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禅宗六祖慧能在此弘传南宗禅,故又称“六祖道场”或“祖庭”。南华寺之所以驰名海内外,与禅宗六祖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以至于曹溪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六祖慧能的专称,而南华寺也就成为禅宗,尤其是南宗禅的祖庭。因此南华寺有着众多的与六祖有关的文物古迹。南华寺曹溪匾额在诸多的珍贵文物中首推第一的就是六祖的真身像,堪称南华寺的镇寺之宝。在南华寺的珍贵文物中,还有一件与六祖有关的,那就是唐中宗赐给六祖的千佛袈裟。......
2023-12-06
龙华寺位于上海市西南上海县龙华镇北,东临黄浦江,与市区毗连,为上海近郊著名风景区。
对于龙华寺始建年代说法历来不一。一说创建于三国东吴赤乌(238~250)年间,一说创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又据宋、元地方志书记述,称其为五代时吴越王钱俶所建。据佛教界和有关学者考证,龙华寺应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唐垂拱三年重建。北宋治平元年(1064)龙华寺曾更名为空相寺,现在寺内尚保存有空相寺西南角界石石刻。历史上龙华寺曾多次毁于兵燹。明永乐年间再度重建,复称龙华寺。清嘉靖三十二年(1553)赐名万寿慈华禅寺,万历年间赐毗卢佛像、金印等,位列天台宗十刹之一。相传清顺治年间,临济宗第三十二世韬明禅师任住持时曾扩建殿堂,今寺内花苑仍保存有其墓塔。清咸丰、同治年间又遭兵燹,后经僧观竺等募化修复,从光绪元年至二十五年(1875~1899)又行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的规模。
龙华寺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和方丈楼,东西两路附属建筑有钟鼓楼、罗汉堂和客堂等,是一组完整的五进院落建筑群。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和1979年两度全面整修,古刹重光,海内外朝拜观光者甚众。
龙华寺千手千眼观音
龙华寺内钟楼所悬铜钟重约1吨,为龙华寺一处重要景观,每当春节的前夕,人们多到此击钟贺岁。罗汉堂内有五百罗汉塑像,塑工精致。(www.chuimin.cn)
龙华寺前的龙华宝塔,相传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十年(247),是孙权孝敬父母亲而建,故又名报恩塔;但另据史料考证,认为可能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现存塔基和塔身部分均系北宋遗物。即便是建于宋代,距今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龙华寺虽数度被毁,但古塔幸未殃及。明清两代,曾先后大修。20世纪初亦曾一度改建,由于设计有失水准,与古塔原貌大相径庭,减色不少。1954年经古建筑专家勘查设计,又重新修建,使之恢复了宋代建筑的风格。今塔为砖身木檐的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共七层,通高40.4米;内室为方形,底层高大,往上层层收缩,有木制楼梯可上达塔顶;塔外每层均有平座、勾栏、飞檐翘角;塔檐和平座之下,有斗拱层层挑托,塔顶有铁制的覆钵、露盘、宝瓶和相轮。整座古塔造型优美,玲珑秀丽,为黄浦江畔平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龙华寺还以桃花驰名,素有“柳绕江村,桃红十里”之美誉。今日龙华寺及其周边地区有被辟为龙华风景区,被称为“龙华三绝”的古塔、宝刹和桃花成为著名的旅游观赏景点。
龙华寺外景
有关佛教小百科. 建筑的文章
因禅宗六祖慧能在此弘传南宗禅,故又称“六祖道场”或“祖庭”。南华寺之所以驰名海内外,与禅宗六祖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以至于曹溪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六祖慧能的专称,而南华寺也就成为禅宗,尤其是南宗禅的祖庭。因此南华寺有着众多的与六祖有关的文物古迹。南华寺曹溪匾额在诸多的珍贵文物中首推第一的就是六祖的真身像,堪称南华寺的镇寺之宝。在南华寺的珍贵文物中,还有一件与六祖有关的,那就是唐中宗赐给六祖的千佛袈裟。......
2023-12-06
至于他为何受到万千的恩宠却有不同的说法,但都只是推测,至今无定论,成为未解之谜。和珅受乾隆长久宠爱,民间和宫廷有许多传说。其一说是与和珅的长相与身世有关。因此,和珅被乾隆认为是马佳氏再世,开始受到万千的宠爱。在乾隆皇帝这种微妙心理的支配下,和珅平步青云,终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乾隆朝第一权臣。而这几种传说之所以广为流传,也足以反映出人们对和珅骤然得宠的困惑,试图解开和珅发迹之谜。......
2023-12-06
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光绪皇帝之死因由此成了晚清历史上一大疑案。据此认为光绪帝很可能是被李莲英谋害致死的。这些记载均言辞凿凿,坚持认为,光绪是死于慈禧指使的谋杀。第二种说法,则认定光绪帝是被袁世凯、奕劻进药毒死的。光绪帝因此被囚,险些被废。第三种说法持光绪自然病死之说。光绪年方弱冠即患遗精,且在大婚之前。其病状表明,光绪帝的心、肝、脾、肺、肾皆有亏损,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两虚,陰陽俱衰。......
2023-12-06
重庆缙云山的缙云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有着近1600年的历史,是重庆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寺院,也是中国唯一的古佛道场——迦叶道场。据说,缙云寺目前所在的地方原本是迦叶悟道成佛的地方。接受了玉帝的主意,回到狮子峰上的两人都在暗中琢磨如何才能让对方自动离开缙云山。而迦叶在缙云山上布道的所在,就是现如今的迦叶道场。其后,迦叶还在山上踩下了13个脚印,借以宣示对缙云山的“主权”。......
2023-11-07
三、走向对立:唐代前期的弥勒叛乱与“金刀”之谶唐朝建立以后,“李氏将兴”类谶言已经变为现实,而“刘氏当王”则被视为异端,逐渐转向与下层结合,始终处于被统治阶级的立场,不断遭到政府的打击,最终消亡,而相关文字记载被刻意湮没,最终无闻。......
2023-11-28
清朝的祖陵在赫图阿拉城西北的桥山山麓,这里埋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祖先的遗体。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定都赫图阿拉,称为兴京。顺治十六年,将东京陵祖茔遗骨从辽陽迁到兴京陵归葬,并改称为永陵,追谥列代祖先,还将桥山封为启运山。永陵背依启运山,前临苏子河,与烟囱山隔山相望,有“郁葱王气烟霭”之势,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关于永陵,还有几个谜团没有解开。......
2023-12-04
临海郡与道教特别有缘,大概与此地位置濒海有关。这是临海郡括苍洞天的来由。道教钟情临海郡,还与当年道教被汉末术士张角等利用为联结力量、编练起义准军事组织的工具有关。道教在浙东的发展与传播,对于浙东山水文化、人地相依关系、自然地理的开发挖掘和人文地理的进步,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3-07-18
但临汾尧陵有许多谜团,如尧陵建于何时?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出生、生活于古冀州之中心地域平陽,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尧的尸体据说葬在尧陵中,至今冢高约50米,周长近300米,气势宏伟壮观。尧陵在临汾,大多数人相信尧是葬在尧陵之中的,千百年来并没有人对此有过怀疑。从古至今,研究尧陵的学者一致认为《汉书》之说不准确,因此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