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据此及《隋书》薛道衡、杨素、房彦谦诸传改。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宁为百夫长[4],胜作一书生。王夫之称此诗“裁乐府作律,以自意起止,泯合入化。”后因不堪病痛之苦,与亲属作别,自投颖水而死。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意气由来排灌夫[26],专权判不容萧相[27]。......
2023-12-07
颜延之(384—456)
颜延之,字延年,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少时孤贫,好读书,无所不览。性喜饮酒,好肆意直言,后官至光禄大夫。诗歌创作与谢灵运齐名,时称“颜谢”。时人评其作品“铺锦列绣,雕缋满眼”。其创作好用典故,喜欢雕章琢句,缺少自然清新的风格。有《颜光禄集》。
北使洛[1]
改服饬徒旅,首路局险难[2]。振楫发吴州,秣马陵楚山[3]。涂出梁宋郊,道由周郑间。前发阳城路,日夕望三川[4]。在昔辍期运,经始阔圣贤[5]。伊谷绝津济,台馆无尺椽[6]。宫陛多巢穴,城阙生云烟。王猷升八表,嗟行方暮年[7]。阴风振凉野,飞雪瞀穷天[8]。临涂未及引[9],置酒惨无言。隐悯徒御悲,威驰良马烦[10]。游役去芳时,归来屡徂諐。蓬心既已矣[11],飞薄殊亦然。
【注释】
[1]义熙十二年(416),刘裕北伐,十月,克复洛阳,颜延之奉命到前线祝贺,《北使洛》作于此年冬天。[2]“改服”二句:《左传》曰:“齐侯谓韩厥曰:改服矣。”杜预曰:“戎朝异服也。”谢承《后汉书序》曰:“徐俶戎车首路。”局:曲也。[3]“振楫”二句:阮籍《咏怀诗》:“朱鳖跃飞泉,夜飞过吴州。”《韩子》曰:“楚和得璞玉于楚山之中。”秣:以粟食马。[4]阳城:汝南郡阳城县,今河南省漯河、周口一带。三川:郡名,战国时韩国所置,因境内有河、洛、伊三川而得名,汉时改河南郡,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灵宝以东的伊、洛水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5]“经始”句:《抱朴子》曰:“闻之前志,圣人生,率阔五百岁。”[6]“伊谷”二句:曹植《毁故殿令》曰:“秦之灭也,则阿房无尺椽。”伊、谷:二水名。[7]暮年:岁暮。[8]“凉野”二句:陆机《苦寒行》曰:“凉野多险难。”穷天:谓冬季之日月穷尽也。[9]引:进也。[10]“隐悯”二句:《楚辞》严忌《哀时命》曰:“然隐悯而不达兮,独徙倚而彷徉。”《韩诗》曰:“周道威迟。”《洛神赋》曰:“车殆马烦。”[11]《文选》李善注引《庄子》曰:“庄子谓惠子曰:夫拙于用大,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五君咏[1]
阮步兵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沈醉似埋照[2],寓辞类托讽。长啸若怀人,越礼自警众[3]。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4]?
嵇中散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5]。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6]。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7]。鸾翮有时铩[8],龙性谁能驯?
【注释】
[1]原诗凡五首,分咏“竹林七贤”中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等五人。元嘉中,颜延之初为步兵校尉,以好酒疎诞出为永嘉太守,乃作此诗发泄内心怨愤。此处选两首。[2]“沈醉”句:《文选》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籍拜东平相,不以政事为务,沈醉日多。善属文论,初步苦思,率尔便成。作五言诗《咏怀》八十余篇,为世所重。”[3]“长啸”二句:《文选》李善注引《魏氏春秋》:“籍少时常游苏门山,有隐者,莫知姓名,籍从与谈太古无为之道,及论五帝三王之义,苏门生萧然曾不经听,籍乃对之长啸,清韵响亮,苏门生逌尔而笑。籍既降,苏门生亦啸,若鸾凤之音。”孙盛《晋阳秋》:“阮籍嫂尝归家,籍相见与别。或以礼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嵇康《司马长卿讃》曰:“长卿慢世,越礼自放。”[4]“物故”二句:臧荣绪《晋书》:“阮籍虽放诞不拘礼教,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魏氏春秋》:“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5]“中散”二句:孙盛《晋阳秋》:“嵇康性不偶俗。”餐霞人:仙人。司马相如《大人赋》:“呼吸沆瀣飡朝霞。”[6]“形解”二句:《文选》李善注引顾凯之《嵇康讃》:“南海太守鲍靓,通灵士也。东海徐宁师之。宁夜闻静室有琴声,怪其妙而问焉。靓曰:‘嵇叔夜。’宁曰:‘嵇临命东市,何得在兹?’靓曰:‘叔夜亦示终而实尸解。’”吐论:孙绰《嵇中散传》:“嵇康作《养生论》,入洛,京师谓之神人。向子期难之,不得屈。”凝神:《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其神凝。”[7]“寻山”句:《神仙传》:“王烈年已二百三十八岁,康甚爱之,数与共入山游戏采药。”[8]铩:残羽。
谢灵运(385—433)
谢灵运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附近)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后因反抗刘宋王朝被杀于广州。谢灵运自幼好学,博学多闻,文章之美,冠于江左。好做山水之游,每出游,随从之人常有数百。他是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诗的作家,其作品描写自然景物细致精工,对革除东晋以来淡乎寡味的玄言诗风功莫大焉。有《谢康乐集》传世。
登池上楼[1]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2]。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3]。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4]。循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5]。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6],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8]。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9]。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10]。
【注释】
[1]景平元年(423)初春作于永嘉,描写久病初愈时登楼所见,表达了不得志的伤感情绪。“池”指谢公池,在今浙江省永嘉县西北三里积谷山东。[2]虬:龙有角者。远音:《谷梁传》孔子曰:“听远者,闻其疾而不闻其舒。”[3]薄与泊同,古字通。泊:止也。怍:惭也。[4]进德:《周易·文言》曰:“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退耕:《尸子》曰:“为令尹而不喜,退耕而不忧,此孙叔敖之德也。”[5]循:从也。痾:病也。穷海:谓永嘉郡也。[6]“倾耳”句:《礼记》曰:“倾耳而听之。”聆:听也。[7]“初景”二句:《楚辞·涉江》曰:“欸秋冬之绪风。”欸:叹也。绪:馀也。新阳句:《神农本草》曰:“春夏为阳,秋冬为阴。”[8]“祁祁”二句:《诗经·豳风》曰:“春日迟迟,采蘩祁祁。”祁祁,众多貌。《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草木茂盛貌。[9]索居:《礼记》子夏曰:“吾离群索居,亦已久矣。”处心:《谷梁传》曰:“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10]无闷:《周易·乾卦》曰:“遁世无闷。”
晚出西射堂[1]
步出西城门,遥望城西岑[2]。连鄣迭巘崿[3],青翠杳深沉。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节往戚不浅,感来念已深。羁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4]。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抚镜华缁鬓,揽带缓促衿[5]。安排徒空言,幽独赖鸣琴[6]。
【注释】
[1]本篇写作者在深秋的傍晚步出西城门的所见所感,全诗平实古朴,在谢诗中较为少见。西射堂,指永嘉郡射堂。[2]“步出”二句:刘桢《赠徐幹》:“步出北寺门,遥望西苑园。”岑:山小而高曰岑。[3]巘崿:崖之别名。[4]“羁雌”二句:枚乘《七发》:“暮则羁雌,迷鸟宿焉。”[5]“揽带”句:《古歌》:“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6]“安排”二句:《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郭象曰:“安于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于寂寥,而与天惟一也。”嵇康《琴赋》:“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1]
昏旦便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2]。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3]。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4]。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5],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6],试用此道推。
【注释】(www.chuimin.cn)
[1]本篇描写自石壁精舍至湖中游览所见及从中体会到的理趣。石壁精舍在始宁县(今浙江省上虞县)东南。精舍,指佛寺。湖,指巫湖,湖三面高山枕水渚,溪涧凡五处,南第一谷即石壁精舍所在之处。[2]“清晖”二句:《九歌·东君》:“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憺:安适貌。[3]敛:聚。暝色:暮色。霏:云飞貌。[4]“蒲稗”句:阮籍《咏怀诗》:“寒鸟相因依。”蒲:菖蒲。稗:形状类稻之杂草。[5]“虑澹”句:《淮南子·原道训》:“大丈夫恬然无思,澹然无虑。”《荀子·修身》:“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6]摄生客:养生之徒。
登江中孤屿[1]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2]。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3]。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4]?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5]。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6]。
【注释】
[1]江,指永嘉江。孤屿,指孤屿山,在温州南四里永嘉江中。本篇写江中孤屿的秀媚景色,篇末抒发超尘高蹈之想。[2]历览:游览已遍。周旋:游览之意。[3]“乱流”二句:《尔雅》:“水正绝流曰乱。”郭璞曰:“直横渡也。”孤屿:永嘉江中之孤屿山。[4]表:显现。灵:风景灵秀。蕴:隐藏。真:神仙。[5]昆山:即昆仑山,传说为西王母所居。缅邈:辽远。区中缘:尘缘。司马相如《大人赋》曰:“迫区中之隘狭。”[6]安期:即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事见《列仙传》。《庄子·养生主》曰:“可以尽年。”郭象曰:“养生非求过分,盖全理尽年而已。”
鲍 照(412—466)
鲍照,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涟水县)人。身世贫寒,受当时门阀制度压抑,一生孤愤不得志。曾为临海王萧子顼的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后子顼作乱,照为乱军所杀。鲍照长于七言歌行,作品多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揭示社会中不合理的现象。鲍照的作品能吸收民歌的精华,情感充沛,语言劲健,在当时独具一格,对唐代李白、高适、岑参等人有较大影响。有《鲍参军集》传世。
结客少年场行[1]
骢马金络头[2],锦带佩吴钩。失意杯酒间[3],白刃起相仇。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去乡三十载,复得还旧丘[4]。升高临四关,表里望皇州[5]。九涂平若水,双阙似云浮[6]。扶宫罗将相,夹道列王侯。日中市朝满[7],车马若川流。击钟陈鼎食[8],方驾自相求。今我独何为,埳壈怀百忧。
【注释】
[1]《结客少年场行》,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乐府诗集》曰:“《结客少年场行》,言少年时结任侠之客,为游乐之场,终而无成,故作此曲也。”此篇是拟乐府,写侠客激愤杀人,去乡避仇江湖之际遇,篇末抒发身世之忧。[2]“骢马”句:《古日出东南行》曰:“黄金络马头,观者满道旁。”骢马:毛色青白相杂之马。[3]“失意”句:《淮南子·诠言训》曰:“今有美酒佳肴,以相宾飨,争盈爵之间,乃反为斗而相伤,三族结怨。”[4]旧丘:旧居。[5]“升高”二句:陆机《洛阳记》曰:“洛阳有四关:东为城皋,南伊阙,北孟津,西函谷。”表里:犹内外。[6]“九涂”二句:《周礼》曰:“匠人营国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郑玄曰:“经纬,涂也。”《古诗》曰:“双阙百余尺。”《史记》云三神山浮海上,望之如云。见《史记·封禅书》。[7]日中:《周易》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人,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8]“击钟”句:《左传》:“宋左师每食击钟。闻钟声,公曰:‘夫子将食。’”《家语》曰:“子路南游于楚,积粟万钟,列鼎而食。”
代出自蓟北门行[1]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2]。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3]。严秋筋竿劲[4],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5]。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6],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7]。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8]。
【注释】
[1]《乐府解题》曰:“《出自蓟北门行》,其致与《从军行》同,而兼言燕蓟风物,及突骑勇悍之状。”此篇是拟乐府,写壮士从军卫国的意志和北地风物。蓟,古燕国地,今北京市附近。代,是拟的意思。[2]羽檄:古代紧急军事公文,上插羽毛表示紧急。烽火:古代的一种边防警报,于边地筑高台,寇至则举火报警。[3]广武:县名,今山西代县西。朔方:郡名,今内蒙古境内黄河以南。[4]筋:弓弦。竿:箭杆。[5]“天子”二句:《说苑》:“始皇按剑而坐。”《汉书·梁孝王世家》:“遣使冠盖相望于道。”[6]“马毛”句:《西京杂记》:“元封二年,大雪深五尺,野鸟兽皆死,牛马蜷缩如猬。”[7]“时危”二句:《老子》:“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8]国殇:为国捐躯者。《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拟行路难[1]
其一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2],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3]。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帏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4]。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其二
写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5]。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其三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6]?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释】
[1]《行路难》,乐府旧题。《乐府解题》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原诗凡十八首,大多写人世忧患及被压抑的不平之感。此处共选三首,原列第二、第四、第六。[2]金博山:博山炉,形状如重叠加如山的香炉。[3]秦女携手仙:指萧史和弄玉。萧史善吹箫,秦穆公女弄玉好之,穆公遂以女妻焉。后来二人跨凤而去。事见《列仙传》。[4]麝芬:芬芳的麝香。[5]“写水”句:《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刘尹答曰:‘譬如写水着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一时叹绝,以为名通。”写,通泻。[6]蹀躞:小步行走貌。
有关中国古代文学(上)的文章
今据此及《隋书》薛道衡、杨素、房彦谦诸传改。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宁为百夫长[4],胜作一书生。王夫之称此诗“裁乐府作律,以自意起止,泯合入化。”后因不堪病痛之苦,与亲属作别,自投颖水而死。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意气由来排灌夫[26],专权判不容萧相[27]。......
2023-12-07
[1]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歌咏了西汉孝女缇萦救父的故事。文学创作名篇有《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同声歌》、《四愁诗》等,有《张河间集》。《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作者无考,本非一时一人之作,南朝梁萧统因其风格相近,合在一起编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
2023-12-07
黑格尔说哲学“是艺术与宗教的统一”[10],把艺术看作哲学的一部分,认为绘画、诗歌就是哲学的一个环节。如此看来,山水诗既是一个感性表达过程,也是一个思辨玄言过程;既是艺术的表达,也是哲学的沉思。......
2023-08-22
由于历史久远及谢灵运被杀等因素,谢灵运存世作品的数量不是很多,谢灵运在临海郡所作的诗歌,留下来的恐怕只有这一首《临海峤诗》了,其诗全称为《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其中第四章集中写到天台山。谢灵运《山居赋》也记录了他游览天台山的经历:“凌石桥之莓苔,越楢溪之萦纡。”......
2023-07-18
在当下回归传统之时代风潮,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强调主体地位的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学术动向之下,与时代要求格格不入的“胡、冯酒瓶”,越来越显现出要被撑破的迹象。中国哲学实现从“选出而叙述之”范式向“谢无量范式”转换,根本上是当下时代环境之要求使然,具体是由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之“危机推动”。......
2023-10-29
第一章秦汉诗汉代的诗歌从发生方式上大致可分为民间歌谣和文人诗两部分。楚歌这一形式也成为西汉诗歌的大宗。这一国家文化举动,影响深远:一方面促进了当时民歌的流动和保存,另一方面这也是先秦采诗观风传统的延续。东汉时期,文人诗的创作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四言诗有了较大的改变,已逐渐构成了诗歌创作的大宗之一。......
2023-12-07
谢著以为,诸子百家皆有正名之术,诡辩为名家之失。[197]谢著立足《汉志》,参以庄子、陶潜之说,定墨子为名家之宗源,可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谢又进一步评价墨子名学,是中国逻辑学之源头。“墨子之学,多属伦理政治之范围,而关于哲学上之讨究甚少。惟《墨经》四篇,及《大取》《小取》二篇,言正名之术,为吾国古代论理学[198]之源。”名家诸子,谢著格外详辨了《公孙龙子》中“辩士”公孙龙名学思想。......
2023-10-29
原来小娇打小就没离开过药物的治疗,医生明确表示长期的药物依赖对孩子智力发育影响很大。从此,父母对小娇的学习也失去了信心。了解情况后,谢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小小年纪的小娇如同折翼的小鸟,哪有搏击云天的力量?谢老师发誓要竭尽全力爱护、帮助她,创造奇迹,让智力滞后的小娇自信起来,快乐起来。渐渐地,小娇有了主动要求进步的劲头。家长紧紧握着谢老师的手感激涕零,小娇的小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2023-0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