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人为了治理建立了制度,确立了名分,名分已经有了,那也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害。过分的吝啬必定会付出更多,聚财过多而不施以济众,必会引起众怨,招致后患和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危险。他们不知足,更不知止,最后栽进了罪恶的泥潭。后赐和自尽,并给他定了20项罪名。从此退而不隐,强而不显。......
2023-12-06
【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
——《庄子•达生》
【译文】
能够看透人生的人,不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对于生命几乎没有任何益处的东西;通晓命运实情的人,不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命运无可奈何的事。
道学玄理
诗人惠特曼说:“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等挫折。”这不是逆来顺受,也不是不思进取,而是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无能为力的事,也会遇到不顺意的事。如果每天沉浸在抱怨中,就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快乐。因此,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只要尽了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就应该对自己表示满意,并享受其中的乐趣。对每一个生活在高压下的人来说,这种冷静、豁达、不强求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人常常为了一些无法改变的事情生闷气,对自己的努力结果不满意或者对自己的处境不甘心,总是产生对现实的反感和抵抗态度,当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实时,甚至会自暴自弃。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身不由己,都有无可奈何的事,当我们遇到时,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考虑,让自己学会顺应现实,并从现实中寻找到积极的因素。
世上的很多东西都是不完整的,这些不完整也促成了人的烦恼甚至是悲剧。好比是人的生老病死,每个人生死总有时,可是中国古代偏偏有很多帝王抱着长生不老的愿望,吃仙丹,练长寿功。最后得不偿失,本想保护自己,反而伤害了自己。这就是不懂得顺应现实的典型。所以不如把每天都过得开心一点,让生命充满了希望和欢乐才是最圆满的结果。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樵夫到山上砍柴,由于不慎而跌到了山崖下,就在命悬一线的时刻,他紧紧拉住了一根横出来的粗壮树干,幸好树干结实,才没能使樵夫掉下山崖,他被吊在半空中,侥幸中算是保住了性命。
可是,更加严重的问题出现了,这悬崖光秃秃的,没有可以抓的地方,山还很高,人根本无法爬上去,再看看脚下的深渊,掉下去必定是粉身碎骨。樵夫无奈之下,只好安心地守在那里等待他人的救援。可是这山里少有人来,他真不知道自己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等到人来救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
就在樵夫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恰巧有一老人从这里路过,他只跟樵夫说了一句话,那就是“放手!”
樵夫哭笑不得地说道:“你这办法也太荒唐了?放手,我不就掉下去了吗?”
老人回答道:“既然你不能向上爬,一直悬在那里也是等死,那么,你唯一活命的途径就只有往下跳了。虽然你跳下去后不一定能活,但也不一定就会死,说不定你还能顺着山势的缓和保住一条命呢!也说不定,你下落的途中会有树接住你,也能保住你的命呢!所以说,你如果肯放手跳下去,就等于获得了生的希望。”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类似樵夫的境遇。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争取也不是,放弃也不是。我们在夹缝中无从选择,又痛苦不堪。其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只有两个字——“放手”。(www.chuimin.cn)
与其毫无希望地死死守着,倒不如痛痛快快地放手,当你顺应了它,说不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转机。
比尔•盖茨给过年轻人的一句这样的忠告:“许多残酷的事实,我们是无法逃避和无从选择的,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可能会使自己精神崩溃。因此,人在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
人生有时很残酷,总是充满了不可捉摸的变数。如果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当然是再好不过,如果生活给我们带了痛苦,我们也要欣然接受。哪怕是可怕的灾难,也不要被它吓倒,要去接纳它,顺应它,然后在顺应中发展自己。
人在无法改变不幸或不公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不可改变的现实。接受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因为即使你不去接受,现实也不会因为你的排斥而有一丝一毫的变动。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如此,生活就永远不会失去阳光和色彩。
布斯塔金顿曾经说过:“任何事情,我都能忍受,除了一样,就是瞎眼。那是我永远也无法忍受的。”可是命运偏偏与他较劲了,在他60多岁的时候,他的视力减退,其中一只眼几乎是完全丧失了视力,不久后,两只眼睛已经完全失去了光明。他最害怕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失明后的塔金顿连自己都没想到,他依然承受过来了,他依然没有放弃快乐地生活,他这才知道,原来当很多你认为无法想象的事情真的降临时,你除了接受,并快乐地去适应它,别无选择。
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之内做了12次手术。因为他知道他无法逃避,他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减轻痛苦。不仅如此,他还和其他病人住在一起,并努力让其他遭遇病魔打击的人们都开心起来。
在庄子的眼里,命运只是一场遭遇而已。错过花,或许能收获雨;放下了伤痛,或许就能收获更多的快乐。
刘心武说过:“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想八九,不思一二。”说得不错,人生怎可能尽如人意,当我们不得不做出对生活的选择时,不要害怕,不要有抱怨,当你用尽全力都无法改变现状时,就必须学会承受了。有时候为了强求一样东西而令自己的身心都疲惫不堪,是很不划算的。不要怕生命中的无奈,这是我们生命中应承受的考验。
所以,当你发现情势已不能挽回时,不要再一味地痛苦,不要再思前想后,拒绝面对,只有顺应现实,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掌握好平衡。才不会被现实打倒,做生活的强者。
一朵花绽放,即使再美丽,也有凋谢的一天,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左右的,那么,学会在花开时,欣赏生命的绽放吧。花开总有花落,生命的自然规律,既然无法改变,就试着去接受。
如果懂得接受自己,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懂得理解和尊重客观现实,就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同时,也可以在这条道路上体验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幸福!
心灵小憩
人若能够坦然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并在接受客观环境这个大前提下,努力寻找并发挥自己的才能,就能获取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接受现实,并不等于束手就擒地去接受所有的不幸或不公正。因为,只要我们适应了它,就有重新振作的可能,只要我们的精神和斗志还在,就不怕在无奈的现实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关道可道的文章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人为了治理建立了制度,确立了名分,名分已经有了,那也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害。过分的吝啬必定会付出更多,聚财过多而不施以济众,必会引起众怨,招致后患和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危险。他们不知足,更不知止,最后栽进了罪恶的泥潭。后赐和自尽,并给他定了20项罪名。从此退而不隐,强而不显。......
2023-12-06
“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人们对外在的渴望和追求已经远远超越了对心灵的关注。过度重视那些物质的、有形的财富,反而会造成心灵的贫穷。当人类对心灵失去关注,就意味着人类对自身失去了关注。......
2023-12-06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然而,世事难料,子桑户因意外死去了。道家的生死观是建立在对生命与死亡的大彻大悟基础之上的。追求道家多崇尚的这种快乐,第一个前提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爱惜生命,不以生累形,不以死累心。道家以博大的胸襟看待生存与死亡,不为生所累,不为死所羁。这样珍贵的生命,应该用以追求快乐,而不是沉溺于痛苦。生于自然,死于自然,才能不为之迷乱。......
2023-12-06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凡此种种,皆是杨修的聪明触犯了曹操,他急于显示自己的有用之处,结果反被用处所害,这就是不懂得“无用之用”道理的教训。所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则反其道而行之,他依据“有无相生”和“无用之用”的理论,提出君主应实行无为而治的说法。无为,有的时候恰恰是大为,无用,也可能是大用。......
2023-12-06
“道”的特性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人应该顺应“天”的规律,以适应自然的要求,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说,人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就没有什么忧患了。庄子已经看不到自己,而是和自然合一了,这就是“无我”的境界。“齐物”和“物化”的本质就是“物我”两忘,达到“无我”境界。......
2023-12-06
道学玄理“上善若水”这四个字,这是老子最精华的思想,意思是说人类最美好的品行就应该如水一样。水这种顽强而豁达的精神,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处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最困难的遭遇下,也要安贫乐道,顽强坚韧,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所以先哲才发出了“上善若水”的赞叹!而水的德行则是最接近于“道”的。......
2023-12-06
动物与动物之间严格遵守了自然平衡法则,比如,肉食动物会随着草食动物的繁盛而繁盛,当抑制了草食动物的扩张,不仅保护了大草原,而且草食动物得到了压制,肉食动物的数量必定随之减少,这就是动物世界生生不息的和谐平衡法则。所以,凡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是必将遭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正因为大自然遵守了平衡的法则,万物才能自在地生存和发展,各个物种间才能相克而相生。......
2023-12-06
所以说,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知识的力量是无限的。但是大力士的力量必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知识则不同,知识的力量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经得起一次次事实的验证的。人不能超越知识的力量,但是人可以驾驭知识的力量来实现自我的超越。反之,如果一个国家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而忽略知识和教育的力量,那么,未来她必定走向衰落。真知识是力量,而伪知识的“力量”往往比真知识更强大。......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