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依法维护法庭秩序的执法依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权的规定》第2条第1款规定,对违反法庭纪律的行为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依照审判长或者独任法官的指令,予以劝阻、制止、控制,执行扣押物品、责令退出法庭、强行带出法庭、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2023-07-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为正确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原告以他人注册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等侵犯其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权、企业名称权等在先权利为由提起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原告以他人使用在核定商品上的注册商标与其在先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为由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三)项的规定,告知原告向有关行政主管机关申请解决。但原告以他人超出核定商品的范围或者以改变显著特征、拆分、组合等方式使用的注册商标,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为由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二条 原告以他人企业名称与其在先的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足以使相关公众对其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三)项的规定为由提起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争议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按照《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确定注册商标或者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的案由,并适用相应的法律。
第四条 被诉企业名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或者构成不正当竞争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承担停止使用、规范使用等民事责任。(www.chuimin.cn)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六十八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7年8月30日
有关中国商标报告(第9卷)的文章
(二)依法维护法庭秩序的执法依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权的规定》第2条第1款规定,对违反法庭纪律的行为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依照审判长或者独任法官的指令,予以劝阻、制止、控制,执行扣押物品、责令退出法庭、强行带出法庭、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2023-07-09
广东RJ律师事务所因违规接受有利益冲突的案件被处警告RJ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XJH律师于2015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连续2年担任榕城区A街道B社区法律顾问。广东省揭阳市司法局认为,RJ律师事务所作为律师的执业机构,疏于管理,放任执业律师违反规定接受有利益冲突的案件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50条第5项的规定。......
2023-08-04
241.地方法官审判传唤案件时应遵守以下程序。经原告或被告申请,地方法官认为合适的,可以传唤任何证人出庭或提供任何文件或其他事项。法官在应任何证人的申请传召其出庭前,可要求其为审讯目的而招致的合理开支存放于法院。地方法官未依照本法第349条或第562条规定继续审判的,如其认为原告有罪,应依法宣判。......
2023-07-17
商标权在突破地域权方面的表现主要集中于驰名商标的保护,因此有必要比较三地有关驰名商标权的规定。最后,虽然驰名商标持有人可使用强制令限制他人在香港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但没有具体规定是否应当赔偿,以及赔偿额的计算方式。澳门特区于1999年12月13日颁布《工业产权法律制度》,其中第211条、第214条及第230条规定了关于驰名商标的保护措施。......
2023-07-25
委托人决定建立或维持委托关系的,应当签署知情同意书,表明当事人已经知悉存在利益冲突的基本事实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以及当事人明确同意与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建立或维持委托关系。......
2023-08-04
证据认定事实规则在所有的证据制度中居于重要地位,也是各国(地区)诉讼制度得以普遍遵循的法律规则之一。从证据收集到最终运用证据进行事实认定,其中经过的程序均需要遵循法律的规定。因此,证据认定事实规则要求所有证据都必须符合法定的证据形式,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定调查程序,并经过法庭上的举证、质证以及认证,才最终认定案件事实。......
2023-07-22
第五条 《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和《林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规定》(试行)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的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其他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可参照执行。第三条 《可研报告》编制应根据相应规划、已批复的项目建议书或计划任务的要求编制。第五条 《可研报告》编制单位和主持编制人员应具有相应资质(资格)。......
2023-07-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