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普通高校辅导员培养与发展工作原则

普通高校辅导员培养与发展工作原则

【摘要】:因此,必须尊重辅导员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为辅导员构建校内外“立交桥”。在校外,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争取各方支持,构建辅导员与公务员、社会工作者、职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等岗位的“立交桥”,为辅导员的多样化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辅导员培养与发展工作的基本原则

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年限短,职称(职务)低,使得他们的工资、住房及福利较差,同时思政工作的高投入性使他们无暇他顾,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成就欲望。因此,高校辅导员管理者应按照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多方面努力,尽可能改善辅导员的待遇,改善辅导员的生存状况,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活条件,解除辅导员的后顾之忧,提高辅导员的成就欲望,使他们形成各得其所、各尽所能、特色发展的局面。

1.以人为本,营造辅导员健康成长、快乐工作的良好氛围

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辅导员真切感受到岗位的神圣、前途的光明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为此,必须从辅导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为辅导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调研显示,现在辅导员最关注的利益,就是专业发展和人生成长。为此,各高校要结合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和综合素质,为每一位辅导员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引导他们将个人前途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整体目标结合起来,着力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2.强化职业培训,打造职业化辅导员队伍

职业化是稳定骨干队伍、建立职业认同、完成经验积累和传承的必由之路。对于一部分热爱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应通过各种政策引导他们走职业化发展之路,鼓励他们成为职业型、专家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为此,各高校要大力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职业化培训,鼓励辅导员考取职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证书。条件允许的高校还可以遴选出若干名优秀辅导员,设立辅导员工作室,着力培养辅导员队伍的带头人,使辅导员队伍中的人才形成梯队、骨干形成团队、带头人形成核心。(www.chuimin.cn)

3.尊重辅导员多元化发展需求,推动辅导员多样化发展

辅导员队伍建设只有走出学生工作系统的“小循环”和教育系统的“内循环”,融入社会人才培养的“大循环”,才能形成人才流动的活水,保持队伍的活力。因此,必须尊重辅导员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为辅导员构建校内外“立交桥”。在校内,制定各种政策,为部分既有专业背景,又有学术造诣的辅导员转入教学、科研岗位创造条件,把一些既有政策水平,又有管理能力的优秀辅导员,列为党政后备干部。在校外,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争取各方支持,构建辅导员与公务员、社会工作者、职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等岗位的“立交桥”,为辅导员的多样化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4.构建辅导员培养和发展的制度体系,充分保障辅导员权益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济学的一条重要原理就是: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而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一个人产生不同的激励,从而导致他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对于公共政策设计人员来说,一项政策是否成功就在于它对人们提供的激励是不是跟预期的效果一样。现在全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那么对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发展就必须形成相应的行动,需要制定或完善以下基本制度来保证其运行:一是要制定和完善辅导员的薪酬制度;二是要制定和完善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制度,三是要制定和完善有关辅导员专家化、职业化的相关制度;四是要制定和完善有关辅导员考察、培训和科研的制度;五是要建立全社会支持辅导员工作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