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日军向保定发起进攻。中国守军拼死抵抗,中国空军首次在华北上空参战,日军攻势受阻。10日下午,这个团的先头部队进抵束鹿县半壁店,与日军骑兵队遭遇。吕正操撕碎电报,翻身上马,带队向日军冲击,接应第一营突出重围。14日,吕正操率部在小樵镇宣布起义,从此脱离国民党军队,在共产党领导下,改称“人民自卫军”。吕正操在小樵镇住了三天,率军继续北上,向中共保属省委活动的中心地区高阳进军。......
2023-12-07
国难当头,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把日本灭亡中国的侵略意图,看得明明白白。在这种时候,中国当局者和一些西方政治家,还不能充分认识日本的野心,他们的洞察力,也许还不如中国一个普通的百姓,这种现象,实在是令人费解。中国民众空前高涨的抗日救亡的热情,得不到国民政府的支持,暂时也没有获得西方国家的理解。
中国的红色政党和红色政权,在时局维艰的岁月里,和广大民众一样,处在十分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但是,中国共产党冲破险阻,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全国共同抗战,进行着长期不懈和艰巨复杂的斗争。
中国人迫切需要抗日的武装。同一年7月7日,寻淮洲和粟裕等人领导的红七军团,奉命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从江西瑞金出发北上。八天后,中国的红色政权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要把军队开上抗日前线。
在纷繁复杂、险恶重重的时局中,湖南人毛泽东精辟地认识到,抗日救亡运动已经进入高潮,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确立了这位远见卓识者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同年10月1日,一篇著名的宣言由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发出,刊载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救国报》上。宣言号召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一切爱国的军官和士兵,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党派和团体,一切关心祖国的华侨和国内一切被压迫的少数民族联合起来,共同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
同一个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共产党和红军连续发表抗日宣言,反对蒋介石出卖中国。中共中央从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瓦窑堡会议以后,忙于宣传中共的政治主张,先后给蔡元培、许德珩、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和杜斌丞写信,表示支持他们的爱国活动,提出今后工作的希望。毛泽东在写给许德珩的信中说:“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为中华民主共和国而奋斗,这是全国人民的旗帜,也就是我们与你们共同的旗帜!”
中共中央北方局支持和领导学生的爱国运动。
第二天,北平学联做出反应,各校学生举行总罢课,积极酝酿和准备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学生的爱国运动持续到16日。国民政府原订在这一天举行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共北平党组织在这一天发动更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清晨,北平的学生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天桥,举行三万多人的市民大会,通过了组织民众、共同抗敌、誓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等决议案。会后,几万人示威游行,当局再次调动军警镇压,四百多名学生被大刀砍伤、刺伤或被棍棒打伤,三十多名学生被捕。(www.chuimin.cn)
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只好延期到
北平学生的行动影响了全国。在北平附近的天津,在江浙地区的上海、南京和杭州,在华中的武汉,在华南的广州,在中原的开封,在太行山东西侧的济南和太原,都有爱国学生示威游行、请愿和罢课。“一二·九”运动的消息传到世界各地,海外侨胞立即向国内学生组织发出电函,赞扬他们的爱国精神,誓为他们的后盾。
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北平师范大学举行了成立大会。到当年暑假,北平民先队员发展到一千二百多人。后来,全国各地有三十多个城市建立了民先队。在巴黎、东京和缅甸等地,也有了民先队组织。
上海成立了以爱国知识分子和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主要领导人有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沈钧儒、沙千里等。救国会发表宣言,制定了《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蒋介石容不得这样的组织,当局在
文化界也致力于推动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鲁迅在《答文化新闻社问》中,揭露了日本侵华的真面目。中共领导下的“左联”,抗议日本侵略,呼吁国际社会支援,号召全民族奋起抗日。鲁迅、郭沫若、茅盾和巴金等二十一位文艺界新旧各派领导人,共同签署一份宣言,明确提出:“在文学上,我们不强求其相同,但在抗日救国上,我们应团结一致以求行动之更有力。”
文化界实践了他们的宣言。一些小说家写出脍炙人口的抗日作品,阳翰笙写《义勇军》,肖红写《生死场》,萧军写《八月的乡村》,艾芜写《咆哮了的许家屯》。剧作家田汉写《乱钟》,诗人蒲风写《我迎着风狂和雨暴》,陈鲤庭和崔嵬写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夏衍写报告文学《包身工》。音乐家聂耳创作《大路歌》,歌词作家孙慎写《救亡进行曲》,麦新写《大刀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传遍中华大地,以强烈的感染力,激励中华民族起来抗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前进!
有关血肉长城-中国抗战十四年全景纪实的文章
23日,日军向保定发起进攻。中国守军拼死抵抗,中国空军首次在华北上空参战,日军攻势受阻。10日下午,这个团的先头部队进抵束鹿县半壁店,与日军骑兵队遭遇。吕正操撕碎电报,翻身上马,带队向日军冲击,接应第一营突出重围。14日,吕正操率部在小樵镇宣布起义,从此脱离国民党军队,在共产党领导下,改称“人民自卫军”。吕正操在小樵镇住了三天,率军继续北上,向中共保属省委活动的中心地区高阳进军。......
2023-12-07
马本斋带领回民支队进行大小战斗八百七十多次,歼灭日伪军三万六千多人。回民支队是全国影响较大的一支回民抗日队伍,也是八路军冀中军区主力部队之一。9月中旬,日军向第四师大举“扫荡”,他们转战于萧县、宿县、永城和夏邑之间,猛烈打击日军。这一年,中共领导下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中共领导的抗日军队,取得了巨大的战绩。......
2023-12-07
日军企图挑起事端,在上海及其外围地区与中国军队的主力决战。8月 9日 ,日本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和士兵斋藤要藏,驱车闯入虹桥机场,打死中国保安队员时景哲,被机场保安队当场击毙。驻上海的日军以此为借口,要挟中国政府撤退上海保安部队,撤除所有的防御工事。她规定,空军中若有行窃者,将被处以极刑。消灭日军第三舰队,是中国空军的紧迫任务。......
2023-12-07
第三支队的队长王明贵则盯上了克山县。眼下,日军强迫农民提前割地,企图尽快放倒青纱帐。日伪军和来往的行人川流不息。日军撤走了,王明贵达到了预期目的,并不恋战,下令撤出县城。伪军哨兵向冲锋队开枪,成了抗联部队发起全面冲锋的号角。日军的铁路供应总站,变成了王明贵支队的物资补给站。关东军成立了“联合讨伐”司......
2023-12-07
乱世豪杰起四方,救国军、自卫军、反日总队等各种抗日武装风起云涌。同一天,国民政府外交部照会日本驻中国大使,声明绝对不承认伪满洲国。日本关东军为了巩固对东北的统治,疯狂地、次数密集地“讨伐”抗日武装力量。没有统一起来的义勇军,不断遭到日军野蛮的镇压。显然,义勇军需要一种凝聚力,才能结成统一的强大的武装。......
2023-12-07
红军抵达大西北以后,深刻地影响了东北军和西北军以及他们的指挥者张学良与杨虎城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为。第二天清早,找了一辆大卡车,派他亲信的保安队长,带了四个兵,把汪锋“押解”到西安新城的西北绥靖公署。同年8月,毛泽东再次给杨虎城写信,希望他参加抗日联合战线。可是,东北军完成不了“剿共”的任务。俘虏们深受感动,愿与红军合作抗日。中共中央派李克农接见了这名俘虏。......
2023-12-07
全军三万多人,决心“为中华民族图生存,为中国军人争人格”。他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早已感到失望,对不抵抗主义更为反感。1932年 1月 28日 深夜,日军不宣而战。下午5点,翁照垣旅主力发动反击,夺回北站及天通庵车站,乘胜追击,攻占日军上海陆战队司令部,迫使日军撤退,日军的首次进攻以失败而告终。日军叫停是为了增兵。日军突破阵地,将守军切断为两截。第十九路军顽强抵抗,迫使日军承认“进展不易”,只好撤回出发阵地。......
2023-12-07
17日,板垣师团一部占领了长城防线上的最高峰一三九○高地,主力向守军右翼镇边城迂回,严重威胁守军阵地。这时,东援南口的傅作义立即率领两个旅赶回张家口,组织固守城垣并反击日军,但未能抑制日军的攻势。......
2023-12-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