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内蒙古藏传佛教寺院-大庙弘慈寺

内蒙古藏传佛教寺院-大庙弘慈寺

【摘要】:大召大召山门大召,蒙古语俗称“伊克召”,即为“大庙”的意思,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今通称“大召”。这样,呼和浩特大召被保护,而呼和浩特的喇嘛们则投降了后金。这年,内齐托因二世呈请康熙帝,动用自己的庙仓财产修葺大召。清代,大召的法定喇嘛人数为80人。大召是明清时期内蒙古地区最著名的寺院。在佛堂正中供有一尊银佛像,因此大召又称为“银佛寺”。大召银佛壁画,是大召的一大特色。

大 召

大召山门

大召,蒙古语俗称“伊克召”,即为“大庙”的意思,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今通称“大召”。大召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是呼和浩特市最早兴建的寺院。明万历六年(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迎接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于青海湖畔的恰布恰庙期间许愿在呼和浩特将“生灵依庇昭释迦牟尼佛像宝石金银庄严”,从这时起便开始兴建大召。

明万历七年(1579年)大召建成,明朝万历皇帝赐名为“弘慈寺”。因寺中供奉银制释迦牟尼像,据说此像为释迦牟尼成道像,所以当时也以“银佛寺”而出名。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应阿勒坦汗之子僧格杜棱汗的邀请,三世达赖索南嘉措来到呼和浩特,并亲临大召,主持了银佛的“开光法会”,从此大召在蒙古地区成为有名的寺院。当时,除了蒙古右翼诸部本身之外,左翼察哈尔部、漠北喀尔喀部以及天山以北卫拉特部,纷纷派人到呼和浩特顶礼膜拜,请僧取经。1586年在漠北喀尔喀蒙古鄂尔坤河中游右岸建立的额尔德尼召,就是采用了呼和浩特大召的图纸(样式)。

明崇祯五年(1632年),后金汗皇太极追击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到达呼和浩特。当时,由于了解到大召对蒙古族群众影响甚大,皇太极到呼和浩特后,亲自驻锡大召,并宣布:“归化城格根汗庙(即大召)理宜虔奉,毋许拆毁,如有擅敢拆毁,并擅取器物者,我兵既已经此,岂有不再至之理?察出,决不轻贷。”皇太极这样做,当然不是担心蒙古人会拆毁这座寺庙,而是借此扩大政策影响,安定蒙古人心。这样,呼和浩特大召被保护,而呼和浩特的喇嘛们则投降了后金。从此,大召从土默特部统治者手中转入到后金统治者手中。

清崇德五年(1640年),土默特都统古禄格·楚库尔接受皇太极的命令,从土默特左右两翼分别派出佐领喇巴台和补音图等,对大召进行重修和扩建。后由皇太极亲自赐予满、蒙、汉三种文字的寺额,改原来的寺名“弘慈寺”为“无量寺”。这便是今天大召汉名“无量寺”的起源。清顺治九年(1652年),五世达赖赴京回归时曾路过呼和浩特,驻锡在大召,因此在大召内至今还供有五世达赖的铜像,这无疑又提高了大召在藏传佛教史上的地位。

清代的呼和浩特札萨克达喇嘛印务处开始设在大召。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任命朋斯克召(崇寿寺)的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为呼和浩特的札萨克达喇嘛。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亦即清廷与卫拉特部的噶尔丹战于乌兰布通的第三年,清廷已查明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背叛的事实。于是康熙任命呼和浩特小召寺的内齐托因二世为呼和浩特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又任命内齐托因二世为呼和浩特八大寺掌印喇嘛,并将大召印玺交付给他。这年,内齐托因二世呈请康熙帝,动用自己的庙仓财产修葺大召。当时的大召年久失修,玻璃瓦檐俱已破损不堪。据蒙文《内齐托因二世传》记载:“当时修葺之所用玻璃瓦价格昂贵,每块按三钱计算,共计用白银五千两。”大召修葺竣工后,清廷设“皇帝万岁金牌”,交给大召供奉,今天这一金牌仍在大召。从这次修建后,大召的主要建筑就再没发生过大的变化。

清代,大召的法定喇嘛人数为80人。这些喇嘛,清政府都发给身份证明或优待证(清政府称其为“度牒”)。可是到了乾隆嘉庆两朝,由于对佛教的大力提倡,大召的喇嘛人数和蒙古地区其他寺庙一样,远远超编。据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的呼和浩特喇嘛印务处的蒙文档案记载:当时大召共有喇嘛187人,比清初的定编超出107人。

大召是明清时期内蒙古地区最著名的寺院。经历了400余年历史的、有着丰富的珍贵文物古迹的大召,对了解内蒙古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据蒙文文献记载,早在1602—1607年间,蒙古右翼诸部的佛经翻译家们在大召将佛教名著《甘珠尔》译成蒙文。明天启三年(1623年),土默特部鄂木布·洪台吉捐资铸造的一对铁狮子和祭器,至今仍在大召佛殿门前。佛殿内还有不少佛像和祭器,是阿勒坦汗建庙初期用金银铸造而成。今天大召的一切都显得古老而富丽堂皇。正殿内耸立着高大的如来等三位佛祖塑像,后面是四世达赖和五世达赖的塑像、清朝皇帝的“万岁金牌”、明清两代的佛像、木雕二龙戏珠、铜铸镀金的各种法器,以及寺前的玉泉井,还有大殿壁上的巨幅绘画等,都是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瑰宝,也是内蒙古地区民族交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

大召的平面布置采用汉庙形式,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九间楼、经堂、佛殿等。其建筑从南到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经堂、佛殿、九间楼以及东西配殿,是呼和浩特市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其中经堂和佛殿连在一起,统称为“大殿”,大殿是整个寺庙中唯一一座汉、藏风格结合的建筑,前有双层三开间的前殿,后为经堂和佛殿。在佛堂正中供有一尊银佛像,因此大召又称为“银佛寺”。银佛的前面是通天柱,有飞龙盘于其上,银佛的左右分别是宗喀巴和三世达赖、四世达赖的铜像。

呼和浩特大召外景

大召内的藏品极为丰富,珍贵文物有镇刹三宝——银佛、龙雕、壁画。(www.chuimin.cn)

银佛为释迦牟尼坐像,佛像高3米,由成吉思汗的第17世孙阿勒坦汗用1.5吨白银铸造而成。供奉在佛殿内的释迦牟尼像,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银佛之一。据史籍记载,因当年佛像落成时,三世达赖索南嘉措曾亲临大召,为银佛举行了“开光法会”,大召也因此有了“银佛寺”之称。

龙雕指的是银佛座前的两条造型生动的金色盘龙,这两条盘龙看上去犹如两个大力金刚,高约10米,分别雕刻在两根通天柱上,张牙舞爪,盘旋而上。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两条形神兼备、气势磅礴的盘龙竟然是用泥雕塑而成的,而且龙身还是空心的。这两条雕塑于明朝的空心龙,在经历了400多年的漫长岁月后,竟然没有一点裂痕,让人们不得不感叹明朝龙雕艺术的精湛。

大召银佛

壁画,是大召的一大特色。大召壁画题材丰富,画面生动,内容以佛教人物、故事为主,描绘了天上、人间及地狱的各种景象。其中以佛祖与外道六师辩经、斗法图最为精美,引人入胜。画面既整体连贯,又能独立成章。全图绘有神佛、凡俗等各种人物770余人,场面宏大,颇为壮观,反映了我国明代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平。大召壁画用天然石色绘制而成,虽历经数百年之久,至今依然色泽艳丽。

大召壁画

大召山门檐下,挂有一块横匾,上书有“九边第一泉”;顶端还有“无量寺”字样。相传这块横匾系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大召札萨克达喇嘛募化修葺大召和玉泉井时,当地400多家商户集体向大召敬献的。匾文由山西榆次人王用桓以棉花绑在木棍上蘸墨而写成。“九边第一泉”是指大召前的玉泉井(现在仍存其遗址)。据明代历史记载,明朝后期所说的“九边”,即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北方九州的“九边”,就是说,大召前的玉泉井,在九边众多泉井中排列首位。

有些方志书上记载了玉泉井的由来:据说康熙皇帝在平定卫拉特蒙古噶尔丹后,凯旋路过呼和浩特大召时,康熙骑的马口渴难熬,几蹄子便踏出泉水喷涌。后来人们在此处凿井,名为玉泉井。因为这眼井与康熙有关,所以玉泉井又有“御泉井”之说。

大召内有一幅清代遗留下来的古画,名为《月明楼》,也有人称此画为《康熙大闹月明楼》。此画长3.5米,宽1.3米。画面上没有任何题字和印章。据传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作品,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了。为什么将此画与康熙皇帝联系起来呢?据民间故事传说,大召前有一座豪华酒楼兼戏园子,名为月明楼。清朝康熙皇帝经常微服私访,调查于民间。有一次,康熙私访内蒙古西部名刹大召后,走进了大召门前的月明楼就餐,酒足饭饱,正要离去时,店主来算账,康熙偏偏身上没有带钱。月明楼的店主叫安三泰,是大召附近的地头蛇,也是远近闻名的恶霸。他见康熙是外地人,顿起歹意,想要讹诈。康熙请求店主,留下自己的腰带作为抵押,随后再拿钱来赎,店主不同意。康熙无奈,又请求写一副对联,留下日后再来算账,店主收下康熙写的对联后,仍然逼他交钱。这时馆子里的客人看见安三泰如此欺客,都觉得愤愤不平,替康熙求情。可是店主愈加蛮横,声称不交钱,就要剥脱衣服、扣留马匹。原来安三泰看中了康熙骑的那匹好马,想用饭钱换马。康熙正在为难之际,店里的堂倌儿刘三看不惯主人的敲诈恶行,挺身而出,护住康熙,并提出用自己一年的工钱替客人付账……这时康熙的护驾卫队已经围住了月明楼。据传,康熙皇帝回京后将刘三叫到京城赐官四品。

这幅《月明楼》上大约画有100多人,人物衣着不同、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此画原版保存在内蒙古博物馆,现按原样临摹了一幅,悬挂在大召的普明殿内,供旅游者观赏。

清康熙年间,主佛殿加供了皇帝万岁金牌,并将殿顶改换成琉璃瓦,大召遂成“帝庙”。大召是明清时期内蒙古地区最早建立的藏传佛教寺庙,是呼和浩特市内最大的格鲁派寺庙,也是内蒙古地区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制度。

大召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