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方位知觉的发生发展方位知觉是人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所处的方向或位置的知觉反映。......
2023-12-06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生发展
一、视觉的发生发展
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口。学前儿童主要通过视觉获得外界信息,其发展主要表现在视力和颜色视觉两方面。
(一)视力
视力又叫视敏度,是指儿童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现代研究证明,儿童出生后便能看到眼前的东西,但其视距较短(20厘米),相当于母亲抱着孩子喂奶时,两人脸之间的距离。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视力不断发展,我国研究指出:1—2岁儿童的视力可达0.5—0.6,3岁儿童的视力则达到了1.0,5岁左右,儿童的视力趋于稳定。总之,在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视力是不断增长的。
学前时期是儿童视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儿童视力发展不好,常常会导致一些视力障碍,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所以成人应重视学前儿童视力的发展。首先,成人应采用正确的方法训练儿童的视力。如用玩具训练其左右眼的协调能力。其次,定期测查儿童的视力,根据不同阶段儿童视力发展的特点进行测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不在过强或过弱光线下看书,保持眼与观测物之间的适度距离,不要长时间关注某物,注意劳逸结合等。
(二)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也叫辨色力,是指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研究指出,乳儿出生后头几个月便出现了颜色视觉。有人曾将两个色盘(一个彩色,一个灰色)呈现给3个月的乳儿,结果发现,乳儿对彩色色盘注视的时间比对灰色色盘注视的时间要长一倍,说明儿童这时已有了颜色视觉,开始辨别彩色和非彩色。一般认为,三四个月的儿童已经能够分辨彩色和非彩色,4—8个月则出现了明显的颜色偏好,比较喜欢暖色。
到了幼儿期,儿童的颜色视觉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辨别颜色细微差异能力的继续发展和颜色名称的掌握两方面。幼儿初期,儿童已经能够正确地辨认红、黄、蓝、绿等基本色,但还不能很好地辨认混合色与近似色,如橙色、紫色、咖啡色、蓝与天蓝、红与粉红、绿与草绿等。另外,此时儿童在掌握颜色的名称方面也存在困难,常常说错。幼儿中期,儿童不但能辨认基本色,而且还能区分混合色与近似色,并且常常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幼儿晚期,辨色能力有了更大的发展,不仅能运用各种颜色调配出自己所需的颜色来绘画,而且还能经常正确地说出颜色的名称。另外,研究表明,6岁前的儿童存在颜色偏好,大都喜欢亮度大的暖色,如红色、橙色、黄色等。
儿童辨色力的发展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所以成人应注意:①为学前儿童创设色彩丰富的环境,让儿童在与环境的长期接触中辨认各种颜色。②成人在教儿童辨认各种颜色的同时,还应教育他们准确地说出各种颜色的名称。③教儿童辨认颜色及其名称时还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即基本色——混合色、近似色——颜色名称。
二、听觉的发生发展
(一)听觉的发生
1.胎儿的听觉反应
许多孕妇说,当自己的胎儿(6个月以上)听到较大声响时会做出翻身、踢腿等动作反应。这说明胎儿已经具有明显的听觉反应。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特鲁布研究指出,6个月以上的胎儿能够对妈妈的语言做出反应,甚至对不同的乐音做出不同的反应(当“听到”贝多芬的乐曲以及各种摇摆舞曲时,胎儿会用力踢腿)。克莱门兹则采用压力传感器测量胎儿听到磁带录音时的反映,结果发现,20周的胎儿已经对声音有所反映。还有的研究者把妈妈的心跳声录下来,经过扩大,当其新生儿烦躁不安或哭闹时放给他听,孩子很快就会安静下来,这说明胎儿不仅有了基本的听觉能力,而且还能将妈妈的心跳声记住,具有听觉性记忆。可见,事实证明,胎儿已经具有明显听觉反应。
2.新生儿的听觉能力
新生儿的听觉已经发展得很好。我国的研究者曾对出生不到24小时的42名新生儿做过试验,研究者用类似蟋蟀叫声的声音刺激这些新生儿,结果发现,经过1—2次刺激后,已有83%左右的新生儿能够较迅速地做出诸如头扭动、眼珠转动、睁眼等反应,其余的新生儿则都在3—5次刺激后陆续做出反应。这说明新生儿已经能够听到声音。他们不仅能够听到声音,而且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有研究指出,出生两天的新生儿便能学会对不同的声音做出不同的反应,如听到“嗡嗡”声向左转头,听到“咔嚓”声向右转头。
(二)听觉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www.chuimin.cn)
学前儿童表现出了对某些声音的明显“偏爱”。研究者发现,1—2个月的婴儿似乎偏好和谐有规律的乐音而不喜欢杂乱无章的噪音,喜欢听人说话的声音,特别是母亲的声音;2个月以上的婴儿似乎更喜欢优美舒缓的音乐而不喜欢强烈紧张的音乐;7—8个月的儿童则喜欢合着应约的节拍跳舞,对成人安详、愉快、柔和的语调报以愉快的表情,而对那些生硬、呆板、严厉的声音则表示烦躁、不安甚至啼哭。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听觉能力不断提高。前苏联的研究指出:在辨别声音的细微差别方面,大班幼儿比小班幼儿强得多,小班幼儿往往由于不能区别发音上的细微差别而学不会正确发音;5—6岁儿童平均能在55—65厘米以外听到表的摆动声,6—8岁儿童在100—110厘米以外就能听到。这说明学前儿童的听觉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
学前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缩小的趋势。廖德爱等的研究指出,新生儿的听觉反应强度和形式有较大的个别差异,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听觉反应强度分为五等,眨眼或嘴动一下、睁开眼——蹙皱面孔(皱鼻、皱额头等)——扭动头或面部带苦相——眼珠转动、头眼寻声运动——扭头张望或哭闹。还有人研究指出,幼儿音高的差别阈限,5—6岁年龄组从低到高为9—25赫之间,6—7岁年龄组是8—20赫之间。可见,学前儿童的个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
三、触觉的发生发展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在儿童的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触觉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2岁以前,另一方面,触觉还在儿童的人际关系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在满周岁前,口腔是其主要的触觉器官,1岁后,口腔在触觉中的地位逐渐下降,手的地位则逐渐突出,成了儿童主要的触觉器官。
(一)触觉的发生
儿童的触觉产生得也很早,刚出生时便有了触觉反应,许多种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吮吸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都是儿童触觉的表现。再如,当新生儿的尿布湿了以后会哭闹,这其实也是儿童皮肤感到不适后的触觉反应。
(二)口腔触觉
儿童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初是通过口腔的活动来实现的,在整个乳儿期,口腔触觉都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探索手段。儿童很早便有了口腔触觉的探索活动,并且其口腔触觉还具有辨别力。如3个月的婴儿在吸吮时,遇到熟悉的物体(如奶嘴、奶头)则逐渐降低吸吮的速度,出现习惯化现象,遇到新的物体后则有用力吸吮,出现了去习惯化现象。这说明婴儿的口腔触觉已经能够辨别熟悉和陌生的物体,具有一定的辨别力。
(三)手的触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口腔触觉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手的触觉。手的触觉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
这是儿童最早的手的触觉探索,他们出生时便有了这种收的本能性触觉反应,如典型的非条件反射——抓握反射就是手的触觉表现
2.视觉和触觉的协调
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手的无条件性抓握反射会逐渐消失,之后出现的是手的无意性抚摸,即当婴儿的手无意碰到某物时,如被子的边缘,他会沿着边缘抚摸被子。这是一种手的无意触觉活动,还不能算是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一直到手眼协调动作的出现,亦即儿童伸手能抓到不动的物体,视觉和手的触觉协调活动出现时(大约在5个月后),儿童手的真正触觉探索活动才开始。
3.动觉的发展
随着动觉的发展,婴幼儿手的动作越来越准确,其触觉反应也越来越灵敏,他们通过手的触觉探索认识的物体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儿童首先发展的是大肌肉动作,其次则是小肌肉动作。所以我们对幼儿诸如写字、画画等活动的要求不能太高。
有关学前心理学的文章
小芳老师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在某幼儿园小班做配班老师。这时,音乐响起,小芳老师精神抖擞面对面地站在了孩子的前面。这表明小班幼儿在认识空间方位时,不能从客体为中心的角度辨别空间方位,小班幼儿并不知道小芳老师的左边是他们的右边。......
2023-07-30
感觉统合与儿童发展密切相关,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前庭觉,作为“感觉之王”,它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最大的,它与其他感觉息息相关,因而甚至涵盖了其他感觉的许多作用。本体觉在儿童发展中具有感受运动状态,促进脑功能发展的作用。联觉在儿童发展中具有增强儿童感受力的作用。而在这些过程中,“引发其他感受”越灵敏,儿童的感受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2023-08-04
观察前,要明确观察的目的或任务,要进行知识准备、拟定观察计划;观察的过程也不是消极地注视,而是伴有积极的思维活动的过程,是一种“思维的知觉”。因此,观察力发展是以感知觉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所以,良好观察力的发展将为儿童的学习奠定基础。最后,观察力的培养,......
2023-12-06
(一)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及其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会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时间词语,但低龄幼儿对于这些词语的含义不大理解。结果,幼儿的回答明显表现出将时间和空间混淆的特点。(二)学前儿童货币概念的发展及其特点[2]幼儿对生活中常用的货币,如100元、10元、1元,会比较早认识。他们逐步认识1角、1元、5元等人民币,能......
2023-07-30
和其他方位词相比,“左右”方位词表示的空间方位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和灵活性,人们要确定左右方位必须首先确定前后方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空间方位的相对性、连续性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发展,儿童逐渐能意识到并能辨别出离其身体较远的物体的上下、前后或左右的空间方位关系。......
2023-07-30
引导幼儿列出相应的算式,理解“+2”“-1”等数运算概念。皮亚杰通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023-07-30
相关推荐