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人为了治理建立了制度,确立了名分,名分已经有了,那也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害。过分的吝啬必定会付出更多,聚财过多而不施以济众,必会引起众怨,招致后患和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危险。他们不知足,更不知止,最后栽进了罪恶的泥潭。后赐和自尽,并给他定了20项罪名。从此退而不隐,强而不显。......
2023-12-06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第八章》
【译文】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道学玄理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这是老子最精华的思想,意思是说人类最美好的品行就应该如水一样。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就需要从水的以下几个特性入手了。
(1)水往低处流。
主要意在启发那些为官掌权者眼睛要向下看,时刻关注最基层人民的切身利益,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为百姓做事,为百姓谋福祉。
(2)水溶万物而不争。
水可以跟千千万万种物质融为一体,就像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茶水、药水、墨水等等,在这些事物当中,水的成分永远都是次要的,也是不为人们所意识到的。它成全了万物,却不与之争功,水的这种不争之德,启发世人不应该争名夺利,要懂得将个人的价值体现在默默的奉献与辅助之中。
(3)水能随遇而安。
水无论是处在石缝岩隙中,还是处在沼泽碱滩上,都能顽强地生存。即便只是一滴转瞬即逝的露珠儿,它也会笑迎朝霞,熠熠生辉。水这种顽强而豁达的精神,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处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最困难的遭遇下,也要安贫乐道,顽强坚韧,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4)水的形态易变。
水的状态有三种:固态、液态、气态,这体现了水极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尤其是当水遇到寒冷而结为冰的时候,更是在启示人们,在困难的时候,要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用原本柔弱的身躯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5)水是清澈透明的。
水清澈和纯净的特性,是人类最应该学习和效仿的一点。因此人们必须学会光明坦荡,保持一颗纯净不染的心。
(6)水是公平不偏的。
水是公正的,就像湖面一样,没有倾斜。公平和正直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准则。
(7)水是执著的。(www.chuimin.cn)
“滴水穿石”是最能体现水的执著和坚持力特性的,它启发我们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认准了一个目标,就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定执著的精神。
(8)水是有勇气的
无论前方是悬崖还是坎坷,水都会毫无犹疑地勇往向前,所以才有了瀑布、江河与大海。人如果也能具备水的这种勇气,无论遇到挫折和磨难,都应该毅然决然地去面对,去挑战。
通过以上的这些特性,可以看出,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伟大的,它恢宏的气度,博大的胸怀是值得我们一生揣摩和学习的。所以先哲才发出了“上善若水”的赞叹!
“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最基本的规律和本源。所以“道”是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而水的德行则是最接近于“道”的。
“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往不利。它避高趋下,不会受到任何阻碍。水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才是真正的至仁至善……
车尔尼雪夫说:“水,由于它的灿烂透明,它淡青色的光辉而令人迷恋,“水”可以诗意地告诉你面对挫折时不屈的精神,告诉你处世的大智慧。明镜止水,波澜不兴,正如光滑透彻的镜子,映照出世间的真相。只有在透明的水面前,你才知道什么是纯粹,才知道什么是善。
老子把水当作“道”的意象,“道”的象征,是非常形象而深刻的!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如果像水那样懂得滋润别人,利于他们,不和别人争名争利。水流到方的容器中就变成方的,水流到圆的容器中就变成圆的。这就是人际交往的大道了,也是“上善”的交际境界了。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于1923年成为美国总统,他有个漂亮的女秘书,人虽长得很好,但工作时却因粗心而频频出错。
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很漂亮,很符合你的气质。”女秘书得到上司的夸奖,简直是受宠若惊,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没等她开口,柯立芝又接着说:“所以,我相信你同样能把公文处理得像你的人一样漂亮。”
从那天起,女秘书果然很少出错了。一位朋友知道后问柯立芝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柯立芝得意扬扬地说:“这很简单,你看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在刮胡子之前,总要先给客人涂些肥皂水,就是为了刮起来不会使人感到痛。”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所效仿的正是“水”委婉柔和,以柔克刚的特性,他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教导了秘书,在和谐中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上善若水,是老子对生命的一种诠释,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若能做到“上善若水”式的为人,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利欲熏心的经济社会中!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尔虞我诈,争的焦头烂额!甚至丢弃了道德原则,而拿起了虚伪的‘盾牌’,沦落为了利益的奴隶!而那种甘愿付出,不求回报、但求利人、不与人争的人则少之又少。所以《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不仅是为人的高境界,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评分准则!
人们常说:大道无形,大音希声。所有的大善都要具有宽广的怀,与世无争的情操,谦逊的品格。举止间也要能做到行云流水,悠然洒脱。“上善若水”更是如此,我们要学会像水一样,放低姿态,顺势而为,特别的时刻还要有水滴石穿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所以,我们要常怀平常心,做平常事,独善其身。争取做到,平和时静如水,正直时明如水,对名利淡如水,面对坎坷,韧如水。
心灵小憩
水沉静平和,从不彰显;水避高位而趋低下,无怨无尤;水利泽万物,从不邀功;水视容器以无形可就万形,堵塞则停止,决堤则奔流;水逢寒冬而凝冰,遇暖春而融化,随四季变更而不失其气节;水至洁而能洗涤群秽,至柔而能穿透顽石,视环境所需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的一生犹如水的生与灭,我们理应效仿水的与人为善,以利万物、利众生为乐,以成就自己平凡而有意义的一生。
有关道可道的文章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人为了治理建立了制度,确立了名分,名分已经有了,那也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害。过分的吝啬必定会付出更多,聚财过多而不施以济众,必会引起众怨,招致后患和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危险。他们不知足,更不知止,最后栽进了罪恶的泥潭。后赐和自尽,并给他定了20项罪名。从此退而不隐,强而不显。......
2023-12-06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然而,世事难料,子桑户因意外死去了。道家的生死观是建立在对生命与死亡的大彻大悟基础之上的。追求道家多崇尚的这种快乐,第一个前提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爱惜生命,不以生累形,不以死累心。道家以博大的胸襟看待生存与死亡,不为生所累,不为死所羁。这样珍贵的生命,应该用以追求快乐,而不是沉溺于痛苦。生于自然,死于自然,才能不为之迷乱。......
2023-12-06
“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人们对外在的渴望和追求已经远远超越了对心灵的关注。过度重视那些物质的、有形的财富,反而会造成心灵的贫穷。当人类对心灵失去关注,就意味着人类对自身失去了关注。......
2023-12-06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凡此种种,皆是杨修的聪明触犯了曹操,他急于显示自己的有用之处,结果反被用处所害,这就是不懂得“无用之用”道理的教训。所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则反其道而行之,他依据“有无相生”和“无用之用”的理论,提出君主应实行无为而治的说法。无为,有的时候恰恰是大为,无用,也可能是大用。......
2023-12-06
“道”的特性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人应该顺应“天”的规律,以适应自然的要求,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说,人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就没有什么忧患了。庄子已经看不到自己,而是和自然合一了,这就是“无我”的境界。“齐物”和“物化”的本质就是“物我”两忘,达到“无我”境界。......
2023-12-06
动物与动物之间严格遵守了自然平衡法则,比如,肉食动物会随着草食动物的繁盛而繁盛,当抑制了草食动物的扩张,不仅保护了大草原,而且草食动物得到了压制,肉食动物的数量必定随之减少,这就是动物世界生生不息的和谐平衡法则。所以,凡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是必将遭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正因为大自然遵守了平衡的法则,万物才能自在地生存和发展,各个物种间才能相克而相生。......
2023-12-06
与其毫无希望地死死守着,倒不如痛痛快快地放手,当你顺应了它,说不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转机。人在无法改变不幸或不公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不可改变的现实。失明后的塔金顿连自己都没想到,他依然承受过来了,他依然没有放弃快乐地生活,他这才知道,原来当很多你认为无法想象的事情真的降临时,你除了接受,并快乐地去适应它,别无选择。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之内做了12次手术。......
2023-12-06
但是,读书还有另外一个少有人知的作用,那就是——“排毒”“养颜”。据《韩诗外传》载,春秋时,鲁国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孔子为之感到惊奇,询问闵子骞是什么原因让他的状态有了如此大的改变。所以说,读书是最高档的排毒养颜补品,是实力最强大的抗衰老剂,它通过修缮我们的灵魂,来改变我们的孤独和软弱。读书可以养颜,读书可以涵养性情,读书可以益智博德。读书还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保持身心的愉悦。......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