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角色定位分析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角色定位分析

【摘要】:专业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居主体地位,它不应只是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丰厚、能力全面、素质优良的新型人才。因此,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教育不仅是专业教师的责任,辅导员同样负有重要责任。心灵的呵护者是时代赋予辅导员的新角色。

三、辅导员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分析

面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必须要对辅导员进行科学而准确的角色定位。在这里我们所谈的角色是指社会角色,可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这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高校辅导员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其角色的确立取决于教师职业自身的特性和社会公众的期待与要求,同时,他又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而辅导员角色呈现多元性。

1.从辅导员工作的宏观和微观角度定位

(1)辅导员工作的宏观角色定位。中央十六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十六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由此可见,辅导员的宏观角色可以定位为:

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辅导员工作的微观角色定位。为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可将高校辅导员工作具体定位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①教育。根据十六号文件归纳如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公民素质教育、学校规范教育(校规校纪律等)、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时事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②管理。队伍管理、信息管理、日常规范管理、事务管理

③服务。学习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辅导等。

2.从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功能角度定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群体构成、学习方法及生活追求都在发生变化,这些都对辅导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过去,辅导员的职责主要限于灌输理论,说服教育,师生之间是直接的传递和接受关系,辅导员更多的是担任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角色。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可见,在教育改革的深化过程中,辅导员传统内涵有了新的延伸,辅导员的工作责任有了更新的要求,辅导员的传统教育功能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的角色愈加多样化,辅导员的角色已经由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向以学生成才为核心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等多元化方向发展。概括起来,辅导员应该是大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体贴人、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心理上的疏导者。

(1)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这是学生辅导员的基本定位。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极其重要的阶段,是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是独立走向社会的准备阶段。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他们又往往将社会简单化,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评价社会,甚至对人生和社会产生很多的疑虑和困惑。学生辅导员是在此阶段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师长,其工作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辅导员在引导学生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纠正大学生价值观方面发生的偏离,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成为有理性、有思想的人,让他们做好踏入社会的思想准备。

(2)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学术导师。学业成就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所在。在大学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辅导员。辅导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大学生学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辅导员没有教师给学生授以知识的天然威信,因此,只有靠优质的服务来赢得,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不断学习,修炼自己,完善自己,以刻苦钻研,深入研究的学习态度和精神感动学生,启迪学生,以孜孜以求,不断创新的学习方法和行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找准管理与服务育人的结合点,因人施教。

辅导员要主动和专业教师配合,在专业上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大学生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专业方面的一般能力、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表达能力是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居主体地位,它不应只是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丰厚、能力全面、素质优良的新型人才。因此,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教育不仅是专业教师的责任,辅导员同样负有重要责任。

(3)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灵的呵护者。心灵的呵护者是时代赋予辅导员的新角色。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近年来,由于社会、家庭、学习、恋爱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者有递增趋势。如一些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受挫不得;一些学生常处于孤独、苦闷、压抑等情绪状态,有的甚至悲观失望,精神失常,由于心理障碍导致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他们将无法把精力放到学业发展中来,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长。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接触频繁,理应肩负起对学生心理疏导的责任,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辅导员要面向全体学生(而非仅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根据各种相关信息,及时了解和调节大学生的群体情绪,对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要有一定的敏感性,要明白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较好的心理素质。对于这些由于独特的原因所导致的心理疾病,辅导员可以充当心理治疗者的角色,通过课堂内外各种途径与他们接触、交流、了解,深入分析他们致病的原因,对症下药,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辅导员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自己的个性特点加以最优组合,并将这种技巧具体运用到教学和管理中。

(4)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的指导者。《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五条规定,辅导员工作职责的第五点是: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对在校学生进行长期、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当前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和就业岗位缺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就业指导是一项繁琐、细致的系统工程,应贯穿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具体应该包含以下内容的指导: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求职能力;为大学生推荐求职单位或岗位;对学生的求职方法与技巧进行指导;疏导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向大学生宣传国家、学校等各方面的就业政策,通报就业需求信息、就业工作程序等信息;帮助大学生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跟踪考察大学生就业后的发展。

3.从辅导员工作效应的角度定位

学生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线工作者,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学生,担负着把大学生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其工作中呈现出的全员性、全过程性、全方位性,教育管理方法的多样性等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大学生心目中特殊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工作的特殊效应。

(1)辅导员是大学期间“任课”时间最长、“课程”最多的老师。大学生活可能是人生在求学期间遇到老师最多的阶段,因为学生要学的课程很多,一门课就有一位老师。而辅导员则会伴随大学生走完大学求学的几年时间,他们是“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也是“上课”门数最多的老师。

一批好教师就会造就一所好学校,一个好辅导员就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一般来说,辅导员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职业型,即把担任辅导员当成一种谋生手段;二是学者型,用知识武装自己,有兴趣和能力使之成为任课时间最长、课程最多的老师;三是事业型,就是把担任辅导员当成体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事业,把培养学生成才视为生命价值的体现;四是教育家型,这是辅导员包括所有教师的最高层次。

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同的辅导员带给他们不同的收获和人生回忆,但是,不管怎样,辅导员仍然时是大学生们“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也是“上课”门数最多的老师。

(2)辅导员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知情知心的益友。大学校园里,学生光有老师还不够,还应有朋友,而辅导员与大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更加健康、更加丰富多彩。

大学有一批在辅导员岗位工作多年的教师。他们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教育规律认识深刻,对学生爱如子女或兄弟姐妹,亲如朋友,无论是对已经离校的校友,还是对在校学生都有极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而一些新进入辅导员岗位的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更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热爱学生、深入学生,与学生的朝夕相处,在知情知心基础上建立的感情,让学生倍加珍惜。

(3)辅导员是学生心中的一面旗帜。尽管信息多元化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但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自己心中的偶像。实践证明,辅导员通过自己辛勤工作、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已经成为学生心中的一面旗帜。

辅导员最终要解决的,是正确地引导和指导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他们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鉴别力,具备坚定的政治品格和较强的法制观念,能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关系;品行端正、诚实、谦虚、公正、廉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们通过掌握多方面的现代知识,融入青年学生,通过平等、开放的交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大学生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面旗帜。(www.chuimin.cn)

以上是对学生辅导员角色定位常见的集中分类。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辅导员担任的角色还有很多,分类也很丰富,这里不再一一论述。

【附】(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辅导员的作用超过父母》,《中国青年报》2007年03月26日)

辅导员的作用超过父母

河南科技大学招聘8名学生辅导员,竟有近300名硕士生报名应聘;上海师大14个学生辅导员的名额,引来230多名硕士、博士生竞争,甚至还有“海归”和博士后。

最近,本报陆续报道了一些高校辅导员岗位受热捧的消息后,有人提出质疑,是不是硕士、博士就能当好辅导员?那么,什么样的辅导员是好的辅导员,当今的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辅导员?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张保庆上世纪60年代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他对自己的辅导员感情很深,他告诉记者,大学辅导员对他的成长起了决定性作用。

以下是张保庆的回忆:

从我的经历来说,大学辅导员对我生活上、政治上的影响和关怀都很大,对引导我过好大学生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到了大城市,进了高等院校,对我来讲是一次人生的转折,眼前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我一方面感到豁然开朗,另外一方面,也深感有许多事不懂,特别是大学生活该怎么安排,到大学以后怎么要求自己,怎么和周围同学处理好关系……这些都是我需要学习和思考的。

我在大学先后碰到过3个辅导员,他们在不同方面对我帮助都很大。

我的第一个辅导员叫张万科。当时他很年轻,可能还不到30岁,穿一身蓝色的中山服,平头,口才也不错。那时的辅导员没有架子,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他给我的帮助是很全面的。生活上,对我非常关心,政治上也始终鞭策我、督促我。

有件事给我印象很深。当时我家里很穷啊,上学的盘缠是靠我母亲流着眼泪东挪西借凑起来的,到了大学之后需要申请国家助学金

那时的助学金有三个等级:一等18元;二等15.5元;三等12.5元,而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是15.5元。到学校之后我根据家庭情况申请了一个三等助学金。这意味着我每个月生活费还缺3元,需要家里补贴。没有想到,两个月后,辅导员张万科就找我来了,他见我面说:“张保庆,根据我们对你家庭困难情况的了解,你应该申请一等助学金。”我没好意思说话,后来是辅导员自己跑去把我的助学金从三等改为了一等。

从此,我每月能拿18元的助学金,扣除了15.5元的伙食费外,还能余下2.5元,可以买点日用品。就这样,靠着国家助学金我走过了大学时代,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

这件事看起来很小,但是让我感到辅导员对学生体贴入微、对学生的观察很仔细、对学生的责任心确实很强。学生思想上有些活动,不用自己去找辅导员,辅导员会及时来找你。这种负责精神也直接影响了我,在我后来的工作生涯中,我把对人的关心、对下属的关心,始终当作一件很大的事情来考虑。

因为家里穷,我来北京上大学时,带的是母亲手做的一床土布被子、一身土布衣服。在学校,我们睡的是木板床,到了冬天,我的被子基本上是垫一半盖一半。

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春节,我没有回家,辅导员到宿舍来看望大家。他刚刚坐在我的床上,立即惊讶地站了起来,“咦,这床上怎么没有褥子呢?”后来他知道是我的床便立马追问时,我回答说:“我本来就没有褥子。”辅导员知道后什么话都没有说就走了。第二天,他买来一床棉褥送给我。这件事情让我感受到老师的爱心,感到了温暖,并把老师的这种行为当成自己的榜样。而且,还觉得自己如果不把学习搞好,不好好做人做事,就对不起老师。几十年来,不管我的生活发生了多大变化,对这件事始终没有忘记。

我到大学之后,承担了一些社会工作,担任过系里的学生会主席、年级的团支部书记。因为我是贫困学生,对党的感情很深,发自内心地认为没有共产党,我就上不了大学,于是对社会工作很努力。但因为“过于努力”,有时分寸掌握不好,往往对同学要求过严。每每出现这种情况,辅导员都帮助我仔细分析,告诉我哪件事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哪件事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有时候工作偷懒了,辅导员一旦发现,批评也很严厉。

举个例子。我所在的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有个特点,大城市的孩子多,女孩子多。当时学校经常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劳动。我是个农民的孩子,看到一些城里孩子干活娇里娇气就很不耐烦,就嚷嚷,有时还公开点名批评。

辅导员在一旁观察到了提醒我说:“你这样做可不行,让学生参加劳动本身就是锻炼,应该允许有个过程,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对同学的态度,不能先入为主,不能冷眼看待。”这些批评都是很尖锐的,也都起了作用,后来我们整个班级的团结都搞得很好。

那时候辅导员做学生工作不是“哄”,也不是“捧”,而是严格要求,有问题就批评,有时还批评得很厉害,一点都不留情面,那种爱是一种真正的爱。

记得有一次,班团支部在讨论发展一个同学入团的时候,支部书记有不同意见,我把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支部书记很不服气,告到辅导员那里去了。辅导员问清了情况之后批评了我,他对我说:“人家是团支部讨论,你不过是列席参加,也是群众中的一员,你可以发表你的意见。但也应该允许人家发表不同意见,应该允许讨论。你不能干涉人家,更不能用你个人的意见代替别人的意见,而且在你支部会上当面批评人家也是不对的,你可以下来以后同支部书记交换意见。这才是正常的工作方法。不能因为你是系里的学生干部,就以势压人!”他给我讲做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千万不能急躁,一定要注意方法。没有一个好的工作方法,好的工作愿望也实现不了。

这些事情对我后来的影响确实很大,我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下允许别人有和自己不同的意见。

在政治上,辅导员给我指导是很具体明确的,但也是很严格的。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我递交了入党申请,辅导员几乎每个月都要和我谈话,特别是在入党动机上,反复找我谈话,让我明白一个党员在政治上的标准。我不觉得这些谈话是形式主义,也不觉得不断提出的要求是多余的,反倒是觉得辅导员每和我谈一次话,我都很有收获,使我进步很快。在入大学的第二年,也就是1966年6月,我被批准入党,成为我们年级的第一个预备党员。

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辅导员和我们分开了,但辅导员始终教导我,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正派做人,都要守住自己的人格、良心。我记住了辅导员的话,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违背自己人格、良心和道德的事情,从来没有做过任何投机取巧、落井下石的事情,在一些大的风浪中,我都坚持自己的判断。

辅导员对我的教育和帮助,在很多方面超过了我的父母。特别是大学初期,正是年轻人确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时候,非常需要这样的帮助。所以我认为,辅导员制度是很成功的,我终身都不会忘记辅导员给予我的教导、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