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南朝灵宝派:重视符科教,与三清尊神有关

南朝灵宝派:重视符科教,与三清尊神有关

【摘要】:到了南朝宋代,陆修静对《灵宝经》加以增修,立成仪轨,从此形成了灵宝派,灵宝之教大行于世。《道藏》中冠名“灵宝”的经书灵宝天尊神像与上清派不同的是,灵宝派十分重视符科教,所以比较接近天师道,有人甚至认为《灵宝经》是张陵所作。灵宝派供奉的“上清灵宝天尊” ,即道教“三清尊神”之一,与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并为三洞教主。

3.灵宝派重视符img59科教

早期道教将“灵宝”一词解释为“神灵宝贵” 。灵宝派的师承系统,《道教义枢》有这样的说法:吴赤乌年间,太极真人徐来勒降授于葛玄,葛玄又传郑隐及兄葛孝爰,葛孝爰传子葛悌,葛悌之子葛洪从郑隐盟受。 《云笈七签》卷三“灵宝略记”载:葛洪去世,以经授兄子海安君,至从孙葛巢甫于隆安末传道士任延庆、徐灵期。到了南朝宋代,陆修静对《灵宝经》加以增修,立成仪轨,从此形成了灵宝派,灵宝之教大行于世。

道书对《灵宝经》渊源有不同的记载。最初的《灵宝经》大约只有三种,三十五卷。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辨问》中说: “ 《灵宝经》有《正机》 、 《平衡》 、《飞龟授img60》 ,凡三篇,皆仙术也。 ”陆修静在《太上灵宝授度仪表》中说: “然即今见出元始旧经,并仙公所禀,臣据信者,合三十五卷。 ”而现在《道藏》中冠以“灵宝”的经书共有一百七十三种,大多为灵宝派道教徒历代积累下来的。

《道藏》中冠名“灵宝”的经书(www.chuimin.cn)

灵宝天尊神像

与上清派不同的是,灵宝派十分重视符img63科教,所以比较接近天师道,有人甚至认为《灵宝经》是张陵所作。天师道以符咒驱鬼降魔、祈福禳灾;灵宝派则强调通过斋仪使教徒“洗心净行,心行精至” , “注玄味真,念念皆净” 。天师道用符咒来为求道者自身治病解厄,灵宝派则用其来济世度人。 《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就曾这样说过: “圣人传授经教,教于世人,使未闻者闻,未知者知,欲以此法桥普度一切人也。 ”这样明确地道出了灵宝派济世度人的宗旨。到了北宋,灵宝派以今江西阁皂山为中心开展活动,广泛传授经img64;元代以后,并入了正一道。

灵宝派奉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和太上老君为最高神,与上清派所奉之神稍有不同。灵宝派供奉的“上清灵宝天尊” ,即道教“三清尊神”之一,与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并为三洞教主。宋代灵宝派中分化出东华派和神霄派。东华派形成于北宋,由宁全真和林灵真先后创立,在温州一带活动,打着“济死度生”的旗号,主要宗教仪式是斋建普度大会。神霄派则由北宋林灵素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