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格皮德战争:解围胜利、夜幕隔离

格皮德战争:解围胜利、夜幕隔离

【摘要】:17格皮德战争然后,如同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该塔伊人在拿到大笔赎金之后,解除了对马尔西安波利斯的长期围困。当格皮德人看到该塔伊人无往而不胜,并且又缴获了这么多战利品时,出于妒忌的心理,他们便拿起武器,开始攻击自己的这个亲戚部族。很快,格皮德人就发动了进攻。最后,当格皮德人中的一部分已经开始退缩时,夜幕把交战双方暂时隔离开来。——原注意为“格皮德人之岛”。

17 格皮德战争

然后,如同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该塔伊人在拿到大笔赎金之后,解除了对马尔西安波利斯的长期围困。当格皮德人看到该塔伊人无往而不胜,并且又缴获了这么多战利品时,出于妒忌的心理,他们便拿起武器,开始攻击自己的这个亲戚部族。如果你想知道,格皮德人是如何与该塔伊人产生亲缘关系的,那么我就简短地介绍一下。你应该还记得,我在一开始(第25节)讲过,哥特人是在国王伯里格的率领下,离开他们原来在斯堪德扎岛上的家园,乘坐仅仅三艘帆船,来到大洋彼岸所谓的“哥特斯堪德扎”地区。

这三艘船中之一,如同往常一样,到达目的地比较晚。他们的这个特点赋予了他们“格皮德”这个名字,因为在他们的语言里,“迟缓”一词被叫做“格潘塔”(Gepanta),结果后来这个恶名就逐渐演变成了他们自己部族的名字(1)。所以说,毫无疑问,他们起源于哥特人,但由于像我说过的那样,“格潘塔”是懒散的意思,因而他们由这个骂人的词得到了他们自己的族名。而这其实也不能算不太合适,因为他们的思维确实比较迟缓,行动起来就更加笨拙。

当时他们出于妒忌哥特人的原因,停留在一个被维斯图拉河浅滩包围着的,被他们的语言叫做“格皮多尤斯”(Gepedoios)(2)的岛上,不跟大伙儿一块继续走了。他们那时在格皮德尤斯岛上居住的地方名叫“斯培西斯”(Spesis),如今被维维达尔人(Vividarii)(3)占据着,这个民族是当初大批难民凑巧汇聚到一个地方,相互融合而成的。

至于格皮德人自己,则早就搬到其他比较好的土地上去了,因为他们的国王法斯提达(Fastida)号召他安静的人民拿起武器,扩大自己祖国的领土,先是几乎彻底消灭了勃艮第人,接着又征服了许多其他的民族。到了此时,法斯提达又无缘无故地进攻哥特人,就这样以他不可容忍的好斗本性,伤害了两个民族长久以来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友好同盟。出于过度的狂妄,他不断地为他的人民开拓更多的领土,可是因此却把他本国内的人口数字弄得日渐稀少。

他派使者去见当时东西哥特人两族共同的君主奥斯特罗哥塔,抱怨说他的国度被夹在高山和密林之中,因此不得不提出两个要求,哥特人可以在其中任选一个加以满足:要么与他开战,要么送给他一块土地。

性格坚毅的哥特王奥斯特罗哥塔回答说,他讨厌这样一场战争,因为和亲戚交锋对他是一件非常痛苦和不道德的事情,但是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他的国土。很快,格皮德人就发动了进攻。为了不至于让人耻笑自己是懦夫,奥斯特罗哥塔也号召他的部队起来抵抗侵略者。两军于奥哈河(Auha)流经的伽尔提斯城(Galtis)(4)附近遭遇,双方在战场上表现得都极其勇敢,这是因为他们的武器种类和搏斗方式完全一样。但是,较好的军事纪律和体能帮了哥特人的大忙。(www.chuimin.cn)

最后,当格皮德人中的一部分已经开始退缩时,夜幕把交战双方暂时隔离开来。当初骄傲自大的格皮德王法斯提达见势不妙,赶紧趁此良机,放弃了他们留在战场上的尸体,带着巨大的羞愧和耻辱,撤回了他的祖国。大获全胜的哥特人对格皮德人的迅速撤退感到满意,他们也返回家园,在奥斯特罗哥塔国王的领导下,享受着快乐的和平时光。

【注释】

(1)按照穆勒豪夫的说法,“格皮德”这个名字的本意是“缺乏工作能力”。——原注

(2)意为“格皮德人之岛”。——译注

(3)即第5章中所说的“维迪瓦里人”。——原注

(4)可能是阿尔特河(阿卢塔河)畔的伽尔特城(Galt),但手抄本中的“奥哈河”是否就是阿卢塔河,还有待考证。——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