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唐生智:中国抗战十四年全景纪实

唐生智:中国抗战十四年全景纪实

【摘要】:淞沪会战后期,日军从杭州湾登陆以后,致使中国军队背腹受敌,被迫撤退。日军认为攻占中国的首都指日可待,侵华气焰更为嚣张。唐生智仍然坚持要固守南京,蒋介石明确表示同意。唐生智最终打破沉寂,信誓旦旦地说:“委员长,我愿与南京城共存亡!”

淞沪会战后期,日军杭州湾登陆以后,致使中国军队背腹受敌,被迫撤退。蒋介石想把部队向原阵地后方稍撤,即把右翼的原中央兵团撤到青浦和白鹤港一线,结果也站不稳脚跟。于是,左翼兵团又不能不连带一起向苏州和福山一线既设阵地转进。

这时,日军用机动性较强的海陆空军追击,中国军队不能不尽量疏散,部队本来就够混乱了,现在更不好掌握。何况,既设阵地线上既没有留守部队和向导,也没有工事位置图。部队到来后找不到工事,找到了工事又没有开启工事的钥匙。日军的跟踪追击非常紧迫,中国军队没有足够的时间占领阵地。

中国军队无法在苏州和福山一线站稳脚跟,也没有在无锡、澄山和江阴县城一线既设阵地稳住阵脚,这样一来,南京防守的问题,出乎意料地提前出现在蒋介石的议事日程上。1937119日,上海陷落,距离上海三百多公里的首都南京,直接处在日军威胁之下。

日军认为攻占中国的首都指日可待,侵华气焰更为嚣张。17日,日军成立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直接受命于日本天皇。随后,设立了大本营与政府首脑的联席会议24日,日军大本营召开第一次御前会议,陆军参谋长等人在上奏作战计划中提出,利用在上海周围的胜利,不失时机地果敢追击,进攻南京。

日军果然乘着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撤退的机会,用八个师团的兵力,分三路水陆并进,进逼南京。日本上海派遣军山室师团、荻洲立兵第十三师团和中岛第十六师团,沿京沪铁路及其以北向南京推进;第十军末松茂治的第一一四师团沿宜兴、溧阳和溧水公路前进;谷寿夫师团和中岛贞雄第十八师团沿宁国和芜湖公路推进,以切断中国军队沿江向西的退路;国崎支队从广德经郎溪和太平渡江,攻占浦口,以截断中国军队的后路。日军企图从东南北三面合围南京,占领中国的政治中心,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战局的演变,使蒋介石筹建了多年的吴福线和锡澄线国防工事,丝毫没有起到阻止日军前进的作用,迫使他急于解决南京防守的问题。蒋介石在上海失陷两天后,连续在他的陵园官邸召开了三次高级幕僚会议。

第一次会议只有何应钦、白崇禧、徐永昌和刘斐等几个人参加。

湖南人刘斐时任大本营作战组长,首先发言。他说,日军利用淞沪会战后的有利形势,以优势的海陆空军和重装备,沿长江和沪宁、宁杭国道等有利的水陆交通线前进,机动性大,后方联络非常便利。南京处在长江弯曲部内,地形背水,日本海军可从江面封锁和炮击南京,日本陆军也可在芜湖截断中国军队的后方交通线,日本海陆空军协同攻击,南京将处在立体包围的形势下,想守也守不住。为贯彻持久抗战方针,应避免在初期被日军强迫决战。应该以机动灵活的运动战,争取时间,掩护后方部队的整补,进一步实行全国总动员,争取在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

刘斐又说,毫无抵抗地放弃首都是不行的,应该作象征性的防守,但不应投入过多兵力去争一城一地的得失,适当抵抗之后,就可以主动撤退。兵力不要超过十二个团,顶多十八个团就够了,部队太多,不便于机动。

大本营副参谋总长白崇禧首先表示支持刘斐的意见,何应钦和徐永昌也表赞同。他们说,上海到南京,一路都是平原,无险可守,而且军队主力在淞沪会战中消耗太大,恢复战斗力需要假以时日。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也主张不作“无谓的牺牲”。蒋介石在总结时说,刘斐的看法很对,但南京是国际观瞻所系,守是应该守一下的,至于如何守法,值得再加考虑。对上海作战中损失严重的部队,应该一律调到后方整补。

蒋介石的态度虽然是模棱两可,但他决定把在上海作战中受损严重的部队调到后方整补,与象征性防守南京的方案是吻合的。

过了两天,蒋介石又召集第二次高级幕僚会议。参加的人比上次稍多,除了何应钦等人,还有唐生智和谷正伦。湖南人唐生智情绪激动,主张南京非固守不可。他说,南京是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孙总理陵墓所在,如果放弃南京,将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

但是,刘斐坚持上次的意见。这两个湖南人发表了迥然不同的观点。而实际上,主力部队已经奉命向广德、安吉和宁国一带退却,陈诚和顾祝同都到皖南一带部署部队的整补工作去了。蒋介石在这次会上仍然没下定论,只说:“孟潇的意见很对,值得考虑,我们再研究研究罢!”

又过了一天,晚上接着开第三次幕僚会议。唐生智仍然坚持要固守南京,蒋介石明确表示同意。他问道:“谁负责固守南京为好?”没有一个人作声。唐生智最终打破沉寂,信誓旦旦地说:“委员长,我愿与南京城共存亡!”蒋介石说:“很好,就由孟潇负责。”他又望着何应钦说:“就这么办,有什么要准备的,马上办,可让孟潇先行视事,命令随即发表。”

第二天,唐生智走马上任,卫戍司令部设在鼓楼百子亭附近的一幢两层楼房内。他委任罗卓英和刘兴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参谋长。一时间,唐生智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外记者纷纷采访他,请他谈谈对抗战的决心。唐生智说:“本人奉命保卫南京,至少两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所属部队誓与南京共存亡,不惜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第二,此种牺牲,定将使敌人付出莫大之代价。”

蒋介石确定了固守南京的方针,又决定迁都重庆。那时,日本空军已对南京进行过三次空袭,国民政府各部门已纷纷迁往武汉,只有少数人还留在南京。蒋介石为了避免日机轰炸,住在中山门外四方城旁边一幢极小的房屋里,只有两间小房,吃饭、会客、办公都在一个小房里。汪精卫住在中山陵园自己的别墅里,当他得悉前线部队已撤离吴福线,日军已沿太湖南岸西进,就乘船去汉口了。

1125,蒋介石下达保卫首都的作战序列,共计七个军、十四个师及配属单位。这十四个师中,除徐源泉的第二军团是刚从武汉调来,其余大部分是淞沪战场上撤退下来的部队,伤亡较大,来不及补充和休整。

蒋介石批准的作战方案,将防守重点摆在镇江方向,其次是南京至杭州公路的汤山镇和淳化镇。防御地带由三线组成:第一道防线从南京以东和以南外围山地的三江口至板桥镇,第二道防线从八卦洲南岸的甘家巷、西善桥到江心洲对岸,最后的防线就是南京城。

按照唐生智的部署,徐源泉第二军团两个师,防守南京以东的龙潭至汤山附近一线正面;叶肇第六十六军两个师,防守汤山至淳化镇以东一线正面;俞济时第七十四军两个师,防守淳化镇至板桥镇和江心洲一线;王敬久第七十一军和邓龙光第八十三军防守镇江;孙元良第七十二军防守城南中华门、雨花台和黄山顶;宋希濂第七十八军部署在城北的幕府山、下关、和平门与玄武湖地区;桂永清的教导总队防守城东中山门外至玄武湖一线;萧山令的两个宪兵团防守城西莫愁湖、清凉山和草场门一线。

以上各部队仓促进入新的防区,其中第二军团第四十八师,在南京保卫战打响以后,才于127日从汉口到达南京。

122上午,蒋介石得到一条令人沮丧的消息:布鲁塞尔九国会议成员国,竟然没有一个同情中国,也没有任何国家愿意出面制止日本,或促使日本放宽和谈条件。傍晚,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来到黄埔路官邸,对蒋介石说:“现在日本人和谈的要价更高了,近卫内阁有些人说,一定要叫中国人丢脸,你们还是赶快撤出南京吧!”

蒋介石脸色铁青。他对九国会议寄予的希望,现在成了肥皂泡。他心情沮丧,原先对固守南京的一点信心,现已灰飞烟灭。他决定马上离开南京。

7日,他和宋美龄来到百子亭唐公馆,向唐生智告别。唐生智正在召开师以上军官作战会议,见蒋氏夫妇来了,连忙带头鼓掌,请蒋介石训话。蒋介石为大家鼓了鼓气,博得一片掌声。他说,云南的部队已经在开拔途中,只要大家死守下去,他很快就会亲自率领强大的军队来解围,歼灭入侵的日军,光复国土。唐生智代表守城官兵,向蒋介石表示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决心。蒋介石拉着他的手说:“孟潇,我代表政府感谢你!”

“委员长放心,保卫南京是军人职责,没有你的命令,我决不后退一步。”唐生智信誓旦旦。

门口的轿车发动机响了,蒋介石和众人告别,唐生智把蒋氏夫妇送上轿车,挥手告别。轿车开出唐公馆,直奔光华门机场。转眼间,飞机冲上云霄,在南京上空绕了一圈,向长江尽头飞去。

唐生智给交通部长俞飞鹏下了一道命令,叫他撤掉下关到浦口之间的渡轮,禁止任何部队和军人从下关渡江。他还命令浦口的胡宗南第一军制止军人从南京向北岸渡江,如有不服者,可以开枪射击

蒋介石离开南京之前,南京保卫战已于5日拂晓在句容打响。日军中岛今朝吾第十六师团沿京杭国道,前进到句容和汤山镇之间,遭到守军猛烈抗击。这一线阵地上有两支粤军,一支是叶肇军,另一支是邓龙光军。两个军一共四个师,其中三个师刚从淞沪战场撤到这里,实际人员伤亡过半。另一个师刚从武汉调来,地形不熟,放下背包,工事还没来得及挖,日军就上来了,他们只好仓促迎战。

开战的枪声响过,叶肇在望远镜中见日军的先头部队人数不多,稍稍松了口气。他设想在句容附近布置一个“口袋阵”,全歼这股日军。于是,他命令第四七八旅旅长喻英带两个团上去,包围日军。他们打到中午,兵力不足,一批日军突破了包围圈,喻英命令部下拼刺刀,把他们堵住。不料大批日军蜂拥而至,喻英旅且战且退。傍晚,喻英的两个团被日军反包围,水泄不通,任凭左冲右突,也冲不出包围圈。第二天中午,叶肇想叫这两个团向西南突围,可是命令无法传递。邓龙光军闻讯赶来增援,打了半天,又引来大批日军。叶肇派两个营去传达命令,却无法插入日军包围圈。邓龙光军在西南方向攻击,日军掉转枪口攻打他们。邓龙光军渐感不支,向土桥方向且战且退。这时,日军包围圈内的喻英旅两个团寻机向西突围,日落西山时,终于冲出包围圈。

两支广东军且战且退,日军紧追不舍。他们退到汤山,见机向日军发起攻击,途中与日军相撞,很快绞杀在一起。喊杀声、惨叫声和枪械撞击声响成一片,杀得天昏地暗。双方投入兵力越来越多,白刃战持续了一个小时,日军的坦克和骑兵上来了,叶肇命令部队迅速撤退,在中山门外的孝陵卫布防。

孝陵卫距南京城只有五里路。叶肇考虑到距城太近,日军一个冲锋就能攻入城内,便派出一支工兵队隐蔽在孝陵卫前面的其林门,阻击迟滞日军攻城。十人组成的工兵队伍乘夜出发,走了不久,发现对面来了一队人马,便喝问一声:“什么人?”

“自己人!”对方说的是中国话。

工兵以为是自己人,又问:“哪部分的,口令?”

“啪!”对方开枪打倒了一名中国工兵。原来这是一支日军侦察队。

工兵小分队迅速散开,向对方射击。一阵枪响后,中国工兵倒下四人,剩下的六人端起刺刀,向日军扑去。日本兵用的是匕首,显然是处在劣势,两个回合就倒下七人。剩下十三个日本兵对四个中国工兵,日本兵见刺刀寒光闪闪,不敢贸然攻击。中国工兵突然向日本兵开枪,十三个日本兵全部中弹。

中国工兵消灭了日军,便稍事休息。刚刚躺下,后面又上来七八个日本兵,用匕首刺倒三名中国工兵。剩下的一名中国工兵翻身起来,端起刺刀向日本兵刺去,一刀接一刀,一连刺中几个。其余的日本兵向他围拢,他一边后退一边开枪,将最后五个日本兵击毙。战斗结束,他筋疲力尽,躺下喘气,地上突然蹿起一个黑影,把匕首插进他的胸膛,他惨叫一声,昏死过去。那个黑影是躺在地上装死的日本兵,他拔出匕首,坐在地上,开始抽烟。香烟火光在黑夜里忽闪。受伤的工兵苏醒过来,看到火星,咬牙忍痛爬起来,扑向抽烟的日本兵,竭尽全力,死死卡住他的脖子,直到把他掐死。他自己又昏死过去。

这个勇敢的中国工兵名叫李茂林。天亮时,守军巡逻队发现了他,将他抬回城里抢救。

句容战斗打响的第二天上午,俞济时军的王耀武第五十一师在南京通济门外的淳化和上坊一线,与日军吉住师团接火。

山东人王耀武是黄埔三期毕业生,属于蒋介石一向重用的“少壮派”。他的上司俞济时则是蒋介石的嫡系,当过蒋介石的贴身侍卫。这次南京保卫战,蒋介石不惜动用精锐部队,把俞济时军留下。他离开南京前对王耀武说:“中央军要为全国军队做出表率,在南京打出个榜样来,真正起到硬核桃的作用!”

王耀武回答:“校长放心,七十四军决不给校长丢脸。”

王耀武率部来到淳化镇构筑工事时,听说日军一个小队到了前面的土桥。他决定露一手给蒋介石看看。晚上,他派一个营摸到土桥敌营,突然发起攻击,击毙十五名日军。这个营缴获一面旗帜和十五支枪,抓了三个俘虏。蒋介石连连称赞,叫王耀武将俘虏押到南京,送到蒋介石跟前。蒋介石围着俘虏转了一圈,对唐生智说:“这些家伙并不是刀枪不入的神仙,只要都像王耀武那样尽心尽职,南京是完全能够守住的。”

日军吉住师团第十八旅团突然少了一个小队,旅团长井出宣时十分恼火,命令部队向淳化追来,十五架日机为步兵助战。王耀武师以猛烈炮火还击,激战两昼夜,打退日军几十次进攻。唐生智调来二十辆坦克助战。坦克冲向敌群,连撞带碾,所过之处,血肉横飞,一百多名日军被坦克碾成肉饼。日军集中三十门大炮,猛轰中国坦克,三辆坦克被大炮击中,三名坦克手牺牲。

淳化战斗持续到128日,日军调来三十辆坦克。王耀武命令战车防御炮开火,半小时后,击毁日军坦克十五辆。这一天的战斗异常激烈,王耀武师第三○一团伤亡过半,九名连长战死沙场,其余两个团伤亡也很严重。傍晚,日军大量增兵,王耀武师寡不敌众,唐生智命令他们放弃淳化和方山阵地,向河定桥与麻田一线转移。

可是,日军死死咬住王耀武师,他们退到哪里,日军就跟到哪里。打头阵的日军扛着太阳旗,发出一声吼叫,后面的日军跟着吼叫,旷野为之震动。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点越来越大。日军冒雨追击。第三○五团团长张灵甫是被王耀武从监狱里要出来的杀妻犯,对王耀武存有感恩之心,见部队甩不掉日军,便跑到王耀武跟前说:“让日军这样穷追下去不是办法,应该派一支劲旅顶住日军,掩护主力撤退。”

王耀武颇以为然,考虑由谁来担任阻击,张灵甫主动请缨:“如果信得过我们团,就让我们掩护吧。”

王耀武望着张灵甫,拍拍他的肩膀,说:“危难时你能主动请缨挑重担,我很感激。不过,日军来势很猛,你们团担子很重啊!”(www.chuimin.cn)

陕西人张灵甫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入黄埔军校深造,喜读兵法,指挥作战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他向王耀武立正敬礼,说:“师座放心,你赶快带大部队撤吧,这里有我!”

张灵甫将部队分成两拨,一拨用机枪掩护,另一拨在路边和田野埋地雷。他们刚刚后撤,尾随的日军就踩上了地雷,死伤一片,吓得不敢贸然穷追了。王耀武师平安撤到雨花台和中华门一线。

俞济时军的冯圣法第五十八师在牛首山阻击日军。这里距中华门十五公里,山高四百四十米,双峰角立,形如牛首,古称牛头山,又名天阙山,地形十分险要。1130年金兵侵占建康,岳飞曾在这里设立营垒,埋伏重兵,抗击金兵。冯圣法如今在这里抗日御侮,指挥部队在营垒前三百米左右埋设地雷,打算在日军踩响地雷时发起冲锋。

日军进攻时,果然吃了地雷阵的苦头,丢下许多尸体。日军派来二十架飞机,对冯圣法师轮番轰炸,炸毁不少营垒,守军死伤严重。飞机过后,日军坦克又来了,但因山高坡陡,行驶不便,只好在山下开炮。炮击过后,步兵集团冲锋。冯圣法师官兵顽强抗击。他们等到日军接近营垒时,扔出手榴弹,把日军压制下去。

日军接连三天攻打牛首山,唐生智见冯圣法师损失惨重,命令他们撤到江宁镇。9日傍晚,日军占领牛首山,第二天便向江宁镇扑来。

日军攻势凌厉,步步紧逼。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只好再向后撤。128日,东线主力已撤入城内,以城墙为依托,继续抵抗。这天下午,日军吉住师团趁淳化守军王耀武师转移阵地之机,在坦克掩护下,一口气占领了公路线上的高桥门、七桥瓮和中和桥,9日拂晓到达光华门下。守军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和教导总队,以及机动作战的第一五六师和宪兵部队,居高临下,用机枪封锁道路,打得日军抬不起头来。日军久攻不下,派出飞机往城门上猛丢炸弹,守军死伤惨重。日军接着动用十八辆坦克朝城门开炮,压得守军抬不起头来。唐生智紧急调来迫击炮,轰击日军坦克,才压制了日军火力。可惜迫击炮的炮弹有限,仅有二十九发炮弹,转眼间就打光了。

10日,第一五六师接防第八十七师和第八十八师阵地,上午打退日军七次冲锋。中午,城门前不见一个日军,而城门上的哨兵却被子弹击倒。守军找不到子弹发射点,三名士兵莫名其妙地阵亡。守军设法引蛇出洞,扎了一个半身高的草人,给它披上服装,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哨兵。一名士兵举着草人向城墙边移动,日军果然用机枪射击,守军这才发现,原来有日军躲在城墙门洞内,不时出来偷窥,见到哨兵便打冷枪。守军马上朝门洞里扔下一捆手榴弹,无奈门洞太深,手榴弹爆炸了,却没炸到躲在洞奥的日军。

守军刘团长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决定组织敢死队消除隐患。后半夜,一根绳子从城墙垂直缒下,敢死队悄悄攀绳下滑。寂静中突然传来几声手榴弹的爆炸,敢死队已经得手。他们还扔出了燃烧汽油弹,刹那间大火熊熊,烧得日军嗷嗷直叫。火光惊动了不远处的日军,以为中国军队出城反击,吼叫着冲出营房。敢死队来不及爬上城墙,便和冲来的日军交战。他们寡不敌众,孤军奋战一小时,全部就义。

有诗人为敢死队的事迹感动,挥笔作词,纪念他们的英勇:

清平乐守光华门的勇士高墙壁垒,攻城敌被歼。城门洞圈有敌情,勇士设法攻歼。筹措汽油粗绳,敏捷缒悬迎战。与敌同归于尽,英名长存人间。

教导总队素有“蒋介石之剑”的称号,坚守在紫金山巅。这支部队是由特种兵组成,有炮兵团、骑兵团、工兵团和辎重团,共计五万多人。他们经过德国军事顾问团的长期训练,能攻善守。蒋介石把他们摆在山巅上,是因为他的官邸就在紫金山下。这支部队在山上可以兼顾来自两个方向的日军,防止日军从梅花山方向和栖霞山方向的进攻。当年曾国藩攻打天京,就是从紫金山的天堡城杀进来的,天堡城一丢,太平门就无法保住,蒋介石在这里部署精锐,也可以说是以史为鉴吧。

进攻太平门的日军中岛师团,并不知道苍松翠柏的紫金山有中国守军严阵以待。他们推进到离太平门不足一公里时,突遭炮火袭击,经过仔细观察,发现炮火来自紫金山,便集中大炮和坦克一齐反击。炮击之后,步兵蜂拥而上。紫金山下有个不太高的红毛山,守军的机枪阵地隐蔽在此。日军冲到红毛山,守军几十挺机枪向他们射击,打得尸体枕藉。日军指挥官气得嗷嗷大叫,指挥炮火还击,然后派出装甲部队,为后面的步兵开道。红毛山守军狙击手携带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跃出阵地,冲向日军坦克,部分跳上坦克车顶,把炸药包塞进驾驶仓内,另一部分将炸药包拴在坦克履带下。他们脱离坦克后,猛烈的爆炸声响起,日军坦克瘫痪下来。

唐生智得到日军进攻紫金山的报告,立即派出一个营的军工和战车防御炮,支援紫金山的守军。日军连续三天攻不下紫金山,只能望山兴叹,另想攻城良策。

第四天早上,日军一架飞机在紫金山上空丢下一个彩色大气球,气球下载着一名军官。守军不知日军又玩什么花招,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就在守军麻痹大意的时候,几发炮弹飞来,轰然爆炸。守军恍然大悟,原来悬在气球下的军官是了望哨,俯瞰中国军队的阵地,将情况用报话机通知炮兵,给炮兵提供目标。守军吃一堑长一智,不再向日军暴露目标。

日军无法从岗子村方向攻上紫金山,改从梅花山方向进攻。他们爬上山坡,被老虎洞的守军打了下去。日军便用重炮轰击老虎洞,接着派步兵冲锋。守军以猛烈的炮火阻击日军,成群的日本兵被击毙在山坡上,尸积如山。下午,日军继续攻击,在炮兵掩护下,不要命地向山上冲。守军依托阵地,沉着阻击,只要日军爬到离阵地五十米,就一跃而出,和他们拼刺刀。

10日,日军集中了两个师团兵力,要与守军决一雌雄。他们调来八十五辆坦克,兵分两路,向紫金山猛攻。左路从孝陵卫街的公路攻打西山,右路从灵谷寺攻打中山陵和陵园新村。宏伟美丽的中山陵和九层八面螺旋式的灵谷寺塔,顿时淹没在冲天大火之中。教导总队坚守到12日晚,大部伤亡,不得不撤出阵地,紫金山落入日军手中。

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原是一个高约一百米、长约三千米的山岗。这里地形弯曲起伏,十分险要。第八十八师奉命在这里布防,修筑起密如蛛网的战壕、铁丝网和钢筋水泥碉堡。第八十八师的朱赤第二六二旅,负责防守雨花台阵地的右翼。

日军于8日下午从溧水方向推进到雨花台,朱赤旅突然射击,重创日军。日军稍作整顿,重新发起冲锋。朱赤命令部队沉着等待,日军距工事五十米时,朱赤才下令射击。

日军大乱,朱赤振臂高呼:“弟兄们,跟我上!”他纵身跳出战壕,和日军白刃肉搏,阵地前杀声震天,血流成河。日军损失惨重,仓皇后撤。

第二天上午,日军出动二十架飞机,在雨花台上空轮番轰炸。守军的血肉之躯,抵挡不住猛烈的炮火,朱赤旅损失严重。朱赤受伤,脸上流着鲜血。士兵们跑来给他包扎,被他推开。他说:“弟兄们,打仗必然会有流血,会有牺牲,你们不要管我,日军炮击以后,你们就发起冲锋,一定要打退日军,死守阵地!”

日军很快组织大规模集团进攻,朱赤高喊:“弟兄们,报国的时刻到了,要与阵地共存亡,狠狠地打啊!”

守军奋勇拼杀,再次打退日军的进攻,朱赤旅以阵亡一百八十人的代价,歼灭一百九十五名日军。

战斗空隙,朱赤命令部队抢修工事,抢救伤员。他在阵地上来回奔跑,检查工事,慰问伤员。突然,一阵尖啸传来,一发炮弹落在朱赤脚边,他来不及躲避,随着巨响倒在血泊之中,为抗战献出了生命。

第二天,朱赤旅在雨花台阵地上全部阵亡。在寒风中,横在道路上的沙包和圆木在燃烧,日军的坦克轰隆隆地从尸体上轧过去,冲向中华门城堡。

雨花台的左翼,由高致嵩的第二四六旅防守。

高致嵩注重战前准备。他组织各级军官察看地形,研究战斗部署,要求部队抓紧时间挖工事。高致嵩仔细检查每一处工事,发现四营的工事达不到要求,便沉着脸对王营长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个简单的道理,你怎么就不懂?你自己看看,你们营的工事挖得马马虎虎,如果日军从这里进攻,你们挡得住日军的手榴弹和枪弹吗?”

王营长低着头承认错误,高致嵩挥挥手说:“快叫弟兄们放下碗筷,重新挖过!不挖好工事,不准吃饭!”

高致嵩还注重战前动员,努力激发部队的情绪。9日,他给部队训话:“弟兄们,你们都听说过秦桧吧?他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怕死鬼,我们不能学他。世上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受,就是亡国的苦不能吃,亡国奴的罪不能受。现在日军来了,谁不抵抗,谁就是犯了亡国罪。弟兄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要与侵略者拼到底!”

日军两个联队向高致嵩旅发起进攻,官兵们顽强阻击。日军也不怕死,嗷嗷吼叫着冲上来。高致嵩观察着战况,认为光靠阻击无法打退日军,必须发起猛烈的反击。于是,他拿起电话,命令各团发起反冲锋。他放下电话,身先士卒,举起手枪高喊:“弟兄们,跟我冲!”

高致嵩旅的官兵们勇猛地杀向敌群,和日军拼刺刀。阵地上杀声震天,鲜血飞溅。刺刀拼弯了,官兵们把枪扔掉,和日军厮打拼搏,有的抱着日军滚下山底,同归于尽。

短兵相接,高致嵩的耳朵被日军咬掉一只,鲜血直流。他顾不得包扎,忍痛对官兵们说:“弟兄们,日军还会再来,我们只能稍许休整,准备迎接更残酷的战斗!”

高致嵩要各团统计现有兵力。统计报表送上来,全旅一万多人只有四五百人还能战斗。日军又冲上来了,高致嵩命令官兵们将所有手榴弹后盖打开,把导火索连结起来,摆在阵地前。日军越来越近,距离只有三十米时,高致嵩叫大家听他的口令。日军见守军阵地上没有动静,以为守军子弹打光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声喊叫:“抓活的,抓活的!”日军冲过来,二十米,十米,五米——高致嵩大叫一声:“拉导火索轰隆一声巨响,高致嵩和他的全体官兵,与日军同归于尽,阵地上恢复了平静。

雨花台方向的守军一直坚持到12日,由于兵力不足,缺乏弹药,部队越打越少,血洒满山,尸横遍地。当天下午,日军的坦克和步兵向中华门城墙蜂拥而去。

日军逼近南京时,守军一支装甲部队奉命出击,与日军先头部队交火,被日军打退。一辆装甲车陷入壕沟,无法开出,两名装甲兵没有弃车逃跑。日军先头部队打扫战场时,两名中国兵闷声不吭,没有被日军发现。

不久,日军谷寿夫师团大部队浩浩荡荡开了过来,趾高气扬,毫无防备,经过这辆装甲车旁边。中国兵用机枪猛射,几十名日军猝不及防,死于枪下。日军全部卧倒,然后向装甲车发起冲锋,打了几十个回合,全被打了回去,装甲车周围到处是日军尸体。

两名中国兵沉着机智,日军不冲上来就不开火,节省子弹。日军重武器没跟上来,一时对他们莫可奈何。他们坚持到天黑,开始突围,一名士兵壮烈牺牲,另一名找到了部队。日军把这次伏击记入了作战手册,供每一个军官借鉴。

装甲兵归队后,把这件事上报长官。杜聿明半信半疑,夸奖几句了事。直到昆仑关战役结束后,杜聿明才从缴获的日军作战手册中看到这次被袭事件的记载。手册中要求日军严格打扫战场,不能大意,步兵不管有没有反战车任务,一定要携带穿甲弹或装备些炮弹。杜聿明这才知道,那位士兵不是吹牛,立即下令找他,结果发现他几天前已经阵亡。

进攻南京的日本军人是疯狂的。12日上午,美军珀内号炮艇满载着美国大使馆的最后一批人员和一群西方记者,拖着美孚石油公司的三艘驳船,离开日军迫近的南京城,溯江而上。日军奥山中尉率领一个飞行中队飞到珀内号上空。奥山明明看见下面的炮艇上飘扬着美国国旗,却视而不见,率领机群向珀内号攻击。二十分钟后,这艘美国炮艇下沉,艇上的人纷纷跳水逃命。

罗斯福总统听到这个消息,很想制裁日本,无奈国会里阻力重重。议员们宁愿牺牲在中国的利益,也要维护对日本的贸易。日本也急于避免与美国冲突,日本外交大臣连忙照会美国驻日本大使“深表歉意”。圣诞节前后,美国收到了日本政府的赔款支票,面额为美金二百一十万四千零七元三角六分,这场风波才平息下去。

12日正午,雨花台陷落后,孙元良师从城墙爬进城内,直奔挹江门,企图从下关渡江逃走。宋希濂的戒严部队阻拦劝说,收容约两千人,仍然由孙元良率领,回到中华门附近作战。

下午4点,俞济时军也从三汉河向下关搭浮桥,准备向下关撤退,又被长官部制止。这时,日军虽然猛烈攻城,占领了雨花台和紫金山第一峰据点,但胜负并没有最后分晓。

5点左右,顾祝同给唐生智打来电话,转达蒋介石的撤退命令,要他迅速赶到浦口,以便撤离。唐生智表示:不能马上离开南京,撤退问题必须部署。当晚,蒋介石又来电,命令唐生智放弃南京,向津浦路撤退。第二天凌晨,唐生智召集各部师长以上军官开会,做出“大部突围,一部渡江”的部署。

守军将领们默不作声,沉浸在悲愤的深渊里。唐生智心里也不好受,他大声说:“战争不是在今天结束,而是在明日继续;请大家记住今日的耻辱,为今日的耻辱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