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太一教的创立和传承-图说中国道教史

太一教的创立和传承-图说中国道教史

【摘要】:萧抱珍,卫州人。相传其得道之初, “即以仙圣所受秘济人,祈禳诃禁,罔不立验。天眷初,其法大行,因名之曰太一教” 。太一教师承制度比较严格,受的道士必须都改姓为萧。金大定年间 ,太一教教声大振,广收门徒,影响波及沿海地区。太一教道士出家,传嗣有秘法物。太一教的宫观始称庵,墓称塔,和佛教十分相似。太一教传至六、七祖后,逐渐融合于正一教派。

6.萧抱珍创立太一教

太一教是金代初叶由萧抱珍所创立的道教宗派。

萧抱珍,卫州(今河南汲县)人。生年不详,卒于金世宗大定六年(1166年) 。相传其得道之初, “即以仙圣所受秘img71济人,祈禳诃禁,罔不立验。天眷初,其法大行,因名之曰太一教” 。

元史·释老传》记载: “太一教者,始金天眷中道士萧抱珍,传太一三元法img72之术,因名其教曰太一。 ” 《国朝重修太一广福万寿宫之碑》则说: “名之曰太一教,盖取元气浑沦,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也。 ”(www.chuimin.cn)

太一教的教旨,以老子之学修身,认为“做仙做佛不难,只依一弱字便是” 。又以巫祝之术御世,也以符img73济人治病, “祈禳诃禁,罔不立验” 。王恽《秋涧集》说: “太一教法专以笃人伦翊世教为本。 ”卫州的太一广福万寿宫内设有“法水井” ,世人谓之“太一泉” ,据说饮之可以治病。

太一教师承制度比较严格,受img74的道士必须都改姓为萧。二祖萧道熙,原姓韩,风仪潇爽,博学多才,颇善文辞,曾自题画像: “来自无中来,去复空中去。来去总一般,要识其问路。 ”三祖萧志冲,原姓王,乃得道高人,颇受门徒及民众爱戴,史载其去世后,送殡者多达数万人。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 ,太一教教声大振,广收门徒,影响波及沿海地区。金宣宗贞img75元年(1213年) 、二年(1214年) ,元太祖连续两次攻打河北,据《堆金冢记》载,元兵攻破卫州,大肆屠杀,民谣云: “困栾冬,半破年。寒食节,绝人烟。 ”当时太一教四祖萧辅道从河南回来,目睹“城郭为墟,暴骨如莽,恻然哀之” ,于是便倾其所有,组织人力,招敛遗骸,在卫州城西北二里左右的旧城中,挖了三个大坑,堆骨成“丘” ,掩埋后设醮祭, “以妥厥灵” ,人称“堆金冢” ,全城人都去祭奠。从此,萧辅道美名远扬,元定宗二年(1247年)赐号“中和仁靖真人” 。太子忽必烈闻其名,召至和林,询以治国之道,赐以重宝,坚辞不受。五祖萧居寿,原姓李,也颇受元朝重视,并将其教推入全盛时期。

据说太一教祖师“素不为辞章,及升堂谕众,随意而言,悉成文理,劝戒深切,听者耸然” 。太一教道士出家,传嗣有秘img76法物。因为太一教颇重以符img77济人,所以与全真道、真大道教有很大的区别。太一教的宫观始称庵,墓称塔,和佛教十分相似。太一教传至六、七祖后,逐渐融合于正一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