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僧众及众生着想,尽快前来商讨吐蕃归属之事,将令其管领吐蕃僧众,并赏赐大批财物。阔端表示,今后不再对吐蕃用兵;萨班则同意吐蕃归附蒙古汗国。阔端表示萨迦派可以代管吐蕃政教事务,原当地官员的姓名及属下百姓户口数目,一律登记造册,一式三份,一份送阔端王府,一份交萨迦法王,一份由官员自存。愿归顺者保留官职,否则后果自负。双方还商定了贡赋形式和数量,各地长官负责征收,偕同萨迦金牌使者一起运到蒙古汗廷。......
2023-12-06
10世纪初,吐蕃王朝在奴隶和平民大起义的打击下土崩瓦解。西藏地区出现了400年的割据混战,吐蕃进入所谓“黑暗时代”,更多的人皈依佛门,印度佛教进一步在吐蕃传播。经过与吐蕃原来本教的斗争、融合,逐步形成了喇嘛教即藏传佛教。各地僧人与领主相结合,“设道布教,各化一方”,“各树一帜”,出现了众多的宗门与流派。其中著名的宗派有萨迦派、噶举派、宁玛派、噶当派等,此外还有一些小的教派如觉朗、希解、觉域、夏鲁等,号称“四大八小”。因其僧服或寺院标志不同,分别被称为“花教”、“白教”、“红教”、“黑教”等。政治割据与宗教分裂进一步导致了吐蕃地区的混乱与贫困,使吐蕃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窝阔台大汗即位之初,将原来西夏的部分地区分封给其二子阔端,令其率军经营河西走廊地区。太宗八年(1236),阔端奉命率西路军进攻宋朝的四川。后来又受命开府西凉,承制得专封拜,吐蕃自然成为其争夺的对象。
13世纪初的蒙夏战争时期,正值西夏朝廷极力推崇藏传佛教,因而使藏传佛教在西夏区域内的地位高于佛教其他宗派,这就为蒙古上层提供了最早接触和接受藏传佛教的机会。从宗教形式上看,藏传佛教的某些仪轨与蒙古早期信仰的萨满教和信奉巫师的传统比较接近,二者易于沟通。从教义上看,藏传佛教宣扬“佛我一体”的理论对蒙古贵族推进统一战争、建立和巩固统治十分有利。在蒙古贵族上层的推崇下,藏传佛教继西夏之后又得到了新的保护,而且随着统一战争的步伐有了一个大力扩展的环境。各教派高僧得以云游各地,讲经传法,聚集弟子,并为诸王子弟将臣讲经说教,译释佛经、著书立说、修缮及兴建寺院、创新教派等宗教活动得以大力开展和推广。
窝阔台之子阔端,受命统治西夏故地为西凉王,于元太宗十一年(1239)命其部将进军吐蕃。元定宗二年(1247),迎藏传佛教高僧萨迦班智达叔侄3人前来商谈吐蕃降附事宜,并在蒙古传经,阔端首先接受藏传佛教及灌顶仪式。他曾经派拖雷的庶子、忽必烈之弟木哥亲王分兵由甘南进军,以老将按竺尔为先锋,先后攻破宕昌、阶州等地,攻克文州,由古阳平道进入四川。这一带一直是汉藏杂居地区,按竺尔招降了吐蕃酋长勘陋孟迦等10族。阔端任命一些吐蕃首领为边州长官。元太宗十一年(1239),阔端又派道尔达率本部人马进入前藏,负责侦察西藏的军事实力。道尔达的军队到达拉萨北面,遭到黑教寺院武装的小规模反抗。
道尔达以武力攻占了黑教的热振寺,杀死僧众数百人,继而又焚毁了杰拉康寺,准备向拉萨进发。萨迦四祖萨迦班智达及时派人秘密会见道尔达,希望他放弃武力征服政策。从此,道尔达在拉萨一带留驻两年之久,未与当地僧俗势力发生武装冲突。道尔达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当地的各种情况后,给阔端写了一份报告,认为“萨迦班智达学富五明,具大法力,希望王爷遣使迎之”。这封信对吐蕃的归附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www.chuimin.cn)
阔端接到道尔达的报告后,决定迎请萨迦班智达前来凉州王府会晤。不久,道尔达率军回到凉州,进一步向阔端王爷介绍了吐蕃的情况。乃马真后三年(1244),阔端派出使者给萨迦班智达送去一封邀请信,称他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希望他以蒙藏关系为重,毫不犹豫地前来凉州。如若拖延时日不肯前来,则将派大军进行杀戮。若为僧众及众生着想,尽快前来商讨吐蕃归属之事,将令其管领吐蕃僧众,并赏赐大批财物。萨迦班智达率年仅9岁的八思巴及其弟恰那多吉前往凉州,经过近两年的跋涉,终于在元定宗元年(1246)秋到达目的地。当时阔端前往和林参加贵由的称汗大会,留守凉州的道尔达等代表阔端对萨迦班智达叔侄进行了热情接待。
元定宗二年(1247)五月,阔端代表蒙古汗廷,萨班代表吐蕃地方,共同达成了吐蕃归附蒙古帝国的协议。阔端表示,今后不再对吐蕃用兵;萨班则同意吐蕃归附蒙古汗国。阔端表示萨迦派可以代管吐蕃政教事务,原当地官员的姓名及属下百姓户口数目,一律登记造册,一式三份,一份送阔端王府,一份交萨迦法王,一份由官员自存。愿归顺者保留官职,否则后果自负。双方还商定了贡赋形式和数量,各地长官负责征收,偕同萨迦金牌使者一起运到蒙古汗廷。在会谈过程中,八思巴以其聪明才智,一方面竭力促成吐蕃归附中央政权,另一方面也有理有节地为藏族争得了许多优惠政策。
这次会谈后,萨班以个人名义写了一份《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指出:蒙古汗国军旅无算,目前金国、西夏、畏兀儿等均已成为其辖地,“顺彼者与彼共苦乐,心怀厌恶不遵功令而空言归顺则不许,且终有因而覆灭者”。并举例说:“畏兀儿主动归附,其境未遭涂炭而昌盛逾前,人畜由彼等自理,各级官吏也由彼等自任之。其他如金国、西夏等不遵功令,终遭覆灭,逃遁无门。最后还是不得不俯首归降。”他规劝西藏各地的领主和各派僧侣,“不要自以为部众剽悍,以为地险、人雄、兵众、甲坚就企图以战斗获胜,或者企图逃脱。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导致最后覆亡”。文书承认吐蕃是蒙古汗国的属地,蒙古政权则承认吐蕃各地官员可以保有原来的地位,但要经过蒙古汗廷委任,并向汗廷呈报户口,接待蒙古使臣,遵行蒙古汗国统一的政策法令。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是符合吐蕃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萨班、阔端和八思巴等顺应历史潮流,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有关正说元朝十五帝的文章
若为僧众及众生着想,尽快前来商讨吐蕃归属之事,将令其管领吐蕃僧众,并赏赐大批财物。阔端表示,今后不再对吐蕃用兵;萨班则同意吐蕃归附蒙古汗国。阔端表示萨迦派可以代管吐蕃政教事务,原当地官员的姓名及属下百姓户口数目,一律登记造册,一式三份,一份送阔端王府,一份交萨迦法王,一份由官员自存。愿归顺者保留官职,否则后果自负。双方还商定了贡赋形式和数量,各地长官负责征收,偕同萨迦金牌使者一起运到蒙古汗廷。......
2023-12-06
根据惯例,大汗死后,继位者必须经过宗亲、贵戚和勋臣参加的库里台推举,大汗与臣属各自宣誓之后,才能算正式即位,合法地行使汗权。于是拖雷权任监国,掌握了当时蒙古汗国主要的军事力量和中央政权,成为当时蒙古汗国的实际统治者。朝臣跪拜之礼的确定,对蒙古汗国汗权的巩固发挥了重大影响。但和林作为蒙古汗廷,是直到窝阔台称汗之后的1235年才确立的。元朝建立后,各种军队的驻防地区大体上与民族分布区域相一致。......
2023-12-06
金朝对其实行“分而治之”和屠杀掠夺的“减丁”政策。铁木真18岁时,昔日的仇敌蔑儿乞部的脱脱部长又抢走了他的妻子。1184年前后,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的可汗。铁木真称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札木合的忌恨,札木合纠合塔塔儿、泰赤兀等13部向铁木真发动了“十三翼之战”。铁木真追击泰赤兀部,在指挥作战中被泰赤兀部将射中脖颈,生命垂危。1203年秋,铁木真袭击了一直与自己争战不休的王汗的金帐,王汗父子被打败。......
2023-12-06
唆鲁禾帖尼王妃派出急使向海迷失皇后及其子忽察、脑忽等表示慰问与吊唁。拔都则停止前进,也派使者沉痛吊唁大汗的去世,并向贵由的寡妻海迷失表示了友好。于是大蒙古汗国很快形成了三个政治中心。名为右丞相的行政长官失去了应有的权威,蒙古汗国再次陷入混乱的无政府状态。汗位虚悬时期的矛盾冲突与实力较量这是蒙古汗国初年又一个汗位虚悬、汗位交替时期。正式推举大汗人选时,拔都的大将忙哥撒儿首先推举了蒙哥。......
2023-12-06
加强行尚书省对各地的统治据《元史?宪宗纪》记载,蒙哥大汗对全国各地的统治采取的是遍设行尚书省和亲王出镇并行的制度。经过这次户口普查,全国户数比窝阔台时增加了20余万户。为了减少临时性的征派,蒙哥大汗规定,汉地每户每年纳银6两,称为“包银”。对于各地百姓多年拖欠的赋税,蒙哥则下令免征。以上措施对稳定蒙古汗国的统治,减少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3-12-06
拖雷作为成吉思汗幼子、元世祖忽必烈之父,在成吉思汗及窝阔台时期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当时人认为“拖雷之功,著在社稷”。它说明拖雷之死距离他饮“圣水”的时间相隔已经3个月,导致拖雷死亡的“疾病”是否与那杯“圣水”有关,也不得而知。但以上论述仍然属于推论,拖雷的死因究竟何在呢?......
2023-12-06
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同时又是最有争议的人物。在该书引言《成吉思汗创下了十二个世界之最》中,他们认为成吉思汗“创建了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发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是“千年来世界最富有的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故而他认为成吉思汗不仅是蒙古民族的英雄,“亦且为世界古今不见俦匹盖世之雄也”。为此,他称成吉思汗为“全人类的皇帝”。......
2023-12-06
唆鲁禾帖尼王妃和忽必烈兄弟得到密报,认为“他的仓促(出行)并非别无用意”,西巡的目的显然是要袭击其政敌、蒙古长王、钦察汗国的可汗拔都。于是唆鲁禾帖尼王妃立即派出密使向拔都通报了这一消息。这一事件,实质上是维护蒙古帝国的统一和主张几大汗国的独立两条政治路线的斗争。拔都从钦察汗国的实际和术赤系诸王的利益出发,对贵由大汗干预各汗国内政的行为不满,要求有更大的独立性甚至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