人词十八家,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外,余如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鄂、毛熙震、李珣等,或为蜀人,或曾在蜀做官游处。这些作者的入选,显然是以气类相引,遂构成以柔靡婉丽为主要风格的花间派。韦庄是与温庭筠并称的花间词人代表。他的词内容除了与温词相似的艳情离愁外,还有故国之思、伤时之悲。风格清丽疏淡,善用白描手法。其余花间词人,大都蹈袭温、韦余风,但其中也有能别开生面者,如鹿虔扆的《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抒写兴亡之感;李珣、欧阳炯和孙光宪描写南国自然风光,间或涉及民情风俗,语言清丽活泼;孙光宪咏唱边塞生活的词作也颇具特色。(www.chuimin.cn)
南唐词的成就比花间词更高。其代表作者为冯延已、南唐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冯延巳词,宋人辑得一百二十首,其中可靠者约一百首,为唐五代词人存词最多者。其词虽不外乎以深婉蕴藉风格写闲情离思与伤春悲秋之情,但主题已接触到文人士大夫内心世界的不少方面,对宋代晏殊、张先、欧阳修等人有很大影响。李璟词可确定者仅存四首,却哀婉庄重,在创造词境方面达到很高水平。李煜是全力以词抒写个人生活与情感体验的词人。初期词作多写宫廷享乐生活,但在艺术上已显示出清新浅淡特色。国破被囚后,他怆怀家国,一往情深,直抒胸臆,大幅度突破了在惨绿愁红的物象渲染中流露感情的传统写法,以落尽繁华的语言、不加烘托的白描抒沉痛真切的情感,开拓了抒情词前所未有的艺术境界,因而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参考书目:
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有关中国古代文学(上)的文章
王建称帝后,官至宰相,终身仕蜀。琵琶金翠羽[4],弦上黄莺语[5]。垆边人似月[7],皓腕凝霜雪。[1]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此处所选为一、二两首。清张惠言以为作于蜀中。今寻绎词意,应为黄巢起义时流寓江南所作。同光三年降于后唐,明宗拜为雍州节度副使。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精音律,通绘画,尤工小词,其《花间集序》为有词以来首篇词论。南乡子[1]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
2023-12-07
南唐中主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中书侍郎、左仆射同平章事。南唐中主,在位十九年。李璟所作为其别体,又称《摊破浣溪沙》。继其父璟为南唐主,世称李后主。唐玄宗时教坊有此曲,后用为词调。清平乐[1]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用于词调,首见于温庭筠词,至五代已为文人所习用。俞陛云称此词“尤极凄黯之音,如峡猿之三声肠断也”。......
2023-12-07
李白菩萨蛮[1]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1]《菩萨蛮》,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此词是否李白所作尚难断定,南宋黄昇将其编入《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但后人多有疑李白时尚未有词,此为“晚唐人词,嫁名太白”者。《花间集》录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全唐诗》录十五首。此处所选为一、二两首。......
2023-12-07
第一节秦及西汉前期散文泰山刻石文[1]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文辞类纂》定为上中下三篇,此选为上篇。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11]。[9]齐明:东周臣,后仕秦、楚及韩。事见《战国策·东周策》及《西周策》。延敌,引进敌人。施及孝文王、庄襄王[1],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据《史记·秦本纪》,其即位三日而亡。......
2023-12-07
李白李白,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遇赦,漂泊东南,依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卒于当涂。李白诗想落天外,豪迈飘逸,杜甫称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孟棨《本事诗·高逸》云李白初至京,贺知章往访,见《蜀道难》,“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此诗写作年代,詹瑛系于天宝二年,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则系于开元十九年。......
2023-12-07
[1]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歌咏了西汉孝女缇萦救父的故事。文学创作名篇有《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同声歌》、《四愁诗》等,有《张河间集》。《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作者无考,本非一时一人之作,南朝梁萧统因其风格相近,合在一起编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
2023-12-07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1]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2],得李翰所为《张巡传》[3]。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10],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21],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22]。......
2023-12-07
高宗时与卢照邻、杨炯、王勃以文词齐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4]。践元后于翚翟[7],陷吾君于聚麀[8]。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9],杀姊屠兄[10],弑君鸩母[11]。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13];贼之宗盟[14],委之以重任。霍子孟之不作[15],朱虚侯之已亡[16]。事见两唐书各传。刘章与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合谋,尽诛诸吕,迎立文帝。......
2023-12-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