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吉林省白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概述

吉林省白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概述

【摘要】:吉林省白城市1.县区基本情况1.1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东、东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接壤;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长岭县毗邻;西、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北、东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隔江相望。

吉林省

白城市

1.县区基本情况

1.1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东经121°38′~124°22′,北纬44°13′57″~46°18′。全市南北长230 km,东西宽211 km,总面积25 685 km2。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西北部为大兴安岭东麓褶皱地带,分布着丘陵和低山,海拔300~662.6 m;东北、东南部为平原,海拔130~140 m;西南部广泛分布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大小沙丘、沙垄,海拔150~180 m,是潜化沙漠区。最高山峰敖牛山,海拔662.6 m;最低地区为镇赉县和大安市境内的月亮湖地区,海拔一般为130 m左右。

白城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 919.4 h,年均气温4.9℃,无霜期157 d,满足了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光热条件优越于全省其他地区。年均降水量407.9 mm,分布不均,秋冬雨雪少,春季降雨少。大风日数多,年均8级以上大风24 d。冰雹出现5—9月。

白城市历史悠久,新石器晚期,境内已有人类生活,1993年撤地设市,现辖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洮南市、洮北区5个县(市、区)和白城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民营经济发展区、查干浩特旅游开发区和白城工业园区5个开发区。总面积2.6×104km2,有汉、蒙、回等多个民族,人口200×104人。

1.2交通条件与配套设施

白城市地理区位优越,是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交界处和周边二、三百里内一个较大的区域中心城市,也是黑龙江西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入关的必经之地。东、东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接壤;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长岭县毗邻;西、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北、东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隔江相望。

2.农业生产情况

白城市是吉林省杂粮主产区之一。主要有高粱、谷子、小麦、糜子、绿豆、小豆、燕麦等杂粮杂豆。特别是绿豆种植面积较大,已经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白城绿豆以其优良的品质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绿豆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大,全省绿豆年均种植面积可达12×104hm2以上,其中,80左右分布在西部白城和松源两市,在东部的通化和吉林市也有小面积的种植。特别是白城市的洮南、洮北、通榆等区县,绿豆年均种植面积达6×104hm2,总产达7.2×104t,占耕地面积的15以上。

2005年,农业产业完成增加值49.9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6.7×104hm2,其中,绿豆播种面积为7.06×104hm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5.1。2006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6.6×104hm2,其中,绿豆播种面积为10.2×104hm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1.9。

联系单位:白城市农业委员会    通讯地址:吉林省白城市

邮  编:137100         邮  箱:bcyfj@163.com

联系人:姚凤君          电  话:13943661828

洮南市

1.县区基本情况

1.1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

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白城市西部,东经121°38′20″~123°20′10″,北纬45°2′20″~46°1′20″。东与大安市为邻,西、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突泉县、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交界;南与通榆县接壤;北邻黑龙江;是东北松辽平原与科尔沁大草原的相连地带。辖域西北、东南走向,幅员面积5 103 km2

洮南市位于中纬内陆,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温差大,季节性强,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短而炎热,冬季漫长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4.8℃,年平均降雨量397 mm,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平均降水量219 mm,占全年降水量的59。年平均日照3 005 h。全年无霜期136 d,最长为149 d,最短为118 d。初霜一般在9月26日,最晚10月5日。终霜期最早5月16日,最晚出现在5月27日。≥10℃有效积温2 900℃。

1.2交通条件与配套设施

洮南市地处大兴安岭东麓,松嫩平原西缘。西部为大兴安岭余脉所形成的低山区,平均海拔250~350 m,最高的闹牛山海拔662.5 m,中部为平原,洮蛟两河贯穿全境,南部系沙丘和盐碱地。铁路交通便利,洮南市距省会333 km,交通十分便利。

2.农业生产情况(www.chuimin.cn)

洮南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洮南市农业独有的特色和活力。这里土质肥沃,土壤类型多样,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盛产玉米水稻、绿豆、高粱、红小豆、谷子等粮食作物。洮南市的农业生产几年来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的现行农业政策,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种、养加协调发展的产业化生产格局。2006年洮南市的粮食播种面积12.78×104hm2,占总播种的73.9,总产量58.6×104t,平均单产4 588.5 kg/hm2。其中绿豆面积4.10×104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2,产量5×104t,占粮食产量的8.5,平均单产1 221.8 kg/hm2

3.绿豆生产优势

洮南市低洼地、轻盐碱和风沙地广阔,待开发利用的土地多,种其他作物因土壤瘠薄产量低。而绿豆适应能力强,又具有土壤改良能力。几年来,绿豆是我市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洮南市生产的绿豆素以粒大、颗粒饱满、色泽明亮、鲜绿无杂色,无污染、蛋白质含量高而闻名,深受日本、韩国、美国等外商青睐,曾被定为出口日本免检产品,对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起到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绿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引进品种增多,加之品种自身退化等原因,降低了洮南绿豆的品质,有时会出现市场上低价竞争的现象,影响农民收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消费者对优质、无公害、绿色食品绿豆需求量不断增加,豆生产向绿色、无公害方面发展。

2005年起,洮南市重点开发绿豆产业。建设了洮南市绿缘饮料加工厂、洮南市物资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等绿豆加工企业,以及洮南来宝丰叶农产品有限公司的绿豆贸易流通企业。

联系单位:洮南市农业局     通讯地址:繁荣西路560号

邮  编:137100        邮  箱:xq199554@163.com

联系人:徐 秋

通榆县

1.县区基本情况

1.1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松辽平原西部,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60 m西部。在东经122°~123°,北纬44°~45°。县境东西宽112.6 km,南北长116.5 km,基本成长方形,面积8 496 km2,居吉林省第2位。通榆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节气候,年平均气温5.1℃,7月份平均温25℃,无霜期140 d,年降雨量400 mm左右,土地面积20.01×104hm2。土壤共分七个土类,以黑钙土、风沙土及碱土为主,约占89。

1.2交通条件与配套设施

平齐铁路纵贯南北,长白公路、开方公路两条省级公路在县内通过。可直达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齐齐哈尔、长春等地,距省会长春250 km。公路交通网路遍布全县所有乡镇场,并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油路总里程达到577 km。

2.农业生产情况

通榆县是农业为主的县份,农、林、牧、水、苇资源丰富。通榆县粮食面积4.47×104hm2,产量22.6×104t,单产5 055 kg/hm2,玉米占75、小麦0.9、杂粮6.6、薯类4.5;绿豆面积5.00×104hm2,单产600 kg/hm2,产量4×104t。

3.绿豆产业发展

通榆县绿豆种植面积每年都在3×104hm2左右,2005年2.7×104hm2,占全省绿豆播种面积的28.6,产量4.5×104t,占全省绿豆产量的28.8,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市的44.4和49.5。2006年绿豆种植达4×104hm2,产量4.3×104t,分别占全市的48.9和38.3。主要分布在瞻榆镇0.35×104 hm2、新华镇0.42×104hm2、乌兰花镇0.56×104hm2、兴隆山镇0.35×104hm2、向海乡0.35×104hm2

通榆县现有绿豆加工及流通企业35家,其中加工企业2家,主要产品有精选绿豆、绿豆米等,年加工能力3×104t,企业年销售收入2.4亿元,其中加工企业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利税400×104元,出口创汇1 100×104美元。2006年农民从该产业获得收入2.25亿元,去掉各项费用,纯收入1.93亿元,人均纯收入551.4元。

地 址:通榆县农业局      通讯地址:通榆县农业局

电 话:0436—4224713      邮  编:137200

联系人:李志远         电子信箱:cgx290855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