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上):隋诗与初唐诗的变革

中国古代文学(上):隋诗与初唐诗的变革

【摘要】:今据此及《隋书》薛道衡、杨素、房彦谦诸传改。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宁为百夫长[4],胜作一书生。王夫之称此诗“裁乐府作律,以自意起止,泯合入化。”后因不堪病痛之苦,与亲属作别,自投颖水而死。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意气由来排灌夫[26],专权判不容萧相[27]。

杨 素(约544—606)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仕北周,封成安县公。隋时,封越公,拜司徒,改封楚公。卒谥景武。《隋书》有传。

赠薛番州[1]

衔悲向南浦[2],寒色黯沉沉。风起洞庭险,烟生云梦深。独飞时慕侣,寡和[3]乍孤音。木落[4]悲时暮,时暮感离心。离心多苦调,讵假雍门琴[5]

【注释】

[1]大业二年(606)杨素赠薛道衡之作。《隋书·杨素传》:“素尝以五言诗七百字赠番州刺史薛道衡,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作。未几而卒,道衡叹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岂若是乎!’”诗题“番州”,旧作“播州”,误。按隋有番州而无播州,《隋书·地理志》:“南海郡,……仁寿元年置番州,大业初府废。”今据此及《隋书》薛道衡、杨素、房彦谦诸传改。原诗共十四首,此为第十四首。[2]南浦:《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文选·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3]寡和:《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曲弥高,其和弥寡。”[4]“木落”句:《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5]雍门琴:指哀伤之曲调。刘向《说苑·善说》:“雍门子周以琴见乎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门子周曰:‘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夫声敌帝而困秦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伐楚者,又君也。天下未尝无事,不纵则横。纵成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楚王秦帝,必报仇于薛矣。夫以秦楚之强而报仇于弱薛,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于是孟尝君泫然泣涕,承睫而未殒。雍门子周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孟尝君涕浪汗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薛道衡(540—609)

薛道衡,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历仕北齐、北周。入隋,官至司隶大夫。因论时政为炀帝缢杀。

人日思归[1]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2]。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注释】

[1]人日:正月七日。[2]本句云客中度岁,由旧年入了新年

王 勃(650—676)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有《王子安集》二十卷。

山 中[1]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释】

[1]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云:“此疑咸亨二年(671)寓巴蜀时作。”虽为一时感兴,亦内蕴浑厚,气度慷慨。

杨 炯(650—约693)

杨炯,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幼聪敏博学,举神童,拜校书郎。后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则天初,坐从祖弟神让犯逆,左转梓州司法参军。秩满,选授盈川令。卒于官。有《杨盈川集》。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

从军行[1]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2],铁骑绕龙城[3]。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4],胜作一书生

【注释】

[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二引《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王夫之称此诗“裁乐府作律,以自意起止,泯合入化。”(《唐诗评选》卷三)[2]牙璋:兵符。《周礼·春官·典瑞》:“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郑玄注引郑众曰:“牙璋瑑以为牙。牙齿,兵象,故以牙璋发兵,若今时以铜虎符发兵。”凤阙:《史记·封禅书》:“(武帝)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3]龙城:汉时匈奴大会诸部祭天之所。《史记·匈奴列传》:“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索隐》引崔浩云:“西方胡皆事龙神,故名大会处为龙城。”一说即十六国北燕都城黄龙城(见《宋书·夷蛮传·东夷高句骊国》)。[4]百夫长:《书·牧誓》:“千夫长,百夫长。”孔传:“师帅卒帅。”孔颖达疏:“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

卢照邻(634—约685)

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博学,善属文。初授邓王府典签,王甚爱重之,曾谓群官曰:“此即寡人相如也。”拜新都尉,因染风疾去官,著《释疾文》、《五悲》等,自述遭遇。后因不堪病痛之苦,与亲属作别,自投颖水而死。

长安古意[1]

长安大道连狭斜[2],青牛白马七香车[3]。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4],双阙连甍垂凤翼。梁家画阁天中起[5],汉帝金茎云外直[6]。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7],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8],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9]。片片行云着蝉鬓[10],纤纤初月上鸦黄[11]。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妖童宝马铁连钱[12],娼妇盘龙金屈膝[13]。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14]。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挟弹飞鹰杜陵北[15],探丸借客渭桥西[16]。俱邀侠客芙蓉[17],共宿娼家桃李[18]。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南陌北堂连北里[19],五剧三条控三市[20]。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汉代金吾千骑来[21],翡翠屠苏鹦鹉杯[22]。罗襦宝带为君解[23],燕歌赵舞为君开[24]。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25]。意气由来排灌夫[26],专权判不容萧相[27]。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28]。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29]。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30]。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31],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32],飞来飞去袭人裾。(www.chuimin.cn)

【注释】

[1]古意犹拟古、仿古,为讽咏前代故事以寄意的诗题。本篇乃托古咏今之作。王夫之称此诗“是将西京诸赋改入七言者”(《唐诗评选》卷一),沈德潜评曰:“长安大道,豪贵骄奢,狭邪艳冶,无所不有。自嬖宠而侠客而金吾而权臣,皆向娼家游宿,自谓可永保富贵矣。然转瞬沧桑,徒存墟墓,不如读书自守者之为得也。借言子云,聊以自况云尔。”(《唐诗别裁集》卷五)[2]狭斜:小街曲巷。古乐府有《长安有狭斜行》,述少年冶游之事,后亦称娼家居处为狭斜。[3]“青牛”句:《拾遗记》卷七:“(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帝以文车迎之,……驾青色之牛,日行三百里。”梁萧纲《乌栖曲》:“青牛丹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倡家。”[4]复道:宫苑内楼阁间架木空际构成的道路。《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5]“梁家”句:《汉书·梁冀传》:“冀乃大起第舍,……堂寝皆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户,柱壁雕镂,加以铜漆;窗牖皆有绮疏青琐,图以云气仙灵。台阁周通,更相临望。”[6]汉帝金茎:《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司马贞《索隐》引《三辅故事》曰:“建章宫承露盘高三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李善注:“金茎,铜柱也。”[7]吹箫向紫烟:《列仙传》卷上:“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随凤凰飞去。”[8]比目:《尔雅·释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9]“罗帷”句:翠被指以翡翠鸟羽毛为饰的被,《楚辞·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郁金香,《本草纲目》卷十四“郁金香”条“集解”引陈藏器《本草拾遗》:“郁金香,生大秦国。二月、三月有花,状如红蓝。四月、五月采花,即香也。”[10]蝉鬓:晋崔豹《古今注·杂注》:“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四人,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鬓,缥缈如蝉,故曰蝉鬓。”[11]“纤纤”句:六朝妇女喜于额上涂黄为饰,《木兰诗》之“对镜帖花黄”、萧纲《美女篇》之“约黄能效月”、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之“学画鸦黄半未成”均指此。唐代仍沿此习(李商隐无题》“八字宫眉捧额黄”可证)。本句即描写这种黄色新月状的额妆。[12]铁连钱:马毛色呈铁连钱状花纹。[13]蟠龙金屈膝:蟠龙,钗名。崔豹《古今注·杂注》:“盘龙钗,梁冀妇(孙寿)所制。”屈膝,同屈戌,门窗、屏风等物各扇相连处的铰链,用于此处或指钗制作复杂,是以金屈戌将若干部分联缀而成。一说金屈膝指金屈戌的屏风,“蟠龙”为屏风上的雕饰。[14]“御史府”二句:御史司弹劾,廷尉执法。但因权贵枉法,游侠横行,二机构形同虚设。《汉书·朱博传》:“(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鸟。”《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15]杜陵:汉宣帝的陵墓,在长安东南。[16]“探丸”句:《汉书·尹赏传》:“永始、元延间,……(长安)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汉书·朱云传》:“朱云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颜师古注:“借,助也。”渭桥,位于长安西北渭水上。[17]芙蓉剑:即纯钧剑。汉袁康《越绝书》卷十一:“昔者越王勾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王召而问之。……王取纯钧,薛烛……手振拂,扬其华,捽如芙蓉始出。”[18]桃李蹊:借用《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语暗示娼家为热闹去处。[19]北里:唐长安平康里位于城北,亦称北里,为娼家聚居处。[20]“五剧”句:剧为交错的道路。《尔雅·释宫》“三达谓之剧旁”郭璞注:“今南阳冠军乐乡,数道交错,俗呼之五剧乡。”条为通达的道路。班固《西都赋》:“披三条之广路。”市为商业繁盛的大街。左思《魏都赋》:“廓三市而开廛。”此句以成语状长安城道路纵横、街市繁荣貌,五、三并非实数。[21]金吾:汉代禁卫军军官执金吾的简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巡京师,有两丞、候、司马、千人。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唐置左、右金吾,有金吾大将军。[22]“翡翠”句:屠苏,药酒名。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鹦鹉杯,以鹦鹉螺制成的酒杯。(旧题)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鹦鹉螺,旋尖处屈而朱,如鹦鹉嘴,故以此名。壳上青绿斑文,大者可受二升。壳内光莹如云母。装为酒杯,奇而可玩。”[23]“罗襦”句:《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罗襦襟解,微闻芗泽。”[24]“燕歌”句:战国时燕赵一带以歌舞著名,故云。[25]转日回天:东汉时宦官左悺封上蔡侯,权倾一时,时号“左回天”。(见《后汉书·单超传》)[26]灌夫:汉武帝时人,家资豪富,任侠尚气。与丞相武安侯田蚡不睦,曾使酒骂坐,辱田。终被田陷害,族诛。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27]“专权”句:萧相,指汉高祖时宰相萧何,其为人素以恭敬谨慎称。事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判,同拚。[28]“青虬”句:青虬,《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虬为有角龙,此处借指马。紫燕,亦作“紫燕”,骏马名。《西京杂记》第二:“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绝群,一名逸骠,一名紫燕骝,……号为九逸。”[29]五公:《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李善注:“公,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也。《汉书》曰:‘张汤为御史大夫,徙杜陵;杜周为御史大夫,徙茂陵;萧望之为前将军,徙杜陵;冯奉世为右将军,徙杜陵;史丹为大将军,徙杜陵。’”又《后汉书·班固传》“七相五公”李贤注曰:“五公谓田蚡为太尉,长陵人,张安世为大司马,朱博为司空,并杜陵人,平晏为司徒,韦赏为大司马,并平陵人也。”[30]“桑田”句:《神仙传》卷五“王远”条载麻姑谓王方平(即王远)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陵乎!”[31]“寂寂”句:扬子,汉代扬雄。扬终生仕宦不得意,家贫,人罕至其门,闭门著《法言》、《太玄》。事见《汉书·扬雄传》。此处用左思《咏史》(其四)“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意。[32]“独有”句:南山,指长安之南的终南山。南山桂花,暗用《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喻指隐居生涯。

沈佺期(约656—714)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人。及进士第,由协律郎累除给事中。武则天时官至考功员外郎。后因谄事张易之长流驩州。中宗时历官修文馆直学士、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1]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2],崇山瘴疠不堪闻。南浮涨海人何处[3],北望衡阳雁几群[4]。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释】

[1]神龙初,作者与杜审言坐交通张易之流岭南,杜流峰州(治所在今越南河西省境内),沈流驩州(治所在今越南荣市)。此诗作于贬谪途中,为标志初唐七律成熟的作品。[2]洛浦风光:郦道元水经注·洛水》:“昔王子晋好吹凤笙,招延与道士浮丘同游伊洛之浦。”又《文选·曹植〈洛神赋〉》写洛水之滨人神邂逅事,亦可能为此语之所本。[3]“南浮”句:《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此句云自己浮海南行。[4]北望句:衡阳有回雁峰,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相传北雁南飞,至此而止。

宋之问(约656—712)

宋之问,字延清,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县)人。武后召与杨炯分直习艺馆。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与阎朝隐、沈佺期、刘允济倾心媚附张易之,易之所赋诸篇,尽之问、朝隐所为。及败,贬泷州,逃归洛阳,匿张仲之家,因向武三思告发仲之而复官。睿宗时流钦州。玄宗初赐死桂州。

题大庾岭北驿[1]

阳月南飞雁[2],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3]

【注释】

[1]此诗作于之问南流泷州过大庾岭时。大庾岭,五岭之一,在今江西省大余县、广东省南雄县交界处,向为岭南、岭北之交通咽喉。[2]阳月:农历十月。汉董仲舒《雨雹对》:“十月,阴虽用事,而阴不孤立。此月纯阴,疑于无阳,故谓之阳月。”[3]“明朝”二句: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语本此。又因大庾岭多梅,别称梅岭,故作此设想。

陈子昂(659—700)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始以豪家子任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遍览经史百家,属文有相如子云之风骨。睿宗文明元年(684)以进士对策高第。武后时官右拾遗,随建安郡王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归故里,为县令段简陷害,死狱中。有《陈子昂集》。

感 遇[1]

兰若生春夏[2],芊蔚何青青[3]。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4]。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5]。岁华尽摇落[6],芳意竟何成!

【注释】

[1]原作共三十八首,本篇为第二首,以楚骚手法托物感兴,自伤不遇。《旧唐书·文苑传·陈子昂传》:“初为《感遇诗》三十首,京兆司功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由是知名。”此为附会之说,《感遇》不似少作,亦未必成于一时一地。卢藏用曰:“至于感激顿挫,微显(疑为显微)阐幽,庶几见变化之朕,以接乎天人之际者,则感遇之篇存焉。”(《陈子昂文集序》)皎然云:“子昂《感遇》三十首,出自阮公《咏怀》。”(《诗式》卷三)二说为近。[2]兰若:《汉书·司马相如传》:《子虚赋》曰:“衡兰芷若。”注引张揖曰:“若,杜若也。”颜师古曰:“兰即今之泽兰也。”[3]“芊蔚”句:《广雅·释训》:“芊芊、蔚蔚,茂也。”《楚辞·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洪兴祖《补注》曰:“青青,茂盛也,音菁。”[4]“朱蕤”句:《说文》:“蕤,艸木华垂貌。”紫茎,见前注。[5]“迟迟”二句:《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6]“岁华”句:《楚辞·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

张若虚,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中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2]。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3],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4]。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5]。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

[1]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旧唐书·音乐志》二:“《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所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同题作品多短章,此诗则为富于波澜的长篇,“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钟惺语,见《唐诗归》卷五)作者存诗仅两首,本篇备受后人重视,王闿运称其“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陈兆奎辑《王志》卷二),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2]“青枫”句: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及《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意。[3]“可怜”句: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4]“鸿雁”二句:寓鱼雁传书意。《汉书·苏武传》:“常惠教(汉)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乐府古辞《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5]“碣石”句:言人相距之遥。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潇湘,本二水名,在湖南省零陵县合流后称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