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神仙道教思想源自葛洪,图解中国道教史

神仙道教思想源自葛洪,图解中国道教史

【摘要】:葛洪在《抱朴子内篇·1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特性及治病作用等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后世医药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葛洪继承和发扬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奠定了神仙道教的思想基础。直到葛洪的《神仙传》问世,才打破了文坛这个角落的沉寂。

1.葛洪奠定神仙道教的思想基础

葛洪是东晋著名道教人物,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约生于西晋太康四年(283年) ,卒于东晋兴宁元年(363年) 。他出身江南士族,少年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生活贫苦,但聪明好学,成年后博通经史百家学说。他性情沉静,不求名利,尤其热中神仙导养之法。后来跟从郑隐学炼丹秘术,服食养性,修习玄静。此后,葛洪又拜南海太守鲍靓为师。鲍靓精于医药和炼丹术,见葛洪虚心好学,年青有为,就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他,还把精于灸术的女儿鲍姑也嫁给了他。

葛洪

《抱朴子》

葛洪精通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也要修习医术,可以帮助自己长生成仙,还可以利济世人。他撰写的《肘后备急方》 、 《肘后救卒方》 、《神仙服食方》 、 《金匮药方》 、 《玉函煎方》等医学著作中,保存了大量我国早期医学典籍,记载了许多民间治病的常用方剂。如关于治天花病的记载,在医学史上是现存最早的;对结核性传染病的认识,也比国外早一千多年。 20世纪20年代,国外逐渐发现了恙虫病的病原是一种比细菌小得多的“立克次氏体” ,并弄清了携带病原的小红蜘蛛的生活史;而早在一千六百年以前,葛洪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就把它的病原、病状、发病的地点、感染的途径及预防等都搞清楚了。葛洪在《抱朴子内篇·1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特性及治病作用等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后世医药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www.chuimin.cn)

葛洪继承和发扬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奠定了神仙道教的思想基础。在《抱朴子内篇》中,他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和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强调求仙要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如果德行不修,仅仅修习方术是不可能长生的,所以要求信徒严格遵守道教戒律。他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主张文章应德行并重,立言当有助于教化。

葛洪在文学上也卓有成果。自从汉代刘向撰写《列仙传》后,三百年间,没有与之相称的同类著作。直到葛洪的《神仙传》问世,才打破了文坛这个角落的沉寂。 《神仙传》全书十卷,叙述了从广成子、彭祖、壶公、麻姑直至晋代郭璞、平仲节等八十四个( 《汉魏丛书》本钞合《太平广记》引文,增至九十二个)神仙的传说,大多为《列仙传》所未载。这些神仙故事,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概述,还有细节的描写、形象的刻画。比如同是老子的传说, 《列仙传》所载仅约百字, 《神仙传》却有近二千字的描述。 《神仙传》中,也涉及到一些道术,如分身术的叙述,就颇为精彩。是书卷五谈到左慈“受执入狱,狱吏欲拷掠之。户中有一慈,户外有一慈,不知孰是” 。左慈能在户内户外同时出现,显然是有分身之术。

葛洪写《神仙传》 ,把它当作信史看待,自称其资料来源于“仙经、服食方及百家之书、先师所说、耆宿所论” ;还有部分材料(特别是有关道术等富有宗教神秘色彩的内容) ,原本是在道教内部秘传的;但另有不少材料,直接取之于青史,如对东汉三国的一些方士、道士的描述,十分详细,几乎与《后汉书·方术传》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