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人为了治理建立了制度,确立了名分,名分已经有了,那也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害。过分的吝啬必定会付出更多,聚财过多而不施以济众,必会引起众怨,招致后患和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危险。他们不知足,更不知止,最后栽进了罪恶的泥潭。后赐和自尽,并给他定了20项罪名。从此退而不隐,强而不显。......
2023-12-06
【原文】
知出乎争。
——《庄子•人间世》
【译文】
知识从斗争中来。
道学玄理
知识究竟来自于哪里?家长的教育?老师的教导?书本的引领?还是实践的验证?
苏格拉底曾经为了找到知识的来源,在几个并未接触过几何学知识的奴隶小孩身上做了大量的测试,测试结果发现,那几个小孩具有天生的几何学知识,并非受到教育才获得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存在于人们对过往实践的记忆中,是在他们成长的活动中自己学习到的,而绝不是靠教育和语言灌输得来的。
其实,实践是指人与外界斗争而争取生存的过程。而所有知识也都出自于这种斗争的实践中。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说的也是实践的重要性。实践中得到的才是真正实用的,最有说服力的知识,是最能经得住考验的“活知识”。
一个24岁的青年,他本是一个小医生,但是因为亲眼目睹过海上遇难的惨状,所以他决心找到轮船逃生最科学有效的方法。
1952年10月19日,他在所有人的诧异与嘲笑中出发了。为了制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去的时候,没有带任何食物和水,就像真的轮船上的落难者一样,投向了无可依附的大海。
他从帕尔玛岛出发,首先进入大西洋,然后向南航行,到达北回归线,所到之处的人们都以为他是个疯子。因为没有人会为了一个实验而搭上自己的生命。
这一路上,那些遇难者曾经遭遇的状况,他真的都一一遇到了,但不同的是,他是以必死的心态去寻找减少死亡的方法,所以他无所畏惧,也尽量开动脑筋想尽办法逃生。然后最后将自己得到的方法放进漂流瓶中,留给后人借鉴。
或许是他的顽强和坚韧吓跑了一次次降临的死神,即使是持续六天的大风暴,即使风帆被海风撕成两半,即使只吃生鱼吃到呕吐……都没能吞噬掉他的生命。
最终,他在死亡的最前线度过了65天后,终于活着回来了。他成了人们致敬的大英雄,他记录下的65天死亡日记,记载了落难者应该如何逃生的极限理据和细节方法,不仅如此,他还研制了许多海上自救的设备,有了这些知识和方法,落难者就大都可以安全度过危险了。
几天后,他以自己的力量活着登陆了。他的理想实现了,他成了全球致敬的英雄,他写出了谁也写不出的书,他发明了谁也发明不出的海上自救设备。后来,他的海上自救方法成了英国、美国、法国、苏联等国海军空军常规训练中的专业自救项目。
他就是著名的邦巴尔。(www.chuimin.cn)
邦巴尔用自己的生命参与了一场实践,用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海上逃生的方法和技能。他没有像其他遭遇过海上风浪的人那样,一味地恐惧和逃避,更没有因为人们的嘲笑而放弃自己的实践活动,这才有了恩泽后世的宝贵经验。
可见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知识的发掘,没有实践,也就得不到真正实用的方法。我们小时候都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从小就有的对实践的理解,小马不亲自去趟河,就永远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就永远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安全地渡过去。如果只是在旁边望而却步,就成了一个被经验和舆论束缚的愚者,因为没有实践做根基的知识,都是立不住脚的。
庄子曾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再次向我们说明了知识源自于实践,而并非文字和语言。
某天,齐桓公正在朝堂上读书,身在堂下的轮扁在削砍车轮。多了一会儿,轮扁放下了手中椎子和凿子走上了朝堂,上前询问齐桓公说:“敢问,您读的书中都说了些什么?”
齐桓公头也不抬地回答:“是圣人们说的话。”
“那些圣人都还在世吗?”
“早就不在人世了。”
“既然是这样,那么国君所读的书,岂不都是古人的糟粕吗?”
齐桓公听后大怒:“寡人读书时候,你一个区区的制作车轮的人怎么敢妄加评议呢!如果你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我还可以暂且饶了你,倘若说不出,我就会因为你侮辱圣贤,将你处死。”
轮扁回答说:“我是以我所从事的工作角度来观察,并得到的这个结论的。比如我砍削车轮,动作慢了就会甘而不固,动作快了吧,又会苦而不入。只有做到不慢不快,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才能制作的更好。但是,我虽然知道这个道理,却没有办法用具体的语言将它表现来,只有在操作中用的一些数字和细节来让您看到这个道理的存在。我曾经让我的儿子去看着我削砍,让他看这些数字,可他从来没有操作过,所以,依然没有学会这些技术,这导致我已经年过七十了,还在继续削砍车轮,我的技术也无法传授给别人。所以,我推断,古时候的圣贤,早已经跟他们那些不可言传的真理一起消失了,而您正在读的书,都是可以讲出来的,所以一定都是糟粕。”
齐桓公听后哑口无言,觉得手中的书本突然变得很轻薄。
这个故事中隐含着两个道理:首先,知识不是来自于书本,而是来自于实践。其次,知识是一种实践的过程,并通过实践这种形式来把知识传递下去。
虽然说实践出真知,但不是指每一种知识的获得都需要亲自经历,我们掌握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间接的实践和经验获得的,而我们获得的间接知识,其根本也直接来源于实践,也就是说,我们经历的间接环节越少,获得的知识越准确,相反,中间环节越多,误差也就越大。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更多的机会去亲自经历和实践,才能获得更多更准确的知识和经验。
心灵小憩
书本是我们获得知识最多、最普遍的途径,在书中,我们获得了前人总结出的知识和经验。但是那终究只是间接地知识获得,要想真正了解和懂得知识的本质,还需要我们亲自去参与,去实践。有了实践的过程和体会,才能掌握和拥有知识和智慧。
实践出真知,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是我们找到活知识的入口和出口。
有关道可道的文章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人为了治理建立了制度,确立了名分,名分已经有了,那也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害。过分的吝啬必定会付出更多,聚财过多而不施以济众,必会引起众怨,招致后患和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危险。他们不知足,更不知止,最后栽进了罪恶的泥潭。后赐和自尽,并给他定了20项罪名。从此退而不隐,强而不显。......
2023-12-06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然而,世事难料,子桑户因意外死去了。道家的生死观是建立在对生命与死亡的大彻大悟基础之上的。追求道家多崇尚的这种快乐,第一个前提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爱惜生命,不以生累形,不以死累心。道家以博大的胸襟看待生存与死亡,不为生所累,不为死所羁。这样珍贵的生命,应该用以追求快乐,而不是沉溺于痛苦。生于自然,死于自然,才能不为之迷乱。......
2023-12-06
“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人们对外在的渴望和追求已经远远超越了对心灵的关注。过度重视那些物质的、有形的财富,反而会造成心灵的贫穷。当人类对心灵失去关注,就意味着人类对自身失去了关注。......
2023-12-06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凡此种种,皆是杨修的聪明触犯了曹操,他急于显示自己的有用之处,结果反被用处所害,这就是不懂得“无用之用”道理的教训。所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则反其道而行之,他依据“有无相生”和“无用之用”的理论,提出君主应实行无为而治的说法。无为,有的时候恰恰是大为,无用,也可能是大用。......
2023-12-06
“道”的特性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人应该顺应“天”的规律,以适应自然的要求,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说,人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就没有什么忧患了。庄子已经看不到自己,而是和自然合一了,这就是“无我”的境界。“齐物”和“物化”的本质就是“物我”两忘,达到“无我”境界。......
2023-12-06
道学玄理“上善若水”这四个字,这是老子最精华的思想,意思是说人类最美好的品行就应该如水一样。水这种顽强而豁达的精神,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处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最困难的遭遇下,也要安贫乐道,顽强坚韧,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所以先哲才发出了“上善若水”的赞叹!而水的德行则是最接近于“道”的。......
2023-12-06
动物与动物之间严格遵守了自然平衡法则,比如,肉食动物会随着草食动物的繁盛而繁盛,当抑制了草食动物的扩张,不仅保护了大草原,而且草食动物得到了压制,肉食动物的数量必定随之减少,这就是动物世界生生不息的和谐平衡法则。所以,凡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是必将遭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正因为大自然遵守了平衡的法则,万物才能自在地生存和发展,各个物种间才能相克而相生。......
2023-12-06
与其毫无希望地死死守着,倒不如痛痛快快地放手,当你顺应了它,说不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转机。人在无法改变不幸或不公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不可改变的现实。失明后的塔金顿连自己都没想到,他依然承受过来了,他依然没有放弃快乐地生活,他这才知道,原来当很多你认为无法想象的事情真的降临时,你除了接受,并快乐地去适应它,别无选择。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之内做了12次手术。......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