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丰田在中国实施三步走战略,成功合作全国

丰田在中国实施三步走战略,成功合作全国

【摘要】:为了适应中国政府的政策,丰田公司的总裁奥田硕提出了丰田公司在中国“三级跳”的发展战略。而在这之前,丰田相关七零八碎部件生产厂商在中国全部都是零部件制造企业。这期间,丰田在中国的合作主要是零部件方面的生产。在这种情况,丰田仍然能够行销全中国。2003年4月9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与丰田公司再次举行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至此,丰田公司圆满完成了在中国的“三步走”战略。

丰田喜一郎曾说:“中国在丰田公司未来的海外事业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开放,为了适应中国政府的政策,丰田公司的总裁奥田硕提出了丰田公司在中国“三级跳”的发展战略。

丰田公司从来都是高瞻远瞩的。中国人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感觉到丰田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街上。其实,早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丰国就为进入中国市场做着准备。要知道,那时候中国的汽车行业是对外封闭的。

丰田喜一郎曾说:“中国在丰田公司未来的海外事业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与丰田公司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当时美、日、欧关系日趋紧张,丰田公司的部分精力被牵扯到了决定其命运的北美和欧洲的工厂建设上。但丰田公司还是努力为中国的金杯汽车提供了技术支持。

更有远见性的行动是,当时的丰田就在中国的周边地区陆续培养了几千名汽车专业技术人员。因为,他们考虑到,一旦时机成熟,这些人就可以马上进入中国市场发挥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出台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规定:“八五”期间不再批准新的轿车生产项目,使得丰田公司想在中国生产轿车的梦想变得渺茫。为了适应中国政府的政策,丰田公司的总裁奥田硕提出了丰田公司在中国“三级跳”的发展战略。

奥田硕认为,丰田在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是第一阶段,是丰田为下一步活动助跑的阶段;第二阶段为起跳阶段,就是按照中国政府汽车产业政策的要求,从零部件生产开始为整车生产做准备。三级跳中的最后一跳的目标是与中国共同开发、生产出整车。

对丰田汽车在中国的三级跳战略,中国事务所总代表服部悦雄先生有自己的理解:“丰田汽车(中国)投资公司的短期目标,首先是要确保四川丰田科斯达和天津丰田经济型家用轿车两个项目取得成功,同时,构筑一个全新的销售网络……丰田公司的长期目标是,我们将对中国的市场状况开展周密的调查研究,确定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国产车型方案。我们的理想是拥有满足各个层次用户需求的所有车型,并且让用户感到国产丰田车的质量和服务绝不亚于进口车,从而在中国树立国产丰田车的品牌形象。”

下面,我们就丰田的“三步走”战略做进一步介绍。

首先,是助跑阶段。

丰田公司在与中国合资生产轿车方面动作相当谨慎,直到1998年才设立了四川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而在这之前,丰田相关七零八碎部件生产厂商在中国全部都是零部件制造企业。这一点,与日产本田三菱、铃木、五十铃、马自达日本这另外六家跻身世界500强的汽车厂商早早在中国设立整车生产企业的做法不同。

在这一阶段,丰田公司只是突出其采取和零部件制造商一同进入的方法,让其有效采用“丰田生产方式”,而并没有要求占到多高的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之上,丰田公司也在中国不遗余力地开设汽车驾驶学校,以增加拥有驾驶执照的人数等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是起跳阶段。

在新总裁张富士夫的“新全球市场开拓计划”下,通过重组、开发和全球化措施对付来自美、欧的挑战。目标就是使自己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上保持应有的竞争优势。(www.chuimin.cn)

在这个阶段,丰田公司在天津的合资、独资企业达到13家(加上相关零部件企业共有16家),除此之外,还有一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丰田在中国的基地。这期间,丰田在中国的合作主要是零部件方面的生产。比如,当时与中国企业合作生产的产品除发动机齿轮轴承、铸件等主要部件外,还有汽车空调车灯汽车音响、车座等汽车内外部饰件所有领域。

丰田独资与中国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一部分提供给丰田汽车在华的维修网点和一汽、上汽等中国汽车厂商,还有一部分出口给丰田公司在日本和其他亚太国家的整车生产企业。因此,这一时期丰田公司在华所做的工作是为将来在中国整车生产奠定基础。

所以,这一时期我们在大街上看的丰田汽车,其实是从世界其他的丰田整车生产基地进口而来的。在这种情况,丰田仍然能够行销全中国。那么,丰田公司是怎么来承担高额的运输费、进口关税等费用带来的高成本的呢?其高超的市场营销手段起了决定性作用。

再其次,是最后一跳。

为了实现在中国的“三级跳”战略,丰田在考虑如何在这个潜力令人期待、但配套设施还很落后的市场中建构自己的投资经营策略,并一直为实现最后一跳而努力。

1998年是丰田公司在华经营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丰田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个整车合资公司——四川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为丰田汽车提供动力的天津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也正式投产。这样,在中国已经拥有多年辉煌的丰田公司又迎来了新的机遇,丰田公司离实现最后一跳的飞跃又近了一步。

2002年6月22日起,中国政府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机、空气调节器加征税率为100%的特别关税。这一事件对日本汽车工业尤其是丰田公司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它客观上促使了丰田公司把以出口为主的战略转变到出口和在华生产并举的战略上。

2002年8月29日,丰田公司终于在中国找到了未来继续壮大的动力源泉。一汽集团同丰田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这表明丰田公司在中国汽车工业重组中的角色从幕后走向台前。在一汽丰田销售公司的分工中,日方负责的是市场研究、预测、产品定位、广告策划、培训等关键工作;中方则负责网络建设、按丰田公司的全球标准建立4S店、继续发展经销商网点。这样的分工表明,丰田公司其实已经掌握实际上的主导权。2002年10月8日,丰田公司在中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VIOS也在天津丰田汽车公司的总装车间下线。

2003年4月9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与丰田公司再次举行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根据协议,丰田公司与一汽合作推出“皇冠”、“花冠”、“陆地巡洋舰”和“霸道”四款丰田公司主力车型。丰田公司此举意在攫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即2010年前后占据中国汽车市场份额的10%。

至此,丰田公司圆满完成了在中国的“三步走”战略。因而,丰田为自己开发出了一个新的最有潜力的市场,当然也参与进了一场最残酷的角逐中。但是,竞争只会使丰田的生命力更加强盛,因为,竞争迫使它不断选择新的明智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