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自汤至纣,传十四世,历主二十八,凡六四四年〔54〕,其世系表如次:续表续表商代政教特异之点,为继统法和尊鬼先神。商代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尊鬼先神,夏、商、周三代都相同,不过夏、周只是“事鬼敬神而远之”,商代却是“尊鬼,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至于田赋之制,则见于第六章。近人以商都屡迁,就断定商代还是个游牧部落,并且拿卜辞中多有田猎之事以为佐证。......
2023-08-17
3.灵宝派重视符科教
早期道教将“灵宝”一词解释为“神灵宝贵” 。灵宝派的师承系统,《道教义枢》有这样的说法:吴赤乌年间,太极真人徐来勒降授于葛玄,葛玄又传郑隐及兄葛孝爰,葛孝爰传子葛悌,葛悌之子葛洪从郑隐盟受。 《云笈七签》卷三“灵宝略记”载:葛洪去世,以经授兄子海安君,至从孙葛巢甫于隆安末传道士任延庆、徐灵期。到了南朝宋代,陆修静对《灵宝经》加以增修,立成仪轨,从此形成了灵宝派,灵宝之教大行于世。
道书对《灵宝经》渊源有不同的记载。最初的《灵宝经》大约只有三种,三十五卷。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辨问》中说: “ 《灵宝经》有《正机》 、 《平衡》 、《飞龟授》 ,凡三篇,皆仙术也。 ”陆修静在《太上灵宝授度仪表》中说: “然即今见出元始旧经,并仙公所禀,臣据信者,合三十五卷。 ”而现在《道藏》中冠以“灵宝”的经书共有一百七十三种,大多为灵宝派道教徒历代积累下来的。
《道藏》中冠名“灵宝”的经书(www.chuimin.cn)
灵宝天尊神像
与上清派不同的是,灵宝派十分重视符科教,所以比较接近天师道,有人甚至认为《灵宝经》是张陵所作。天师道以符咒驱鬼降魔、祈福禳灾;灵宝派则强调通过斋仪使教徒“洗心净行,心行精至” , “注玄味真,念念皆净” 。天师道用符咒来为求道者自身治病解厄,灵宝派则用其来济世度人。 《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就曾这样说过: “圣人传授经教,教于世人,使未闻者闻,未知者知,欲以此法桥普度一切人也。 ”这样明确地道出了灵宝派济世度人的宗旨。到了北宋,灵宝派以今江西阁皂山为中心开展活动,广泛传授经
;元代以后,并入了正一道。
灵宝派奉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和太上老君为最高神,与上清派所奉之神稍有不同。灵宝派供奉的“上清灵宝天尊” ,即道教“三清尊神”之一,与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并为三洞教主。宋代灵宝派中分化出东华派和神霄派。东华派形成于北宋,由宁全真和林灵真先后创立,在温州一带活动,打着“济死度生”的旗号,主要宗教仪式是斋建普度大会。神霄派则由北宋林灵素所创。
有关图说中国道教史的文章
商自汤至纣,传十四世,历主二十八,凡六四四年〔54〕,其世系表如次:续表续表商代政教特异之点,为继统法和尊鬼先神。商代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尊鬼先神,夏、商、周三代都相同,不过夏、周只是“事鬼敬神而远之”,商代却是“尊鬼,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至于田赋之制,则见于第六章。近人以商都屡迁,就断定商代还是个游牧部落,并且拿卜辞中多有田猎之事以为佐证。......
2023-08-17
从道教尊神三清的产生和演变足以看出, 决不是神创造了人, 而是人刨造了神,神由人起, 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到宋真宗时,又名《冲虚至德真经》,到宋徽宗时, 又追封庄周为“微妙无 通真 君”。冲虚真人, 也就是稍早於庄周的道家执守“贵虚”论的学者列御寇,他在唐玄宗时, 追号“冲虚真人”。......
2024-01-27
合并入正一道的,主要有龙虎宗、阁皂宗和茅山宗。隋统一全国后,南北天师道合而为一。元代官方承认了张陵子孙的“天师”称号,元世祖忽必烈授予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管领江南道教的职权;元成宗铁穆耳于大德八年授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管领江南诸路道教的职权,接着又加授其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 。于是,各符派形成了大正一道。......
2023-12-06
四神文化与酒泉四神造型关夫酒泉崔家南湾发现的一座魏晋墓中有非常精美的四神铺地方砖。沿对角是三条平行线把方砖分割成四个三角形的大面,四个大面依东南西北,分别是神态各异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西汉酒泉胜迹的泉眼四壁也雕刻有四神的造型,嘉峪关也曾发现有四神的造型。再以后四神被人格化,分别给起了名字,青龙叫“孟章神君”,白虎叫“监名神君”,朱雀称“陵光神君”,玄武称“执明神君”。......
2024-10-17
楼观派没有本派特色的修炼方术,内外丹兼修。楼观派又善以符召神劾鬼,为人治病。楼观派因楼观而得名,奉尹喜为祖师。相传楼观是尹喜故宅,一说为尹喜修道之处。楼观派祖师尹喜有关楼观派的记载,主要见于《楼观内传》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等书。......
2023-12-06
“神霄”一词,出自于北宋道士林灵素所编的神话,指天的最高层。于是,“神霄”便被用来作为道教一派的名称。神霄派逐渐盛传于世,流传于中原以及湖南、四川、温州一带。神霄派主要宗教活动,是符咒配以“五雷法” ,世称“神霄雷法” 。神霄雷法传至元代,为莫月鼎发扬光大。相传他曾奉诏进宫,施展法术,呼风唤雨,皆有应验。......
2023-12-06
大约在南朝齐梁时即以此地为《桃花源记》所写的仙境。其诗其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2023-07-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